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好不容易讀完幾本書,其中《WOL大聲工作法》點出不少我在工作期間遇到的模糊想法,讓我很想實踐看看。
更詳細的閱讀心得與摘要會再另寫一篇,但今天主要想說的,便是書中所提的:大方分享。
每個人都有可能在任何階段想接觸新事物,我覺得最難的不是開始,而是在接觸期間的千奇百怪問題:一些對進階者而言很基礎、早就忘了這是個問題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見得有正確答案,但若能知道其他人的經驗分享,肯定能少走很多歪路,甚至激盪出更棒的解法。
剛好前陣子在噗浪上看到他人分享寫作方式與流程,加上近期工作準備進入新的挑戰期,決定在開始挑戰前也做個回顧與整理,順便思考自己的寫作流程有沒有能改進的地方。
Photo by Jan Kahánek on Unsplash
在開始之前,還是得強調:以下流程僅為個人經驗分享,歡迎任何人拿去參考,只要能讓更多創作者更順利地創作就好。
基本寫作流程
寫作的目的有很多,單純抒發、興趣寫作、創意發想、商業作品等,在不同情況下,我會有不同的流程模式。尤其習慣寫作之後,經常會省略某些步驟(因為步驟已經內化在腦袋裡了),這也是為什麼想要和別人說明時,自己常常也搞不清楚是怎麼寫出來的。
但基本上還是可以大致歸納出以下流程:
- 擬定主題(核心概念&logline)
- 大綱安排
- 內容書寫
- 修改(添加與刪減)
- 作品完成
這五點如果要全部寫完,真的會太長……所以這次先挑了自己比較常做的「大綱安排」來分享。
大綱到底是什麼?
骨架。
聽起來簡直是廢話,問10個人有9.9個人會這麼回答。但它也很實際,如果將故事想像成一個人類,每個人的骨架不同,同理故事的大綱也會長得完全不同。
但正因為每個人的大綱都長得不一樣,而且通常情況下我們也看不到創作者的大綱,於是更讓初次嘗試寫作的人摸不著頭腦,大綱究竟要怎麼開始。
下面幾點是我在書寫大綱時會採用的步驟,但步驟並非絕對順序,我會在下文中說明。
A:依據文體決定大綱內容
由於本篇直接跳過擬定主題的部分,所以理論上我們應該已經知道自己準備要寫什麼形式的文體了。
一定要先考慮好要寫的是短篇小說?中長篇小說?影視劇本?漫畫劇本?
不同的載體與文體形式,會決定大綱到底需要寫到什麼程度,以及要側重什麼部分。
依我個人的習慣,短篇小說的大綱只需要寫幾百字的段落即可,如果幾百字的段落沒辦法寫清楚,或許得思考是不是選錯文體了;
中長篇小說的大綱則要明確切出章節(整個故事的大綱),各個章節再寫出段落(各章節的大綱);
影視劇本的情況則更為複雜……有時候比起一個「大綱」,它更像是一個「商品」,寫作的策略不太一樣,可以單獨寫一篇了。
漫畫劇本我目前還未接觸過,希望以後有機會回來更新。
在這階段先對自己的大綱長相有個底,可以防止後面越寫越失控。
同場加映:影視劇本的短綱、長綱、梗概是什麼?
雖然上面提到劇本的情況很複雜,但還是快速解釋一下常常把新手搞死的各種大綱名詞。
業界常會說到:故事大綱、梗概、短綱、長綱、細綱等等,基本上講的都是大綱,並沒有絕對的定義和認知,導致大家溝通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名詞。
通常在溝通到底是哪一種大綱(?)的時候,會用字數來確認。但並不是1000字的就叫短綱、5000字的就叫長綱,字數只是決定了寫大綱要寫到多細緻。(和需要多少工作時間TT)
B:打點與結構的檢查
一口吃不成胖子,所以第一步,只要把需要的情節條列下來就好。
不論是原本就讓你很興奮的情節畫面(通常是讓人想要爬起來寫故事的動力),或是你邊寫邊想到的內容都可以,請完全自由地發想,先列再說。
列完打點之後,稍微整理一下事情的先後順序,確定它從第一個點讀到最後一個點,就是你所有要說的內容。
也許你之後會再修改,但不要緊,這個階段先做到這裡就可以了。
第二步,我會配合結構清單進行檢查。
結構清單是我自己隨便給的一個名字,概指一切前人們總結出來的故事結構模式,也有人稱為:故事公式。
例如從小到大寫作文聽到快爛的「起承轉合」、經典戲劇結構「三幕劇」、《Save the Cat》(台譯:先讓英雄救貓咪)的15段結構等,都是可以參考的結構清單。
關於這些結構說明,除了參考眾多寫作教學書之外,網路上也有許多總結分享,在此就不做詳述。
我自己現在最常用的是許榮哲老師提過的故事公式:
試著將第一步所列的打點,放到公式之中,檢查是不是每一項都有一些打點。
打點通常不會平均的散落在每一項之中,但每一項至少都該有一個點。
假如有任一項是空白的,可能需要思考故事的情節是不是有缺失;
假如其中一項特別豐滿,也可能會造成閱讀上的冗長;
假如不確定該把打點放到哪一個項目底下,也許這個情節被放錯了位置。
當然這兩個步驟也可以直接結合為一步,在每一項後面直接書寫想到的情節。
結構檢查隨時都可以做(實際上,直到作品完成之前都要反覆檢查),但流程上我會在這一步先做,一個是減少自我懷疑(我到底寫的對不對),一個是避免嚴重崩壞的可能。
到這邊為止,你會發現你的大綱已經有模有樣了。如果只是寫個短篇或寫個興趣,這種程度的大綱已經能夠直接進入書寫了。
(小補充:故事公式只是一種工具,用以輔助和檢查,在此絕不探討好故事是否要符合故事公式這種絕對沒有結論的議題。)
C:大綱怎麼寫
這問題跟故事怎麼寫一樣難……但有幾個書寫期間能夠參考的要點。
大綱需要著重書寫角色發生了什麼衝突,如何解決,獲得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變化,可以簡單帶過,但不要花時間去描寫。感受的描寫是下一階段的工作,不要在這個階段處理。
一但在這個階段瘋狂寫了心境變化,進入書寫時就會發現,為什麼角色好像都沒在做事,只會站在原地一直思考?
指故事完整要優於呈現手法的安排。例如想要使用倒敘、插敘、亂敘、切換視角等,可以留待書寫階段再安排,或是等大綱寫完之後再進行調整。
如果急著想要處理手法,很容易漏掉某些片段,倒不如先把整個故事大綱好好梳理一遍,確認想講的事情都列進去了,再開始加入呈現方式。
我自己的話,不太會在大綱階段處理手法。只要大綱根基是穩的,就算中途突然想換個呈現方式,也不會出現問題。
請確認這份大綱有沒有「讀者」。
所謂讀者是廣義的,也就是你以外會讀到這份大綱的人都是讀者。
如果這份大綱是寫給自己看,讓自己能進行內容輸出的話,其實偷懶一點在B階段就算是寫完大綱了──反正你自己的腦袋會懂的。
如果這份大綱想要請朋友幫忙看、給工作夥伴看、給編輯看、給客戶看的、給投資方看的……抱歉了,還是乖乖把大綱寫仔細吧。
所謂的仔細因情況而異,這裡沒有絕對答案,只要掌握住「情節&完整」的原則,就算是個仔細的大綱。
由於大綱的形式沒有絕對,你覺得需要,那就寫。
同場加映:我的大綱
上面流程講的好像很有一回事,但實際上我平常的大綱根本歪七扭八ry
可以發現,我的大綱最一開始並不是照著流程走的。
因為對我來說,先想辦法啟動自己想寫故事的念頭最重要,我不會急著逼自己思考主題和大綱。
往往我會先隨興寫點文案,寫點我想要的開頭片段,覺得興致來了,才會按照流程開始寫大綱。
由於這份大綱只有我自己要看(頂多讓朋友幫忙給意見),所以我在細寫大綱時,比較接近條列式,只列出我想看到的情節,跟重要心理變化,餘下的就交給下一階段的書寫。
可以看看最後一句:平常不會抱兔兔騎士。
這是一個伏筆提醒而不是情節,我一樣會列上去,用來提醒自己在書寫時要注意有這個特點,才能跟後面的章節順利銜接。
這是一個需要給「讀者」看的大綱範例,這是一篇遊戲劇本,故讀者為該遊戲的主編劇。
這樣的大綱就會包含呈現手法,角色介紹與關係,並且開始展開情節,當成一篇短篇故事看也沒問題。
但沒有讀者的時候我發誓我絕對不會這樣寫大綱,很累(認真)
D:書寫階段發生變化時的修改
此處指的是大綱完成之後,書寫時腦洞與靈感瘋狂爆發,已經跟大綱成為兩個世界的時候──該怎麼辦?
嚴謹一點的作法,我會回來改大綱,並重新確認結構清單,確定自己放飛自我之後沒有真的讓故事飛到外太空去。
隨興一點的作法,就忘了大綱這件事吧(遠望)
但在這裡也需要提醒一下,如果是商業作品,基本上不允許書寫出來的成品跟大綱是不一樣的。因為大綱階段一定會經過他人審核,他人所核可、想要看到的成品是你的大綱延伸,而不是你突如其來的腦洞。
萬一你真的覺得新的腦洞更棒(這件事完全有可能發生),要嘛改大綱去跟對方談判,要嘛收起你的腦洞。
為什麼建議要寫大綱?
看完以上流程,多半會產生一種感覺:大綱好麻煩。
你的想法沒有錯,我每次工作的時候也覺得大綱真的好麻煩,彷彿把一個故事反覆寫N遍,最後卻只會有一個成品而已。
但寫大綱這件事,還是有幾個好處的。
其一,它是溝通合作的必需品。
我們沒辦法百分之百知道別人的腦袋在想什麼,但是將想法轉化為文字後,多少能促進彼此的理解。
這也是為什麼如果想跟朋友尋求意見、想要發表自己的故事,往往會先聽到:先讓我看看大綱吧!
其二,這是讓自己絕對能輸出的手段。
上面也提過,在商業場合上尤其看重大綱,因為幾乎可以說有大綱就等於有成品。雖然成品還是得靠自己手動輸出,但其實最需要動腦的構思階段已經在大綱完成,書寫只是為骨架添加血肉。
人總會有狀態不好、時間不夠的時候,就算你哭著大喊自己不會寫文,只要有好的大綱,照著大綱寫也一定能給出成品,而不是拖稿開天窗。
最後,它是種心理安慰(對我來說)。
至少寫完大綱就像是寫完故事了啦,我的心理負擔會小一點,不會整天埋怨自己沒產量(爆)
寫作新手經常碰到的大綱問題
我不是什麼指導者,給出的解法不一定正確,但我還是想基於自己的經驗給出一些建議,希望能讓更多人不要懼怕大綱。
這種情況,多半是出在大綱寫了很多感受,卻沒有足夠的情節。至於故事情節是如何構成的,坊間有很多書籍跟課程可以參考。
此時只要回頭去調整大綱,多半會獲得不少改善。
會有這種疑問,通常都是想太多。
大綱絕對沒有固定的形式,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大綱長相,千萬不要苦惱自己的大綱好像沒有別人的好看。
大綱是骨架,骨架只要能穩健地撐起血肉,它就是好骨架。
不用在乎自己的骨架大、骨架小,或是骨頭數量多、骨頭數量少……血肉蓋上去之後,大家通常只會看到皮相。
只要你覺得自己手上寫的大綱能幫助你寫作,它就是大綱了。
如果真的很憂心大綱該怎麼寫,可以廣泛地參考大家的分享(例如本文也是想拋磚引玉),慢慢就能生成屬於自己的大綱形式。
那就連打點都不要想,先動筆寫下故事吧!
大綱是為了幫助故事更好,但不該變成你的負擔與阻礙。
有些時候不要拘泥於這些工具,先順從自己的心,讓文字先誕生再說。
結語
大綱實在是種變化太大的東西,無法一概而論,寫大綱的難度不下寫出完整作品(我甚至覺得寫大綱更難一點)。
說到底,大綱到底有沒有必要?
為什麼好像很多人都瀟灑地說不需要大綱就能寫文?
又有好多人說反正最後寫出來都跟大綱不一樣?
在我自己尚淺的經驗裡,會不會寫大綱是一個寫作的分水嶺,決定了你能不能繼續進步。
如果你很在乎故事能不能越寫越好、能不能準時交差、能不能拿來和他人溝通,大綱就真的很重要。
但如果只是想隨心所欲的寫作,自己開心快樂絕對比花時間鑽研大綱重要多了。
大綱是個好工具,但永遠不要被工具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