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休,我寫作

我退休,我寫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到了上班的最後一天,我還沒將東西清出全部搬走,還好後面的新人還沒來,這個位子可以多用幾天。

我將電腦檔分門別類整理好,紙本的資料只留下將來有用的部份,其他的不是回收去寫字,就是搬回家去,笑說要找個箱子裝起來,外面寫上「封存」兩個字,留待將來寫回憶錄或校史時再拿出來。只因為自己寫過,參予過,雖然已經過時沒用,總覺得捨不得丟掉,或許哪天可以再拿出來回憶一番。

當我將業務一樣一樣寫好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一項項交出去,資料、檔案跟著轉移,當然未完成的部份也一併附上,其間穿插著奔波於各組室間辦理退休和離職手續時,心中的惆悵悄悄滋長。

最後交出識別證,蓋下最後一個章時,那股悸動無以言喻。真的結束了,結束一個身分,離開工作,從此成了職業欄是「無」的人。

我工作了二十七年多,連上大學在內,在這個校園內走了三十一年。我恍惚覺得,拎著行李,扛著棉被,坐火車到台北上大學才是幾天前的事情,怎麼一下子就大學畢業,接著結婚,生子,將孩子養大,倏忽之間已經過了這麼多年,到了可以退休的時候了。

這是我的第一個工作,也是唯一的一份,我難道要在同樣的工作,同樣的職位上做到更老嗎?我的人生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呢?

那一年,SARS來襲,偶而遠處傳聞來的病例,逐漸迫近到眼前來。某系的人員發燒,曾和他在一起的幾位學生隔離到另一個校區裏;有老 師因他 太太曾到過有人發燒(事後才知道)的單位演講,自動在家隔離兩週;有發燒的推廣教育部的同學在閱覽室讀書讀了一天‧‧‧

我們圖書館從某一天開始,採取限制進館政策,只限本校人員進來,非本校者通通阻擋在門外。規定大家都要載口罩,用消毒水洗水。我們除了平常的工作之外,還要輪值大門口,一個人驗證件,一個量體溫,一個在讀者手上噴消毒水,檢查口罩,並在他衣服上貼上貼紙做記號。電梯的按鈕每天用漂白水擦拭六次‧‧‧,種種的防護措施一樣一樣加上去。

我們每天載著口罩做讀者服務,大家隔著口罩說話好像也無大礙。下班回家,直接走進浴室,從頭到腳洗個乾淨才出來,並叫家人離我遠一點。雖然如此預防,心中的恐懼和擔心與日俱增。

在新聞上看著許多人因發燒,疑似病例而隔離、住院,有人因此喪生。我突然想到,館裏每天讀者來來往往,同事也多,肺部不好的我萬一染上的話,一定會死掉,我那一個已擬好大綱,動手之日卻遙遙無期的故事,若隨著我逝去的話豈不可惜?想到此,心中的遺憾和亢奮的情緒交替出現。幾天之後,我開始動筆寫了起來。

「梁山伯沒死‧‧‧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呢?

後來SARS平熄了,我的故事還沒寫完。初稿共寫乾了三支原子筆,三百張白紙。一隻手忙著將心中的情節寫出來,另一邊的腦筋慢慢思考要放在什麼時代?地點在哪裏?梁祝故事本來是個傳說,前面的趣味和無奈,後面的悲慘和死亡,感動了一千多年來的中國人,放在哪個時代都可以,但我還是希望追溯到比較原始的地方,由各種資料看來,我決定放在東晉末年。接著找一個位於江南,湖和水很多的大城市作為兩人重逢之處,大城市的商業行為多,故事容易進行。還有英台和山伯的家鄉,馬文才住哪裏等都得一一解決。

再來安放符合那個時、地的物事。山伯的官是什麼?我的設定是小官,因為官大的話就什麼事都太容易做到,還有周圍的人是什麼官?我看了許多魏晉、南北朝中央和地方政府有關制度和官名的書,才生出那幾個少數的官名來。

當地的氣候如何?有沒下雪?有什麼樹?什麼花?哪種魚?我不想隨便亂寫,只好一一考證來。明、清時修的方志資料較多,心想地上的樹和湖裏的魚差個幾百年應該不會差太多,就將找到的資料用上去。

還有穿什麼衣服?什麼布料?鞋袜、髮式和頭飾如何?磁器出來了沒?碗用什麼材料等?兩地相隔多遠?要走幾天?河水往哪邊流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沒完沒了。

再來英台會醫術,總要表達出她行醫時的情形來。我的媽呀!中醫的書那麼難,我讀十年也不會,後來發現可以從病例的記載及名醫的傳記裏學到一些。

讀者有沒注意到,當時的人坐的是榻、席、地,而不是「椅子」;街、市、城、坊和後代我們在影視中常看到的不一樣。女人還沒有嚴格到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對於貞節不二嫁並不堅持;「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是這時代說的。

向別人請教也是重要的資料來源,還有幾個人跟著看我打出來的電腦檔。我每打完一章,就傳給他們看,兩、三章之後,怎麼提到山伯妻子玉鳳的人有好幾個,本來我不打算寫她的,因為全副精神都放在山伯和英台身上,她只是偶而被提到的「山伯的妻子」而已。此刻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英台逐漸邁向成為第三者時,女生同情的是原配,所以我多加了一些她的心情轉折和吃醋的情節來。

寫到山伯追求英台時和新婚後,對生活中的缺憾都無能為力時,有人認為他很無能,離才子的身分越來越遠,甚至討厭起他來了。這下可糟了,山伯在我心中依然是才子,我還是很愛他的,他的形象被我破壞,真的很抱歉!

原來英台死後,我寫他只顧自己哀傷,什麼都沒做,趕緊改成讓他做了一點事,不再那麼無能。我因此很感慨寫了一篇:「寫到六玉殞時的感想」和朋友分享。對於心愛的人熱烈追求,死後悲哀至極,當事人年輕與否給人的觀感大不相同,雖然愛情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中年人的愛情還是被忽略許多。對女人溫柔體貼,設想週到,若是由沒錢沒勢的男人來做的話,是否就比較不值錢了呢?

這是一個有趣的創作過程,許多我沒想到、照顧不到的細節,經過別人的提醒,得以反覆修改,增刪貼補到比較完善的地步。最後終於完成時,卻被另外幾個人說:「對話太現代」。

我這下可儍眼了。現存的書都是文言文,我怎麼知道當時的人怎麼說話,用哪些語詞?只好暫時放下來,勤讀當時寫的小說,學它的用詞和語氣,並且做了許多筆記。

寫的時候很辛苦,完成之後才知道找出版社更辛苦,嘗試過幾家不成之後,決定先擺一邊,等退休以後再說。沒想到退休之前得知一家數位出版的「秀威資訊」,沒庫存,不挑書,聯絡好之後,趕緊將稿子傳過去。

收到一校稿時,心中十分感動,又欣悅莫名,我的小說終於有個書的樣子了,它將出版,向讀者分享我的想法。在圖書館工作二十多年來,我天天為讀者解答問題,告訴他們怎麼找資料,今天終於為自己找資料,拼湊出有點古代氣氛的故事來。最重要的是我發現「我可以寫」,而且樂在其中。對於考慮數年的「退休」大事終於不再徬徨,平心靜氣接受它的到來。

數位出版的遺憾是只能上「博客來網路書店」查詢。如果您喜歡梁祝的故事,想看看年輕熾烈的愛情假如沒有結束,「梁山伯沒死‧‧‧之後」會如何?歡迎一起分享我所寫的故事。

raw-image


avatar-img
吳淑姿的沙龍
26會員
318內容數
之前我的生活平順,但我覺得不對勁,偶而碰到一、二位和我一樣,不滿意現狀的,但是我們也說不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經過多年的摸索,終於清楚了,身為女性,育兒和照顧家庭這種從古到今被視為女人理所當然的職責,跟實現自我是有很大的衝突。今天,為了延續生命和享受家庭,女人如何發揮自我?是需要探討和實驗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淑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去年(2002年)年底上演「梁祝四十」的舞台劇時,我覺得很神奇,電影上映之後過了四十年竟然還可以找到原來的演員在舞台上再演一次,有點心動想去看,但終究沒有行動。過了兩、三個月開始後悔沒去看舞台劇,也沒去看電影的重映,下次的重映不知何年何月?還好有當年電影製成的VCD,舞台劇的DVD和電影原聲帶的CD
我很喜歡梁祝的故事,尤其喜歡祝英台,去年(2003年)某月將凌波的電影一看再看,CD一聽再聽,之後陸續看了歌仔戲、越劇、音樂劇等,於是生出許多想法來。 . 寫此書的動機如下: . 一、兩個人讀了那麼多書,那麼年輕就死了,我覺得非常惋惜,尤其祝英台,聰明、勇敢,喜歡讀書,有自己的見解,如果兩人沒死的話
梁山伯當年到祝家求親不成,大病一場,倖而未死。十四年後與女扮男裝、以教書和行醫維生、並改名換姓的英台重逢。得知英台當年依婚約嫁往馬家,生了兩個兒子,因一場意外和婢女會如逃出馬家,流落在外。 重逢之後,山伯想再續前緣,娶她為二妻,但英台不願意。他並不死心,表面上依她要求以兄弟相稱,卻不斷的試探和暗示,
去年(2002年)年底上演「梁祝四十」的舞台劇時,我覺得很神奇,電影上映之後過了四十年竟然還可以找到原來的演員在舞台上再演一次,有點心動想去看,但終究沒有行動。過了兩、三個月開始後悔沒去看舞台劇,也沒去看電影的重映,下次的重映不知何年何月?還好有當年電影製成的VCD,舞台劇的DVD和電影原聲帶的CD
我很喜歡梁祝的故事,尤其喜歡祝英台,去年(2003年)某月將凌波的電影一看再看,CD一聽再聽,之後陸續看了歌仔戲、越劇、音樂劇等,於是生出許多想法來。 . 寫此書的動機如下: . 一、兩個人讀了那麼多書,那麼年輕就死了,我覺得非常惋惜,尤其祝英台,聰明、勇敢,喜歡讀書,有自己的見解,如果兩人沒死的話
梁山伯當年到祝家求親不成,大病一場,倖而未死。十四年後與女扮男裝、以教書和行醫維生、並改名換姓的英台重逢。得知英台當年依婚約嫁往馬家,生了兩個兒子,因一場意外和婢女會如逃出馬家,流落在外。 重逢之後,山伯想再續前緣,娶她為二妻,但英台不願意。他並不死心,表面上依她要求以兄弟相稱,卻不斷的試探和暗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