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以上的母乳還是很有營養

1歲以上的母乳還是很有營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一個母乳媽媽餵哺自己的孩子超過1歲時,總會得到旁人有兩種說法。

第一派人,是說“好厲害喔!”

另一派人,則是說“蛤?妳還在餵喔!醫生都說,母乳超過1歲就沒有營養了耶!”


不管餵到幾歲,母乳餵到最後一滴,都還是很有營養。


avatar-img
MS. Leona(茹)
95會員
328內容數
雖然才短短三十載的平順人生, 但確有許多煩惱。 如果的事,如果當年怎麼做,當年怎麼想, 可以造就今日不同的我嗎? 無論如何,明天依舊會吹著明日的風。過去的我,無論再細小的事,都形成今日的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S. Leona(茹) 的其他內容
正確含乳不會痛 很多人以為,親餵母奶、乳頭被嬰兒嘴巴含住會痛,是身為人母必須承受的,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正確含乳不應該承受體膚之痛。 哺乳期的乳房承受任何痛,都會降低催產素,近而降低母乳分泌。 含乳痛,也可能會造成媽媽母乳不足的原因。 所以,遇到含乳痛,別再聽信會說「會痛是正常的」的人(例如:
以媽媽舒服為主,寶寶要遷就媽媽。 親餵母乳,有幾種姿勢,但不管選擇什麼姿勢,都要以媽媽最舒服為主。 坐姿要正確,背部不能懸空。 如果採坐姿,媽媽一定要注意背部要支撐,最好靠在椅背、床頭等,必要時,可以拿枕頭、抱枕塞在背後。 坐姿一定要舒服,背部不能懸空,讓背部貼合椅背或靠墊。畢竟掛奶可能會花掉不少
喝母乳的新生兒一天多便 紅屁屁與護理方式有關 照顧新生兒屁股,我所待的月子中心護理師教導我的方式有: 大便馬上更換尿布。 水洗屁股,並且用紗布巾輕柔按壓擦拭。 晾臀,保持通風。 因為紅屁屁而停餵母乳? 有些月子中心護理師或是保母會因為新生兒喝母乳容易一天多稀便的特性,再加上護理次數不頻繁,只要新生兒
媽媽論壇常見錯誤言論 喝遍了發奶食物,擠不出奶就是天生沒有奶。 如果沒有吃月子餐,餵母奶很難。 發奶秘訣,就是找到妳的發奶食物喔! …… 我希望妳忘記世界上有「發奶食物」這件事 奶水不是建立在湯湯水水! ■要增加奶水,只要用飲食偏方多吃發奶食物就可以嗎? 奶水的產生原理很簡單,就是寶寶吸多少,媽媽就
舉手!標題說的就是我。 我自認,自己是擠奶技巧很差的媽媽。 最初,在月子中心遇到生理性漲奶(俗稱「石頭奶」),手擠奶雙邊半小時只能擠出30ml,擠了乳房只有乳暈是軟的,石頭奶還是硬得跟石頭一樣。 後來想到我有手動式單邊擠奶器,順利擠出60ml,雖然只夠提供半餐,但是,擠奶量翻倍已經讓我雀躍……
真心說出餵母乳很難,不是媽媽的錯。 真正踏上母乳餵哺的實戰後,才深深覺得「母乳最好」只是政策口號。 產檢院所的衛教馬馬虎虎,生產後也是簡單帶過,到月子中心遇到沒有母乳專業的護理師,更會覺得追奶成為壓力,或是沒有正確母乳知識的月嫂,完全無法提供幫助。 帶寶寶去小兒科定期打預防針,也時常聽到因為黃疸、體
正確含乳不會痛 很多人以為,親餵母奶、乳頭被嬰兒嘴巴含住會痛,是身為人母必須承受的,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正確含乳不應該承受體膚之痛。 哺乳期的乳房承受任何痛,都會降低催產素,近而降低母乳分泌。 含乳痛,也可能會造成媽媽母乳不足的原因。 所以,遇到含乳痛,別再聽信會說「會痛是正常的」的人(例如:
以媽媽舒服為主,寶寶要遷就媽媽。 親餵母乳,有幾種姿勢,但不管選擇什麼姿勢,都要以媽媽最舒服為主。 坐姿要正確,背部不能懸空。 如果採坐姿,媽媽一定要注意背部要支撐,最好靠在椅背、床頭等,必要時,可以拿枕頭、抱枕塞在背後。 坐姿一定要舒服,背部不能懸空,讓背部貼合椅背或靠墊。畢竟掛奶可能會花掉不少
喝母乳的新生兒一天多便 紅屁屁與護理方式有關 照顧新生兒屁股,我所待的月子中心護理師教導我的方式有: 大便馬上更換尿布。 水洗屁股,並且用紗布巾輕柔按壓擦拭。 晾臀,保持通風。 因為紅屁屁而停餵母乳? 有些月子中心護理師或是保母會因為新生兒喝母乳容易一天多稀便的特性,再加上護理次數不頻繁,只要新生兒
媽媽論壇常見錯誤言論 喝遍了發奶食物,擠不出奶就是天生沒有奶。 如果沒有吃月子餐,餵母奶很難。 發奶秘訣,就是找到妳的發奶食物喔! …… 我希望妳忘記世界上有「發奶食物」這件事 奶水不是建立在湯湯水水! ■要增加奶水,只要用飲食偏方多吃發奶食物就可以嗎? 奶水的產生原理很簡單,就是寶寶吸多少,媽媽就
舉手!標題說的就是我。 我自認,自己是擠奶技巧很差的媽媽。 最初,在月子中心遇到生理性漲奶(俗稱「石頭奶」),手擠奶雙邊半小時只能擠出30ml,擠了乳房只有乳暈是軟的,石頭奶還是硬得跟石頭一樣。 後來想到我有手動式單邊擠奶器,順利擠出60ml,雖然只夠提供半餐,但是,擠奶量翻倍已經讓我雀躍……
真心說出餵母乳很難,不是媽媽的錯。 真正踏上母乳餵哺的實戰後,才深深覺得「母乳最好」只是政策口號。 產檢院所的衛教馬馬虎虎,生產後也是簡單帶過,到月子中心遇到沒有母乳專業的護理師,更會覺得追奶成為壓力,或是沒有正確母乳知識的月嫂,完全無法提供幫助。 帶寶寶去小兒科定期打預防針,也時常聽到因為黃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