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資產規劃領域,保險銷售突圍的三大利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了解稅制、了解客戶、了解產品,然後才有資產移轉策略

真心認為現在的保險銷售真的很辛苦,歷經長年的發展,社會已經普遍接受保險是不可或缺的一塊理財工具,然而在保障型商品日趨飽和的現在,保險公司將觸角紛紛伸向資產傳承的領域,這也代表業務員們開始接觸傳統上被律師、會計師或高階顧問公司把持的領域,在缺乏一貫財務、法律訓練下,要與有關專業人士競爭並取得客戶信任,誠屬不易。

但畢竟在高齡化、資產M型化的社會,資產傳承需求想必與日俱增,想要開創業務的新藍海,往這個方向前進是不得不為的趨勢,因此筆者以自己的觀察及實務經驗,為有志往這個領域學習的從業人員名,點明以下三個學習方向。

了解稅制:

稅法是最繁雜的行政法規,除了所得稅法、遺產及贈與稅法等常用本法以外,還有許多解釋函令,或是租稅優惠規定散布其他法規,加上日趨複雜經濟活動,僅學習片段的規定是相當危險的。

如保險界最新的股權移轉手法,為了避免公司控制力過早移轉,因此可能先採取贈與保險,等到時機成熟再以保險滿期金購買公司股權,用意是利用證券交易所得免稅來節省贈與稅,然而如果沒有考慮最新修改的房地合一稅2.0,在公司不動產價值超過50%、持股超過50%的規定下,這樣的購買交易反而要課徵房地合一稅的最高45%的高額稅負,得不償失。

所以如果對於稅制沒有全盤的了解,容易陷入見樹不見林、瞎子摸象的偏誤,輕則無效規劃、重則陷顧客於稅務陷阱,不可不慎。

了解客戶:

想幫客戶做資產移轉或其他租稅規劃,必須了解客戶屬性是當然之理,例如醫生、建築師等執行業務人士,因報稅方式選擇的差異,往往有大筆現金可能與收入無法匹配,為了避免利息所得的落差被國稅局鎖定,是否保險可以幫上忙?企業主賺錢能力不在話下,但資金流對於企業就是命脈,說服其把資金停泊在保險,如何說服,以及他們還有掌握經營權的考量,如何幫他們全盤規劃?另外還有台灣特有的隱形冠軍土財主,以不動產為主要資產組成的他們,實物抵繳規定大有花樣,如何運用?這些都有賴對於客戶的習性有全盤的了解,才有辦法打動他們的心,進而做有效規畫。

了解商品:

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商品,知道壽險及年金險可能面臨不同的租稅難題、評價方式?

更重要的是,你又是否了解其他的理財、資產管理商品:OBU、信託、衍生性金融商品...各有甚麼樣的運作模式、租稅優惠,當然我們的目的是想最大限度的擴大保險商品的運用,那又怎麼能夠不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呢?

都了解,然後才有資產移轉策略

高資產族群之所以成為高資產族群,當然都非等閒之輩,想要說服他們拿出打拼的果實轉化成你的業績,你自然也需要過人的努力。

但也不用妄自菲薄,因為保險做得好的人,有律師、會計師普遍缺乏的能力:溫度,溫度能夠帶來信任,高資產族群也是肉做的,有時候拚的也可能是一種投緣的感覺,再者他們的御用財務顧問也很可能有其盲點,如律師很多財務稅務不強(數學不好才去念法律的鄉野傳說),會計師很會做公司帳,但個人稅務有時候反而不一定很熟,因此都還是有許多切入機會,端看你多了解你的客戶。

最後稅制學全了、客戶變熟了、商品摸透了,自然簽約也就不遠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DY不當上班族的沙龍
53會員
83內容數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2024/01/28
資產傳承,特別是涉及傳承糾紛的法律問題,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在將來,保險公司可能會對儲蓄險的獲利模式進行大幅調整,這可能對於保險業務員的生存提出挑戰。然而,儲蓄險的商機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停售前夕,這是一個值得加以利用的機會。
Thumbnail
2024/01/28
資產傳承,特別是涉及傳承糾紛的法律問題,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在將來,保險公司可能會對儲蓄險的獲利模式進行大幅調整,這可能對於保險業務員的生存提出挑戰。然而,儲蓄險的商機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停售前夕,這是一個值得加以利用的機會。
Thumbnail
2023/09/18
在與筆者談論開課需求時,很容易聽到保險業務員如此要求:「講太多法條我們也不想聽,直接告訴我們可以賣甚麼就好!」所以大家最想要的是一個直接了當的答案,快速的將行銷流程進入簽約的程序,但是筆者可以告訴你,有含金量的議題,從來不簡單,也不直接。
Thumbnail
2023/09/18
在與筆者談論開課需求時,很容易聽到保險業務員如此要求:「講太多法條我們也不想聽,直接告訴我們可以賣甚麼就好!」所以大家最想要的是一個直接了當的答案,快速的將行銷流程進入簽約的程序,但是筆者可以告訴你,有含金量的議題,從來不簡單,也不直接。
Thumbnail
2023/08/15
其實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們之所以對於配息商品如此趨之若鶩,就是對於穩定現金流所帶來安全感的迷戀,無論是配息商品,或是固定薪水都是如此,往往導致人們對於投資、乃至於人生規劃,產生沒有效率的扭曲現象。
Thumbnail
2023/08/15
其實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們之所以對於配息商品如此趨之若鶩,就是對於穩定現金流所帶來安全感的迷戀,無論是配息商品,或是固定薪水都是如此,往往導致人們對於投資、乃至於人生規劃,產生沒有效率的扭曲現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主約是業務員維生的主要工具 有些保險業務員在規劃保單時,總是會先跟客戶推薦幾種特定的保險商品,並描述這張保單有多好多好,有什麼保障,可以有哪些的優勢,機會很難得,以前都沒有這樣的保單之類的。 「那麽,我們就樣這樣接受或拒絕嗎?」
Thumbnail
主約是業務員維生的主要工具 有些保險業務員在規劃保單時,總是會先跟客戶推薦幾種特定的保險商品,並描述這張保單有多好多好,有什麼保障,可以有哪些的優勢,機會很難得,以前都沒有這樣的保單之類的。 「那麽,我們就樣這樣接受或拒絕嗎?」
Thumbnail
真心認為現在的保險銷售真的很辛苦,在保障型商品日趨飽和的現在,保險公司將觸角紛紛伸向資產傳承的領域,這也代表業務員們開始接觸傳統上被律師、會計師或高階顧問公司把持的領域,在這既專業、又競爭的領域生存的必備三要素!
Thumbnail
真心認為現在的保險銷售真的很辛苦,在保障型商品日趨飽和的現在,保險公司將觸角紛紛伸向資產傳承的領域,這也代表業務員們開始接觸傳統上被律師、會計師或高階顧問公司把持的領域,在這既專業、又競爭的領域生存的必備三要素!
Thumbnail
本週承蒙外單位的看重,能給予寶貴的機會,來分享這段時間來的體會與想法。在課程的開場,說明了在這段期間,金融環境實屬艱辛,包含銀行、保險、證卷都有許多挑戰。這幾年針對保險業的衝擊有:疫情、經濟、法規。當然疫情已經到了常態化的階段,雖然全球經濟因為強升息、戰爭等等因素,尚未明朗。但對於保險公司近
Thumbnail
本週承蒙外單位的看重,能給予寶貴的機會,來分享這段時間來的體會與想法。在課程的開場,說明了在這段期間,金融環境實屬艱辛,包含銀行、保險、證卷都有許多挑戰。這幾年針對保險業的衝擊有:疫情、經濟、法規。當然疫情已經到了常態化的階段,雖然全球經濟因為強升息、戰爭等等因素,尚未明朗。但對於保險公司近
Thumbnail
“保險是保險,投資是投資。買對保險跟做對投資決策一樣關鍵,保險規劃得宜,投資的基礎就領先一大步。”這是我反覆閱讀第三章認為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作者自己提到在美國的經驗觀察,70%的家庭保險都買得不盡理想,除了不了解保險結構,再來是沒有同時納入投資與稅務規劃作通盤規劃考量。以下我們就從了解保險結構開始。
Thumbnail
“保險是保險,投資是投資。買對保險跟做對投資決策一樣關鍵,保險規劃得宜,投資的基礎就領先一大步。”這是我反覆閱讀第三章認為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作者自己提到在美國的經驗觀察,70%的家庭保險都買得不盡理想,除了不了解保險結構,再來是沒有同時納入投資與稅務規劃作通盤規劃考量。以下我們就從了解保險結構開始。
Thumbnail
十月第二本的說書是《你一生必學的人生五大財務規劃: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 不知道你對理財第一個想到的是甚麼呢? 或許是存錢、或許是投資,但在書中作者提出了五大規劃,分別是:保險、稅務、投資、退休、遺產。 這次歐陽老師帶領學員導讀三個理財規劃:保險、投資、退休 並由以下四個階段來講解
Thumbnail
十月第二本的說書是《你一生必學的人生五大財務規劃: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 不知道你對理財第一個想到的是甚麼呢? 或許是存錢、或許是投資,但在書中作者提出了五大規劃,分別是:保險、稅務、投資、退休、遺產。 這次歐陽老師帶領學員導讀三個理財規劃:保險、投資、退休 並由以下四個階段來講解
Thumbnail
關於投資理財,我最先學習到的觀念是「投資任何標的時,進出場的決斷都必須是自己的判斷,而非被迫。」為了達成這件事情,我們不能因為生活上的突發事件導致我們必須被迫變賣資產以填補突發的資金缺口,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學習「保險」。
Thumbnail
關於投資理財,我最先學習到的觀念是「投資任何標的時,進出場的決斷都必須是自己的判斷,而非被迫。」為了達成這件事情,我們不能因為生活上的突發事件導致我們必須被迫變賣資產以填補突發的資金缺口,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學習「保險」。
Thumbnail
如果走進超商,你可能蠻習慣看到這景象: 收銀櫃檯前排了3,4個人,店員忙著處理,他們真的是18般武藝什麼都會: 收費、水電費代繳、回收電池等一推事情,但是有些時候可能店裡只有一個店員忙得團團轉。金融業從業人員也不惶多讓相當厲害,要能生存下來每月完成業績要求,有時來個停售、疫情保單等,還要忙的晚上加班
Thumbnail
如果走進超商,你可能蠻習慣看到這景象: 收銀櫃檯前排了3,4個人,店員忙著處理,他們真的是18般武藝什麼都會: 收費、水電費代繳、回收電池等一推事情,但是有些時候可能店裡只有一個店員忙得團團轉。金融業從業人員也不惶多讓相當厲害,要能生存下來每月完成業績要求,有時來個停售、疫情保單等,還要忙的晚上加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