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三月份終於結束長達九個月的實習生涯,是踏入社會前的磨練試探,也是在舒適圈邊緣外的牛刀小試,雖然過程懵懂跌宕,但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孩子,在臨床上遇到好的老師、好的梯友、好的患者和家屬,可以讓我一概忽略一些辛苦和難受的回憶,尤其在最後這段時光,有個一直鼓勵並激活我鬥志的行程在等待著我,那就是:準備了二十天的假期,四月份要回福建。
距離上次回去已經過了差不多五年,尤其中間又隔著嚴重的疫情,最近好不容易才鬆綁,就早早訂好機票希望趁清明回去看看家人。每個人對家鄉都有一定的歸屬感,不同於「家」包含著具象的人物和地點,還有抽象的情感和羈絆,「家鄉」確確實實是個具象的所在地,雖然我在臺灣成長、讀書,朋友們也都在這,但我對福建泉州金井的坑口村,也就是我外婆家有著很深的歸屬感。我從小就出生在那裡,爸媽在臺灣工作打拚,4歲左右才接我回來,但在外婆家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深深烙印在記憶中,如同一幅山河畫卷,靈動且清晰:那雙層宅邸的冰涼大理石、院子裡那口山泉井、後院的雞鴨和園子裡的小黃、圍繞著宅邸的蔬果花樹、依傍著的山林溪流,都只是畫卷裡的一小部分。
三月的最後一天成功離站,為實習生涯畫下句號。隔天本是可以睡到自然醒的,卻提前被早上四點鐘的鬧鐘吵醒,恍惚中驚覺:啊!今天要回大陸了!從出發到機場、排隊、上飛機都沒有一點實感,直到真正落地,感受到廈門的溫度時才回過神,還有一位貼心的小姐姐提醒我們把外套穿起來,因為外面有點冷。到廈門的班次並不多,所以一出來就看到小阿姨和姨丈在外面等我們,二哥也來了。(關於二哥的小故事在後面)
二、相見
從廈門的機場回外婆家,走高速也至少需要一個半小時,看著窗外跟臺灣相差不大的公路和建築,相對溫和的陽光,倦意冉冉而升,等再次睜眼,姨丈已經將車子駛入外婆家的小徑了。
剛入四月,庭前未熟透的枇杷樹還低調的立在大門旁,一棟兩層樓的大理石平房映入眼簾,門上的浮雕和牆上的鐫刻還是如記憶那般,是在許多名勝古蹟也很少見到的建築。一下車,大阿姨就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所有思緒瞬間從渾渾噩噩的狀態下抽離,真實感受到了「回家」。對了,大阿姨和二哥是從香港回來的,他們比我們早幾天到。
午餐是我跟媽媽作夢都想念的「米粉湯」,這裡的米粉口感特殊,是在台灣也吃不到的味道,再加上外婆的手藝,完全值得頒發這一趟回來的第一名美食。吃飽後睏意襲來,便上了二樓小憩,悠悠轉醒後看了一眼手機,便趕緊下樓衝向後院,生怕手作的窯烤番薯被吃光。外婆的雞鴨舍都整理得特別乾淨,一點味道都沒有,我繞著雞鴨舍晃著,外婆說我可以餵烤番薯的皮給牠們吃,我便吃著金黃色的番薯,再一邊剝下烤得焦黑的皮餵給牠們,怎麼說也算共同享用了一頓美味的午後小點了。順帶一提,這裡的雞是烏骨雞,烏骨雞其實是雪白又漂亮的雞,燉湯特別鮮美,而且外婆養的特別好吃!
這隻鴨子突然咻一下的飛上來,把我嚇了一大跳!然後用不可一世的神態立在上面俯瞰眾生。
很快的,晚餐時刻就到了,舅舅和小阿姨他們去接表弟和表妹回來,難得一大家子都團聚了。我們這些小孩都最喜歡外婆煮的菜,尤其是這道光速空盤的「鳳梨煎排骨」,轉頭就能看到外婆看著大家吃得很滿足所露出的笑容,當下我也覺得特別幸福。雖然很久沒見面,但我們這群兄弟姐妹也很快就熟絡起來,開始胡扯瞎鬧,再從天南聊到地北,真的很久很久沒有感受過這種家族和親情的羈絆,畢竟我跟爸爸那邊的親戚也不熟悉,所以真的很喜歡大家團圓的歸屬感。
剛回來的第一天,以特別圓滿的相見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