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梁山伯與祝英台」

更新 發佈閱讀 16 分鐘

去年(2002年)年底上演「梁祝四十」的舞台劇時,我覺得很神奇,電影上映之後過了四十年竟然還可以找到原來的演員在舞台上再演一次,有點心動想去看,但終究沒有行動。過了兩、三個月開始後悔沒去看舞台劇,也沒去看電影的重映,下次的重映不知何年何月?還好有當年電影製成的VCD,舞台劇的DVD和電影原聲帶的CD,反覆看(聽)了很多遍,越看越喜歡,每段歌曲都很好聽,看著聽著,心裏生出了許多話想說給別人聽,於是寫下了這些文字和大家分享。

一、祝英台的謀略-有智慧、膽量、勇氣和行動力

1.自己做媒的過程

喜歡梁兄哥,積極的自己做媒,除了託師母外,還不放心,在送行途中繼續下功夫。

(1) 首先一開頭就建議他「兄攻書,伯母在家誰奉養」?先引發他娶妻的想法。

(2) 藉著途中景物一再暗示他。

(3) 還是不懂,臨分手時乾脆明說要為同胞妹妹做媒,但在開口之前先親問「梁兄可有意中人」?確定「一時那有意中人」之後才提出。山伯回說「路遠無緣見玉人」,並自己推論「青春美貌定無論」,英台接著說:「問顏與我無差異,論貌叫人兩不分」,讓他知道長得這個樣子,還加上「我與她是同年同月同胞生」,給他一個底。

(4) 最後交待「莫忘了,求親早到祝家村」。

如此一步一步謹慎仔細,思慮週到,令人嘆為觀止。只可惜到了最後成了「枉費當時一片心」。

小時候覺得她為什麼要這麼迂迴呢?還要回家等,等待難熬,終成斷腸。直接說不就好了嗎?當然直接說就沒有這麼好看的戲了,現在才知道,當面直說了,不知道後果如何?婚姻之事總要請人做媒,問問對方的意思比較妥當,也是當時的習慣,人家有沒有意思?是要問了才知道的,如果換做是我,我也不能肯定山伯會不會來提親?有沒別的事阻撓了?是否有別的考慮?

2.一再以關心山伯的母親為「餌」

當時不能免俗的喜歡人家就想要孝敬人家母親,在求鳳求凰的時候是甜蜜無比,而且願意在他出外求學時在家為他奉養母親,以今日的我看來真不是滋味,不知是真的要孝敬還是只是一個方法?樓台會時也以「梁門唯有你單丁子,白髮娘親指望誰」,提醒他「珍重年輕有用身」。

3.時常得反應快,連銀心也一樣

(1) 一碰面,聽到有人也要到尼山唸書,銀心脫口而出叫:「小姐」,英台回答她:「小姐明明在家,你提她幹嘛」!「我是想小姐要是能和我們一塊兒出來唸書那該有多好」。山伯過來各問了名姓之後,提起「府上還有位小姐也想唸書?」她編出:「家中小妹志高強..」的一段來。

(2) 英台生病,山伯晚上要與她「抵足而眠」以便照顧,英台忘了她是女扮男裝的人,說:「男女授受不親,何況是同榻而眠」,山伯說:「你怎麼把愚兄比起女人來了」,她和銀心才驚覺失言,「梁兄既不是女人,怎敢勞動梁兄侍候茶水」?〔嗚嗚嗚~只有女人才能侍候人家茶水〕

(3) 銀心說:「有你就糟了」,他大為不解,英台解釋為:「她是說小弟不慣與人同眠」,見推辭不掉,請好請他「另一條被」。

(4) 山伯看到她耳上有環痕,她說:「村裏酬神多廟會,年年由我扮觀音」,還趁機取笑他:「梁兄做文章要專心,你前程不想想釵裙」,嚇得他「從此不敢看觀音」。

4.會動腦筋,想辦法

當時要做什麼事情都得父親答應才行,她會想辦法讓父親答應。像用計假扮郎中,說小姐得的是怪病,開出開玩笑的十樣藥,然後說這是心病,得用心藥醫,只要答應讓她去唸書,病就會好了,祝父說出真正的原因是一個女孩子混在男子群中很不方便,她提出改扮男裝的辦法,而且說就是父母也看不出來,他們不相信看不出來,祝父還說:「要是真的看不出來我就讓她去」,她還再確認一次「員外的話是真的?」祝父就中計了。

還有以先去祭墳做為上花轎的交換條件,讓祝父不得不答應。

5.理智的讓人心疼

她採取主動,在學堂裏「噓寒問暖口常開」;託師母做媒;送行途中再三暗示;最後自己假託為妹妹做媒;

回家之後,祝父為她訂婚,她力爭無效之後,只好撤退,請山伯「另婚配」,反勸他記得老母,珍重身體。最後還「放下婚姻談友愛,何時你再上我家門」?夫妻做不成,退回做朋友。我想到的是「你都要嫁了,他來了怎找得到你呢?」還要擔心他「你抱病含悲怎能行」?山伯病了寫信叫她去,她也沒去;女人一向習慣於在夾縫中求生存,較有彈性,此路不通,再走另外一條。

二、梁山伯的熱情和激動

1.斷腸時

梁山伯在戲中根本沒談過戀愛,從師母告訴他之後,他歡歡喜喜去提親,在路上很高興,見了面、相認、寒喧完,才眉開眼笑的講了兩句話「求親我特為上門來」,英台的回答是:「無奈是爹爹已將我終身」,「她終身二字方離口,含悲忍淚進繡闈」,山伯的心裏一定從天上陡地掉下來,心知有變。

當確認她的終身許配了誰之後,山伯也想出一些辦法,要她「快把親事退」;退不成,「我家花轎先來抬」;還提出「我倆有媒也有聘」的理由,英台知道這是「你我自做主,無人當它是聘媒」,他這時候就說出「生死兩相隨」的「死」字了(或許是誇張的說法)。

英台也在最後說「碑上留名刻兩人」、「生不成雙死不分」有追隨的意思,他都沒聽到,沒叫她不要跟,我覺得若英台先死,山伯要跟是他的事,但他死英台跟是另外一回事,當時他心中悲痛極了,只想在一起當然管不了生死了。

悲憤之下回家就病倒在床,病中還寫信請英台去看他,還抱著希望,直到英台沒有來,四九帶回來一綹頭髮,才明白「今世無緣」,還要四九送去羅帕做紀念,最後說「不到黃河不甘心」,其實他沒甘心過。英台暗戀了他那麼久,他的激情竟然那麼強烈,真的是英台無端惹禍,「害你把命送」。

2.英台生病時急著去照顧

在學堂裏一聽到英台生病就匆匆忙忙去看她,先試額頭的溫度,又要幫她看看脈,晚上還要留下來照顧,他還是會照顧別人的,這也是令看戲的女人感動的地方-但別忘了,他以為他照顧的是「兄弟」哩!

3.歡喜的樣子

像英台假託為妹做媒,說完長像、年紀之後,歡喜的神情「向前一拜謝媒人」,「無怪出言多比喻,原來一味想聯婚」,這一路莫名其妙、胡言亂語的言語,他以為他都明白了;師母做媒,他終於相信「英台是個女的」,「她自己做媒配給我」!那副吃驚、高興的樣子很好笑;訪英台時走得急匆匆地,簡直是飛奔,要停就停,要走就走,還一直催四九,四九挑擔追得好累。

4.純潔的樣子

英台每次提到女人山伯都以為是指他,像英台說:「男女授受不親」時,還有「水中兩個影,一男一女笑盈盈」也以為指的是他,從沒將女人想到英台的頭上去,像英台要幫他補衣服時說:「你又不是女人,還不是跟我一樣笨手笨腳的」,縫完讚嘆:「不錯嘛!比女人縫得還好嘛」!

5.有幾個可愛的地方

看英台補衣服時,那副不可置信的樣子;看到她耳上有環痕時,看到了又低下頭來,又抬頭,直到英台問:「看什麼?」才將心中的疑問說出來;英台生病時,山伯急著去看她,晚上還要留下來侍候,英台和銀心兩人急死了,說了各種理由推脫,山伯不明白,看著她們奇怪的反應出現的不解的表情很好玩;還有一幕是山伯在磨墨,英台在寫字,寫寫抬頭看他,好像兩小無猜。

讀書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尤其有好朋友朝夕相處,互相琢磨功課,互相照顧的話,分離的時候特別傷感,日後可能只剩下回憶了。古時候如果都是男的話,有可能將來在官場或其他場合碰面,如果一個是女的呢?談得來的要好朋友,結為夫妻是最美滿的結果,否則如何再當好朋友?如何再談古論今?就是今日也不見得能再持續學生時代的交情。女人生命被切割得很厲害的時候,離開學校裏的好朋友,形同訣別,那種日子再也不會回來了,祝父可能覺得三年夠了,將她叫回去,不管幾年,總有離開的時候,回到家又是那種無聊的日子(只要不需為生活奔波的話),只能等著嫁人。

三、十八相送

十八相送是大家認為最有趣的一段,山伯很呆,不解男女風情,聽不懂英台的暗示,這好像也是男人的一種吸引力,這種呆讓人癡迷、瘋狂。

我以前一直以為「十八相送」是有十八段或十八件事,但是數一數沒有這麼多啊!這次才看到一開始山伯走到長亭,四九問:「這兒離尼山到底還有多遠」?他說:「十八里。」所以應該是十八里路。

英台本提議他「為何不娶一妻房」奉養母親,反被山伯問:「你本書香門弟有名望,想必早已訂妻房」,英台答不出來,趕緊轉移話題,提議「沿途吟詩,以話衷腸」,事事拿來暗示山伯。看到樵夫說:「他為兄弟把柴打,你為妻子下山崗」。看到魚說「我們是魚就好了」因為「他們總也不肯分開」,山伯也同意「只要沒有人垂釣,它們是永遠不會分開的」。到「英台若是女紅粧,梁兄願不願配鴛鴦」,他腦筋動也不動的回答:「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紅粧」。請他「要摘牡丹上我家」,他說「山重水復路遙遠,怎能為花到你家」。她無可奈何的明說:「你不見母鵝對你微微笑,他笑你梁兄真個呆頭鵝」,這下他聽懂了,「既然我是呆頭鵝,從此莫叫我梁哥哥」。

碰到獨木橋,英台「心又慌來膽又小」,自然「愚兄扶你過橋去」,走了幾步英台笑盈盈的說:「你我好比牛郎織女渡鵲橋」。在廟中硬說金童玉女「他二人有情又有意」,拉著山伯替他們拜堂,想跟他拜堂想瘋了,能一起拜一拜也乾過癮,還好山伯想到:「賢弟越說越荒唐,兩個男子怎拜堂」?到了塘東,「你看水裏兩個影,一男一女笑盈盈」時,還以為英台將他比做女人。她說黃狗「不咬前面男子漢,偏咬後面女紅粧」,山伯還說她「說話太荒唐,此地那有女紅粧」?說他是大笨牛也聽懂了,竟然「動了怒」。

送到了最後還是要分開,真的「此行何日再相逢」?只能「萬望梁兄早早來」。

四、樓台會

一開始山伯問起「令兄何在」,又提到「九妹」,我起初有點奇怪,師母已經跟他說清楚了,路上他自己也說「想不到九妹就是祝英台」難道忘了嗎?看了多次之後,才想到這可能是山伯的幽默,別人說的和自己明瞭的是另一回事,他和英台並未做男女的相認,所以從哪裏分手就從哪裏開始,分手時互稱兄弟,所以先問令兄,說「特地到此」,除了「與仁伯大人問安」就是「想看看你家九妹」,提到九妹,英台有點愕然,好像很意外,好像忘了她之前的托詞,畢竟自己是以英台的女兒身去喜歡他的,情急之下的藉口突然被提起還有點意外哩!

之前英台還先確認「梁兄此來是路過,還是特地光臨」?才能判斷他要來做什麼,是看同學呢?或是求親?果然他說出了「求親我特為上門來」。接著晴天霹靂之後的一長串對話將兩人的心情過程如流水般的流洩出來,山伯從震驚、力圖挽回、悲憤,到承認「一場好夢匆匆醒」,英台一一解釋這也不行,那也不通,還將交往的過程敘說了一次,心裏多珍惜這一段感情,接著兩人互訴心中的哀傷。事變的時間太短,對山伯的打擊很大,英台知道情況的演變,承受的折磨比較多,最後互許「生不成雙死不分」,讓人嗟嘆良久。

五、有關男女的說法

1.家中小妹

兩人初次碰面,托詞提到家中小妹,勾劃出這個女孩子的輪廓來,「一心隨我杭城去」,無奈爹爹「女兒不許出閨房」,山伯答:「高論」,實不明白指的是那一點?是「脂粉不需需筆墨,釵鈿不愛愛文章」,還是「兄妹雙雙共學堂」?不過下面兩句令英台對他刮目相看,「天生男女本公平,人世荒唐不近情」,她心想「我只道天下男子一般樣,難得他為女子抱不平」,他也覺得「像這般良朋益友世間少」,雙方留下好印象。

2.女人是禍水

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起頭,對於自古道:「女人是禍水」的辯論,讓女生看了大呼過癮,這是否編劇有某些用意?以「聖人之言傳後代」這麼普遍的說法,在身為女性,但看法不同的英台聽來特別刺耳,除了舉了一些女賢才的例子之外,接著告訴他「 那些昏 君自把朝綱敗,亡國反怪女裙釵」,還將他嘲笑教訓了一番:「兄讀書不求甚解,是非黑白分不開」,山伯不得不承認自己讀書「一知半解」,以後要「苦琢磨,不懈怠,書中之言應分解」。

六、我很喜歡的一段,也是最難過的時候

是十八相送一開始,兩人下山時(英台還回頭了兩次望向學堂大門)。山伯說:「想當初我把書館上..」略述了一下經過,看兩人身材一般高,臉一般大,面對分離,心中傷感,依依不捨的喃喃自語,邊走邊說,花影樹蔭映在臉上、身上,真希望能夠永遠這樣走下去。

結尾時的「此行何日相逢」是我覺得最難過的時候,死別讓人流淚,但此時的分手,英台有急切的期望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更讓我心酸。

七、英台的房間

英台的房間很漂亮,在樓上,有兩個廳,最裏面才是臥房,外面還有陽台,字畫掛滿牆,出嫁除了離開父母之外,還要離開自己的房間,這是多可惜的一件事啊!

八、說一說演員吧!

樂蒂的男裝扮相較美,演技也比較成熟,戲比較多,詞也比較多。凌波的風釆和她是不同的,我一直想看出凌波到底為什麼會風迷那麼多人?回想起當年那個年代我知道的男人大別為兩種:一種是粗裏粗氣、凶巴巴的,還有就是像我爸爸一樣在家裏是不講話的呆子,看到梁山伯這麼溫柔、深情,純潔善良,有點呆但還是有意見的男人能不為之瘋狂嗎?

片中凌波的臉較圓、較年輕,和後面熟知的書生樣子有點不同,我是很難入戲的人,看了好幾遍才習慣那個模樣。像西廂記,時間只差2年,造型已經固定了,但同一年的「魚美人」書生的面貌和梁祝時較接近,可能和角色有關。

唱的部份,席靜婷唱得較好,凌波較有活力,許多地方音好高,好像也毫不費力的唱上去,有些轉折的地方很有特色,也是吸引人的地方。我還是喜歡聽到凌波唱的部份,我還一直覺得有些地方咬字不太清楚,不知是ㄢ還是ㄠ?實際上唱得完美不一定就會讓人喜歡。

光聽CD時感覺和看時不同,祝英台的部份沒差,梁山伯呢?感覺就不一樣了,覺得是女孩子唱的,而且很年輕,跟片中男子的印象不太一樣,所以要用「看」的比較好看,跟「幻想」較接近(人家本來就是女孩子唱的,是觀眾自己將她想成男人的)。看當年的報導說一直有人要找凌波錄唱片,但都不成,她認為自己是演員(後來只為EMI錄過),她實在對自己很了解,她真的是演員,不是歌星,但也無損於人家對她的喜愛。

九、回憶和續集

我小時候應該沒看過此片,記得看過另外一個版本的,還留存的印象是郎中是到英台的床前看病的,銀心走到床後,從棉被中伸出她自己的手來讓郎中把脈,這戲劇性比較好。還有聽到山伯來了,英台原來很高興要出去,但到了門口,突然止步,看著地上,往後退起來,當時還以為她看到螞蟻或蟑螂害怕不敢女繼續前行,原來是在遲疑,後來好像先以男裝出來相見。還有山伯的墓裂開,英台跳進去之後又封回去,和原來的一模一樣完整。

其他凌波演的黃梅調看過幾部,還有別人演的。以前收音機裏、各種晚會、電視上常有人唱黃梅調,許多段都是耳熟能詳的,自己也很愛唱,對於我們四、五年級生來說,黃梅調是伴著我們一起長大的,尤其是凌波傳奇,真的是很傳奇。

我一直在想,當英台出嫁那天,她坐在妝台前面在想什麼?她可以怎麼辦呢?還有別的方法嗎?如果四九不來傳山伯死訊的話,她會上花轎嫁了嗎?

我一直在想,梁山伯就這麼死了,真的很可惜,他媽媽好可憐。祝英台這麼個聰明、勇敢、有讀書的女子為了跟他在一起也死同穴的話更可惜──如果他們沒死的話會怎樣呢?這跟我們為「白雪公主」、「灰姑娘」寫續集一樣,也來寫寫「當梁出伯沒死..之後」(當然祝英台也沒死)的話,會有什麼故事呢?

(寫於2003年5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淑姿的沙龍
28會員
343內容數
之前我的生活平順,但我覺得不對勁,偶而碰到一、二位和我一樣,不滿意現狀的,但是我們也說不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經過多年的摸索,終於清楚了,身為女性,育兒和照顧家庭這種從古到今被視為女人理所當然的職責,跟實現自我是有很大的衝突。今天,為了延續生命和享受家庭,女人如何發揮自我?是需要探討和實驗的。
吳淑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09
我在2003年SARS發生的時候,因為怕我染到死掉,會連帶地讓已經構思好的小說跟著埋葬的話很可惜,開始動筆寫。 原來只是寫好玩的,想將情節寫出來就好。後來越寫越認真,如:時代、地點都研究好,確定,所有的服飾、器物、風土民情等都查了資料,希望呈現出當時的景象。 第一本自費出版 寫完之後,找不到出版社,
Thumbnail
2023/05/09
我在2003年SARS發生的時候,因為怕我染到死掉,會連帶地讓已經構思好的小說跟著埋葬的話很可惜,開始動筆寫。 原來只是寫好玩的,想將情節寫出來就好。後來越寫越認真,如:時代、地點都研究好,確定,所有的服飾、器物、風土民情等都查了資料,希望呈現出當時的景象。 第一本自費出版 寫完之後,找不到出版社,
Thumbnail
2012/05/17
你喜歡孔夫子/的學說嗎?如果喜歡的話,要看這本小說; 你不喜歡孔夫子/的學說嗎?如果不喜歡的話,更要看這一本。 看看孔夫子說的話,孔夫子後幾年的生活,還有他的弟子們如何和虛構的人物和事件無縫地融合在一起,如何加入了女學生,甚至拉子學生--絕無僅有的孔夫子和女/拉子學生扯上關係的故事(集合出版社還一次
Thumbnail
2012/05/17
你喜歡孔夫子/的學說嗎?如果喜歡的話,要看這本小說; 你不喜歡孔夫子/的學說嗎?如果不喜歡的話,更要看這一本。 看看孔夫子說的話,孔夫子後幾年的生活,還有他的弟子們如何和虛構的人物和事件無縫地融合在一起,如何加入了女學生,甚至拉子學生--絕無僅有的孔夫子和女/拉子學生扯上關係的故事(集合出版社還一次
Thumbnail
2011/10/14
《梁祝的女兒-蕙藍》序 愛情的天堂,在於守候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林津如 淑姿邀請我寫序,這是我第一次寫序。 與淑姿的結緣來自於淑姿的女兒伊婷,伊婷是我在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的指導學生。也算是特別的緣份,在生命起起伏伏的過程中,淑姿總是適時的出現,在人生的高潮得到淑姿贈與她的第一本女同志小說《
Thumbnail
2011/10/14
《梁祝的女兒-蕙藍》序 愛情的天堂,在於守候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林津如 淑姿邀請我寫序,這是我第一次寫序。 與淑姿的結緣來自於淑姿的女兒伊婷,伊婷是我在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的指導學生。也算是特別的緣份,在生命起起伏伏的過程中,淑姿總是適時的出現,在人生的高潮得到淑姿贈與她的第一本女同志小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在古代中國的一個小村莊裡,住著一個名叫梁山伯的窮書生。 他聰明、善良,但家境貧寒,無法完成學業。 另一邊,祝英臺是一個富家女,她聰明、美麗,對學問有著極高的熱情。 然而,當時的社會規定女性不能上學,祝英臺對此感到非常不滿。 一天,祝英臺偷偷打扮成男孩,離家出走,去城裡的學堂讀書。 在路上,
Thumbnail
在古代中國的一個小村莊裡,住著一個名叫梁山伯的窮書生。 他聰明、善良,但家境貧寒,無法完成學業。 另一邊,祝英臺是一個富家女,她聰明、美麗,對學問有著極高的熱情。 然而,當時的社會規定女性不能上學,祝英臺對此感到非常不滿。 一天,祝英臺偷偷打扮成男孩,離家出走,去城裡的學堂讀書。 在路上,
Thumbnail
加註: 有一年,我看到有「跨性別研討會」的消息,想到,我要寫的這個故事,在身分上有變男變女的經歷,雖然在古時候只有裝扮和身分的改變,這樣應該是跨性別吧!想要多了解一點,所以報名參加,地點在屏東的大仁科大。 我住在高雄的女兒家,早上走路到火車站,搭火車到屏東,再轉客運到大仁科大。傍晚結束時,反向回來,
Thumbnail
加註: 有一年,我看到有「跨性別研討會」的消息,想到,我要寫的這個故事,在身分上有變男變女的經歷,雖然在古時候只有裝扮和身分的改變,這樣應該是跨性別吧!想要多了解一點,所以報名參加,地點在屏東的大仁科大。 我住在高雄的女兒家,早上走路到火車站,搭火車到屏東,再轉客運到大仁科大。傍晚結束時,反向回來,
Thumbnail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在華人地區中流傳很廣,每個地方都有這個故事,幾個元素一定有,像:易裝求學、十八相送、樓台會等,也都加上了當地的風土民情和生活習慣。 我想到如果當年梁山伯沒有死,多年後他們2人重逢的話,會發生哪些事呢?在2003年Sars那年,我因為怕染上而死掉,讓這個故事跟著埋葬的恐懼,而
Thumbnail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在華人地區中流傳很廣,每個地方都有這個故事,幾個元素一定有,像:易裝求學、十八相送、樓台會等,也都加上了當地的風土民情和生活習慣。 我想到如果當年梁山伯沒有死,多年後他們2人重逢的話,會發生哪些事呢?在2003年Sars那年,我因為怕染上而死掉,讓這個故事跟著埋葬的恐懼,而
Thumbnail
涵靜老人與智忠夫人的婚姻乃天作之合,各領天命,攜手圓成。伉儷通常是夫唱婦隨,反其道而行者,是智忠夫人以已開的天眼,得濟佛祖之助,助成夫婿接受無形的存在。 Podcast連結:https://is.gd/nfzVsB
Thumbnail
涵靜老人與智忠夫人的婚姻乃天作之合,各領天命,攜手圓成。伉儷通常是夫唱婦隨,反其道而行者,是智忠夫人以已開的天眼,得濟佛祖之助,助成夫婿接受無形的存在。 Podcast連結:https://is.gd/nfzVsB
Thumbnail
文 | megumi看世界(小桔) ☆☆☆ 這是石公子愛上梁師傅的故事。 故事繼續 第七章、古釀 梁清虹看著梁素英垂目黯然的微彎嘴角,心裡就一陣不捨,他沒說話,伸手在女兒頭頂按了一下。 不輕不重的力道,從頭頂按進了心裡。梁素英的眼眶有些微熱。 「爹,這是……」消筋丸⋯⋯
Thumbnail
文 | megumi看世界(小桔) ☆☆☆ 這是石公子愛上梁師傅的故事。 故事繼續 第七章、古釀 梁清虹看著梁素英垂目黯然的微彎嘴角,心裡就一陣不捨,他沒說話,伸手在女兒頭頂按了一下。 不輕不重的力道,從頭頂按進了心裡。梁素英的眼眶有些微熱。 「爹,這是……」消筋丸⋯⋯
Thumbnail
文 | megumi看世界(小桔) ☆☆☆ 這是石公子愛上梁師傅的故事。 故事繼續 第五章、塤聲 把醉得喃喃自語的梁清虹送回炕上,石雪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梁清虹即使躺上了榻,仍不願鬆手那個已不餘半滴珍釀的酒罈……
Thumbnail
文 | megumi看世界(小桔) ☆☆☆ 這是石公子愛上梁師傅的故事。 故事繼續 第五章、塤聲 把醉得喃喃自語的梁清虹送回炕上,石雪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梁清虹即使躺上了榻,仍不願鬆手那個已不餘半滴珍釀的酒罈……
Thumbnail
劇名很長的一部劇 看到正嵐有演想說來看看 而且其實我還蠻喜歡台語劇的 覺得最近有這個新嘗試要多支持👍 整部劇都拍得很有韻味! 每一集會有一道菜和劇情相連結也非常有趣! 可以讓皮膚變好的百歲團燕 與人分享的潤餅 看似不一樣卻很搭的烏魚子佐皮蛋 還有最後大團圓的佛跳牆 每一道看起來都好好吃😂 「在追
Thumbnail
劇名很長的一部劇 看到正嵐有演想說來看看 而且其實我還蠻喜歡台語劇的 覺得最近有這個新嘗試要多支持👍 整部劇都拍得很有韻味! 每一集會有一道菜和劇情相連結也非常有趣! 可以讓皮膚變好的百歲團燕 與人分享的潤餅 看似不一樣卻很搭的烏魚子佐皮蛋 還有最後大團圓的佛跳牆 每一道看起來都好好吃😂 「在追
Thumbnail
一星期後,梁宇信終於搬進程家。 聶明洋知道後,買了一大堆食材,帶著老婆女兒上門,進門就鑽進廚房做了一大桌菜,說是慶祝梁宇信搬家,連帶汪鐵霖也蹭了一頓大餐。 梁宇信看起來很開心,笑咪咪的跟聶明洋聊天,而梁遠風在經過了一星期的心理調適,也能若無其事的一起說笑,不時跟他叔叔互相吐嘈
Thumbnail
一星期後,梁宇信終於搬進程家。 聶明洋知道後,買了一大堆食材,帶著老婆女兒上門,進門就鑽進廚房做了一大桌菜,說是慶祝梁宇信搬家,連帶汪鐵霖也蹭了一頓大餐。 梁宇信看起來很開心,笑咪咪的跟聶明洋聊天,而梁遠風在經過了一星期的心理調適,也能若無其事的一起說笑,不時跟他叔叔互相吐嘈
Thumbnail
梁祝最早記於初唐梁載言《十道四蕃志》,有「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一句。此完全不成一個故事,更何況祝為什麼被稱「義婦」、她和梁山伯同冢有何重要性非記載不可,梁氏全沒說明。 較完整的早期記載該數到中晚唐張讀《宣室志》: 「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
Thumbnail
梁祝最早記於初唐梁載言《十道四蕃志》,有「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一句。此完全不成一個故事,更何況祝為什麼被稱「義婦」、她和梁山伯同冢有何重要性非記載不可,梁氏全沒說明。 較完整的早期記載該數到中晚唐張讀《宣室志》: 「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