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史3000年 ( 原文作者:陳雨露 / 楊棟 )

我把它拆成2個部份來做脈絡閱讀,西元年前的1000年和西元年後的2000年,分隔線大概就是西元前81年的鹽鐵論戰。然後就這3個時間序列來閱讀3個部份的歷史文學。
「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史記·貨殖列傳序 》。以前沒有貨幣的時候土地就是財富,天子腳下沒有所謂的耕者有其田的概念,大概就是放任人們自由農耕以物易物,但治理天下時順應人性因勢利導,士農工商各自發揮才能推動社會進步。遇上天災人禍才又改朝換代!
西元前800年,管仲有提到:「 虛車勿索,徒負勿入,以來遠人。」意思是空車來的和徒步背東西的,都給予免稅優惠,這樣就能吸引遠方的人來做買賣。管仲雖然僅是齊國下卿,卻是實際的執政者,任內大興改革,重視商業。廢除井田制,建立土地稅收制度,允許土地買賣,承認土地私有化,建立常備軍。管仲的權力、富貴與尊寵,全部都是齊桓公的賞賜,儼然就是王室代理人。這是規模比較大的國家政策執行版。
另外還有小國寡民理想國的的版本,《 老子·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意思是雖有政府,卻不干預太多政事,人民生活簡單樸實,祥和快樂。社會上沒有任何標準的界定,沒有好壞之別,也沒有爭鬥,沒有戰爭。人民重視自己的生命,重視其生命的尊嚴及價值,所以安土重遷。國與國之間不互相往來,因為沒有利益相關,也沒有衝突情勢,一切都依大道自然地運行。
不過我以前讀到「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時候,都覺得老子真是孤僻,一個人講道也就算了,幹嘛要人們這輩子都跟他一樣孤僻呢?其實老子是先知啊⋯⋯想想,在日常瑣碎的生活雜事裏,人與人的互動如果沒有共識,除了是非和八卦還能有什麼?
以上兩個人生活背景相距約125年,125年的時間即便是亂世,人類文明的發展腳步並不會停滯,人類生活的供需系統也不會中斷。
鹽鐵論戰,跟據我的理解就是霍光和桑弘羊的政策之爭。也就是就是左派和右派、平民和權貴、無產階級和有產階級。這類意識形態上兩造雙方的論述結果來做為一個朝代的未來走向。
公元1000年前後的北宋王朝,大概是這世界上科學技術發展的巔峰,有四大發明:指南針導航、活字印刷、曆法計算、高次多元聯立方程式(就是從已知去求未知的數學題⋯3x+2y+1=0;那x=?y=?之類的)。新的發明和新的發現都會讓人類文明更加進步和便利,也會有文化的產出與傳承。宋朝是指標性的朝代。
之前看過一部陸劇叫大明風華,電視劇的劇情與歷史不相符、純粹讓腦袋休息用的,不過也有提到鄭和下西洋,永樂大帝遷都,然後有讓外國人來大明帝國做生意⋯⋯經濟規模看起來是很大,實際上是為了宣揚國威,可想而知國庫就開始越來越少銀兩,於是就印鈔票救市,相當於現代版的貨幣寬鬆,些微通膨可刺激經濟,若控制不好造成通膨劇烈⋯⋯大概就玩完了。
明朝開始大概是1360年左右、算是比較接近現代的。大部份的人比較熟悉,距離現在大約660年的時間,站3000年的五分之一強,這本書中集最後寫到1644年流寇李自成攻破皇城,發現皇宮內藏了3700萬兩白銀,數萬兩黃金,投降的官員全數捐出7000萬兩白銀。
一個朝代的滅亡一定是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沒有身為人應有的待遇所導致的,自古以來中外皆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風險思維:中國產能過剩,恐引發市場失衡,貿易衝突,金融風險等全球性風險!中國產能過剩,威脅到全球經濟,為應對中國的產業過剩,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呼籲,美、歐須以戰略性方式應對。中國產能過剩,恐影響市場失衡、貿易衝突、金融風險等全球風險! 美國經濟也面臨衰退,世界頂尖經濟學家呼籲,多儲備點現金。就貨幣政策言,還沒糟到因失業率上升或通膨降低而進行降息前,仍稱穩定,無庸過度擔憂。
Thumbnail
avatar
Dennis Lee(阿丹哥)
2024-05-22
"中植集團的財務危機:資不抵債的挑戰與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影響"中植集團,一家中國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近期公布了其初步盡調結果,顯示該集團已經陷入嚴重的資不抵債狀況。根據報告,中植集團的總資產賬面金額約為2000億元人民幣,而其相關負債本息規模則介於4200-4600億元人民幣之間。 由於中植集團的資產體量龐大,且產業分佈複雜,涉及眾多的經營主體和項目主體
avatar
浪子
2023-11-23
金融科技在開發中國家快速發展隨著科技迅速發展,金融科技已成為當今全球金融界的趨勢。這次馬克將探討金融科技在這些潛力國家中的崛起和影響,並剖析其背後動能、趨勢以及政府政策的作用。從股權投資到數位支付的普及,我們將一探究竟金融科技如何塑造這些國家的經濟,跟推動金融包容性和數位身份的潛力,看看金融科技如何改變發展中國家人們的生活吧!
Thumbnail
avatar
馬克解讀金融科技
2023-10-27
中國房地產危機:金融風暴的前兆?房地產市場的動盪常伴隨著金融波動,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是最經典的例子。現在,中國也面臨類似的房地產危機,引發一個關鍵問題:中國是否即將迎來一場金融危機? 這篇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國獨特的房地產市場和政府的強力干預,以及這種干預對銀行、地方政府和經濟成長的潛在影響。同時,我們探討了政府已經採取的應對
Thumbnail
avatar
商業洞察趨勢
2023-10-02
中國恆大破產申請:從金融巨頭到邊緣崩潰,中國恆大如何走到今日(2023/8/21更新)當一家全球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走到破產申請這一步,整個金融世界都會震撼。最近,中國恆大集團的財務風暴,無疑是金融圈裡的頭條新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這個消息,以下對於整個事件的分享,歡迎一起討論成長! 從高峰到低谷 恆大集團曾是中國的地產之星,但從2021年開始,大量舉債且違約的消息頻頻傳出,留下了
Thumbnail
avatar
藍天之墨
2023-08-20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建築萬聖節繽紛魔幻裝飾 --- 2022.10.07 - 10.31 「萬聖節搗蛋嘉年華」系列活動即10月1日清晨一路從重陽路,邊拍邊看來到了位於經貿二路168-188號的「中國信託金融園區」,發現10月一到,整個金融園區的建築,已經悄悄地披上了萬聖節群魔亂舞的人物圖案,不過別擔心嚇到小朋友,因為所有的人物造型設計,都是走可愛風,讓人感受到繽紛多彩充滿魔幻的氛圍。從入口的柱子就能看到多種不同人物造
Thumbnail
avatar
輕煙飄過
2022-10-11
中國真的陷入債務陷阱的金融危機?中國造成斯里蘭卡的一帶一路債務陷阱?─深度政經分析(8)作者:陳華夫 史上的金融危機大都來自債務重組不慎,如美國次級貸款的2008年金融海嘯及日本失落的三十年。而中國央行不僅用不良債權發展科技與基礎建設,還可以把金融危機之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內。
Thumbnail
avatar
陳華夫hwafuchen
2022-07-26
中國銀行業問題是金融傳染和經濟衰退的徵兆中國的銀行問題可能反過來加劇中國的社會和經濟不穩定,對習近平和中共不利。
Thumbnail
avatar
透視中國
2022-07-14
熊市中的黑天鵝,中國銀行400億人民幣的暴雷,可能將導致人民幣擠兌崩盤再次引發金融海嘯  今年開始不斷發生影響國際經濟穩定的事件,俄烏戰爭、美國升息縮表、中國上海疫情封城、通貨膨脹,這些因素影響,各國的股市及經濟皆開始不斷下跌,連同加密貨幣也迎來了崩盤,種種因素對現在的世界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打擊。 延伸閱讀-最適合新手入門的加密貨幣投資策略
Thumbnail
avatar
貓奴護理師の理財筆記
2022-07-13
中國恆大事件-對金融市場的影響目前外商銀行普遍預期,若中國恆大破產,將會以有序的方式進行,在必要的時刻,中國政府將會進場干預,避免金融市場失序,中國恆大破產的外溢效果目前看來機率不大,但房地產成長趨緩,很可能會使得中國經濟成長放緩。
Thumbnail
avatar
Macro Trader
20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