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監獄實驗》你了解人性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史丹佛監獄實驗中,研究人員以一個令人震驚的方式展示了人類行為的變異和環境對個體的影響。這個實驗透過模擬監獄環境,探索了權力結構如何改變人們的行為和心理。

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選擇了一批具有良好身心狀態的學生,並隨機分成兩組:監獄守衛和囚犯。監獄守衛被授予權力和控制權,而囚犯則被剝奪了他們的自由和個人權益。實驗預計持續兩週,但很快就引發了出人意料的情況。

一開始,監獄守衛展現了壓制和威脅的行為。他們開始踐踏囚犯的尊嚴,限制他們的自由,甚至施以身體上的虐待。這種權力和壓迫的行為開始對囚犯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囚犯們感到無助、恐懼和被剝奪了人格。

然而,這種環境下的權力濫用也對監獄守衛產生了變化。他們開始變得殘酷、冷漠和自以為是。在實驗的早期,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驕傲,並認為這是維持秩序的必要手段。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迷失了自己,淪為了暴力和虐待的工具。

在這個監獄環境中,一個實驗原本計劃的兩週就變成了六天,因為情況已經完全失控。囚犯的身心健康嚴重受損,監獄守衛也開始失去了自我意識。實驗最終被迫提前結束,因為對參與者的健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害。

史丹佛監獄實驗揭示了權力和環境如何對人類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人們處於壓迫和權力結構下時,他們可能會變得殘忍和冷酷。所以,我們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人類行為背後的因素,以促進個體和社會的良好發展。這個實驗的反思提醒我們保護人權,追求更公平、尊重人性的社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墨韻文人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權力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或特質嗎? 有一項監獄實驗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情~~
Thumbnail
權力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或特質嗎? 有一項監獄實驗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情~~
Thumbnail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在1971年進行的社會心理學實驗,旨在研究權力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實驗模擬監獄環境,參與者表現出殘忍、剝奪他人權利的行為,導致實驗提前結束。該實驗引發了對道德、權力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在1971年進行的社會心理學實驗,旨在研究權力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實驗模擬監獄環境,參與者表現出殘忍、剝奪他人權利的行為,導致實驗提前結束。該實驗引發了對道德、權力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人性究竟本善還是本惡,一直是個歷久不衰的辯論題,這本書正是想挑戰「人性本惡」的想法,用很多種角度來證明人性本善,作者說明我們之所以覺得人性本惡是一種可得性偏差,我們會被最容易浮現的在腦裡的念頭給誤導,每天24小時的新聞台報導的是哪裡有戰爭,哪裡有犯罪,這些負面新聞讓我們對世界感到失望,學校教我們各種
Thumbnail
人性究竟本善還是本惡,一直是個歷久不衰的辯論題,這本書正是想挑戰「人性本惡」的想法,用很多種角度來證明人性本善,作者說明我們之所以覺得人性本惡是一種可得性偏差,我們會被最容易浮現的在腦裡的念頭給誤導,每天24小時的新聞台報導的是哪裡有戰爭,哪裡有犯罪,這些負面新聞讓我們對世界感到失望,學校教我們各種
Thumbnail
《人慈》 帶給我對於人性以及先前學到心理學著名實驗的全新觀點,面對危險或是犯罪行為,便會思考真的人性本善嗎。然而這本書依然相信人的本質是善良而且會做出友善的行為,只是受到其他刺激或是外界因素而變得不人慈。
Thumbnail
《人慈》 帶給我對於人性以及先前學到心理學著名實驗的全新觀點,面對危險或是犯罪行為,便會思考真的人性本善嗎。然而這本書依然相信人的本質是善良而且會做出友善的行為,只是受到其他刺激或是外界因素而變得不人慈。
Thumbnail
選邊站跟貼標籤比思考事件本質還要重要!我們是先支持一個人,才支持他的言行觀點?還是因為他的觀點與我支持的理念相同才支持他?我們能不能分割出對事與對人,還是我們要搶先站好派系位置後就開始械鬥?我們會嘗試去了解事件的本質,或是試圖了解不同立場的人怎麼看待這件事嗎?還是我們要任由輿論導向來選擇戰鬥的工具?
Thumbnail
選邊站跟貼標籤比思考事件本質還要重要!我們是先支持一個人,才支持他的言行觀點?還是因為他的觀點與我支持的理念相同才支持他?我們能不能分割出對事與對人,還是我們要搶先站好派系位置後就開始械鬥?我們會嘗試去了解事件的本質,或是試圖了解不同立場的人怎麼看待這件事嗎?還是我們要任由輿論導向來選擇戰鬥的工具?
Thumbnail
【簡介】 看了很多的電影,尤其關於「人性實驗」的部分,很多學者都會致力於「實驗」,但不知不覺「實驗」就不再是實驗,甚至連原本提出計劃的學者本身,都會成為實驗的一部份。因為他們不知道,走火入魔的不只是被實驗者,還有他們自己,但旁觀者清,唯能做的就是讓實驗者發覺,原來這已經與他們的初衷不同了。
Thumbnail
【簡介】 看了很多的電影,尤其關於「人性實驗」的部分,很多學者都會致力於「實驗」,但不知不覺「實驗」就不再是實驗,甚至連原本提出計劃的學者本身,都會成為實驗的一部份。因為他們不知道,走火入魔的不只是被實驗者,還有他們自己,但旁觀者清,唯能做的就是讓實驗者發覺,原來這已經與他們的初衷不同了。
Thumbnail
我曾經在監獄兼任「性侵害強制治療師」一年。進監獄是一件謹慎的事,我與學長換證件、包包檢查,再由專人帶領通過好幾道鐵門,徒步到某棟大樓,穿過交誼廳與中庭,在側邊教室有專屬的幾間晤談室,水泥隔間灰色牆面,沒有裝潢,簡配一桌兩椅及寫紀錄的電腦,即使如此,還是像單人囚房。
Thumbnail
我曾經在監獄兼任「性侵害強制治療師」一年。進監獄是一件謹慎的事,我與學長換證件、包包檢查,再由專人帶領通過好幾道鐵門,徒步到某棟大樓,穿過交誼廳與中庭,在側邊教室有專屬的幾間晤談室,水泥隔間灰色牆面,沒有裝潢,簡配一桌兩椅及寫紀錄的電腦,即使如此,還是像單人囚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