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泰山國小 ,1898,林口下山腳,泰山祖師的命名

#021 泰山國小 ,1898,林口下山腳,泰山祖師的命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望021/泰山國小

..

每次從林口要進入台北盆地的大彎下坡,看到左邊的黎明技術學院大樓,心底總要問:這學校怎去?

一直到某次帶大人去竹林山觀音寺禮佛後,突然心念一轉,甭走國道,看看哪條路可以下到台地山腳平原去。

就找到這條106縣道。

林口泰山間,它叫泰林路。這條路挺美,雖然路上會有年輕人壓車呼嘯而過的驚險畫面,不過風景好,尤其一路是沿著溪流縱谷下坡,後高前低,前檔看去的風景,美。

**

泰山國小也是百年大校,這區域目前都還在興建新社區,所以學校維持在40多班千餘娃的情況。

其實泰林路一路下坡奔來這邊,一過山腳溪橋後,市容瞬間改變,由山景變成市區,到學校門口這邊仍是下坡,市街更是繁榮。

可惜泰林路人車頗多,卻是雙向單線,所以到學校這,雖然路幅小,鄉所還是設置了一座天橋。高兩層樓的H型天橋的確保障了孩子安全過街的功能。

校門高低雙柱,高柱直書校全名,左圍牆內十數株大王椰子樹高挺,覺得氣派非凡。2公頃的校地算是大,但是要容納40多班,加上校後坡地又是公墓區,校區整個顯得相當壓迫。

**

泰山古名「山腳」,位於林口山腳下之故。

所以隸區從清代以來一下新莊,一下又為林口,夾在林口、五股、新莊之間,2/3的土地又是山坡地,相當尷尬,直到民國39年(1950)後才改稱「泰山」設治為鄉。

所以學校也原稱「山腳國校」為此因。

泰山,跟五嶽無關,當年設鄉是因為境內奉祀顯應祖師的「頂泰山巖」、「下泰山巖」二廟之故。

顯應祖師又稱「泰山祖師」,生前在安溪的泰山建「泰山巖」弘法,永春、安溪兩地先民來台開墾奉祖師在此建廟,即為泰山地名由來。

泰山國小,乃成聯名小學。

泰山國小,新北泰山

泰山國小,新北泰山

*

找顯應祖師資料時得到豆知識:台地信仰三祖師有三神蹟:分別是昭應祖師(清水祖師)建造清水巖,白米自出;顯應祖師造泰山巖,磚瓦自現;惠應祖師築泰湖巖,木材自冒,以上被視為三大神蹟,故事出自【閩書】可記。

竹林山觀音寺-泰山國小-下泰山巖-頂泰山巖

竹林山觀音寺-泰山國小-下泰山巖-頂泰山巖


@新北泰山,泰林路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6會員
742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ralk Ch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