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諾防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戰爭史上,許多策略被使用,之後又因為各種原因消失,並在被遺忘後又重新出現。例如埃及在二十王朝的時候為了對抗海上民族,曾經在亞非洲交界設置了一些類似馬其諾防線這樣的密集陸上軍事設施,儘管成功的抵禦了海上民族對埃及的深入,但也消耗掉了埃及積累的財富,並使當時的埃及帝國轉向衰弱。

陸上密集防禦在這個時代的存在

衛星照片的分析下,已經確定俄羅斯現在正在大規模的在烏克蘭境內的佔領區中建設大量的防禦,試圖擋下烏克蘭的反攻,除了側面印證俄國已放棄顛覆烏克蘭政府的目標外,也能夠看見為了政權的面子,俄羅斯已經陷入了不能脫離的戰爭泥沼中。我的看法是直到2026年前,烏克蘭都不可能停止反攻與俄羅斯簽訂割讓領土的協議,也因此大量在平原區域建設這類高價低效的防禦線成為了俄羅斯為了面子不得不做的選擇。

當然,相較於真正的馬其諾防線,俄羅斯現在在烏克蘭佔領區蓋的只是倉皇建造的陸上障礙物,而非真正的碉堡

當然,相較於真正的馬其諾防線,俄羅斯現在在烏克蘭佔領區蓋的只是倉皇建造的陸上障礙物,而非真正的碉堡

這種防禦模式基本上是起源於一戰時代的壕溝與散兵坑,本質上是節省人力的措施,但是光是維持戰線不崩本身也要消耗一定數量的資源甚至人力。這點可以從提格雷戰爭中看出,這是在人海戰術直接衝突的狀態下才有一定的收益。不然幾乎是向古中國的長城一樣,拿大量資源去換敵方小股攻勢的虧本保邊界,只有在守方資源遠大於攻方的前提下才有用。而俄羅斯的問題在於俄羅斯乃至於整個新軸心國的資源量並不如甚至是指數級的弱於西方勢力。

未來幾年的趨勢

綜上所述馬奇諾式的防禦,需要滿足兩個要素才能產生效益,首先這個防線需要像長城那樣堵住對方所有可能的進攻點;其次你要有足夠龐大的資源,足以抵抗對方集中於一個點的攻擊。這兩個因素導致了馬奇諾式防禦沒辦法隨隨便便哪個國家或勢力都能用。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卻是可能有用的,那就是在地形天險之下,守方能一舉千金的前提下,用少量資源抵擋一個點的敵軍猛攻,這樣就能靠花費甚至比攻方還要少資源的前提下構築密集防線進行不對稱作戰。

台灣岸防的象徵

台灣岸防的象徵

而這也就是中國雖然軍事資源多於台灣的前提下,仍然不進攻台灣的原因之一,而台灣直到最近也在投放消波塊,事實上直至今日台灣西海岸大多數已經是消波塊組成的人工海岸,而台灣本身的經濟數據與人民生活水準仍沒有受到巨大的壓力。而未來幾年像是台灣這樣易守難攻的地方將會不停的加強其防禦能力,並成為西方文明在東亞海岸的前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兔的沙龍
108會員
172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龜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這週寫寫我關於目前國際局勢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2025/04/19
這週寫寫我關於目前國際局勢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2025/03/08
烏俄戰爭似乎將要結束,先來看看各方在這次戰爭中各自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3/08
烏俄戰爭似乎將要結束,先來看看各方在這次戰爭中各自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戰爭史上,許多策略被使用,之後又因為各種原因消失,並在被遺忘後又重新出現。例如埃及在二十王朝的時候為了對抗海上民族,曾經在亞非洲交界設置了一些類似馬其諾防線這樣的密集陸上軍事設施。
Thumbnail
戰爭史上,許多策略被使用,之後又因為各種原因消失,並在被遺忘後又重新出現。例如埃及在二十王朝的時候為了對抗海上民族,曾經在亞非洲交界設置了一些類似馬其諾防線這樣的密集陸上軍事設施。
Thumbnail
最早筆者也說過,俄羅斯數百年的歷史,在地緣上有三大悲願:取得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的不凍港。原因出在大航海時代發現好望角後,絲路開始不重要的這道理。
Thumbnail
最早筆者也說過,俄羅斯數百年的歷史,在地緣上有三大悲願:取得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的不凍港。原因出在大航海時代發現好望角後,絲路開始不重要的這道理。
Thumbnail
這不是和平時期放假出門找路,你可以花時間拿地圖出來研究半天,戰場上很確定有敵軍坦克出沒,一秒鐘的延遲都會是致命的。若正好又遇到敵軍襲擊,不會有閒情逸致翻地圖確認狀況,更別說你前方的僚車剛剛才被擊毀,自己即將是下一個。筆者的意思是,開戰三天後沒打下基輔,包括筆者在內,都開始認為這場戰爭將會曠日廢時。
Thumbnail
這不是和平時期放假出門找路,你可以花時間拿地圖出來研究半天,戰場上很確定有敵軍坦克出沒,一秒鐘的延遲都會是致命的。若正好又遇到敵軍襲擊,不會有閒情逸致翻地圖確認狀況,更別說你前方的僚車剛剛才被擊毀,自己即將是下一個。筆者的意思是,開戰三天後沒打下基輔,包括筆者在內,都開始認為這場戰爭將會曠日廢時。
Thumbnail
情報收集的遲緩,導致修正作業來不及,至少趕不上進攻計畫,且俄國士官素質與軍官落差甚大,導致除了少數軍官,多數人都不具備制定計劃的能力,進一步壓垮參謀作業。反過來說,烏克蘭守軍都是在地人,有些人經營戰場很久,對這些細節非常清楚,這對數量較少的守軍來說就是優勢,可以集中火力在能夠進攻的路線上。
Thumbnail
情報收集的遲緩,導致修正作業來不及,至少趕不上進攻計畫,且俄國士官素質與軍官落差甚大,導致除了少數軍官,多數人都不具備制定計劃的能力,進一步壓垮參謀作業。反過來說,烏克蘭守軍都是在地人,有些人經營戰場很久,對這些細節非常清楚,這對數量較少的守軍來說就是優勢,可以集中火力在能夠進攻的路線上。
Thumbnail
其他先進裝備更不用提,空軍的價格極為昂貴,但數量無法多到形成壓制,少量質精反而成為不敢運用的拖累。陸軍的先進戰車,看似效能大為提升,但在作戰上面對的不是戰車決戰,而是複合城鎮防禦、步炮、步戰協同的烏軍,此時單一性能不是重點,能不能形成數量加火力的總體優勢才是。
Thumbnail
其他先進裝備更不用提,空軍的價格極為昂貴,但數量無法多到形成壓制,少量質精反而成為不敢運用的拖累。陸軍的先進戰車,看似效能大為提升,但在作戰上面對的不是戰車決戰,而是複合城鎮防禦、步炮、步戰協同的烏軍,此時單一性能不是重點,能不能形成數量加火力的總體優勢才是。
Thumbnail
這幾周要來談一下,打了大半年的俄烏戰爭,究竟有多少可以檢討的地方。不說總檢討,是因為可能幾十年後才能窺得全貌,故只談談當前可以確定的。
Thumbnail
這幾周要來談一下,打了大半年的俄烏戰爭,究竟有多少可以檢討的地方。不說總檢討,是因為可能幾十年後才能窺得全貌,故只談談當前可以確定的。
Thumbnail
要了解戰略上的攻勢守勢,不能單單從軍備去看,更要從歷史跟現狀的格局,著眼「萬一現狀改變後會怎樣」的思維,去探討變化的可能性。 實際的作為 最後,看待攻勢跟守勢戰略,要以實際作為去看。不能只看意圖,或是表面宣稱的樣子,不然現代各國的軍事指導單位都叫做「國家防衛部」,你看過哪個主要國家有「戰爭部」的?
Thumbnail
要了解戰略上的攻勢守勢,不能單單從軍備去看,更要從歷史跟現狀的格局,著眼「萬一現狀改變後會怎樣」的思維,去探討變化的可能性。 實際的作為 最後,看待攻勢跟守勢戰略,要以實際作為去看。不能只看意圖,或是表面宣稱的樣子,不然現代各國的軍事指導單位都叫做「國家防衛部」,你看過哪個主要國家有「戰爭部」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