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地的黑暗中,黑暗的思想無法逃避。「謀殺、自殺、餓死、發瘋、凍死,以及魔鬼的所有行徑,都成為腦海中時時出現的影像。」庫克寫道。阿克托斯基更言簡意賅地總結:「我們是一間瘋人院。」
創造歷史似乎對人類總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而這樣的慾望也促使人類去發現、探索,只為了成為某項紀錄的「第一人」;但這樣的過程並不總讓人喜歡,甚至通常宿命地必定會經歷苦難,《世界盡頭的瘋人院:史上首支成功度過南極冬季的探險隊求生錄》所說的,正是這樣的故事。早在人類踏上月球以前,南極曾是許多冒險家的夢想地,但征服必須伴隨代價,有人因此喪失性命,剩餘的倖存者則從此背負難以痊癒的心靈創傷。
「首支成功在南極過冬的探險隊」聽起來是個直得自豪的經驗,但其中大部分的人其實並沒有選擇。1897年8月,背負著全國人民期待的「比利時號」啟航,懷抱著征服南極、找到地磁南極點的夢想,這支探險隊來到當時人類尚未踏足的雪白國度。而在行程延誤、輿論壓力,及虛榮心的驅使下,指揮官傑拉許決定讓整支隊伍冒險在冬季持續往南航行,直接導致整艘船隻最後被冰封在海冰當中。
寒冷、飢餓、疾病、孤立、無盡的黑暗,以及隨時都會喪命所帶來的心理壓力,讓所有人都處於崩潰邊緣;在被危機四伏的冰塊包圍下,使得「比利時號」成為了一座眾人無法逃離「瘋人院」。儘管他們最後成功逃離,並且如傑拉許所願名留青史,但跟失去的那些相比,這些真的值得嗎?
由於是根據史實,並且建構在多位成員返家後出版的回憶錄上,儘管有一些作者腦補的部分,《世界盡頭的瘋人院》大概很難符合小說的定義,在文字的使用上也相對平板。不過這段旅程所經歷的種種冒險,與它所帶給後世人類的影響,本身其實也就已經帶有十足的戲劇性。
就如同現實且加強版的「洞穴寓言」,儘管在沒有辦法100%確認真偽的情況下(畢竟都只能參考當事人第一手的紀錄),《世界盡頭的瘋人院》依舊呈現出了人類在極端情況下,所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光和太陽對於人類的重要性。但最深刻的或許還是這些科學家們對於揚名立萬的堅持與固執,儘管沒辦法下評斷,卻足以讓人深深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