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阿塱壹古道,只能徒步去擁抱

2021/03/0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座山一直都在,那片海未曾離開。
話說走路是最好的療癒,這趟旅程,我悄悄地將「放空」墊在心底。
睽違七年,終於二度自駕環島。因為只有五天的規劃,我將足跡全留給南台灣只停留高雄到台東。與兩家朋友去年夏天約定的阿塱壹古道是此行的重點,那是唯有徒步才看得見的絕美祕境。
台東達仁鄉安朔部落昔稱「阿塱壹」,安朔到旭海這段路線現稱為「阿塱壹古道」。這條罕見沒有公路開通的海岸線,被劃設為「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動植物生態盎然,區域環境所保存的未開發風貌,儼然是台灣原始地質地貌的櫥窗。
阿朗壹古道全長八公里多,步道南北兩端入口分別是屏東旭海村和台東南田村,行前考量到一月的東北季風,決定從北往南走較順風。我們十三人自組團選購安朔部落兩天一夜的套裝行程,在部落活動與民宿過夜後,隔天,一路相伴的是難得晴朗溫暖的藍天與冬陽。
不到十分鐘的車程,接駁巴士將我們送達台26線南田村最南端的步道口。在此等候的解說員大哥先說明行程概要,接著在岩壁下介紹質脆卻堅硬的頁岩,為這趟生態專業解說端出前菜。行進約七百公尺,穿過乾涸的塔瓦溪口,檢查哨人員逐一核對我們的證件之後,三家人開始步出島內最遠的共同足印,同時踏尋無數先民雙腳拓荒的痕跡。
先是路過步道上唯一的民宅,也是僅有廁所的地點,屋主是一位多年前回到這裡退休的阿伯,老伴過世後他繼續在此獨居。阿伯笑談,醫師說他現在的身體比以前更好,這彷彿是大自然的神蹟,恩典賜給有福的信徒。
南田礫灘
攀上觀音鼻山
古道北段的南田礫灘被譽為全線最美的海灘,大小不一的南田石錯落在岸灘,形成全台獨有的鵝卵石海灘。南田石屬於珍貴的鵝卵石,質地堅硬、光滑渾圓的外表是海浪拍打萬年的創作。然而,美麗的海灘也充滿哀愁,生生不息的海漂垃圾像是超乎預期的頑垢,糟蹋了這片天然美顏。解說員談到位於東北太平洋上,比台灣還大四十多倍的垃圾島,那恐怕是無解的海洋悲歌。一年多來的肺炎疫情讓全世界苦不堪言,而以塑膠廢棄物為主的海漂垃圾汙染海洋數十年,對大海生物的殘害更是無可比擬,那人造的孽其實也不斷反撲給人類。衛福部統計推估國人每年每人平均從海鮮攝入1.63萬個塑膠微粒,合計相當於一根塑膠吸管。
零散垃圾中我看見一個名牌奢侈品的包裝盒,那原是用來包裝人們的品味;
如今,真正有品味的人們,應該是走在環保減塑的路上
約五六百公尺長的南田礫灘並不好走,石頭間隙造成路基不穩,雙眼要隨時緊盯地面,萬一不慎拐了腳踝或是破了鞋底,那可就進退兩難。爬上眼前的觀音鼻山,是全程最吃力的一段,但是對於登山好手那只是小菜一碟。腳踩木階手攀繩索,這段陡上比起幾年前已輕鬆許多,不過,還未鋪設木階時的原始土坡該是更刺激和帶有野趣的攀爬。
登上海拔120公尺的制高點,晴空、大海、浪花、山壁,堆疊深淺有致的藍與綠,這片無垠山海,讓旅客的心在亙古歲月中重複無盡的驚嘆
原來,這座山一直都在,那片海也未曾離開,而旅人和時間都只是過客。
觀音鼻山,海拔120公尺的制高點
離開七里香樹林區
下好漢坡
請愛心「認養」作者第一個書寶寶《解憂書寫:用文字和自己談心的21個練習
享用了南田礫灘與觀音鼻山的海陸雙拼主餐,也在七里香樹林區短暫休息後,繼續踩階抓索下好漢坡。大角度俯瞰岸邊浪花,蕩漾的心緒也險些墜落。這一大片海岸的垃圾明顯較少,再走一段岸邊後見一尊巨石伸入海中,江湖名號「軍艦岩」,想必已橫躺千秋,如今過客無不侵門踏戶、搔首弄姿一番後才甘願離去。隨後的大石路段與南田礫灘相比較為穩固,平緩好走。
在軍艦岩之後,帆船石算是另一道甜點,我們走到這裡時已經下午將近一點。帆船石邊有一大塊遮蔭處,奉勸旅客莫趕路,見幾名遊客在此嗑便當、小盹片刻,我也跟著躺出與大地契合的姿態,放鬆感官、放慢心跳,跟山海訂了外送,等著品味大自然調理的驚奇。
我看見藍色的空氣,聽到浪濤的音階,聞到山壁的氣息。
我真的,放空了。
軍艦岩
帆船石
勸君莫趕路,躺這很蘇胡。帆船石VIP座
那一顆顆渾圓平滑的鵝卵石,在我的山海行旅中留下美麗的印記。
古道路程進入尾段,不久後接回產業道路,經旭海安檢所,在整新後的「阿塱壹古道完成證明」石牌前留影,續行約四百公尺在停車場上接駁巴士,完成這趟小小的壯遊。
近年來,我們三家大人經常結伴上山下海,但所有孩子都到齊的旅行可是相當不容易,幾個看似嬌弱的美少女全程毫無倦色,深藏的體能來自我們各家都從小帶孩子勤走山林的養成。
拉開時間的縱深,沿著海岸線形成的阿朗壹古道,是台灣地質景觀界的瑰寶,兼具自然與文化價值,展示著各種地理記憶的線索。長年天然養息造就一片蓬勃生氣,少有的椰子蟹和綠蠵龜也成常客,古道不僅是熱帶海岸林野生動植物的海角樂園,也孕育了豐盈的低海拔熱帶季風林。
作家李偉文說:要真正了解大地之美,是要親自走一段路,流流汗,喘喘氣,甚至會受點傷,去接近並崇敬它。
完成證明
這一條號稱台灣最後的原始海岸線,是山林愛好者不容錯過的朝聖之路。既是朝聖更當「慢步經心」,我在上下行步中發現心與山的對話:上坡雖然較費力,但是有登頂的喜悅可以期待,下坡較省力,而膝蓋卻得承受更大的壓力;如同人生之路,上坡要能撐,下坡也要能忍,調整步伐和姿態並適度休息,才能好好走過也許是更難的下坡路
或許,這是我與此道的唯一相遇,當日幸有老天賞賜的好氣色,那片湛藍抹去愁緒,那片碧綠染上喜悅;回家的漫漫長路上,我的雙腳似乎還惦記著阿塱壹──那一顆顆渾圓平滑的鵝卵石,在我的山海行旅中所留下的美麗印記。
旅遊日期2021/1/26。
感謝:《微笑台灣》刊載於2021/2/12,《大人社團》刊載於2021/3/19
請愛心「認養」作者第一個書寶寶《解憂書寫:用文字和自己談心的21個練習
152會員
129內容數
「HomeBa」是我29歲在布里斯本遊學時,同校的台灣小女生給我的暱稱。從2000年起在家工作至今,也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當時的綽號到現在也很貼切。教養的長路上我與太太拿全勤獎,「成績」還看不到,但我們努力去做好。連同自己的成長經驗,這裡有許多家庭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