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摸基石]加里猛狎+美山...又猛又美先吃再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活動時間:2022.12.18

天氣:早上還在下雨

參加隊伍:蘇老大自組隊(蘇領隊、淑麗、志連兄、克明兄、本原蟲)

路線行程:都蘭小房子(吃早餐)→加里猛狎山→登山橋(看猴子)→美山→玉里(吃玉里麵+搭火車北返)

前一日從杜鴉原山回來,在民宿睡一晚後,早上起床卻還聽到滴滴答答的雨聲,說好的乾冷呢?我們不禁想拍下淋濕的街道照片,說要灌爆某氣象大師的臉書。

台東摸基石小旅行

原訂行程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打開手機滑一下(不是真的要去灌爆臉書啦!我們知道微氣象的預測很難滴~),先讓大家欣賞昨晚拍的台東迷你聖誕燈飾區,讓我們想想接下來要去哪兒~

台東聖誕燈飾

場地在台東縣議會,雖然燈飾區沒有很大,也算是小巧精美吧!還有聖誕老公公爬在縣議會大樓的外牆,我喜歡這個巧思(警察先生~這裡有一隻在爬牆)。我笑說離我很近赫赫有名的新北歡樂耶誕城,多年來我都沒去過(而且我們都戲稱歡樂撒旦城),結果來台東看聖誕燈飾...

raw-image

外面的人行道地磚上,旋轉的聖誕老人、薑餅人、雪人等雪花圖案。場內順著花圃間的小步道布置各種應景燈飾。

raw-image

還可以穿過浪漫被繁星包圍的小型燈海隧道。

raw-image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8:58 先吃早餐吧!吃飽了血液都會跑到肚子去工作,腦袋空空的,也就不會感到下雨的悲傷了(其實是以拖待變)。來到都蘭的新東糖廠文化園區,這之前來參觀過,但此時太早了,園區各藝文展區還沒開。
鐵皮屋頂上,在代表糖廠標記"東"兩側,寫著紅糖,因為新東糖廠是都蘭村民間經營的紅糖製造廠,為臺灣東部地區僅存的早期紅糖製糖工廠建築群,糖廠於1991年已停止製糖業務。2001年轉型提供給藝術家及工藝師進駐的文創園區供遊客參觀。

raw-image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的廠區配置圖,我們目的是要到小房子吃早餐。不過小房子也還沒開門營業,先在園區內散步,此時剛好也雨停了。

raw-image

由於糖廠倉庫內的展示區或藝術區都還沒開門,只能逛外部,二倉的這面牆上,繪著烏托邦的大壁畫,而牆壁下的軌道,就是保留下來的舊時糖廠運輸軌道。

raw-image

都蘭小房子

9:09 在園區隨意晃一下,都蘭小房子開門囉!趕快躲進非常溫馨的玻璃屋(因為此時停車場風大頗冷啊~),外面小庭院和屋頂上也種植草木花朵。

raw-image

玻璃落地窗門內,都是木製的桌椅和開放式廚房,吃著早午餐,看向飄小雨的窗外,暫時都沒人動。

raw-image

雖然本部落格的分類是"旅遊美食",但本原蟲的定位還是爬山健行部落格,只是沒這個分類可以選,美食是附帶介紹的,畢竟有吃才有力氣繼續走,不過美食的部分,就不會著重太多篇幅,而以照片簡介(嗯~美食部落格我是很lag的寫在其他地方囉!)
網路上大家推的小房子牛肉漢堡,吃的人說牛肉很啾西~

raw-image

像我這種喜歡吃看起來擺盤很豐盛的早午餐(其實疊起來也會和漢堡差不多,這就是擺盤的藝術),則有小花園早餐。小房子的食材會使用一些在地生產的原料,例如長濱手工黑糖、長濱自製海鹽、臍橙果醬等,這也是我喜歡多推薦使用在地生產食材的商家。

raw-image

加里猛狎山

吃完早餐,酒足飯飽(沒有酒,喝奶茶,可是說奶足飯飽不好聽),雨也停了,總算甘願移動,說要去金樽咖啡,我馬上說好啊~慶幸我剛剛早餐喝鍋煮奶茶,不是喝咖啡。
10:20 結果車子到金樽咖啡...的對面,從產業道路嚕上去,嗚嗚~來到海邊咖啡屋卻不能喝咖啡,說要來摸一顆很猛的山。
這路看起來就不會有人來,把車車盡量靠路邊空位停,旁邊農園,那滿樹咖啡色不是枯葉,原來是一顆顆套袋釋迦,看向海邊風景(其實我看的,是藏在樹後方那一頭的金樽咖啡啊~)

raw-image

10:30 整裝好出發,左邊這塊草地看起來綠草鮮美,不過有鐵絲圍籬,我們就從右邊的芒草堆鑽進去,開始找路。下面這張照片就是路線簡圖,基點不遠也不高,只是過程有點曲折而已。

raw-image

簡單說就是草有點高,不過砍一下也還好(反正不是我砍),出了草堆知道要左切,遇到竹林要硬鑽,但是遇到山溝,有落差過不去,所以屬於大概知道方位,但在找路克服地形和雜木林繞行的狀況。經過一棵像檳榔,奇怪的樹形

raw-image

難道是傳說中吃1粒抵10粒,吃了就痲酥酥醉暈暈的巨大檳榔果王?(其實是某種椰子吧)

raw-image

雜草穿越嘿呀嘿!

raw-image

11:03 穿不過深溝地形,又從雜草穿越回比較外層再繞過去,來到叢林穿越(有布條!出現了明燈)

raw-image

11:06 看起來像位於山坡上,而不是山頂,不過據說從外面看,這裡還是有個小土丘的樣子。加里猛狎山,H125M,三等三角點,好奇怪的名字。不過它有個別名:西金樽山。

raw-image

11:29 下山就快了,因為決定不要玩什麼叢林穿越雜草穿越,直接切下來這片草地,從旁邊鐵絲圍籬鑽出去。走在前方的隊友,下來時還看到草地上有母牛帶著小牛在吃草!不過我下來時,牛牛已經跑了啊~

raw-image

登仙橋

順著公路北走,此時差不多是台東名產臍橙的生產期,就有人提議說要買臍橙,公路旁也有水果名產攤販在販售,但屬於裝箱觀光等級的,也就是比較貴,於是轉往泰源方向的產地看看,來到登仙橋。
11:54 登仙橋沒有仙,猴子很多,我說的不是雕像這幾隻哦~

raw-image

登仙橋入口處有水果發財車,販售著當季盛產的水果,不知何時,猴子變成登仙橋的名產,遊客也常會來此看猴子,遊客多就會有攤販,且水果攤販會把受傷無法販售的水果拋給猴子吃,於是產生了:猴子/遊客/攤販水果,這樣的生態共生現象。我專心在看欄杆上,有抱著小猴子啦~

raw-image

咦?大家怎麼都跑去買橘子(臍橙),這裡有顆一等水準點耶!這種路邊的一等水準點,領隊看不上眼,專心挑臍橙。
話說我靠過去攤車,看到有兩堆,一堆是美人柑,一堆是臍橙,可是在我眼中根本無法分辨,我拿起肚橙,問著老闆:老闆~你這個肚橙的肚臍在哪?我看不出來啊~這樣跟美人柑怎麼分?
老闆笑笑,拿起橙子比給我看(這個笑容很像:阿旁邊的猴子都會分了),然後直接切給我們試吃說吃吃看就知道啦!
結論就是我雖然買了臍橙,也試吃了兩種柑橘類,可是外表我還是不會分,嗚嗚~登仙橋的猴子們都要笑我了。臍橙可不可以找一些肚臍比較凸的啦!

raw-image

美山

我們是搭下午4點的火車北返,時間尚早,再撿一個山頭吧!來到海岸公路上的美山部落,以往美山是從北美山產業道路起登(離線地圖上的山徑也是這條),但最近少有人走,資料上的舊路線已荒蕪難通行,領隊說免驚!有新路。
12:57 從美山聚落後方偏左的產業道路,來到一個大轉彎處,前方路旁剛好有空地可停車。下車至轉彎處探看,嗯~很奇特的登山口。是路旁一個大深溝。

raw-image

跨越路旁深溝往斜坡走上去,就能看到布條,我們走的是柯藝今年(2022)新開的路線。(這個柯藝是在登山界有名的柯藝登山隊,在一些冷僻中級山常可看到他們的布條,不是電視上那個科~溢~)

raw-image

13:00 繞過這一大堆倒竹,也是在叢林穿越

raw-image

13:02 繞過倒竹後繼續陡坡往上走,不遠處都能看到布條

raw-image

13:07 踏著盤根的樹根路往上

raw-image

13:24 海邊的黃藤都長很快,隔一陣子沒人來,黃藤又生長上來蓋住路。我在後面慢慢龜,前面攻擊手把黃藤洞砍好了(^_^y)

raw-image

13:27 從下方看樹根下這個大土洞覺得可能腳踩起來會空空的,實際上走時是蠻踏實的

raw-image

13:30 來到一處石壁,看一下原來是繞石壁旁腰路後轉上去稜線。

raw-image

13:33 順著稜線走就輕鬆了,路寬敞又沒障礙物。

raw-image

13:34 來到山頂一叢芒草,舊路是從對面來。

raw-image

美山,H222M,三等三角點(No.4263),還有一顆圖根點喔。
因山腳下有個美山部落,舊稱微沙鹿,是阿美語Misalo的譯音,即為「蹲踞之小丘」。依據文獻的記載,微沙鹿地名的由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1.族人原居於秀姑巒溪上游,清光緒10年,為了躲避高山番的攻擊,沿海岸南下避難。途中發現此一小原野,於是定居下來。最初的移往者告訴後來者,要尋找此地可以以溪流上游並列的三個小丘為目標。這三座山丘鼎足而立,宛如三個人相對蹲坐,族人稱之為maro,遂以此為部落名稱。
2.另一種說法,此地之阿美族人是從花蓮港廳太巴塱社南方的沙荖社(Saro)移來,到此地建立自己的家園,misaroko是指「從Saro社來的」,而後轉為部落名。
資料來源: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美山部落

raw-image

我們走的新路可以看出和地圖原有的舊路完全是相反方向,新路是從東稜的方向走上去美山。

raw-image

14:08 原路下來到產業道路,停車處剛好有展望,可看海,不過這兩天東部天氣不好,無法看到藍色大海,而且風浪不小耶!

raw-image

玉里麵

15;18 由於我們是在玉里站搭火車,從美山下來後,來到玉里還有時間,那就找間麵店吃麵,老實說,哪一間都沒差,因為我吃過幾次玉里麵,都吃不出什麼感情~所以找好停車的麵店:好味道美食。

raw-image

這間的菜單品項蠻多,有各種飯麵和小菜,而且麵條就有玉里麵/拉麵/白麵/米粉/米苔目。我吃的是豬腳玉里麵(湯麵),看得出來就是麵條+豬腳。因為玉里麵的口感偏軟,麵條不是QQ的那種,湯頭也偏古早油蔥湯頭,我口味較清淡,常常都覺得這種古早味過油了,所以我才說來到玉里吃過兩三間不同的玉里麵後,如果可以吃別的,我通常都不吃玉里麵了(激推玉里橋頭臭豆腐啦!)

raw-image


raw-image

呵呵呵~回程搭EMU3000的車耶!白帥帥的。

raw-image

如果有人對摸基石有興趣:

加里猛狎山航跡: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1458617

美山(微沙鹿)航跡: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14586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2會員
117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早上雨還在下,說好的乾冷呢?先悠閒吃早午餐,然後到金樽咖啡對面找山頭,之前的路跡和布條已經被芒草、竹林和黃藤淹沒,領隊邊摸邊砍到達了很猛的加里猛狎山。登仙橋看猴子後,再趁路跡新鮮走今年新開出來的路線,從東稜直接上美山,有三等和圖根點2顆基石) 畢竟海岸山脈矮雖矮都都不太好走,有人開路就趕快跟屁股。
Thumbnail
早上雨還在下,說好的乾冷呢?先悠閒吃早午餐,然後到金樽咖啡對面找山頭,之前的路跡和布條已經被芒草、竹林和黃藤淹沒,領隊邊摸邊砍到達了很猛的加里猛狎山。登仙橋看猴子後,再趁路跡新鮮走今年新開出來的路線,從東稜直接上美山,有三等和圖根點2顆基石) 畢竟海岸山脈矮雖矮都都不太好走,有人開路就趕快跟屁股。
Thumbnail
強烈冷氣團要來,南下到台東爬山取暖,沒取到暖還整天小雨中行。從戶阿春產業道路上杜鴉原山順便撿一個爵巴里森林點。優美楓林小徑,邊坡山腰路繞啊繞,落差不大布條不多,邊對航跡修正路線。在杜鴉原山頂想來杯熱咖啡,雨直直落讓咖啡越來越大杯,趕快隨便吃吃收拾下山。感謝隊友成就我濕淋淋下山時許願:吃薑母鴨取暖啦!
Thumbnail
強烈冷氣團要來,南下到台東爬山取暖,沒取到暖還整天小雨中行。從戶阿春產業道路上杜鴉原山順便撿一個爵巴里森林點。優美楓林小徑,邊坡山腰路繞啊繞,落差不大布條不多,邊對航跡修正路線。在杜鴉原山頂想來杯熱咖啡,雨直直落讓咖啡越來越大杯,趕快隨便吃吃收拾下山。感謝隊友成就我濕淋淋下山時許願:吃薑母鴨取暖啦!
Thumbnail
經過前一天淋雨的折磨,隔天雖陽光普照,聳立的山頭上幾朵白雲襯托藍天,我們打算要走坐車比爬山久的路線,從尖台林道去上台山,順著可能是舊日耕地的遺跡駁坎直接陡上就到上台山。車再行秘密小路往萬大林道,從農田旁的新路上去輕鬆撿個富嶺山,在欣賞環繞萬大水庫的壯闊山景中,到埔里小鎮吃古早麵配豬肉,日式庭園看鳥居
Thumbnail
經過前一天淋雨的折磨,隔天雖陽光普照,聳立的山頭上幾朵白雲襯托藍天,我們打算要走坐車比爬山久的路線,從尖台林道去上台山,順著可能是舊日耕地的遺跡駁坎直接陡上就到上台山。車再行秘密小路往萬大林道,從農田旁的新路上去輕鬆撿個富嶺山,在欣賞環繞萬大水庫的壯闊山景中,到埔里小鎮吃古早麵配豬肉,日式庭園看鳥居
Thumbnail
環島到了第10天,終於要往花東走了,這趟旅行將近一半的日子都有午後雷陣雨,到底天氣會不會變好呢?
Thumbnail
環島到了第10天,終於要往花東走了,這趟旅行將近一半的日子都有午後雷陣雨,到底天氣會不會變好呢?
Thumbnail
#大雪山莊園民宿 #東勢小鎮 #客家文化園區 #出雲山莊 2022/10/8~2022/10/10的行程
Thumbnail
#大雪山莊園民宿 #東勢小鎮 #客家文化園區 #出雲山莊 2022/10/8~2022/10/10的行程
Thumbnail
第034校: 大進國小,光復糖廠,天黑時找到日式木屋 . 因為貪玩壽豐的立川漁場、雲山水,吃飽喝足後竟然異想天開沒有循計畫的南向瑞穗,反而調轉北往台11丙,轉台11濱海一路往南。 太平洋迷人的地方就是那片藍,這一路從七七高地鳥瞰花蓮溪入海口到豐濱,短短不到50公里的路程,走走停停,見到海邊就下
Thumbnail
第034校: 大進國小,光復糖廠,天黑時找到日式木屋 . 因為貪玩壽豐的立川漁場、雲山水,吃飽喝足後竟然異想天開沒有循計畫的南向瑞穗,反而調轉北往台11丙,轉台11濱海一路往南。 太平洋迷人的地方就是那片藍,這一路從七七高地鳥瞰花蓮溪入海口到豐濱,短短不到50公里的路程,走走停停,見到海邊就下
Thumbnail
台灣紅茶股份有限公司、東安古橋、四寮溪戶外生態教室、芎林鄉重慶麵食館、豆腐岩、鳳坑漁港、新月沙灣、南寮漁港、遠東巨城購物中心、鴨肉許、彌勒大道、細茅埔吊橋、香山濕地、城隍廟、無名饅頭肉排蛋、慈湖 原本的小琉球海龜旅被颱風毀了,司馬庫斯大爆滿,最後決定來新竹
Thumbnail
台灣紅茶股份有限公司、東安古橋、四寮溪戶外生態教室、芎林鄉重慶麵食館、豆腐岩、鳳坑漁港、新月沙灣、南寮漁港、遠東巨城購物中心、鴨肉許、彌勒大道、細茅埔吊橋、香山濕地、城隍廟、無名饅頭肉排蛋、慈湖 原本的小琉球海龜旅被颱風毀了,司馬庫斯大爆滿,最後決定來新竹
Thumbnail
日期:2022.02.04 行程:太魯閣-台東市-四重溪-楓港-枋寮 宿點:枋寮八方雲集門口 洗完溫泉澡已是八點,但公園的道路管制仍未解除,想想人多空氣差,疫情肆虐下,乾脆不要夜宿四重溪改到枋寮好了。 10:50抵達枋寮車站,選好今天的夜泊點-八方雲集的門口,喔喔睏了!
Thumbnail
日期:2022.02.04 行程:太魯閣-台東市-四重溪-楓港-枋寮 宿點:枋寮八方雲集門口 洗完溫泉澡已是八點,但公園的道路管制仍未解除,想想人多空氣差,疫情肆虐下,乾脆不要夜宿四重溪改到枋寮好了。 10:50抵達枋寮車站,選好今天的夜泊點-八方雲集的門口,喔喔睏了!
Thumbnail
在最美的路邊攤吃早餐,堆疊石頭是來台東的儀式
Thumbnail
在最美的路邊攤吃早餐,堆疊石頭是來台東的儀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