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資產規劃領域,保險銷售突圍的三大利器!

2023/05/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了解稅制、了解客戶、了解產品,然後才有資產移轉策略
真心認為現在的保險銷售真的很辛苦,歷經長年的發展,社會已經普遍接受保險是不可或缺的一塊理財工具,然而在保障型商品日趨飽和的現在,保險公司將觸角紛紛伸向資產傳承的領域,這也代表業務員們開始接觸傳統上被律師、會計師或高階顧問公司把持的領域,在缺乏一貫財務、法律訓練下,要與有關專業人士競爭並取得客戶信任,誠屬不易。
但畢竟在高齡化、資產M型化的社會,資產傳承需求想必與日俱增,想要開創業務的新藍海,往這個方向前進是不得不為的趨勢,因此筆者以自己的觀察及實務經驗,為有志往這個領域學習的從業人員名,點明以下三個學習方向。

了解稅制:

稅法是最繁雜的行政法規,除了所得稅法、遺產及贈與稅法等常用本法以外,還有許多解釋函令,或是租稅優惠規定散布其他法規,加上日趨複雜經濟活動,僅學習片段的規定是相當危險的。
如保險界最新的股權移轉手法,為了避免公司控制力過早移轉,因此可能先採取贈與保險,等到時機成熟再以保險滿期金購買公司股權,用意是利用證券交易所得免稅來節省贈與稅,然而如果沒有考慮最新修改的房地合一稅2.0,在公司不動產價值超過50%、持股超過50%的規定下,這樣的購買交易反而要課徵房地合一稅的最高45%的高額稅負,得不償失。
所以如果對於稅制沒有全盤的了解,容易陷入見樹不見林、瞎子摸象的偏誤,輕則無效規劃、重則陷顧客於稅務陷阱,不可不慎。

了解客戶:

想幫客戶做資產移轉或其他租稅規劃,必須了解客戶屬性是當然之理,例如醫生、建築師等執行業務人士,因報稅方式選擇的差異,往往有大筆現金可能與收入無法匹配,為了避免利息所得的落差被國稅局鎖定,是否保險可以幫上忙?企業主賺錢能力不在話下,但資金流對於企業就是命脈,說服其把資金停泊在保險,如何說服,以及他們還有掌握經營權的考量,如何幫他們全盤規劃?另外還有台灣特有的隱形冠軍土財主,以不動產為主要資產組成的他們,實物抵繳規定大有花樣,如何運用?這些都有賴對於客戶的習性有全盤的了解,才有辦法打動他們的心,進而做有效規畫。

了解商品:

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商品,知道壽險及年金險可能面臨不同的租稅難題、評價方式?
更重要的是,你又是否了解其他的理財、資產管理商品:OBU、信託、衍生性金融商品...各有甚麼樣的運作模式、租稅優惠,當然我們的目的是想最大限度的擴大保險商品的運用,那又怎麼能夠不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呢?

都了解,然後才有資產移轉策略

高資產族群之所以成為高資產族群,當然都非等閒之輩,想要說服他們拿出打拼的果實轉化成你的業績,你自然也需要過人的努力。
但也不用妄自菲薄,因為保險做得好的人,有律師、會計師普遍缺乏的能力:溫度,溫度能夠帶來信任,高資產族群也是肉做的,有時候拚的也可能是一種投緣的感覺,再者他們的御用財務顧問也很可能有其盲點,如律師很多財務稅務不強(數學不好才去念法律的鄉野傳說),會計師很會做公司帳,但個人稅務有時候反而不一定很熟,因此都還是有許多切入機會,端看你多了解你的客戶。
最後稅制學全了、客戶變熟了、商品摸透了,自然簽約也就不遠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