伯恩茅斯的冬去春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伯恩茅斯Bournemouth是位於英國南部(或英格蘭西南部)的濱海度假大城,位於倫敦西南方距倫敦160多公里處。

伯恩茅斯氣候溫和,曾被譽為療養聖地,它的海灘及夜生活每年吸引超過500萬遊客到訪(數字來自wikipedia),有很多B&B、度假公寓及語言學校。其150多公里長之侏羅紀海岸,於2001年被列入世界遺產。


1989年的冬初到1990年的春末,我在伯恩茅斯就讀語言學校,直到獲得研究所入學許可才離開。雖僅短短數月,也為冷冽苦澀的異國歲月,留下不可抹滅的印記。

因為整理舊物開啟記憶之門,帶我重回伯恩茅斯。

思索當年的景況,既模糊又歷歷在目,但總覺缺乏具象。靈光一現,想到熟齡文青利用Google map找到紐約利口福餐廳及曾住過的公寓〈電影院的聲與味 - 記紐約鄰居艾倫〉。因此,我也透過Google map街景,回味當年寄宿的苛比家、語言學校及後來自租的公寓。


抵達英國的第一天,大費周章才搭上巴士到伯恩茅斯市中心,再搭計程車到Homestay。苛比家位於伯恩茅斯東北方的住宅區,苛比先生是德裔英人,苛比太太是英國人,兩人頗為福泰,小孩們都已成年離家。

猶記走進苛比家明亮的玄關,小心翼翼地踏進有著厚重地毯的梯間,再被邀在華麗的客廳喝茶暫坐,忍不住像鄉巴佬般地發出讚嘆聲,與台灣的居住環境相較,簡直就是豪宅。

但從第二天起,就被吩咐要從廚房的側門進出。那華麗的客廳,寄宿生可遠觀不可褻玩,只在聖誕節前受邀進去參觀布置好的聖誕樹。至於寬大種滿花草的後院,也只能從廚房的窗戶望見。

在苛比家,除了我,還有同住一個房間的兩位瑞士女孩。寄宿生的空間僅限房間、浴廁及廚房(平日吃飯在廚房餐桌,餐廳要正式餐宴才會使用),連煮個開水還得請示(他們喝水龍頭的冷水,不喝熱水)。

兩位約20歲左右的瑞士女孩非常Nice,邀我一起洗衣服,教我如何用投幣式滾筒洗衣機及乾衣機,還偷偷告我苛比家的習性及家規,給予初來乍到的我很多的協助。

住在苛比家的最後一天,我與苛比夫婦及兩個瑞士女孩擁抱道別,正想拖行李走向側門時,苛比太太親切地叫我走大門。因此,那扇有著漂亮玄關的大門,我只在第一天及最後一天進出過。

(可能是)苛比家,與記憶中略有差異,前方矮牆原是綠籬,前院種著花草,而非停車。(截圖自Google map)

當時是計畫先進規模小且學費便宜的語言學校,待了解狀況後,再決定是否轉換學校或到倫敦。

我找到的語言學校位於市中心的邊緣,距苛比家有段距離,得搭巴士才能到達。學校是棟雙層的磚造建築,四周有綠地。因為規模較小,班級較少,師生關係較為緊密。

當年申請研究所時,嘉琪老師及蘇(教務長)還幫忙寫推薦信,保證我的英文程度足以入學念研究所。看到她們所寫的信,內心十分羞愧,覺得自己的英文程度,連進大學都成問題。

我讀的語言學校是位於照片左邊小路旁的那棟紅磚建築,該建築臨路處有濃蔭大樹,Google map街景無法窺見建物。(截圖自Google map)

因住宿不適應,產生離開苛比家的念頭後,我便積極地閱讀地方廣告,希望在市中心距學校較近處找到可負擔的獨立住宿。

最後找到位於市中心帶狀公園旁的兩街夾角處,距學校步行約15分鐘的自炊公寓(self-catering flat)。它的租金較一般公寓貴,且採周租方式,但設備齊全,租期較有彈性,也是長住型度假客較常選擇的住宿方式。

房東住在一樓,樓上有四個帶小廚房且設備齊全的房間,但得共用衛浴。

我的運氣很好,租到面向東方有六角窗採光很好的房間。房間雖不大,但有一張雙人床、一張雙人沙發、一套小餐桌椅,也有電視;廚房裡則有電爐、小冰箱及整套炊煮用餐的器具。(但,為什麼沒開瓶器?!)

房東太太說,我的鄰居是位足球選手,每次有賽事,就會住在這裡;他偶爾會喝酒,但不會太吵,叫我放心。住在那裏的三四個月,很少遇到其他樓友,即便遇到只是點頭道早,極少攀談。大家都很注重隱私,也很自愛,雖共用衛浴,但維持得很乾淨。

離開伯恩茅斯之前,我貿然地向房東提議想做飯請客,以表感謝之意;他們欣然同意,並要我用他們的廚房。那是我第一次進去一樓房東家,由居家布置及夫妻倆的衣著可知他們的品味不凡。三人在他們的餐廳吃飯喝酒,賓主盡歡。

離開前一天,我把房間仔細地打掃乾淨,刷亮所有的鍋碗瓢盆,清洗流理臺、地板及冰箱。房東太太晚餐後,帶著一個大籃子上來,說隔日有新房客入住,要先把餐具拿去下用洗碗機清洗,見我已經洗得光亮,開心地向我道謝才下樓去。

這公寓,就是迪克與我的故事場景所在,也是我在英國的那些年,住得最舒服自在的一段期間。不知30幾年後的現在,是否仍有招租,如有,真想回去住一兩個星期,重拾當年記憶。

自炊公寓的正面,進出就走這綠色的門。(截圖自Google map)

公寓的側面及背面,當年我住在照片中二樓右側有六角窗的那間,樓下的相對位置是房東家的客廳。(截圖自Google ma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天使姐 擁有勇於嘗試的心,年輕時的出國闖闖!現在回首起來都是很棒的回憶!
Angela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6
Clear Day 亮亮 雖然當時也不年輕,但慶幸自己曾經走過一回,讓自己有個不同的人生,如果留在台灣,也許就跳不出成為社畜的循環了。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3/04/16
迪克~~(無意義吶喊
Angela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6
閒人|Kuiza 熟齡文青 這篇文章是用來向迪克說再見的,沒想到還有人念念不忘,哈哈哈~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3/04/16
謝謝天使姊還記得我的紐約故事。看著那幾張照片,搭配文字閱讀,非常能夠感受到天使姊當年的生活。時隔多年,居然還記得沒有開瓶器,這也太厲害了,佩服!
Angela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6
熟齡文青 迪克與我之三有個橋段,因為沒開瓶器,迪克得用開罐器拔軟木塞,因此,才會提到沒開瓶器這件事。說也奇怪,英國人家裡怎會沒開瓶器呢?!
李英華-avatar-img
2023/04/16
Angela, 真的很勇敢!勇闖江湖感覺第一家的房東有點太苛了, 連燒熱水都要請示, 只能在廚房的桌子用餐, 只能遠處賞風景。餐廳空著,庭院空著,太可惜了!
Angela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6
李英華 英國人的廚房很大,通常也會有張餐桌,有些英國家庭(特別是只剩二老)平日(尤其是早餐)是在廚房用餐,只有家人團聚或宴客時,才會用到餐廳。後院也並非空著,天氣好的時候,苛比夫婦會在庭院小坐。也許是我初來乍到過於拘謹,不敢大意地到處遊走吧!
Intern Human-avatar-img
2024/04/22
偶然看見這篇文章,我也曾經在Bournemouth念了幾個月的語言學校,感謝你的文字與照片,讓我也好懷念那段時光啊~那裏真的是個很愜意的小鎮,真想找個時間再回去看看~
Angela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3
Intern Human 真開心認識你,也很高興這舊文能被你路過看到。Bournmouth真是個令人懷念的小鎮,我幾年前回去過一次,也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再回訪。
avatar-img
無腦老嫗小沙龍
20.2K會員
274內容數
這裡不做美髮不修指甲,開房間只做明的,不做暗的。朋友不嫌多,讀者不嫌少,無腦老嫗談談笑笑,大家隨意走走看看,坐坐聊聊。
無腦老嫗小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30
如未在此刻讓他清醒,他將會繼續編織美夢,不可自拔。
Thumbnail
2024/07/30
如未在此刻讓他清醒,他將會繼續編織美夢,不可自拔。
Thumbnail
2024/07/03
我不再追求相同滋味的早餐茶,不再用英文思考,也不再用英文作夢。
2024/07/03
我不再追求相同滋味的早餐茶,不再用英文思考,也不再用英文作夢。
2024/06/29
就在那刻,我知道我真的遠行了。
Thumbnail
2024/06/29
就在那刻,我知道我真的遠行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Bowness Bay Suites 伯尼斯灣套房酒店 Windermere溫德米爾和Bowness波納思是整個湖區非常熱鬧的二個城鎮,一開始我選擇住在溫德米爾,因為溫德米爾有車站,拖著行李走一會兒的路就可以到民宿,要離開的時候也方便,走一會兒路就可以到車站。 關於湖區要怎麼玩,我一直沒有很認真
Thumbnail
Bowness Bay Suites 伯尼斯灣套房酒店 Windermere溫德米爾和Bowness波納思是整個湖區非常熱鬧的二個城鎮,一開始我選擇住在溫德米爾,因為溫德米爾有車站,拖著行李走一會兒的路就可以到民宿,要離開的時候也方便,走一會兒路就可以到車站。 關於湖區要怎麼玩,我一直沒有很認真
Thumbnail
年初,我跟帕斯有一趟歐洲旅行,第一個城市是布達佩斯,接著是維也納,最後到慕尼黑。 我今天要講的故事是在慕尼黑發生的 記得那時慕尼黑還在下雪,我們住的飯店在車站走路約十分鐘路程的地方。 在check in之後,意外的房間還滿大間的,因為在訂房網上看的是最基本的房型, 床墊就如許多德國的飯店提供
Thumbnail
年初,我跟帕斯有一趟歐洲旅行,第一個城市是布達佩斯,接著是維也納,最後到慕尼黑。 我今天要講的故事是在慕尼黑發生的 記得那時慕尼黑還在下雪,我們住的飯店在車站走路約十分鐘路程的地方。 在check in之後,意外的房間還滿大間的,因為在訂房網上看的是最基本的房型, 床墊就如許多德國的飯店提供
Thumbnail
結束了我生活了1年多的布萊頓小鎮...開始開啟了尋找自己的生命旅程...從英國布萊頓出發、坐上火車後向北移動...這中間拜訪了古老的大學城牛津、劍橋、約克、曼徹斯特,或者是在蘇格蘭觀賞火焰之舞...當旅費不夠時,我會停下腳步留在喜歡的城市工作...
Thumbnail
結束了我生活了1年多的布萊頓小鎮...開始開啟了尋找自己的生命旅程...從英國布萊頓出發、坐上火車後向北移動...這中間拜訪了古老的大學城牛津、劍橋、約克、曼徹斯特,或者是在蘇格蘭觀賞火焰之舞...當旅費不夠時,我會停下腳步留在喜歡的城市工作...
Thumbnail
Day 3 (1) 有河的城市都很漂亮 應該說,我喜歡有河的城市 因為這樣,我選擇了住在伯恩。 其實,很想再多住幾晚的,感覺應該會很喜歡這個城市的,說不出為什麼,就是出於一個旅人的直覺,但是,這樣就夠了,真的不能再貪心了。於是,在我的旅遊計畫裡,它,是我和J瑞士旅行拜訪的第一座城市。 打開
Thumbnail
Day 3 (1) 有河的城市都很漂亮 應該說,我喜歡有河的城市 因為這樣,我選擇了住在伯恩。 其實,很想再多住幾晚的,感覺應該會很喜歡這個城市的,說不出為什麼,就是出於一個旅人的直覺,但是,這樣就夠了,真的不能再貪心了。於是,在我的旅遊計畫裡,它,是我和J瑞士旅行拜訪的第一座城市。 打開
Thumbnail
Day1-2 (2) 伯恩的住宿 在歐洲旅遊的時候,我很喜歡住在舊城區 雖然住在舊城區可能離車站比較遠,拖著行李走到住宿的地方會有些許的不方便,但是走在舊城區蜿蜒的巷弄中,雙腳踏在鵝卵石鋪成的石板路上,對我來說,一定要經過這樣的儀式,我的旅行才算真正開始。 尤其,我對舊城區的老房子一直有著一種
Thumbnail
Day1-2 (2) 伯恩的住宿 在歐洲旅遊的時候,我很喜歡住在舊城區 雖然住在舊城區可能離車站比較遠,拖著行李走到住宿的地方會有些許的不方便,但是走在舊城區蜿蜒的巷弄中,雙腳踏在鵝卵石鋪成的石板路上,對我來說,一定要經過這樣的儀式,我的旅行才算真正開始。 尤其,我對舊城區的老房子一直有著一種
Thumbnail
不知30幾年後的現在,是否仍有招租,如有,真想回去住一兩個星期,重拾當年記憶。
Thumbnail
不知30幾年後的現在,是否仍有招租,如有,真想回去住一兩個星期,重拾當年記憶。
Thumbnail
不知道那些「你以為的以為」有多少比例趨近於真相? 但就菲比個人經驗來看「我以為的以為」大多時候等於「我誤會了」。 菲比曾在尼斯住過半年,在臉書遇見Explore Nice Côte d'Azur後得以時常見到尼斯與其近郊風光覺得幸福,但!某張照片卻讓我想起某段奇妙往事。 #尋房記
Thumbnail
不知道那些「你以為的以為」有多少比例趨近於真相? 但就菲比個人經驗來看「我以為的以為」大多時候等於「我誤會了」。 菲比曾在尼斯住過半年,在臉書遇見Explore Nice Côte d'Azur後得以時常見到尼斯與其近郊風光覺得幸福,但!某張照片卻讓我想起某段奇妙往事。 #尋房記
Thumbnail
搭著快車,抵達車站後,迎接我們的是海水的味道和海鷗翱翔的快樂招呼~ 我和阿姨及表姊要來拜訪住在卡地夫(cardiff)的小阿姨。那是我第一次遠赴歐洲。
Thumbnail
搭著快車,抵達車站後,迎接我們的是海水的味道和海鷗翱翔的快樂招呼~ 我和阿姨及表姊要來拜訪住在卡地夫(cardiff)的小阿姨。那是我第一次遠赴歐洲。
Thumbnail
威廉士堡是座村落,筆直的街框塑了生活。紅磚趴在街道兩頰,天空往視野倒下,像香膏抹上頸膚。一塊塊豆腐般的磚屋乖巧地安置街旁,節制的樓高允諾了幼鳥的盤旋。躲在棋盤街道的國際品牌自覺心遠地自偏,省去了浮華的沿街招牌,靜候通情之人主動來訪⋯⋯
Thumbnail
威廉士堡是座村落,筆直的街框塑了生活。紅磚趴在街道兩頰,天空往視野倒下,像香膏抹上頸膚。一塊塊豆腐般的磚屋乖巧地安置街旁,節制的樓高允諾了幼鳥的盤旋。躲在棋盤街道的國際品牌自覺心遠地自偏,省去了浮華的沿街招牌,靜候通情之人主動來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