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微知識系列】 Service Worker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Service Workers

Service worker與Web workers相同,也都是一段運行在瀏覽器後台的腳本,提供一些不需要與頁面直接交互的功能(操作dom),主要處理網路相關的問題,可以攔截網路請求進行相對應的優化動作,我們把它想像成與伺服器之間的代理服務器可能會比較容易理解,當網路環境不佳時便回應快取資源,待網路順暢後同步最新資料,因此能提高更好的離線體驗,我們可能會想說為什麼有了Web workers、AppCache這類的API還需要Service worker呢?因為這些既有的功能主要都由我們自己去handle一些細緻的操作,過程非常繁瑣,因此發展出Service worker,背後幫我們解決掉許多事情(error handler、http request listener…)

功能

  • 資源快取
  • 離線應用
  • 多頁面傳遞(Post Message)
  • 推播通知
  • 後台自動更新

生命週期

  • 註冊Service worker
  • 註冊之後瀏覽器會在背景啟動Service Worker的安裝
  • 安裝過程中會將設定的靜態資源進行緩存,待所有靜態資源緩存成功後進入Activated狀態
  • 如果過程中任何一個資源不能成功緩存則代表安裝失敗,進入error,待重新安裝
  • 進入Activated狀態後進行監聽,當request或post message發生時則觸發相對應動作
  • Terminated狀態由瀏覽器決定是否銷毀,如果長期不使用或者記憶體不足時,則可能銷毀這個worker

Worker中常使用的事件

簡單實作Service Worker

註冊Service Worker

<html>
<body>
<script>
if ('serviceWorker' in navigator) {
navigator.serviceWorker.register('./sw.js')
.then(reg => console.log(reg))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
</script>
</body></html>

撰寫sw.js腳本檔

const cacheUrl = [
'./index.html',
'./script.js',
'./car.svg'
];
const cacheName = 'precache' + (self.registration ? self.registration.scope: '');
self.addEventListener('install', (event) => {
event.waitUntil(
caches.open(cacheName)
.then((cache) => {
console.log('open cache');
return cache.addAll(cacheUrl);
});
);
});
//clean cached files
self.addEventListener('activate', (event) => {
event.waitUntil(
caches.keys().then(function(cacheNames) {
var promiseArr = cacheNames.map(function(item) {
if (item !== cacheName) {
return caches.delete(item);
}
})
return Promise.all(promiseArr);
})
)
});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event) => {
//cache first
event.respondWith(caches.match(event.request).then(res => {
if (res) {
console.log('match');
return res;
}
return fetch(event.request);
}));
});

cache的策略

Cache only

這種方式下任何請求都會從Cache storage取得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function(event) {
event.respondWith(caches.match(event.request));
});

Network only

這種方式下任何請求都不會跟Cache storage打交道,直接向後端發送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function(event) {
event.respondWith(fetch(event.request));
// or simply don't call event.respondWith, which
// will result in default browser behaviour
});

Cache first

頁面發送request時會先從Cache storage中存取若發現該請求尚未被緩存到則會改為Network請求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function(event) {
event.respondWith(
caches.match(event.request).then(function(response) {
return response || fetch(event.request);
})
);
});

Network first

頁面發送request時會先由Network向後端請求,若請求失敗則改由Cache storage請求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function(event) {
event.respondWith(
fetch(event.request).catch(function() {
return caches.match(event.request);
})
);
});

Cache & network race

頁面發送request時同時向Cache及Network請求,哪一個請求先回來則使用該response

// Promise.race is no good to us because it rejects if// a promise rejects before fulfilling. Let's make a proper// race function:function promiseAny(promise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make sure promises are all promises
promises = promises.map(p => Promise.resolve(p));
// resolve this promise as soon as one resolves
promises.forEach(p => p.then(resolve));
// reject if all promises reject
promises.reduce((a, b) => a.catch(() => b))
.catch(() => reject(Error("All failed")));
});
};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function(event) {
event.respondWith(
promiseAny([
caches.match(event.request),
fetch(event.request)
])
);
});

Cache then network

頁面發送request時先由Cache storage取得顯示給user,然後再由Network取得後更新資料。

Code in Page

var networkDataReceived = false;    startSpinner();    // fetch fresh data
var networkUpdate = fetch('/data.json').then(function(response) {
return response.json();
}).then(function(data) {
networkDataReceived = true;
updatePage();
}); // fetch cached data
caches.match('/data.json').then(function(response) {
if (!response) throw Error("No data");
return response.json();
}).then(function(data) {
// don't overwrite newer network data
if (!networkDataReceived) {
updatePage(data);
}
}).catch(function() {
// we didn't get cached data, the network is our last hope:
return networkUpdate;
}).catch(showErrorMessage).then(stopSpinner);

Code in the ServiceWorker: 當網路請求資源成功時,更新緩存內容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function(event) {
event.respondWith(
caches.open('mysite-dynamic').then(function(cache) {
return fetch(event.request).then(function(response) {
cache.put(event.request, response.clone());
return response;
});
})
);
});

相關概念

  • Service worker與Web worker一樣不能直接對dom結構進行操作,僅透過postMessage相互溝通
  • 基於安全考量Service worker只能運行在https的環境之上,畢竟修改網路請求的能力是相對危險的
  • 使用Service worker來進行cache優於一般worker的原因是Service worker能夠細緻的控制,例如發生error時直接於worker內部進行相對應處理,而一般worker僅能於產生worker的那個頁面進行,且API相對較少

實際操作

Service worker相關的library

sw-precache主要根據配置來產生service worker腳本檔的工具,而sw-toolbox則是sw-precache的加強工具,可以針對動態請求進行細部控制

各家瀏覽器支援狀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Han的沙龍
129會員
282內容數
哈囉,我是阿Han,是一位 👩‍💻 軟體研發工程師,喜歡閱讀、學習、撰寫文章及教學,擅長以圖代文,化繁為簡,除了幫助自己釐清思路之外,也希望藉由圖解的方式幫助大家共同學習,甚至手把手帶您設計出高品質的軟體產品。
阿H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3
Web Workers主要提供簡單的API讓網頁在背景執行緒中執行程式而不干擾使用者的操作。 javascript主要功能是與user操作頁面互動及操作dom,試想若使用多執行緒的概念,那麼一個動作是新增至某個dom節點,另一個動作則是修改該dom節點,此時瀏覽器應該使用哪個動作為準? 所以為了避免
Thumbnail
2023/04/23
Web Workers主要提供簡單的API讓網頁在背景執行緒中執行程式而不干擾使用者的操作。 javascript主要功能是與user操作頁面互動及操作dom,試想若使用多執行緒的概念,那麼一個動作是新增至某個dom節點,另一個動作則是修改該dom節點,此時瀏覽器應該使用哪個動作為準? 所以為了避免
Thumbnail
2023/04/23
Cookie簡介與個人隱私議題 在談Cookieless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Cookie,這裡的Cookie並不是餅乾的意思,而是為了讓人們在網路上通訊時,能夠創造更無縫的體驗,想像一下,假設我們在使用網站時,每切換一頁就要進行登入一次,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已經抓狂並放棄使用的吧! 而Cookie的出
Thumbnail
2023/04/23
Cookie簡介與個人隱私議題 在談Cookieless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Cookie,這裡的Cookie並不是餅乾的意思,而是為了讓人們在網路上通訊時,能夠創造更無縫的體驗,想像一下,假設我們在使用網站時,每切換一頁就要進行登入一次,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已經抓狂並放棄使用的吧! 而Cookie的出
Thumbnail
2023/04/23
我們前一篇有介紹過「Cookieless時代趨勢來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隱私與行銷方式如何應對呢?」建議先行閱讀,裡面包含Cookie的基本觀念,以及為什麼要捨棄的原因,接下來才進入到本篇的主軸,將會針對FLoC的基本原理、是否能解決個人隱私議題為主軸進行探討。 FLoC的全名是 Federated
Thumbnail
2023/04/23
我們前一篇有介紹過「Cookieless時代趨勢來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隱私與行銷方式如何應對呢?」建議先行閱讀,裡面包含Cookie的基本觀念,以及為什麼要捨棄的原因,接下來才進入到本篇的主軸,將會針對FLoC的基本原理、是否能解決個人隱私議題為主軸進行探討。 FLoC的全名是 Federated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Service Worker 是用於客戶端的攔截器,可以使用 Cache Storage 和 IndexDB,並有自己的生命週期。Web Worker 用於處理可能會使用到大量運算且不希望影響到使用者體驗的任務。Shared Worker 可以在相同 Domain 的不同頁面上共享訊息。
Thumbnail
Service Worker 是用於客戶端的攔截器,可以使用 Cache Storage 和 IndexDB,並有自己的生命週期。Web Worker 用於處理可能會使用到大量運算且不希望影響到使用者體驗的任務。Shared Worker 可以在相同 Domain 的不同頁面上共享訊息。
Thumbnail
提到後端工程師,似乎就只是開發 API,但一個複雜的系統其實不太可能只透過 API 就能完成,例如一個簡單的功能,註冊會員,其實是由好幾個不同類型的工作互相配合,您才能收到開通信,才確保資料庫不會有一堆未開通帳號等。所以今天就來聊聊一個系統有幾種不同執行方式的工作。
Thumbnail
提到後端工程師,似乎就只是開發 API,但一個複雜的系統其實不太可能只透過 API 就能完成,例如一個簡單的功能,註冊會員,其實是由好幾個不同類型的工作互相配合,您才能收到開通信,才確保資料庫不會有一堆未開通帳號等。所以今天就來聊聊一個系統有幾種不同執行方式的工作。
Thumbnail
身為一個非本科新手工程師,對於網路知識還是有許多疑惑之處,像是我在編輯器上寫了數十行的程式碼,那它們是怎麼透過終端機的指令被運行起來,讓我可以一邊開發一邊預覽結果呢?
Thumbnail
身為一個非本科新手工程師,對於網路知識還是有許多疑惑之處,像是我在編輯器上寫了數十行的程式碼,那它們是怎麼透過終端機的指令被運行起來,讓我可以一邊開發一邊預覽結果呢?
Thumbnail
相信有在開發Web應用的朋友應該對於Postman這套工具相當熟悉, 這套工具可以協助我們在產品尚未完成之前可以先進行一些基本的介接測試,甚至我們可以使用Postman去呼叫雲端的API,像是Google的語音辨識、文字翻譯、字典查詢…,這類大廠相信也都開放許多標準API(Application P
Thumbnail
相信有在開發Web應用的朋友應該對於Postman這套工具相當熟悉, 這套工具可以協助我們在產品尚未完成之前可以先進行一些基本的介接測試,甚至我們可以使用Postman去呼叫雲端的API,像是Google的語音辨識、文字翻譯、字典查詢…,這類大廠相信也都開放許多標準API(Application P
Thumbnail
Web Workers主要提供簡單的API讓網頁在背景執行緒中執行程式而不干擾使用者的操作。 javascript主要功能是與user操作頁面互動及操作dom,試想若使用多執行緒的概念,那麼一個動作是新增至某個dom節點,另一個動作則是修改該dom節點,此時瀏覽器應該使用哪個動作為準? 所以為了避免
Thumbnail
Web Workers主要提供簡單的API讓網頁在背景執行緒中執行程式而不干擾使用者的操作。 javascript主要功能是與user操作頁面互動及操作dom,試想若使用多執行緒的概念,那麼一個動作是新增至某個dom節點,另一個動作則是修改該dom節點,此時瀏覽器應該使用哪個動作為準? 所以為了避免
Thumbnail
Service worker與Web workers相同,也都是一段運行在瀏覽器後台的腳本,提供一些不需要與頁面直接交互的功能(操作dom),主要處理網路相關的問題,可以攔截網路請求進行相對應的優化動作,我們把它想像成與伺服器之間的代理服務器可能會比較容易理解,當網路環境不佳時便回應快取資源,待網路
Thumbnail
Service worker與Web workers相同,也都是一段運行在瀏覽器後台的腳本,提供一些不需要與頁面直接交互的功能(操作dom),主要處理網路相關的問題,可以攔截網路請求進行相對應的優化動作,我們把它想像成與伺服器之間的代理服務器可能會比較容易理解,當網路環境不佳時便回應快取資源,待網路
Thumbnail
其實要為專案建立操作介面的方式很多,除了網頁之外,還能另外寫個專門的手機 APP 連線,或是乾脆升級算法,讓我們能隨口喊一聲「嘿OO!」就搞定,不過⋯
Thumbnail
其實要為專案建立操作介面的方式很多,除了網頁之外,還能另外寫個專門的手機 APP 連線,或是乾脆升級算法,讓我們能隨口喊一聲「嘿OO!」就搞定,不過⋯
Thumbnail
Windows電腦中,我們可以利用內建工具"工作排程器"去預設電腦重新啟動或登入時,自動執行重要程式,避免遺漏程式忘記,導致連動程式的系統不能使用。 以下是教學步驟: 步驟一: 開啟Windows電腦中內建工具"工作排程器" 步驟二: 將游標移至"工作排程器程式庫"按右鍵"建立工作" 步驟三:
Thumbnail
Windows電腦中,我們可以利用內建工具"工作排程器"去預設電腦重新啟動或登入時,自動執行重要程式,避免遺漏程式忘記,導致連動程式的系統不能使用。 以下是教學步驟: 步驟一: 開啟Windows電腦中內建工具"工作排程器" 步驟二: 將游標移至"工作排程器程式庫"按右鍵"建立工作" 步驟三:
Thumbnail
比如訂單出貨的時候,觸發一個訂單出貨事件,發送出貨email通知給user。 需先註冊event與listener,在EventServiceProvider的$listen中定義: 產生event與listener: 下指令可以方便產生事件與監聽器檔案: 產生的事件與監聽器如下: 事件訂閱者
Thumbnail
比如訂單出貨的時候,觸發一個訂單出貨事件,發送出貨email通知給user。 需先註冊event與listener,在EventServiceProvider的$listen中定義: 產生event與listener: 下指令可以方便產生事件與監聽器檔案: 產生的事件與監聽器如下: 事件訂閱者
Thumbnail
早期的 nodejs 為了具有多線程的能力而引入了 cluster 模組, 但這種創建線程的方式會犧牲共享內存, 且數據通信必須透過 json 來傳輸, 因此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及性能問題。 而後發展了worker-threads這個模組之後, 具備共享內存的功能, 使其更輕量。 nodejs 在v1
Thumbnail
早期的 nodejs 為了具有多線程的能力而引入了 cluster 模組, 但這種創建線程的方式會犧牲共享內存, 且數據通信必須透過 json 來傳輸, 因此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及性能問題。 而後發展了worker-threads這個模組之後, 具備共享內存的功能, 使其更輕量。 nodejs 在v1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