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族的綜合所得稅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級距」是決定所得稅的重要關鍵,我們要先算出「綜合所得淨額」,再套用「稅率的級距」,才會真正算出實際的納稅金。

所得總額扣除基本免稅額、標準/列舉扣除額及特別扣除額後,即為所得淨額。

特別扣除額條列如下:

  • 薪資特別扣除額
  •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課稅級距

raw-image

我們這裡為了說明小資族存股後要繳(退)多少稅。先假設以下三種情況:

  1. 單身,全年薪資80萬,無存股。
  2. 單身,全年薪資80萬,存股300萬。
  3. 單身,全年薪資80萬,存股600萬。

存股的股利皆訂為5%殖利率

情況1,單身,全年薪資80萬,無存股。

raw-image

情況2,單身,全年薪資80萬,存股300萬。

raw-image

情況3,單身,全年薪資80萬,存股600萬。

raw-image

以上兩個例子是所得淨額落入5%內及一個例子是落入12%的稅額計算方式,超過5%的部分是採用累進差額去運算。

以下為各級距之累進差額:

raw-image

若所得淨額是677,000 的話,其中560,000 收 5%,另外117,000 收 12%,所以總預計要繳稅等於 (56萬5%) + (11萬7千12%)= 28,000 + 14,040= 42,040元;或是用累計差額的算法= (67萬7千*12%)-累進差額 39,200= 81,240-39,200= 42,040元

累進差額是什麼?

以剛剛綜合所得淨額67萬7千的例子來說,並不是超過 5% 的級距 1 元,全部的收入都要用 12% 去計算。全部乘以12%,12%重複計算的部分,要扣掉前面5%的部份,而經過移項,就能算出各級的累進差額。

假設所得淨額70萬:

(56萬5%) + (14萬12%)= 28,000 + 16,800= 44,800元;或是用累計差額的算法= (70萬*12%)-累進差額 39,200= 84,000-37,800= 44,800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合作建金庫的沙龍
23會員
12內容數
2023/08/25
今天我們來講講去年讓眾多金融股存股族疑惑及聞之色變的議題。 為什麼金融股EPS不錯,但又一堆新聞或專家說「恐」配不出來。金融股配息與否除了跟EPS有關,同時還跟「其他綜合損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OCI)」有關聯。
Thumbnail
2023/08/25
今天我們來講講去年讓眾多金融股存股族疑惑及聞之色變的議題。 為什麼金融股EPS不錯,但又一堆新聞或專家說「恐」配不出來。金融股配息與否除了跟EPS有關,同時還跟「其他綜合損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OCI)」有關聯。
Thumbnail
2023/08/23
我們常常看到別人分享每年每月的儲蓄率多寡,而儲蓄率的多寡是我們應該主要追求的目標嗎? 我個人認為儲蓄率這因素是相對來說不較重要的,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Thumbnail
2023/08/23
我們常常看到別人分享每年每月的儲蓄率多寡,而儲蓄率的多寡是我們應該主要追求的目標嗎? 我個人認為儲蓄率這因素是相對來說不較重要的,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Thumbnail
2023/07/19
我們都在思考如何財富自由,各位應該都很清楚,關鍵點就在於增加自己的資產以及創造穩定被動的現金流,藉此以支應退休後的生活。
Thumbnail
2023/07/19
我們都在思考如何財富自由,各位應該都很清楚,關鍵點就在於增加自己的資產以及創造穩定被動的現金流,藉此以支應退休後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股息收入會併入個人所得,這是存股族在有薪資收入期間最擔心因股息收入,而讓所得級距上升,本文將提供一個可節稅的管道
Thumbnail
股息收入會併入個人所得,這是存股族在有薪資收入期間最擔心因股息收入,而讓所得級距上升,本文將提供一個可節稅的管道
Thumbnail
投資在沒有選擇創業這種直接開拓一個現金流的投資方法外,大多數的投資都是圍繞價差(買低賣高)或是股利(領利息)來獲利,這次我們深入一些,用年齡、身上資金量和有無債務(像是房貸或車貸之後的貸款),來看看各個族群對於價差和股利的投資方式偏好。
Thumbnail
投資在沒有選擇創業這種直接開拓一個現金流的投資方法外,大多數的投資都是圍繞價差(買低賣高)或是股利(領利息)來獲利,這次我們深入一些,用年齡、身上資金量和有無債務(像是房貸或車貸之後的貸款),來看看各個族群對於價差和股利的投資方式偏好。
Thumbnail
文摘:在級距上限出現時,我們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處理存股的情況。首先,可以考慮將資金投資在具有成長潛力的標的上,例如高股息ETF或個股,以超過所得級距20%的利率。然而,股息有時多有時少,因此在設計時需要預留一些緩衝空間。另外,如果不需要那麼多現金流,可以降低股息的金額,並將其轉投資到其他標的,同時不
Thumbnail
文摘:在級距上限出現時,我們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處理存股的情況。首先,可以考慮將資金投資在具有成長潛力的標的上,例如高股息ETF或個股,以超過所得級距20%的利率。然而,股息有時多有時少,因此在設計時需要預留一些緩衝空間。另外,如果不需要那麼多現金流,可以降低股息的金額,並將其轉投資到其他標的,同時不
Thumbnail
文摘:在本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存股所得級距上限的問題,並提出了一些處理方法。單身人士在稅務上似乎沒有太多優勢,可能需要負擔更多的稅金。我們介紹了今年2023年的免稅額和扣除額,以及如何根據所得級距計算稅金。對於存股或基金投資的人來說,領取利息時可能會面臨所得級距上限的問題。利息雖然不算作收入,但在政
Thumbnail
文摘:在本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存股所得級距上限的問題,並提出了一些處理方法。單身人士在稅務上似乎沒有太多優勢,可能需要負擔更多的稅金。我們介紹了今年2023年的免稅額和扣除額,以及如何根據所得級距計算稅金。對於存股或基金投資的人來說,領取利息時可能會面臨所得級距上限的問題。利息雖然不算作收入,但在政
Thumbnail
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54C營利所得】股利的8.5%可抵應納稅額,上限為8萬元。可抵稅額若大於應納稅額,可以退稅喔🤩
Thumbnail
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54C營利所得】股利的8.5%可抵應納稅額,上限為8萬元。可抵稅額若大於應納稅額,可以退稅喔🤩
Thumbnail
報稅季即將來了,試算稅額總是讓你心驚驚,荷包大縮水嗎?不用擔心,今天就要來教小資族也能輕鬆節稅。只要選對標的,不只節稅還能讓你存上一筆。那就來看看免稅額、各股利所得的級距,還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小技巧。 免稅額度調整 首先要知道如何節省稅,我們就要知道今年對於小資族來說基本的免稅額和扣除額是多少,
Thumbnail
報稅季即將來了,試算稅額總是讓你心驚驚,荷包大縮水嗎?不用擔心,今天就要來教小資族也能輕鬆節稅。只要選對標的,不只節稅還能讓你存上一筆。那就來看看免稅額、各股利所得的級距,還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小技巧。 免稅額度調整 首先要知道如何節省稅,我們就要知道今年對於小資族來說基本的免稅額和扣除額是多少,
Thumbnail
存股族的綜合所得稅如何計算。
Thumbnail
存股族的綜合所得稅如何計算。
Thumbnail
今天在Line社群中分享給大家一個雲端試算表(記事本群貼18),自己算股息跟所得級距,可以自己配看看,一般固定薪資的上班族很難短期改變得級距,但是股息可以自己決定要領多少。調成一個最適合的比例就好。基本上股息到一個金額後,應繳所得稅金額,上升幅度就會變小。 一共2個範例 1.單身+列舉扣除額
Thumbnail
今天在Line社群中分享給大家一個雲端試算表(記事本群貼18),自己算股息跟所得級距,可以自己配看看,一般固定薪資的上班族很難短期改變得級距,但是股息可以自己決定要領多少。調成一個最適合的比例就好。基本上股息到一個金額後,應繳所得稅金額,上升幅度就會變小。 一共2個範例 1.單身+列舉扣除額
Thumbnail
基本上 我從來都沒有用「自己賺的錢」繳過一毛所得稅(不是沒繳稅,只是並不是用自己賺的錢繳稅,後述) 甚至,每年還會有退稅的收入 如何才能夠繳更少,領更多? 是我每年都在想的事…(應該不是只有我在想吧…) 因為這陣子與一些人討論了這件事 發現有些朋友都對我的做法很感興趣 以下是小弟目前的做法 在此分享
Thumbnail
基本上 我從來都沒有用「自己賺的錢」繳過一毛所得稅(不是沒繳稅,只是並不是用自己賺的錢繳稅,後述) 甚至,每年還會有退稅的收入 如何才能夠繳更少,領更多? 是我每年都在想的事…(應該不是只有我在想吧…) 因為這陣子與一些人討論了這件事 發現有些朋友都對我的做法很感興趣 以下是小弟目前的做法 在此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