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子龍國小,1956|台南佳里|祭祀常山趙子龍|永昌宮|名人紀念小學

#256,子龍國小,1956|台南佳里|祭祀常山趙子龍|永昌宮|名人紀念小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吧?」

我腦袋迅速翻閱影像,嘿!的確去過無誤。本來還想說:

「去過也可以再去啊,這次可以進校去拍校景也很好。」

但嗅到一車子氣氛不太對,尤其是大人口中喃喃有語,我很識趣的轉方向,聽從導航規劃走南47鄉道轉國1北返。

就在與176市道交會的丁字路口,看到對面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廟前牌樓金碧輝煌,看到圖資標「供奉趙子龍將軍的廟」,大起好奇心,直接開車入內參拜。


raw-image


這一行禮,才知這邊是子龍里,而且得到更振奮我心的消息是--附近有一所「子龍國小」!

沒錯,校名就是來自這廟宇,永昌宮。主祀神祇就是熟稔三國中五虎大將之一的常山趙子龍,帝號「趙聖輔天帝君」,因受後主封為永昌侯,乃有廟名。

這附近的路也是以子龍為名,行政區里名更是全國唯一以神明命名為「子龍里」,學校順里命名。

學校不在路邊,處在一片田野中,就是綠中之島,特別是校舍綠瓦白牆拱廊,還附有一尖頂方塔,像極了歐洲田園景色,我說如果這旁邊的稻田換作是葡萄園的話,咱這會不就到了托思卡納?


raw-image


他不置可否,突然想到他沒去過,一霎時覺得尷尬。

校門一條路進,兩旁金禾波湧,開窗就聞到雜著稻香與動物糞便的味道,十分奇特,一車子的人連掩鼻喚關窗關窗。

校門雙方矮柱,赭紅石材拼貼,左柱有學校金名,之後一路矮牆沿著稻田砌起。右邊是風雨球場,入內後大空地停有車輛,後方操場,再後邊還有一校舍。
校地0.89公頃,目前有150餘娃,7個班。學校編屬偏鄉,但是近年在特色課程上辦學有口碑,去年新生還因此增班,給了不少偏鄉小學鼓舞。

至於為何會有子龍廟?

根據廟方的官方說法是源於清康熙年間先人在河中獲得一樟木,上頭竟然給白蟻咬成「常山趙子龍」五字,爾後又有木雕師來村中說被託夢要來雕刻金身,而有廟中兩尊三百年歷史的神像,因立廟而來。

一切甚奇,聽來是令人神往,宇宙冥冥中實非我小輩可以悟與,莫不有感對待萬物,人啊!實在要謙卑。

@台南佳里,麻佳路


raw-image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6會員
745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ralk Ch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和#253的福德國小是在同一年(1954年8月1日)出生的雙胞胎小學,開創初稱「福基國小開德分校」。 但雙姝命運殊異,開礦小仍然存活到今天,111學年的資料顯示,學校有72名娃,編制6班,比前一年又多些娃口;但福德小在102學年(2013)時只剩下18娃,一年級更是沒有新生,此致命條件造成隔年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和#253的福德國小是在同一年(1954年8月1日)出生的雙胞胎小學,開創初稱「福基國小開德分校」。 但雙姝命運殊異,開礦小仍然存活到今天,111學年的資料顯示,學校有72名娃,編制6班,比前一年又多些娃口;但福德小在102學年(2013)時只剩下18娃,一年級更是沒有新生,此致命條件造成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