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揪在九月問我「要不要揪一團去阿朗壹呀?10人成團!」
經過訊息的漣漪效應,參加的人數意料之外的多,很快地就達到成團人數,十幾個人也好不容易排到共同的休假日,但可惜的是,主揪害怕屏東的落山風襲擊而臨時取消,而我也還在猶豫是否要去呢?
「你們高山都不怕了,怕什麼落山風!」 — 同行的友人這樣調侃著。
因為這句話,大膽地在十一月造訪阿朗壹古道,走訪這條充滿歷史故事的古道,走訪這條曾經瀕臨開發的僅存之地。
阿朗壹的歷史|Behind the Story
- 屏東縣觀光旅遊網:「『阿塱壹』源自排灣族的安朔部落舊名,語譯為廣大事物逐漸縮小貌,在康熙年間就已被相關文獻紀載。此古道為兵家必爭之地,卑南族、排灣族、阿美族等都曾在此遷移,是個移民時代的見證。只要上了山頭,便要格外小心,因出草隨時可見。早期古道總長約兩百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時日軍為防美軍從牡丹灣登陸,自行炸毀古道路基,因此目前僅剩約4公里海岸因長期受到軍事管制影響,古道較無人通行。古道保留原始風貌,成為台灣原始地質地貌的代表。」
從台東的南田到屏東地旭海,這條古道約八公里,根據當天帶團的解說員,阿朗壹古道其實本名並非真的是阿朗壹古道 — 原來這條我們現今所走的路段是過去「瑯嶠卑南古道」中的「阿朗壹段」。
至今大家還可以揪團造訪這個地方,其實在過去(2011)年阿朗壹古道的存廢曾掀起正反兩方的爭議 — 經濟價值與生存環境的辯論,可以參考過去民視異言堂拍的專題影片「
再見阿朗壹」,再看公視我們的島拍攝的「
困境 阿塱壹」下的網友的留言 — 「你們沒住在那兒,憑什麼決定住在那兒人的交通 裝清高、裝環保」、「憑什麼你住在都市,要去指揮鄉下人的生活」 — 之前在走大同大禮部落時,同行的外國友人也曾經反問,你們說亞泥破壞環境,但是否曾以原住民的角度思考,或許,他們需要亞泥給他們工作,花蓮只不過是你們都市人假日放鬆的旅遊景點,而不是掙一口飯的日常生存。
希望一開始就這麼嚴肅的議題不會掃興,還是要努力喬假被這一段尚未被開發的海岸線感動。
交通|Transportation
高雄高鐵站前往墾丁的大眾運輸可搭台灣好行的
墾丁快線。
但是這次因為人多,我們直接到高雄火車站的格上租車,使用學生方案。
路線規劃|On the Way
要事先申請入山證以及團體解說員,因此建議直接網路上找團。
因為卡在假日以及人數眾多,我們這次報名東方足跡,網路上還有很多很多的團可以預約,可以多比較看看。也因為當天的集合點是恆春古城的東門,我們就選擇附近的
大鼻旅店,老闆是很親切的香港人。
藍色有深淺之分,浪花有強弱之別,以後描繪海景再也不能用藍白兩色帶過。
如果難度五顆星用來比擬玉山單攻,那麼五個小時、八公里的阿朗壹古道的難度應該是一點五顆星,這是主觀比喻,畢竟這半年征戰過不少山,同行的友人說走完雙腳在抖 。
如果以中午用餐時間作為切割,前半段的挑戰就是毫不手軟的烈陽與擠滿人潮的坡道(以前是沒有階梯的陡坡,走完就變哭坡了),征服上坡之後迎面而來的是視野更加廣大的海景(如上圖),瞬間忘記剛剛的辛苦。
後半段的挑戰是多數時間踩著石頭,偶爾爬上大石頭,偶爾走進叢林中,想任性地躺著聽海浪的聲音,但又必須跟上解說員的腳步。
網路上有文章說要帶登山杖,實際走完,反倒覺得沿路的石頭會成為使用登山杖的阻礙,最重要的當然就是防曬裝備:防曬乳、水水水、帽子、墨鏡,國境之南的陽光比你想像的強烈許多。
後記|Reflection
從恆春開車回高雄的日落,拍不出當下的美。
塞了很久的車,跟山友討論,高鐵南延案是否有其必要性呢?呼應嚴肅的開頭,也以懸而未決的問題做結尾。(這篇打的好像論文啊啊啊)
總之,去一趟阿朗壹吧,去看看沒有消波塊的海岸線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