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 亂想一通(4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年來,房價高漲買不起房,已經成為年輕人(其實不只年輕人)見面聚會時必備話題。 買一間房,要用自己人生的20、30甚至40年來償還貸款,等還完房貸,自己的人生還剩多少。

社會上要求土地改革、房產改革的要求聲不斷,就像「大小姐」說的,你可以大聲甚至拍桌的向老闆說(有人敢這麼做嗎),政府也說要讓年輕人買得起房,也都用嘴巴說說而已,有用嗎?

對於本議題,每個人的看法不同,我的想法是近年來區塊鏈技術興起,如要進行土地、房市改革,或許:
1.土地或房屋所有權接上區塊鏈,不管是何人(政治人物或不肖商人人頭)購買,相關購買及移轉記錄永久保存且無法竄改,讓政府公開資訊一目了然,改善土地登記制度。
2.購買土地或誰在何時買了第2間、第3間房子、價格多少,資料永流傳且鏈上資料都公開、透明,避免炒作。
3.房屋建造品質非常重要,學習秦朝「物勒工名」制,從建商、水泥商、大小包商、水電工,甚至連鋼筋是哪一家廠商供應,都可在鏈上看見。

土地及房產改革勢不容緩,每個人都可提出自己的看法,只希望政府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讓人民能安居樂業。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風的沙龍
153會員
372內容數
這是我的寫作空間,將心中的想法轉化為文字
大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22
談到外星人,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國家絕對是美國;換句話說,美國幾乎和外星人畫上等號。
Thumbnail
2024/04/22
談到外星人,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國家絕對是美國;換句話說,美國幾乎和外星人畫上等號。
Thumbnail
2023/11/27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有效壓制詐騙案件?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能提出真正有效解決方案的人大概會成為民族救星吧。
Thumbnail
2023/11/27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有效壓制詐騙案件?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能提出真正有效解決方案的人大概會成為民族救星吧。
Thumbnail
2023/10/26
放開胸懷和朋友一起吃飯,才是人生一大樂事。
Thumbnail
2023/10/26
放開胸懷和朋友一起吃飯,才是人生一大樂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人生中的第一間房子,在二十四歲買入,五年後因為生涯規劃的因素,我買掉房子的時候,看到存摺裡的數字是三百萬,那年我二十九歲 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靠著存錢還房貸和買屋的差價累積而來。這是因為對於房地產,我的概念是,它就是一種資產,而且政府願意用很低的利率借款,沒有理由要自住好幾年的房子不能自己負擔。
Thumbnail
我人生中的第一間房子,在二十四歲買入,五年後因為生涯規劃的因素,我買掉房子的時候,看到存摺裡的數字是三百萬,那年我二十九歲 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靠著存錢還房貸和買屋的差價累積而來。這是因為對於房地產,我的概念是,它就是一種資產,而且政府願意用很低的利率借款,沒有理由要自住好幾年的房子不能自己負擔。
Thumbnail
房地產對許多人來說,是剛須需求,而分非單純的投資工具,在前面張前討論到買房或租房選擇問題,還有提到房地產投資、抗通膨好工具。這節來討論若更實質層面的問題,若以剛需需求來出發,來思考什麼時候買房,買什麼房,另外合理可以負擔的房價,另外怎麼背長年的房貸,有什麼預先準備工作,最後也討論房價
Thumbnail
房地產對許多人來說,是剛須需求,而分非單純的投資工具,在前面張前討論到買房或租房選擇問題,還有提到房地產投資、抗通膨好工具。這節來討論若更實質層面的問題,若以剛需需求來出發,來思考什麼時候買房,買什麼房,另外合理可以負擔的房價,另外怎麼背長年的房貸,有什麼預先準備工作,最後也討論房價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年輕人買房的常見原因,需要對資產配置進行靈活、多元化的理財策略,適時考慮購房的時機。
Thumbnail
年輕人買房的常見原因,需要對資產配置進行靈活、多元化的理財策略,適時考慮購房的時機。
Thumbnail
跟朋友聊投資問題就聊到了房市,而朋友就跳出這問題,到底是誰在炒房? 政府也限制要持有六年賣增值稅才低,也不能轉紅單,理當來說投資客應該都消失了才對,不過很明顯的,房價依然一直漲,只是有時慢有時快,那到底是誰一直在墊高房價? 先給大家一個結論: 這環境造成任何一個有房的人都在炒房
Thumbnail
跟朋友聊投資問題就聊到了房市,而朋友就跳出這問題,到底是誰在炒房? 政府也限制要持有六年賣增值稅才低,也不能轉紅單,理當來說投資客應該都消失了才對,不過很明顯的,房價依然一直漲,只是有時慢有時快,那到底是誰一直在墊高房價? 先給大家一個結論: 這環境造成任何一個有房的人都在炒房
Thumbnail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 35年前就已經有上一代的人抱怨房價過高了 但這都跟市場無關,鈔票往哪走就是方向 重要幾個發起運動的人也早就都有買房置產了,跟著抗議的也只是成為過客 現在的年輕人就會納悶,35年前抗議高房價幹嘛?明明跟現在比就很便宜,這就是每個階段都有一批人複製一樣的人性思維 而
Thumbnail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 35年前就已經有上一代的人抱怨房價過高了 但這都跟市場無關,鈔票往哪走就是方向 重要幾個發起運動的人也早就都有買房置產了,跟著抗議的也只是成為過客 現在的年輕人就會納悶,35年前抗議高房價幹嘛?明明跟現在比就很便宜,這就是每個階段都有一批人複製一樣的人性思維 而
Thumbnail
台灣的房價是最近非常火熱的話題,尤其是對於年輕的無殼族來說,購買自己的家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隨著房價的持續上漲,許多人發現自己的收入與房價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種情況在都會區尤其明顯。
Thumbnail
台灣的房價是最近非常火熱的話題,尤其是對於年輕的無殼族來說,購買自己的家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隨著房價的持續上漲,許多人發現自己的收入與房價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種情況在都會區尤其明顯。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中,買房是許多人的夢想。這篇文章討論年薪百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提供了多項因素,例如工作性質、父母支持程度、有無生小孩的打算等等,來幫助讀者計算自己能負擔多少房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根據年薪計算房屋預算的表格,讓讀者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房子預算。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中,買房是許多人的夢想。這篇文章討論年薪百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提供了多項因素,例如工作性質、父母支持程度、有無生小孩的打算等等,來幫助讀者計算自己能負擔多少房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根據年薪計算房屋預算的表格,讓讀者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房子預算。
Thumbnail
在前面的章節介紹到關於房地產投資與抗通膨的特性,接著來討論買房租房的抉擇。房地產投資對很多人說都是很大一筆錢,在相關的幾個小節會討論比較深入一些,讓讀者可以有更進一步思考。   年輕人不要急著買房 曾經看了教日文的IKU老師頻道,有一則影片題目是【台灣的年輕人如果不買房,老了
Thumbnail
在前面的章節介紹到關於房地產投資與抗通膨的特性,接著來討論買房租房的抉擇。房地產投資對很多人說都是很大一筆錢,在相關的幾個小節會討論比較深入一些,讓讀者可以有更進一步思考。   年輕人不要急著買房 曾經看了教日文的IKU老師頻道,有一則影片題目是【台灣的年輕人如果不買房,老了
Thumbnail
房地產相關筆記,不定期更新
Thumbnail
房地產相關筆記,不定期更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