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金融股存股族聞之色變的其他綜合損益-OC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今天我們來講講去年讓眾多金融股存股族疑惑及聞之色變的議題。

為什麼金融股EPS不錯,但又一堆新聞或專家說「恐」配不出來。金融股配息與否除了跟EPS有關,同時還跟「其他綜合損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OCI)」有關聯。

最近我一直在找相關資料,發現目前都沒有人一步一步的說明如何去查詢OCI相關資料。

以下就分享一下我們該如何從財報中查詢其他綜合損益。

三大財報中的綜合損益表,指的就是統計企業所有的「損」與「益」,最終計算、揭露出企業在一段特定時間有沒有賺到錢[1]。也就是綜合損益,綜合損益等於本期損益(稅後)加上其他綜合損益。

其他綜合損益就是讓股東賺或虧到,但是卻不能認列在 「本期損益」 的會計項目,就是不影響EPS的損益[2]。

所以當各位在看綜合損益表時,除了看每股盈餘及本期損益(本期淨利),還需要看其他綜合損益來看公司實質上是賺還是虧。

如下表是合庫金控2022年第四季財務報告書,2022整年度稅後淨利是208億1千7百萬元,其他綜合損益是-289億7千8百萬元,本期綜合損益為-81億6千1百萬元,2022年每股盈餘EPS1.45元。

單看整年稅後淨利與每股盈餘,你會認為合庫去年是賺的,當把OCI考慮進來後,合庫其實因為去年市場升息而債券殖利率上升,使得債券價格下降而帳面上虧損,這部分是「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損益」項目大虧了242億元,加總其他項目使得其他綜合損益OCI虧損了289億元,即便稅後淨利是獲利208億,合庫也因而動用到了資本公積配息。

raw-image

既然存股族最擔心的是配不配得出來,我們可以來看目前2023年最新的財報。如下表是合庫金控2023年第一季財務報告書,本期稅後淨利是50億3千6百萬元,本期其他綜合損益是64億5千2百萬元,本期綜合損益為114億8千8百萬元,每股盈餘EPS0.35元。

raw-image
raw-image

目前來說,財報所顯示出的數據是相當健康的,我們尚還不用擔心,繼續關注未來市場走向與各公司的財報即可。

以下是找尋每季財報的方式:

  1. 進入公開資訊觀測站首頁。
  2. 搜尋財務報告書。
  3. 搜尋要查詢之公司及報告年度。
  4. 開啟PDF財務報告檔案。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若是從合庫金控官網:

  1. 左上角的細項區域。
  2. 投資人專區。
  3. 財務資訊。
  4. 會計師財務查核報告。
raw-image
raw-image


資料來源:

[1]. https://www.stockfeel.com.tw/三大報表其實不難!part-1:綜合損益表/

[2]. https://accountingkid.blogspot.com/2023/01/ifrss-2023.html?m=1

[3]. 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t57sb01_q1

[4]. https://www.tcfhc.com.tw/about-u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合作建金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常常看到別人分享每年每月的儲蓄率多寡,而儲蓄率的多寡是我們應該主要追求的目標嗎? 我個人認為儲蓄率這因素是相對來說不較重要的,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我們都在思考如何財富自由,各位應該都很清楚,關鍵點就在於增加自己的資產以及創造穩定被動的現金流,藉此以支應退休後的生活。
最近一堆存股變成飆股,我想很多人都很想知道到底什麼時候這種股票可以獲利了結。 我遇到這種,我會利用移動停利的方式繼續參與上升行情,又可以保障既有的獲利。 至於我用過的移動停利,我是根據美國投資冠軍,馬克米奈爾維尼的方式。
凡勃倫效應是指:當商品價格越高時,其商品也越暢銷。 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價格的升高而增加,這算是一種不正常的市場行為。它所反映的是人們的一種揮霍炫耀性的消費心理。
許多人都告訴我們,成功需要靠努力。但真的只靠努力就行了嗎?以下一篇研究可能會顛覆你的傳統觀念。
凱因斯,英國經濟學家,經濟學界裡,最懂得從股市賺錢的投資大師。精通金融市場的理論與實務。他所操盤的劍橋大學基金,成長了十二倍,同期市場平均漲幅不到一倍。凱因斯是巴菲特和葛拉漢的投資啟蒙者。凱因斯長期持有好公司的策略之後,績效開始大幅好轉。
我們常常看到別人分享每年每月的儲蓄率多寡,而儲蓄率的多寡是我們應該主要追求的目標嗎? 我個人認為儲蓄率這因素是相對來說不較重要的,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我們都在思考如何財富自由,各位應該都很清楚,關鍵點就在於增加自己的資產以及創造穩定被動的現金流,藉此以支應退休後的生活。
最近一堆存股變成飆股,我想很多人都很想知道到底什麼時候這種股票可以獲利了結。 我遇到這種,我會利用移動停利的方式繼續參與上升行情,又可以保障既有的獲利。 至於我用過的移動停利,我是根據美國投資冠軍,馬克米奈爾維尼的方式。
凡勃倫效應是指:當商品價格越高時,其商品也越暢銷。 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價格的升高而增加,這算是一種不正常的市場行為。它所反映的是人們的一種揮霍炫耀性的消費心理。
許多人都告訴我們,成功需要靠努力。但真的只靠努力就行了嗎?以下一篇研究可能會顛覆你的傳統觀念。
凱因斯,英國經濟學家,經濟學界裡,最懂得從股市賺錢的投資大師。精通金融市場的理論與實務。他所操盤的劍橋大學基金,成長了十二倍,同期市場平均漲幅不到一倍。凱因斯是巴菲特和葛拉漢的投資啟蒙者。凱因斯長期持有好公司的策略之後,績效開始大幅好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合庫金2024年第一季財報分析,包括月營收、損益表、配息資訊、未來展望及複利試算。文章強調長期投資價值,並提到合庫金是一檔穩定的官股金融股。
Thumbnail
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簡稱EPS)是衡量一家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本篇文章詳細解釋了每股收益的計算方法、類型、持續經營每股收益和其在衡量盈利能力、估值指標、業績比較以及股息支付能力上的重要性以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什麼是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以聯華食為例,第一季資料來看 1.營收增加→毛利持平→營業費用增加→所以營利是低於去年同期 但為何今年第一季EPS是成長的呢 2.業外損益是增加的,主要是"其他利益及損失"增加 來~ 從損益表上僅能知道其他利益及損失增加,但不能知道細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選股的方式,重點是三率三升的概念。這個方法從損益表中分析公司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並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選股指標。文章還提到了如何快速查詢持股的獲利表現和如何辨別業外獲利的來源。
Thumbnail
有人會問說營收又不等於獲利,那為什麼大家又會追營收呢?主要就是大部分的公司都會在每季的財務報表才會公布營收,譬如最近剛過完第一季,第一季的獲利要等到5月15日各公司公布財報才會知道,這樣時間過太久了,那有沒有甚麼簡化的方法可以大概估計獲利會不會成長呢?
Thumbnail
我們的投資組合核心持股並沒有台積電,是以這二年來我們的投資績效總是跑輸台股大盤。不過,也別灰心,路還長著呢!
Thumbnail
上市櫃公司 2023 財報和配息陸續開獎,我們會在意 EPS 和即將配發的股利。投資人似乎對股利很在意,導致配息配得好的隔天應聲上漲、配差的直接下跌!股利真的那麼重要嗎?配得少真的沒投資價值嗎?
Thumbnail
今天一早就收到這個新聞通知:   疑?有三率耶,那另一個是什麼率,是的淨利率,而淨利率有分稅前跟稅後的,我們先講簡單一點的,稅前淨利率。 那稅前淨利率跟營業利益率有什麼差別呢?稅前淨利率就是把所有跟損益有關的就計算進來了,那還有什麼是沒有算進來的呢?那就是業外損益。所以是稅前淨利率就是如下
Thumbnail
金控公司公佈2023年全年度自結EPS,兆豐金表現不錯,年度增長率高達80%;而新光金則遭受嚴重虧損,全年度EPS衰退達-536%。大部分金控表現平穩,今年配息有望回歸正常。
Thumbnail
2023年金融股獲利自結全數公布,14家金控2023年合計自結稅後淨利達3,652.79億元,較2022年成長29%,創下史上獲利第三高。去年的兩大焦點與銀行、證券業務有關,畢竟升息後的高利差,加上去年股市全面翻揚,都是大幅提升金融股獲利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合庫金2024年第一季財報分析,包括月營收、損益表、配息資訊、未來展望及複利試算。文章強調長期投資價值,並提到合庫金是一檔穩定的官股金融股。
Thumbnail
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簡稱EPS)是衡量一家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本篇文章詳細解釋了每股收益的計算方法、類型、持續經營每股收益和其在衡量盈利能力、估值指標、業績比較以及股息支付能力上的重要性以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什麼是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以聯華食為例,第一季資料來看 1.營收增加→毛利持平→營業費用增加→所以營利是低於去年同期 但為何今年第一季EPS是成長的呢 2.業外損益是增加的,主要是"其他利益及損失"增加 來~ 從損益表上僅能知道其他利益及損失增加,但不能知道細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選股的方式,重點是三率三升的概念。這個方法從損益表中分析公司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並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選股指標。文章還提到了如何快速查詢持股的獲利表現和如何辨別業外獲利的來源。
Thumbnail
有人會問說營收又不等於獲利,那為什麼大家又會追營收呢?主要就是大部分的公司都會在每季的財務報表才會公布營收,譬如最近剛過完第一季,第一季的獲利要等到5月15日各公司公布財報才會知道,這樣時間過太久了,那有沒有甚麼簡化的方法可以大概估計獲利會不會成長呢?
Thumbnail
我們的投資組合核心持股並沒有台積電,是以這二年來我們的投資績效總是跑輸台股大盤。不過,也別灰心,路還長著呢!
Thumbnail
上市櫃公司 2023 財報和配息陸續開獎,我們會在意 EPS 和即將配發的股利。投資人似乎對股利很在意,導致配息配得好的隔天應聲上漲、配差的直接下跌!股利真的那麼重要嗎?配得少真的沒投資價值嗎?
Thumbnail
今天一早就收到這個新聞通知:   疑?有三率耶,那另一個是什麼率,是的淨利率,而淨利率有分稅前跟稅後的,我們先講簡單一點的,稅前淨利率。 那稅前淨利率跟營業利益率有什麼差別呢?稅前淨利率就是把所有跟損益有關的就計算進來了,那還有什麼是沒有算進來的呢?那就是業外損益。所以是稅前淨利率就是如下
Thumbnail
金控公司公佈2023年全年度自結EPS,兆豐金表現不錯,年度增長率高達80%;而新光金則遭受嚴重虧損,全年度EPS衰退達-536%。大部分金控表現平穩,今年配息有望回歸正常。
Thumbnail
2023年金融股獲利自結全數公布,14家金控2023年合計自結稅後淨利達3,652.79億元,較2022年成長29%,創下史上獲利第三高。去年的兩大焦點與銀行、證券業務有關,畢竟升息後的高利差,加上去年股市全面翻揚,都是大幅提升金融股獲利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