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中級山]杜鴉原山...下雨的台東也是冷,下山要吃薑母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活動時間:2022.12.17

天氣:小雨~哩那A下不停!!!

參加隊伍:蘇老大自組隊

路線行程:戶阿春產業道路→大水塔登山口→杜鴉原山(午餐後原路來回)→爵巴里山(來回3分鐘)→下山吃薑母鴨

聽說有強烈冷氣團要來,我們決定南下到台東爬山取暖,結果沒取到暖還整天小雨中行(說好的乾冷呢!),今乾扣~本來要去戶張山,因戶張山有危險地形,領隊說下雨就改走杜鴉原山吧!

交通:火車→台東→民宿→戶阿春產業道路

前一晚先搭火車到台東,由南部的克明兄到台東車站接我們,到民宿住一晚後,隔天行駛戶阿春產業道路至登山口。杜鴉原山,以前傳統是由土坂產業道路起登,現在有新的登山口(2021年底發表),從戶阿春產業道路走,從東稜線上杜鴉原山,產業道路狀況比較好,爬山路程也沒危險地形。

杜鴉原山

在台東吃了早餐後出發往土坂部落行駛時,接近部落附近還在研究轉彎點,但當天部落似乎剛好有喜宴活動,在一些大路口有放人指路,我們就照著指示往土坂啦!所以可以先導航土坂部落。
9:37 進入土坂部落後,要往右(會經過公墓區),進入戶阿春產業道路,中間有個大轉彎處,直行可去走戶阿春山,急左轉則到產業道路的終點。左轉名字叫阿春,可是隊友克明兄常常叫人家阿香,都說戶阿香產業道路。終點就是來到水泥大水塔登山口,有空地可停車,可是當日下雨,空地周圍充滿泥巴。

raw-image

9:45 整裝後(穿雨衣,嗚嗚Q_Q)出發往內走,走過前面這片土路後,有出現一截水泥路,產業道路的水泥路面還在繼續往後施工,以後來可能會更好走,不過車子應該還是停在水泥大水塔最適合(有空地),後面沒得會車哩!

raw-image

9:47 也走沒幾分鐘就是土路,而且一路之字下坡,咦?這表示回程我們要爬上來啦!

raw-image

10:02 進入紀錄上寫的楓林小徑,可惜南部之前天氣熱熱的,不會變紅,直接要黃掉了。小徑旁的楓香樹生長成一排很整齊,感覺像是人工種植的。

raw-image

不過這段楓林小徑走起來是很清幽的,感染一點楓葉氣息。

raw-image

10:13 產道出現叉路,兩邊的路都很清楚大條,選右(丟石頭選的~欸~不是啦!有下載航跡可以確認路線)

raw-image

10:14 路過爵巴里山的登山口,爬上去根本不用5分鐘,可是領隊說回來再上去摸。所以就順著山徑繼續往前。
10:24 好走平緩的路才前面一小段,然後就碎石邊坡陡上,陡上的路徑,沿途有布條可參考。

raw-image

行程中路過不少盤根大樹,所以我幾乎就是沿途欣賞大樹走。

raw-image

10:47 上到稜線,就大致沿著稜線走,雖然寬稜,但沿途有些布條,路徑還算清楚。

raw-image

11:08 前方遇到一處芒草區,要奮戰穿過去。

raw-image

11:15 鑽出芒草後,又是乾淨寬敞的路

raw-image

此處感覺也是常常於潮濕環境中,樹木蒼翠,腐木上的苔蘚類也是生長得蠻旺盛可愛。

raw-image

11:26 寬敞的稜線路,從大樹旁邊經過。

raw-image

11:46 要下溪溝過對面再往上走

raw-image

在要下乾溪溝的落差時,路旁開著漂亮的蘭花:細莖鶴頂蘭

raw-image

從乾溪溝往上爬時,有處滴水的岩壁,應該就是紀錄上講的水源處,繞一下山腰路走上去,居然出現很像古道的路徑,雖不寬敞,但平緩清楚。

raw-image

還看到幾株白色帶黃色的根節蘭:黃苞根節蘭

raw-image

12:01 有一大段是邊坡山腰路,且地形有些破碎,狹窄的山徑和碎石路面

raw-image

12:07 陡上一小段落差上至稜線後沿著稜線走。其實不要上稜,在邊坡山腰路後面路徑被整片雜草遮住,我們以為過不了才爬陡坡上稜。要繼續走山腰路往前比較好走。

raw-image

12:14 因為上稜後沿著沿線走,稜線的路況雖清楚好走,但走到此遇到前方斷稜反而危險,發現不太對,左邊的之字軟土陡坡切下來後,又接到清楚的山腰路古道。

raw-image

回到古道上,經過路邊白白的物體,有礙子耶。

raw-image

12:30 出現一片蕨原的上坡,本來依照直覺是撥開蕨葉往上走(前方正努力砍蕨葉),但上面也不像有人走過的路,我因跟在後方龜,撥一撥發現左邊芒草有個洞,啊~路徑是要穿過芒草從腰路走,因芒草和蕨類長得太茂盛,把路徑遮住了。

raw-image

芒草過來後路徑又很清楚,走著明顯古道太開心,錯過上稜轉折點,還邊走邊欣賞倒掉的大樹頭,走一小段後看航跡不對,原路走回叉路口。

raw-image

此處為重要的轉彎處,左邊是明顯的腰路古道,右方有條乾溪溝的地形,要右轉走一點溪溝後轉上稜。

raw-image

這段寬稜處上坡,我們有點偏離航跡(航跡在右處),不過大致上知道山頂位置,若硬往右去接航跡,右邊的樹林路也不清楚,所以選擇邊走清楚的樹林路,對著地圖和航跡邊調整路線和方向。

raw-image

12:52 經過一小片樹林空地,命案現場啊~

raw-image

13:04 接近山頂的稜線,坡度變得平緩。

raw-image

13:07 總算抵達山頂基石。杜鴉原山,H1237M,二等三角點(No1195)。基點另一側有看到陳舊的布條,是傳統從土坂產業道路走的登山路線,不過據說土坂產道有段被砂石淹沒,我們今日走的是2021年由山友走通的路線,嘉惠大家。
此時雨停了一下下,也下午一點了,大家趁機在基點旁空地簡單吃點行動糧,我只不過在杜鴉原山頂想來杯熱咖啡暖身子,雨卻又開始直直落讓咖啡越來越大杯,大家趕快隨便吃吃收拾下山。

raw-image

13:48 從山頂下到乾溪溝和古道的交會處,左轉順著腰路走。
13:56 回到剛剛鑽出來的芒草洞,穿過去就是那片蕨林(由隊友示範這處路徑真的都遮起來啦!)

raw-image

14:08 這處就是腰繞古道上,植物長得太茂盛,我們來時以為沒路,就往稜線切,所以遇到斷頭稜又切下來。其實這堆草樹枝撥開就看到地上路徑,可直接走腰繞路過去的。

raw-image

14:23 走回到寬稜的樹林中,這段寬稜其實布條較少,回程有時還會停下來確認一下航跡。

raw-image

爵巴里山

15:24 下來接到產道後,往外走
15:27 登山口有布條,看到布條往上爬一下下就到囉!

raw-image

15:29 土坡很短,但是下雨略滑有點倒退嚕,所以花了兩分鐘上稜線,往左邊地上看一下,噹噹~
爵巴里山,H690M,山字森林三角點。

raw-image

這顆是前輩們2021年底找到網路未見到發表的森林三角點(感謝前輩們的探路和發表路徑,合掌),所以我要把大大的"山"字擺出來。

raw-image

15:43 從爵巴里山基點回到林道(因為在基點旁大家拍照很久),繼續往外走。

raw-image

15:45 樹上有綁布條,上去土坡還可以收穫一顆基石,不過因為這顆是水泥柱,領隊看不上眼(不算正式基點),他要往前繼續走,我們是以數量取勝的,要爬上去多摸一顆。

raw-image

15:46 一分鐘上小土坡,圖根點水泥柱

raw-image

另一側有"台東縣政府"的字樣,還有一面則是"21",所以網路上稱為台東縣政府編號21的圖根點水泥柱。

raw-image

走在楓香小徑時,又濕又冷的我,想著等等要爬之字坡上去水塔停車處,唸著:我好想吃薑母鴨呀~為什麼冬天跑到台東來避寒,還這麼冷呢?今天有湊到人,而且又有寒流來,吃薑母鴨好適合...
慢慢的走著產道往上,霧氣散開了一點點,此處本來是可以看到六禮山和姑仔崙山,不過上面依舊雲霧繚繞。

raw-image

16:16 走回到停車處,大家都是泥巴又濕又髒,簡單換了鞋子。其實如果天氣好和早點回來的話,戶阿春產業道路上,早上來時有經過戶阿春山的登山口,來回不用一小時,不過現在天氣不佳又恐摸黑,大家只想趕快下山換裝取暖。

薑母鴨山

回到人間後,隊友接受了我的許願,大家去吃霸味薑母鴨啦!(我們本來還想台東通常很熱,會有薑母鴨店嗎?咕狗還是有開霸味薑母鴨哩)
而且這種十幾度的天氣對台東人來說果然是超冷的,薑母鴨店人山人海,人手嚴重不足,雖然等沒多久剛好有空位,但是等一陣子,火盆先來了,再等一陣子,菜也來了,薑母鴨鍋主角遲遲未到(不要等等店員說鴨子還在路上啊~)我們只好安慰說,大家都濕了,正好燒炭取暖(咦?)把手伸去烘烘。

raw-image

我們說好歹麵線這種簡單的餐點先上,讓客人先填一下肚子,免得翻桌啊~
鴨子總是會來的,薑母鴨鍋終於端上桌,先喝湯暖身子啦!

raw-image

結論:大概是因人手不足的狀況,薑母鴨在爐上沒煮很久就端來了,所以鴨肉咬起來是硬硬的,隊友們則說薑不夠多,不辣,湯也不夠濃,酒也不夠香。不過我本身比較怕辣,對薑的辣度倒是頗能接受,薑母放太多下去熬,我又怕會太辣了,但是北部吃到的霸味薑母鴨的確是比較好吃的。

raw-image

聖誕快樂加映

吃完薑母鴨後,大家趕快回去洗澡換衣服,當晚天氣還不錯,雖然溫度凉涼(對常常在台北抵抗寒流的我們,此時台東的氣溫真的還不會很冷),到附近小7買零食和酒,剛好看到對面(台東縣議會)有聖誕燈光展覽,進去感受一下聖誕氣氛,聖誕快樂!(關於聖誕燈會介紹,容我放在下一篇增加篇幅,不然下一篇的內容會很空虛)

raw-image


2021年退隱山林的紀錄:杜鴉原東稜上杜鴉原山(內有航跡檔連結)
https://blog.xuite.net/edjimy/twblog/590158342

2022年6月,杜鴉原山紀錄(內有航跡檔連結,參考上面2021紀錄,但有微差異):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2365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1會員
116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早上雨還在下,說好的乾冷呢?先悠閒吃早午餐,然後到金樽咖啡對面找山頭,之前的路跡和布條已經被芒草、竹林和黃藤淹沒,領隊邊摸邊砍到達了很猛的加里猛狎山。登仙橋看猴子後,再趁路跡新鮮走今年新開出來的路線,從東稜直接上美山,有三等和圖根點2顆基石) 畢竟海岸山脈矮雖矮都都不太好走,有人開路就趕快跟屁股。
Thumbnail
早上雨還在下,說好的乾冷呢?先悠閒吃早午餐,然後到金樽咖啡對面找山頭,之前的路跡和布條已經被芒草、竹林和黃藤淹沒,領隊邊摸邊砍到達了很猛的加里猛狎山。登仙橋看猴子後,再趁路跡新鮮走今年新開出來的路線,從東稜直接上美山,有三等和圖根點2顆基石) 畢竟海岸山脈矮雖矮都都不太好走,有人開路就趕快跟屁股。
Thumbnail
強烈冷氣團要來,南下到台東爬山取暖,沒取到暖還整天小雨中行。從戶阿春產業道路上杜鴉原山順便撿一個爵巴里森林點。優美楓林小徑,邊坡山腰路繞啊繞,落差不大布條不多,邊對航跡修正路線。在杜鴉原山頂想來杯熱咖啡,雨直直落讓咖啡越來越大杯,趕快隨便吃吃收拾下山。感謝隊友成就我濕淋淋下山時許願:吃薑母鴨取暖啦!
Thumbnail
強烈冷氣團要來,南下到台東爬山取暖,沒取到暖還整天小雨中行。從戶阿春產業道路上杜鴉原山順便撿一個爵巴里森林點。優美楓林小徑,邊坡山腰路繞啊繞,落差不大布條不多,邊對航跡修正路線。在杜鴉原山頂想來杯熱咖啡,雨直直落讓咖啡越來越大杯,趕快隨便吃吃收拾下山。感謝隊友成就我濕淋淋下山時許願:吃薑母鴨取暖啦!
Thumbnail
經過前一天淋雨的折磨,隔天雖陽光普照,聳立的山頭上幾朵白雲襯托藍天,我們打算要走坐車比爬山久的路線,從尖台林道去上台山,順著可能是舊日耕地的遺跡駁坎直接陡上就到上台山。車再行秘密小路往萬大林道,從農田旁的新路上去輕鬆撿個富嶺山,在欣賞環繞萬大水庫的壯闊山景中,到埔里小鎮吃古早麵配豬肉,日式庭園看鳥居
Thumbnail
經過前一天淋雨的折磨,隔天雖陽光普照,聳立的山頭上幾朵白雲襯托藍天,我們打算要走坐車比爬山久的路線,從尖台林道去上台山,順著可能是舊日耕地的遺跡駁坎直接陡上就到上台山。車再行秘密小路往萬大林道,從農田旁的新路上去輕鬆撿個富嶺山,在欣賞環繞萬大水庫的壯闊山景中,到埔里小鎮吃古早麵配豬肉,日式庭園看鳥居
Thumbnail
大年初十依傳統習俗,元宵節之前都還算是過年,今年開學晚,我家二個老師、二個研究生和一個退休人員,都還在放假中,只因在抽屜中找到一張過期了,卻還能當現金使用的住宿券,於是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前一晚11點才提醒大家準備行李,第二天我和先生4:30起床,孩子們5:00起床,5:18已奔馳在高速公路上
Thumbnail
大年初十依傳統習俗,元宵節之前都還算是過年,今年開學晚,我家二個老師、二個研究生和一個退休人員,都還在放假中,只因在抽屜中找到一張過期了,卻還能當現金使用的住宿券,於是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前一晚11點才提醒大家準備行李,第二天我和先生4:30起床,孩子們5:00起床,5:18已奔馳在高速公路上
Thumbnail
看蕭郎記錄是聯合艦隊新整理好的路線,想說趁路跡新鮮來走一下,結論就是:嗯~前面和後面都要踢長長的產業道路。玉京山東峰和主峰就分別在大羅上仙府後左右側,根本和左右護法一樣。皇帝殿東峰岩稜上人潮眾多,拍個照都要排隊很久。石壁尾尖的路線雖新整理過,但冷門路線又沒基石少人走,可能不久路就會被草木淹沒。
Thumbnail
看蕭郎記錄是聯合艦隊新整理好的路線,想說趁路跡新鮮來走一下,結論就是:嗯~前面和後面都要踢長長的產業道路。玉京山東峰和主峰就分別在大羅上仙府後左右側,根本和左右護法一樣。皇帝殿東峰岩稜上人潮眾多,拍個照都要排隊很久。石壁尾尖的路線雖新整理過,但冷門路線又沒基石少人走,可能不久路就會被草木淹沒。
Thumbnail
聽說最近有人把竹基山的路徑整理好,領隊揪大家趕快衝啊~當天往返南投地利村爬竹基山。位於地利村上方的竹基山算是冷門山,路過此處的山友大多是進入丹大林道走六順七彩,誰聽過竹基山?陣陣檳榔花的香味,沿途展望可見雙龍後方群山,在悶熱的天氣小心穿越芒草邊坡懸崖,摸一下三角點,登山人的樂趣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Thumbnail
聽說最近有人把竹基山的路徑整理好,領隊揪大家趕快衝啊~當天往返南投地利村爬竹基山。位於地利村上方的竹基山算是冷門山,路過此處的山友大多是進入丹大林道走六順七彩,誰聽過竹基山?陣陣檳榔花的香味,沿途展望可見雙龍後方群山,在悶熱的天氣小心穿越芒草邊坡懸崖,摸一下三角點,登山人的樂趣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Thumbnail
田薯連走聽起來好吃的名稱(甜薯),是從田寮山走至薯園山,中間經過毬子山、水頭排山、鎮石山等共5個山頭,亦稱為橫山五連峰。一路穿梭在海拔5-600左右的竹林、柳杉造林和雜木林,路程中有時悶熱有時微風,但夏天應該會很悶熱和蚊子多喔!田薯走完尚有時間,就至樂善堂補一小段騎龍古道,欣賞百年糯米橋。
Thumbnail
田薯連走聽起來好吃的名稱(甜薯),是從田寮山走至薯園山,中間經過毬子山、水頭排山、鎮石山等共5個山頭,亦稱為橫山五連峰。一路穿梭在海拔5-600左右的竹林、柳杉造林和雜木林,路程中有時悶熱有時微風,但夏天應該會很悶熱和蚊子多喔!田薯走完尚有時間,就至樂善堂補一小段騎龍古道,欣賞百年糯米橋。
Thumbnail
日期:2022.02.04 行程:太魯閣-台東市-四重溪-楓港-枋寮 宿點:枋寮八方雲集門口 洗完溫泉澡已是八點,但公園的道路管制仍未解除,想想人多空氣差,疫情肆虐下,乾脆不要夜宿四重溪改到枋寮好了。 10:50抵達枋寮車站,選好今天的夜泊點-八方雲集的門口,喔喔睏了!
Thumbnail
日期:2022.02.04 行程:太魯閣-台東市-四重溪-楓港-枋寮 宿點:枋寮八方雲集門口 洗完溫泉澡已是八點,但公園的道路管制仍未解除,想想人多空氣差,疫情肆虐下,乾脆不要夜宿四重溪改到枋寮好了。 10:50抵達枋寮車站,選好今天的夜泊點-八方雲集的門口,喔喔睏了!
Thumbnail
20210206 這幾年到谷關都是露營泡湯或是上八仙山賞鳥夜觀,  而這次利用農曆年前一個週末, 我們要造訪谷關七雄的老五和老六, 行前老師通知要自行安排住宿,  於是預訂了馬告的傳奇二晚營地,  從新竹開車到裡冷部落大約2小時, 而隔天集合地在在距離營地6分鐘的停車場, 在營地悠哉的吃早餐剛剛好
Thumbnail
20210206 這幾年到谷關都是露營泡湯或是上八仙山賞鳥夜觀,  而這次利用農曆年前一個週末, 我們要造訪谷關七雄的老五和老六, 行前老師通知要自行安排住宿,  於是預訂了馬告的傳奇二晚營地,  從新竹開車到裡冷部落大約2小時, 而隔天集合地在在距離營地6分鐘的停車場, 在營地悠哉的吃早餐剛剛好
Thumbnail
2020/06/18東勢集合→大棟派出所→#長壽山→#出雲山莊→東勢解散
Thumbnail
2020/06/18東勢集合→大棟派出所→#長壽山→#出雲山莊→東勢解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