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的夏天—《夏日悄悄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有位朋友說:「我理解了為什麼我一直都不太喜歡小孩,我想我不喜歡的是童年時期那種無能為力的狀態,不喜歡的是必須無條件服從似是而非卻深植於心的規則,不喜歡的是小時候那個不敢高聲質問大人的自己。」對於沒有幸福童年的人來說,小時候的每一天都是場難熬的刑罰。《夏日悄悄話》的主角凱特(Cáit)就是這樣的女孩。

《夏日悄悄話》的英文名(The Quiet Girl)直譯為「安靜的女孩」。從頭到尾,主角凱特說的話可能還不如那只有出場幾幕的聒噪鄰居大嬸來得多。片中她幾乎沒有明顯的表情,但藉由她細微的肢體動作,能夠看出她內在狀態的轉變。這部片給人的感受如同主角一樣,屬於非常節制而壓抑的風格。不只主角,連她寄養的「養父母」也是寡言之人。有人開玩笑說,如果改由台灣人拍,台詞大概會多個三倍以上。然而也是因為如此低調抑制的處理方式,讓這部原本可能很濫情的電影,情感收放得恰到好處。

本片改編自愛爾蘭小說家克萊爾.吉根(Claire Keegan)的作品《寄養》(Foster),劇情很簡單。一九八零年代,九歲的女孩凱特,家庭貧困又食指浩繁。父親暴虐自私、母親自顧不暇、姊妹彼此仇視嫉恨。為了迎接家中的新生兒,父母將沒有存在感的她短暫寄養在遠親愛布琳(Eibhlín)與其夫希恩(Seán)家中。在短暫的夏日假期裡,凱特體會到從未擁有的家庭溫暖。但美好時光總是流逝得特別快,她必須告別愛布琳夫婦,回到自己的「家」。正是這麼簡單的架構,演員演技、影像調度、劇情節奏、配樂後製等各層面須有一定水準的表現,否則敗筆無處藏拙。這部片各方面均表現得可圈可點,令人難以想像這是導演柯姆.巴瑞德(Colm Bairéad)的長片處女作。更令人驚豔的是,這麼細緻優雅的作品居然出自一位男性導演之手,他也是此片的編劇呢。

插個題外話,近來某篇學測範文藉由感官提及父親的婚外情,本片則是用影像來闡述事件的絕佳示範。我猜測主角設定可能有高敏感特質,我們的視角不斷跟著主角的感官走。父親與女子的曖昧動作與對話,父親車上吵雜的廣播、香菸與菸盒的氣味、隨著行車不停奔跑的電線和光影變化等。都透過鏡頭的捕捉,讓我們跟主角一起體會到了。

本片最讓我感動的是愛布琳與希恩對凱特展示的父母之愛。愛布琳注意到凱特汙穢狼狽的外貌,垂手斂眉的戒慎神情,乃至於到前青春期,凱特依然有尿床的毛病。愛布琳沒有驚訝或厭惡,也不在凱特面前抱怨她父母的失職。而是帶著她清潔身體、梳理頭髮,逐漸教會她基本的生活自理與簡單的家事技能。希恩一開始對凱特有些冷漠,但隨著相處日久,他也帶著凱特一起到農場工作,訓練她跑步強身,教她閱讀書籍,說些老爸式的冷笑話,像老爸一樣偷塞給孩子點心。陳雪《少女的祈禱》提及她們姊弟三人被父母遺棄在鄉下,染上各種疾病,「逐漸剝去了身而為人的外表與尊嚴」。相反地,凱特則藉由愛布琳與希恩一件一件事的悉心照護,一步一步地恢復身而為人的尊嚴與體面。愛布琳與希恩所做的,就是傳統意義上母親與父親的天職。

然而溫暖的父母之愛背後,藏的是他們難以言喻的創傷。凱特藉由多嘴的鄰居大嬸之口,才得知愛布琳與希恩意外喪子的往事。這裡可以合理推測,愛布琳起初異乎尋常的熱情,或許是將凱特視為兒子的替身。難怪體貼入微的她,一開始竟讓凱特穿著夭折兒子的舊衣,經由希恩提醒,才帶凱特購買新的洋裝。當祕密被揭穿時,愛布琳傷心難過地關起房門,希恩領著凱特來到夜晚的海濱,告訴她他人未必善良,以及沉默是金兩個道理。這是凱特的生父不會為她做的,這位沒有血緣的「父親」卻做到了。

原本如此抑制的劇情,到了最後愛布琳與希恩將凱特送回「家」,準備告別時,一向內斂的凱特衝出家門,狂奔向她的「父親」,說出她在片中不曾講出口的兩聲「爸爸」。就是這麼簡單的收束,卻讓人揪心不已,後座力直到我看完片的隔天都還存在。就像巴西電影《中央車站》的結尾一樣,縱使傷懷,也是抱有希望的。或許凱特與她的「父母」沒有機會再見,或許凱特的前程依然晦暗,但我相信那個奇蹟的夏天,將會給予凱特力量,陪伴她走過每個艱難的時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是我聞的沙龍
37會員
42內容數
如是我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0
瓊瑤辭世了。 瓊瑤一生伴隨無止無休的話題性。她風格強烈的眾多著作,波濤洶湧的一段師生戀與兩段婚姻,乃至於最終自主選擇離世,無不引起巨大爭議。愛之者奉若神靈,惡之者棄如敝屣。印象所及,臺灣文壇似乎沒有哪位作家如她一般,活得轟轟烈烈,死得沸沸揚揚,數十年來動見觀瞻。她對臺灣文化界影響力如此巨大,不可不
Thumbnail
2024/12/10
瓊瑤辭世了。 瓊瑤一生伴隨無止無休的話題性。她風格強烈的眾多著作,波濤洶湧的一段師生戀與兩段婚姻,乃至於最終自主選擇離世,無不引起巨大爭議。愛之者奉若神靈,惡之者棄如敝屣。印象所及,臺灣文壇似乎沒有哪位作家如她一般,活得轟轟烈烈,死得沸沸揚揚,數十年來動見觀瞻。她對臺灣文化界影響力如此巨大,不可不
Thumbnail
2024/12/09
去年看愛爾蘭電影《夏日悄悄話》時,曾開玩笑說臺灣很難有低調壓抑型的電影,結果隔年就立刻被打臉了(不過我很高興)。而且這部電影抑制的力道甚至強過《夏日悄悄話》,片中幾乎沒有一幕場景是足夠讓人宣洩情感的。跟很多台灣電影一樣,《春行》的主題設定在家庭,但並未採取溫情渲染的手法感動觀眾,而是藉由主角的互動,
Thumbnail
2024/12/09
去年看愛爾蘭電影《夏日悄悄話》時,曾開玩笑說臺灣很難有低調壓抑型的電影,結果隔年就立刻被打臉了(不過我很高興)。而且這部電影抑制的力道甚至強過《夏日悄悄話》,片中幾乎沒有一幕場景是足夠讓人宣洩情感的。跟很多台灣電影一樣,《春行》的主題設定在家庭,但並未採取溫情渲染的手法感動觀眾,而是藉由主角的互動,
Thumbnail
2024/08/10
按:本文是舊文重貼,想說留個紀念,希望來年有時間可以再去幾次。 幾年前就聽說國內有這樣的十日內觀課程,但都沒有因緣去(研究所三年實在太忙)。曾想報去年暑假的課程,不過可能太晚報名沒上。去年底看到寒假有適合的梯次,就姑且試試,然而還是備取十幾名。當時想說應該沒機會備上,所以就放鬆地做好寒假耍廢的準備
Thumbnail
2024/08/10
按:本文是舊文重貼,想說留個紀念,希望來年有時間可以再去幾次。 幾年前就聽說國內有這樣的十日內觀課程,但都沒有因緣去(研究所三年實在太忙)。曾想報去年暑假的課程,不過可能太晚報名沒上。去年底看到寒假有適合的梯次,就姑且試試,然而還是備取十幾名。當時想說應該沒機會備上,所以就放鬆地做好寒假耍廢的準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女孩與鳥》電影設定在英國肯特郡北部的貧窮小鎮,描繪一群失能父母生而不養,造就出階級複製的惡性循環,許多年輕爸媽帶著尚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還沒長大就得進到下一個新家庭。片中12歲的小女主角貝莉正是如此,她卡在生父與生母之間,她的監護權放在了父親巴格之下,衝動的父親卻從未和自己討論,就決定要和剛認識三個
Thumbnail
《女孩與鳥》電影設定在英國肯特郡北部的貧窮小鎮,描繪一群失能父母生而不養,造就出階級複製的惡性循環,許多年輕爸媽帶著尚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還沒長大就得進到下一個新家庭。片中12歲的小女主角貝莉正是如此,她卡在生父與生母之間,她的監護權放在了父親巴格之下,衝動的父親卻從未和自己討論,就決定要和剛認識三個
Thumbnail
一個小女孩在暴戾乖張家庭下生活,漸漸失去語言表達機會與能力,繼而關閉感覺而變得麻木。幫助他們的解方是什麼呢? 故事最後,女孩化文字為利剪,懷裡布娃娃被縫上的嘴剪開,圖像上那些一直受困於枝枒樹杈中的鳥兒,也展翅飛遠。    素未謀面的後巷鄰居近來家中多了個小嬰兒,不時傳來孩子哭聲,但接著卻是大
Thumbnail
一個小女孩在暴戾乖張家庭下生活,漸漸失去語言表達機會與能力,繼而關閉感覺而變得麻木。幫助他們的解方是什麼呢? 故事最後,女孩化文字為利剪,懷裡布娃娃被縫上的嘴剪開,圖像上那些一直受困於枝枒樹杈中的鳥兒,也展翅飛遠。    素未謀面的後巷鄰居近來家中多了個小嬰兒,不時傳來孩子哭聲,但接著卻是大
Thumbnail
凱特的心理特質(性格)「他的年齡已經足以讓心靈長出厚實、堅硬的外殼。」「內疚是一個原因」~~討厭自己。對自己和世界感到厭惡和憤怒。「因為凱特無法和媽媽同存在一個世界」而且越來越嚴重。 「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凱特說。 「凱特最喜歡秋天,它讓一切變得有意義。」對
Thumbnail
凱特的心理特質(性格)「他的年齡已經足以讓心靈長出厚實、堅硬的外殼。」「內疚是一個原因」~~討厭自己。對自己和世界感到厭惡和憤怒。「因為凱特無法和媽媽同存在一個世界」而且越來越嚴重。 「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凱特說。 「凱特最喜歡秋天,它讓一切變得有意義。」對
Thumbnail
為明天的讀書會寫下筆記 CH1. 凱特 1) 12歲是大人還是小孩?為什麼很多青少年作品的主角年齡都是12或13歲? 2) 父VS女。爸爸的思維是什麼呢?爸爸為什麼「心不在焉」? 3) 媽媽呢?「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柯尼莉亞又是誰呢? . CH2. 飄逸的
Thumbnail
為明天的讀書會寫下筆記 CH1. 凱特 1) 12歲是大人還是小孩?為什麼很多青少年作品的主角年齡都是12或13歲? 2) 父VS女。爸爸的思維是什麼呢?爸爸為什麼「心不在焉」? 3) 媽媽呢?「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柯尼莉亞又是誰呢? . CH2. 飄逸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本精彩的懸疑小說,從三個女性角色的故事出發,發展出盤根錯節的劇情,引導出意想不到的結局,也探討了家庭環境對她們的行為和人生選擇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本精彩的懸疑小說,從三個女性角色的故事出發,發展出盤根錯節的劇情,引導出意想不到的結局,也探討了家庭環境對她們的行為和人生選擇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愛瑟自小不受父母疼愛,站在兩個貌美如花妹妹旁邊, 又瘦又高,臉色蒼白,病人模樣的愛瑟就是醜女孩。 父母忽視她的存在,不允許她參加任何活動。 連媽媽整理心愛的玫瑰花圃,都拒絕她幫忙。 愛瑟的生活就是看小說,刺繡,縫紉,打補丁,煮咖啡。 父母已有心理準備,這個女兒注定要孤獨終老。 有天愛瑟去
Thumbnail
愛瑟自小不受父母疼愛,站在兩個貌美如花妹妹旁邊, 又瘦又高,臉色蒼白,病人模樣的愛瑟就是醜女孩。 父母忽視她的存在,不允許她參加任何活動。 連媽媽整理心愛的玫瑰花圃,都拒絕她幫忙。 愛瑟的生活就是看小說,刺繡,縫紉,打補丁,煮咖啡。 父母已有心理準備,這個女兒注定要孤獨終老。 有天愛瑟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