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美國恐怖故事第十季:雙重收錄Double Feature | 你是天才還是庸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每個人都想要發光發熱,被讚揚有才華,
然而事實是,歷史只會記住少部分的人。」

#宅質劇 #影集 #不負責任分享 #觀後感

─情節大綱─

美國恐怖故事第十季:雙重收錄
每一季為一不同的獨立故事,而本季又拆分為兩個故事

raw-image

第一部 :紅潮(Part 1: Red Tide) 1-6集
講述一家三口來到一個度假小鎮,在夏天這裡以海邊聞名,
而冬天則是許多創作藝術家尋求寂靜以及靈感的地方,
父親是一名編劇,來這裡希望可以激發想像
卻也間接揭開這座小鎮的秘密

raw-image

第二部 :死亡谷(Part 2: Death Valley) 7-10集
美國歷史上有名的外星人事件
51區、屠牛事件、登月假說、第三類接觸、蜥蜴人

raw-image

我個人很喜歡這一季
可以直接晉升到第二名

目前個人排名是《S3女巫集會》《S10紅潮》《S5旅館》
如果有人好奇的話(並沒有)

雖然還是有人說這季爛尾,但比起某幾季一直無限循環的殺人死人
寧願他就這樣見好就收,這季的第一部節奏挺好
讓我一集接一集不願停下來就是最好的證明😂 😂
如果你也喜歡懸疑、黑暗人性那麼第一部真的可以看

第二部則見仁見智,我自己本來就對外星人很感興趣
這部挑選的事件在歷史上都蠻著名的
美恐每一季的故事雖然都是架空時空設定
但其實都有參考一些歷史故事作為主要核心
所以我在看的時候還邊查相關文獻

*

*

*

#深入觀後感 #微雷心得

raw-image
「如果世界上擁有一款黑色藥丸,一款立馬能分辨你是否有天賦的藥丸
你會願意承擔一切後果,吃下它嗎?」

想要偉大並不容易,有些人不懂而把自己逼瘋

他們只看到偉大創作所帶來的成功、名利和財富
但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會成功

只是因為他們心理夠變態

常聽說有些藝術家靠著藥物促長靈感
藥物的效果一體兩面,要嘛成名要嘛墮落

你願不願意忍受痛苦和失敗的機率來實現潛力

raw-image
「平庸的人因為嫉妒而憤慨,非凡的人因為傲慢而暴躁」

劇中強調大腦的枕葉,藥物的目的是刺激感官,因而取得靈感
藝術家之所以少,除了缺乏後天努力,一部份也取決於那1%的天賦
如果本身潛力不夠那就會只是淪為暴力殺人魔

而現實生活中,每100個人就有1人是病態人格
病態人格者也有「成功」「失敗」之分
那些高地位人士 例如大企業CEO、政治人物、律師、外科醫師等
常需要大膽決策的職業,就高機率擁有變態人格特質
因為他們大腦杏仁核與前額葉皮質的連結特異,無法感同身受所以不易恐懼
面對慌亂異常冷靜,心思縝密,善於搬弄都是他們成功的原因

raw-image
「沒才華的人感到的憤怒更陰暗、更強烈」

憤怒只是一個假面的表層情緒
底下可能潛藏著各種原因

只要吃了藥丸都會變得嗜血暴力

一個是意識到自己高人一等,不容許別人對自己指手畫腳
對於那些無所事事的人,即使殺了也不足為惜
另一個,原本還能接受自己,認為是別人不懂欣賞,直到被迫面對事實,

便開始恨世界給了他無法完成的夢想,殺人只是一種無差別的報復行為

raw-image
「成功滋味使人上癮,當你已經嘗到,就不會輕易離開它」

世界很殘酷

擁有才華的人,不一定會被看到
沒有才華的人,認為自己很特別

大家都靠著貶低別人來襯托自己

成功的感覺有一部分來自優越感

這會使人性格扭曲,不惜一切代價突破瓶頸

即使是踩著別人的屍體往上爬

raw-image

而這之中又更極端的例子是

擁有才華也不給留給別人後路的絕對完美

我原本還期待小女兒會在比賽上受挫

沒想到,擋她路者死

有點過於簡單暴力卻又如此合理

raw-image

劇中有兩個角色作為輔助的綠葉
卻依舊個性鮮明,令我印象深刻,不得不拉出來另外說

「病態人格往往富有魅力、精於投人所好,
擅長揣摩情緒,藉此隨心所欲操弄對方」

劇中唯一沒有靠藥物成功的角色(男主角的經紀人)

一開始我以為她就這樣打打醬油領便當
結果她也是夠靈敏,馬上就知道事情不單純
輕輕鬆鬆便擄獲男寵為她做事
她也是主角女兒唯一沒有傷害和看不起的角色
不禁覺得厲害和佩服
她的意圖很鮮明、單刀直入很快就知道誰值得拉攏
感覺很適合當邪教教主,信她得永生

raw-image
「是當一個平庸的人可怕,還是為了名利不擇手段的人可怕」


劇中唯一吃了藥丸,但無法違背道德良心而捨棄成功的角色
(不受小鎮接納的遊民婦女)

每個恐怖片好像都會有個行徑怪異或精神不穩定的可疑人物
通常都是由這個角色來開啟這個地方有多詭異
沒想到也有描寫一段她的心路歷程
在道德和逼不得已之間不斷拉扯的矛盾心情

一開始的她也許只是單純的弱懦,不敢有過多的美好想像
但到最後證實了自己是有才華的
卻終究無法背棄信念,所以選擇捨棄這樣的自己

這根本是殘酷二選一,如果是你會怎麼選?

#延伸閱讀:《隔離島|要當個怪物活著,還是像個好人死去?》

raw-image

這部我之所以很喜歡
主要是在看當下很快就會被帶進懸疑黑暗的氣氛
看完還會有點意猶未盡,因為收尾在是在一個半開放式結局
雖然一開始的反應也是「蛤!結束了?」

不過我是那種 只要有一幕或一句台詞令我印象深刻
我就可以忽略其他爛的地方

在打這篇觀後感的時候
還剛好聯想到病態人格
又讓我對這部描寫的人性有一種加分、昇華的感覺

一開始官方釋出的預告我就超級期待
大家一直猜測會是美人魚或海妖之類的劇情
結果只是擷取大白鯊的牙齒部分
讓我有點小失落
不過整體還是不錯,劇情緊湊
人物的轉換也有描寫到
沒有太多狗血的成分
個人很喜歡,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感覺呢~

#延伸閱讀:《病態人格:是藏著惡意的善良,還是富有魅力的瘋狂?》


raw-image

第二部的篇幅比較小,沒什麼特別心得
但如果搭配一些歷史背景
也許可以滿足一下外星人迷的想像

raw-image

劇情從美國領土遭到不明飛行物入侵開始
當時的總統是德懷特 艾森豪接獲消息後到現場勘查
途中還發現一名女性 艾蜜莉 艾爾哈特
不僅背上有奇怪圖騰,還懷孕2個月

【歷史事件】
1947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發現不明行飛行器物,
農場約400米的範圍,散落著沒見過的金屬碎片
/
艾蜜莉 艾爾哈特 ─ 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飛行員,
1937年嘗試環球飛行,在飛越大平洋期間失蹤
raw-image

他們解剖從飛行物上發現的屍體
卻沒有內臟,像是某種外殼

【歷史事件】
1995年,美國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播出了一部紀錄片,
紀錄片講述美國軍方秘密解剖外星人屍體的過程
直到2006年,有位電視特效師公開承認是他造假,拍好玩的
raw-image

總統在外星人半利誘半威脅的情況下,簽署外星人協議
接受來自外星的科技,並讓他們在地球做實驗

【歷史事件】
1954年,當時總統艾森豪第一次與外星人進行秘密會談
他們訴求希望艾森豪展開對美國人民、甚至全世界的教育計畫。
總統答覆並不認為世界已作好準備,
如果宣佈外星人降臨地球,會使全球陷入恐慌之中。
外星人同意總統的看法,將採持續與個別的地球人接觸的方式,
直到大家能夠接受此種事實為止

而當時處於冷戰時期的美國,各種技術都慢蘇聯一步
所以外星人提供先進技術,幫助美國得以快速發展作為回報
要求美國政府允許在地球設定跨國生物基因研究設備,
同意外星人與人類混種
raw-image

一群年輕人兩男兩女,來到人煙稀少的地區露營放鬆
卻發現大片牛的屍體,解體的部位乾淨整齊

【歷史事件】
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個鄉村,曾經發生過詭異的「殺牛事件」,
農場裡經常會有牛被莫名宰殺後拋棄在野外,而且在死去的牛身邊找不到任何血跡。
2009年,《科學》雜誌的一份報告顯示,家養牛的基因和人類的近似度為80%,
或許外星人是通過研究牛來研究人類。
raw-image

這群年輕人,回家途中,汽車卻失靈
眼前有一道刺眼的光,短暫陷入昏迷
回家不久之後,都發現自己懷孕

【歷史事件】
美國國防情報局(DIA)日前公布一份1500頁機密文件,
內容記載與不明飛行物相關事件,其中包含綁架、心電感應,
甚至紀錄5起外星人與人類女性性接觸,而導致懷孕
raw-image

這群年輕人被政府送到這個神祕的地方(51區),裡面大部分的人跟他們一樣懷孕
當時他們並不知道這個地方是做什麼的,甚至還有登月的場景佈置

【歷史背景】
1960年,在艾森豪執政時提出的 阿波羅登月計畫,
致力完成載人登月以及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標
在1969年成功,並對全世界進行衛星直播
但直到現在仍有人不相信太空人阿姆斯壯真的踏上月球,
認為這是美國的陰謀論
raw-image

之後輪到約翰 甘迺迪執政,歷任總統都會交接與外星人簽署的協議
甘迺迪無法接受還認為這是對新任總統的玩笑,
身為人民信任的總統,卻又要隱瞞這個天大的秘密
他只能跟情婦 瑪麗蓮夢露訴苦,
瑪麗蓮夢露則希望他能誠實的告訴人民

不久便傳出瑪麗蓮夢露陳屍於家中

【歷史事件】
瑪麗蓮夢露1962年5月被發現死於家中,雖然驗屍官裁定可能是自殺
但包含第一位抵達現場警官,以及多名警探都認為這是起嚴密策畫的謀殺
raw-image

得知瑪麗蓮夢露死後,甘迺迪相當懊悔
也許是這時候決定聽取瑪麗蓮夢露的建議,開始組織研究小組
準備向大眾公開外星人的事實,卻在一切準備好之前
前總統艾克就看到新聞說甘迺迪被人以三槍刺殺身亡了
(這邊的時間軸我不是很確定,因為是分別兩集描述的)

【歷史事件】
1963年,甘迺迪乘坐一輛敞篷車遊街拜會市民,卻在拐彎處時,被埋伏的槍手開槍刺殺
關於殺手和臨時調動的路線等多種疑點,產生許多陰謀論的猜測
其中一個就是他打算揭開外星人的秘密所引來的殺身之禍

甘迺迪曾在哥倫比亞大學講演時曾憤怒地說:
「現已查明,總統辦公室一直在支持那個背著美國人民暗中策劃的可怕陰謀。我作為總統,在我任期終了之前應該把這一可怕的事實向所有國民公開……」
raw-image

劇末,外星人來地球還做那麼多人體試驗就是為了能夠完美結合兩種基因取代人類,因為人類只會破壞地球,前總統夫人瑪莉打算反擊,至少爭取更多時間希望人類可以清醒,自救...

【都市傳說? 末日預言?】
外星人早已來到地球,從艾森豪總統當初簽訂的協議便開始
包含灰人、爬蟲族計畫2029年接管地球,取代人類
來自美國一位工程師透漏,這個接管並不會以和平的方式進行
幾十億人口將面臨災害,只有少部分的人能夠僥倖存活
而在工程師演講後的1年,被發現在家中死亡,演講內容才又開始被廣泛關注
raw-image
raw-image


整篇以艾森豪總統做為主要人物,
再以夫人瑪莉連貫全劇
其中描寫不少關於第一夫人的喜好

【歷史背景】
瑪莉 艾森豪,1953-1961丈夫任職期間為美國第一夫人
熱愛服飾珠寶,尤其偏愛粉紅色,
一度引流行熱潮 「瑪米粉」
她還會烹飪一種「百萬美元軟糖」 ,成為廣受民眾歡迎的甜點
熱情好客,推廣大大小小的活動
對員工親切,會舉辦生日晚會,幫忙收集商品優惠券

raw-image

原本沒有打算寫那麼多的,只是想針對幾幕重點
結果自己在查資料時,一不小心就幾乎把整劇分析完了(汗
甚至還有一些我還沒提到呢,51區、蜥蜴人之類的

越查越發現編劇把整個外星人事件研究得很仔細
還整個連貫起來,很厲害
結局爛沒關西,只要肯去查資料,那後面的劇情多到看不完😂
可以延伸閱讀一下老高,馬臉姐

另外有影評說這次的雙重收錄
結局根本雙重傻眼,連續爛尾
不禁讓我懷疑編劇是不是想要學《黑鏡》
想來個隱晦又警世的收尾😂

raw-image

《美國恐怖故事集》
第二季也是每集內容不一樣的單元劇
有幾集還不錯,也有莫名其妙的
但片頭都不一樣超用心,我很喜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追劇少女|生活|記錄
8會員
16內容數
記錄我吃過的電影和戲劇以及一些瑣碎日常
2024/09/10
人真的是不能太臨時抱佛腳 出發前一天才在整理行李 被拖延症害慘,還好最後靠魔法卡解決問題。
Thumbnail
2024/09/10
人真的是不能太臨時抱佛腳 出發前一天才在整理行李 被拖延症害慘,還好最後靠魔法卡解決問題。
Thumbnail
2024/06/07
「我知道她癡迷於我,但這正好滿足我渴望被關注的慾望, 所以我任由她闖入我的生活、侵蝕我的人生。」 #推嗎我不知道 #影集 #馴鹿寶貝 #不專業分享 #觀後感
Thumbnail
2024/06/07
「我知道她癡迷於我,但這正好滿足我渴望被關注的慾望, 所以我任由她闖入我的生活、侵蝕我的人生。」 #推嗎我不知道 #影集 #馴鹿寶貝 #不專業分享 #觀後感
Thumbnail
2024/04/20
在獲得入場券之後就可以開始著手行前準備, 沒想到第一關是租屋,以為在社團就可以輕鬆找到,結果是我太天真…
Thumbnail
2024/04/20
在獲得入場券之後就可以開始著手行前準備, 沒想到第一關是租屋,以為在社團就可以輕鬆找到,結果是我太天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創造歷史似乎對人類總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而這樣的慾望也促使人類去發現、探索,只為了成為某項紀錄的「第一人」;但這樣的過程並不總讓人喜歡,甚至通常宿命地必定會經歷苦難,《世界盡頭的瘋人院:史上首支成功度過南極冬季的探險隊求生錄》所說的,正是這樣的故事。
Thumbnail
創造歷史似乎對人類總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而這樣的慾望也促使人類去發現、探索,只為了成為某項紀錄的「第一人」;但這樣的過程並不總讓人喜歡,甚至通常宿命地必定會經歷苦難,《世界盡頭的瘋人院:史上首支成功度過南極冬季的探險隊求生錄》所說的,正是這樣的故事。
Thumbnail
希望你能夠愛人,希望你可以被人所愛,希望你還能愛這個世界。
Thumbnail
希望你能夠愛人,希望你可以被人所愛,希望你還能愛這個世界。
Thumbnail
由Netflix網飛製播的黑暗榮耀The Glory,從第一部在去年年底上架後,立刻奪下收視冠軍,並且引發觀眾熱烈話題討論。習慣知道盡可能知道結局才願意看劇的我,直到第二部上映,也確認結局是我想要的版本,找個周末進行黑榮(黑暗榮耀)馬拉松。 許多媒體整理出「黑暗榮耀」兩部精采金句或語錄,我特別挑選幾
Thumbnail
由Netflix網飛製播的黑暗榮耀The Glory,從第一部在去年年底上架後,立刻奪下收視冠軍,並且引發觀眾熱烈話題討論。習慣知道盡可能知道結局才願意看劇的我,直到第二部上映,也確認結局是我想要的版本,找個周末進行黑榮(黑暗榮耀)馬拉松。 許多媒體整理出「黑暗榮耀」兩部精采金句或語錄,我特別挑選幾
Thumbnail
《絕命律師》和《絕命毒師》會不會成為經典?請讓時間慢慢的來證明這兩部傑作…
Thumbnail
《絕命律師》和《絕命毒師》會不會成為經典?請讓時間慢慢的來證明這兩部傑作…
Thumbnail
2022上映的美國新黑色心理驚悚片,由『水底情深』、『羊男迷宮』的導演吉勒摩戴托羅執導,改編自威廉·林賽·格雷沙姆的1946年同名小說。由布萊德利庫柏、凱特布蘭琪、東妮克莉蒂、威廉達佛、魯妮瑪拉等人主演。 每一個部分都沒解釋得太多,卻也足以讓人明白。 「循環,一個惡性的循環」 「安慰就像麻藥。」
Thumbnail
2022上映的美國新黑色心理驚悚片,由『水底情深』、『羊男迷宮』的導演吉勒摩戴托羅執導,改編自威廉·林賽·格雷沙姆的1946年同名小說。由布萊德利庫柏、凱特布蘭琪、東妮克莉蒂、威廉達佛、魯妮瑪拉等人主演。 每一個部分都沒解釋得太多,卻也足以讓人明白。 「循環,一個惡性的循環」 「安慰就像麻藥。」
Thumbnail
《國定殺戮日》是一個納粹法西斯的故事,嚴重違反挑戰著現在所謂的普世價值,但故事卻又有一定的寫實性,反映著不少右翼分子的極端想法。 第
Thumbnail
《國定殺戮日》是一個納粹法西斯的故事,嚴重違反挑戰著現在所謂的普世價值,但故事卻又有一定的寫實性,反映著不少右翼分子的極端想法。 第
Thumbnail
本片「反美」意味濃厚,但罵起跟川普一樣爛的自家總統,可能又不僅僅只是一部殺美國傭兵的反美電影,更是反思地方民主體制的侷限,還可以延伸到後殖民、女性主義的面向。而小鎮村攜力反擊的景況,《七武士》感濃厚,也可連結到最近香港、伊拉克、智利的「無大台」社會抗爭。
Thumbnail
本片「反美」意味濃厚,但罵起跟川普一樣爛的自家總統,可能又不僅僅只是一部殺美國傭兵的反美電影,更是反思地方民主體制的侷限,還可以延伸到後殖民、女性主義的面向。而小鎮村攜力反擊的景況,《七武士》感濃厚,也可連結到最近香港、伊拉克、智利的「無大台」社會抗爭。
Thumbnail
殘暴的意思就是資源劣勢而非要逆轉歧視鏈,必須使用比優勢方更加刻薄的動員手段。殘暴而勝利,是在雙方階級地位和資源基本盤相同的情况下。……文明如果是開放系統,依賴資源增量或技術創新超過依賴資源存量的分配利用,壞人總是輸的
Thumbnail
殘暴的意思就是資源劣勢而非要逆轉歧視鏈,必須使用比優勢方更加刻薄的動員手段。殘暴而勝利,是在雙方階級地位和資源基本盤相同的情况下。……文明如果是開放系統,依賴資源增量或技術創新超過依賴資源存量的分配利用,壞人總是輸的
Thumbnail
人生就是選擇,情節就是創造選擇。這是編劇的職業病。我們的選擇將會創造我們的未來,尤其是當你有了小孩,這樣的選擇已經不是西貢叢林或是美國田園那樣充滿象徵性,而是更貼近我們這當下的處境。是非對錯,將取決於我們如何面對恐懼。恐懼是尊嚴最重要的課題。你害怕什麼?你不怕什麼?這將會決定你擁有什麼。
Thumbnail
人生就是選擇,情節就是創造選擇。這是編劇的職業病。我們的選擇將會創造我們的未來,尤其是當你有了小孩,這樣的選擇已經不是西貢叢林或是美國田園那樣充滿象徵性,而是更貼近我們這當下的處境。是非對錯,將取決於我們如何面對恐懼。恐懼是尊嚴最重要的課題。你害怕什麼?你不怕什麼?這將會決定你擁有什麼。
Thumbnail
《國定殺戮日》系列電影的概念相當吸引人:以限時合法犯罪行為的設定,探討了人性與道德的黑暗面;故事劇情也同時諷刺了當今美國政治和隱形不安的社會氣氛,與其說它是一部驚悚動作片,倒不如說它是一部參雜了「政治」與「人性」、政論批評十足的驚悚劇情電影。
Thumbnail
《國定殺戮日》系列電影的概念相當吸引人:以限時合法犯罪行為的設定,探討了人性與道德的黑暗面;故事劇情也同時諷刺了當今美國政治和隱形不安的社會氣氛,與其說它是一部驚悚動作片,倒不如說它是一部參雜了「政治」與「人性」、政論批評十足的驚悚劇情電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