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養生~自癒三"的清單(2/2_1):**50肩_1+過勞累.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7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技養生"路上的好友。

在2022.11.16日,我發表的前篇:"科技養生~自癒三"的清單(2/2):**50肩+過勞累.1+,⋯"的

結果:

"右肩胛的不適已經恢復80~90%,若與左肩胛比較,期待應該在1~2個月內,感覺疼痛應該消除殆盡,讓雙邊的操作起來,應該類似或一樣喔!"

結語:

"如果至少0.5~1.0年以上累積起來的右肩胛不適,找到真正的病因後,可以在3~5個月內完全消除疼痛,而且幾乎沒有需要預約+看診+吃藥+付費,也沒有影響生活操作+任何侵入性/抗藥性=運用身體的自癒+自力修復完成;可以說,也算是很值得的投資回報性價比喔!"

至於,今天是2023.04.23,說明+回應老陳自己當時的預測,真的在約五個月後的過去一週來,經過持續採用與上篇同樣的檢測方法,例如雙肩轉動360度,比較左右肩膀,不但沒有任何疼痛+彼此舒適度幾乎完全一樣等,確認自癒+修復完成了。真是很高興預測與呈現的ㄧ致喔(原來,起初預測結果會在1~2個月內實現;顯然是過於樂觀!)

回顧起來,發現最後在五個月後才完整完成自癒修復的原因:竟是最近五個月加強超慢跑(每天三餐前後10分鐘開始跑+搭捷運換線時開始跑+住家到捷運站/捷運站到協會等開始跑=每天幾乎增加約半小時的超慢跑),帶動氣血循環增加+啟動身體更好+更高程度的自癒+修復喔)反之,如果沒有這樣的運動增強(例如只是保持一年前開始的,每週三次+每次1小時的肌力訓練+0.5小時的超慢跑),搞不好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恢復喔!

同時,也發現約五個月來每週至少五天的持續增加時間的"超慢跑",已經養成了習慣,也帶來了體重進一步的下降+精神氣色的改善+肌力訓練的三組伏地挺身+每組上下10次=幾乎完全可以做到平上平下喔!(哈哈😄!肌力課程徐老師最近還稱讚說:老陳好像回到青年時期喔!)

結語:

回顧每次的肌力+超慢跑課程,都會看到ㄧ顆顆豆大的汗珠,款款而下;同時,告訴自己:"哈哈😄!只剩下半條命了!關關難過關關過喔!",然後,課程結束後不久,老陳發現自己"身輕如燕+神清氣爽",好像回到當年年輕的時候;更發現每週二在協會一整天約八小時平整服務+客人互動時,都還是炯炯有神+神彩奕奕的;這些都要歸功於持續有效的運動方法+時間強度喔!

注:"感謝您的閱覽,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請幫我點紅愛心+回應(尤其,你有健康需要恢復時),讓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朋友,也歡迎追蹤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癒是與生俱來的,只要透過練習,就可以享受健康美麗的人生喔!
22會員
284內容數
人體很奇妙!具有隨時受傷(含生理+心理的傷害)+隨時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舉例,自一天勞累+一夜好眠後,就恢復精神了;到眼中風,經過脈診儀測+自我調理=也是幾天就全部恢復。我希望能夠收集個人體驗自癒的案例,以方便整理+分享,得以幫助更多人;尤其,那些類獨居老人或弱勢族群的人,可消除病痛不適+降低醫療開銷+有效恢復健康喔!
2025/05/12
1.禱告教育部的社會心理學習(SEL)五年計畫的啟動,帶動老師到學生到家長的連結+同步成長喔! 2.期待教育部~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的連結傳承擴散,也可以像這次注2)的成果分享會,連結~社會大眾+社福機構+婚姻家庭喔!
Thumbnail
2025/05/12
1.禱告教育部的社會心理學習(SEL)五年計畫的啟動,帶動老師到學生到家長的連結+同步成長喔! 2.期待教育部~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的連結傳承擴散,也可以像這次注2)的成果分享會,連結~社會大眾+社福機構+婚姻家庭喔!
Thumbnail
2025/05/12
65歲以上老人的“遠離病痛+守護健康”的適切做法,需要自覺可能的組合拳式的健康諸因素+預先準備也是組合拳式的因應方法;如此,比較容易翻轉健康的不良影響,朝向正向恢復的改善循環。
Thumbnail
2025/05/12
65歲以上老人的“遠離病痛+守護健康”的適切做法,需要自覺可能的組合拳式的健康諸因素+預先準備也是組合拳式的因應方法;如此,比較容易翻轉健康的不良影響,朝向正向恢復的改善循環。
Thumbnail
2025/05/10
台灣小學到大學的學生,可以請心理調適假,說明“事在人為”,也是啟動改善的做法。台灣有認證的心理諮商師8000餘位,面對2300萬人口;可說供給落後於需求;所以,引進美國黃維仁博士“親密之旅“的情感智慧課程+及其操作有效的小組互動+透過公私機構的合作,將可以進入社區家庭;有效改善台灣心理健康的質量喔!
Thumbnail
2025/05/10
台灣小學到大學的學生,可以請心理調適假,說明“事在人為”,也是啟動改善的做法。台灣有認證的心理諮商師8000餘位,面對2300萬人口;可說供給落後於需求;所以,引進美國黃維仁博士“親密之旅“的情感智慧課程+及其操作有效的小組互動+透過公私機構的合作,將可以進入社區家庭;有效改善台灣心理健康的質量喔!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