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人魚真人版觀後感(無雷):非裔小美人魚和容貌攻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出於接下來要進入期末閉關讀書期的報復性及時行樂,還有一種「電影越有爭議我越愛」的反骨個性,我在週末快樂地花錢給迪士尼。雖然我原本已經做好要浪費錢的心理準備,但走進電影院後意外發現:其實這部電影蠻好看的嘛,看來有爭議的電影我真的都很愛。

不過我在看完電影後翻了一下影評,和相關文章影片下的留言,結果發現有87%都在批評女主角的膚色和外型?甚至如果有人說他喜歡這部電影,還會被攻擊是不是收了迪士尼的錢。

先說我不是迪士尼買的,我也很想要賺外快,如果迪士尼要收編我,我會快樂地附上我的銀行帳戶號碼。

先說我一開始並不支持迪士尼找非裔演員來演小美人魚,倒不是因為我覺得什麼「不符合原著」之類的,我根本就不喜歡原版動畫翻拍這回事,想要原汁原味那幹嘛不去看動畫就好,而且很多動畫可以有的操作真人版做就......很奇怪。而且我很唾棄迪士尼這種新瓶裝舊酒、靠一個IP吃老本的做法。如果要拍真人版,我期待看到的是像魔鏡夢遊、黑魔女、庫伊拉這種重新改編惡搞的電影,這才是將經典童話融合現代元素的漂亮策略,不然開發新故事也好。

還有當初迪士尼和某些討論說,非裔小美人魚可以讓「非白人的小孩也能將自己投射到Ariel身上」、「讓非裔小孩覺得自己也能成為小美人魚」,我完全不理解這些說法,因為我會覺得,Ariel這種為愛癡狂甚至靠老爸擦屁股的行為有什麼好當典範的,我更懷疑真的有小女生的夢想是成為公主嗎?(結果真的有,我錯了)

不過我今天進電影院後我有大大改觀,電影的氛圍和劇本有讓我忽視不少元素,比方說我覺得女主的膚色完全不影響觀感,甚至顏值也不是重點,但這兩點引起的爭議倒是可以展開說說。據說小美人魚在推出動畫前將Ariel的頭髮設定成北歐常見的金色,但因為金色在藍色海中的顯色效果不佳,所以換成紅頭髮。而當時紅頭髮的Ariel也引起不少爭議,周邊的玩偶廠商甚至依然出產金髮小美人魚娃娃,是因為小朋友們超愛紅髮Ariel才趕緊換貨的。

這樣看來,Ariel其實在迪士尼公主世界本來就有很前衛的地位嘛,現在來個非白人小美人魚也不過是因應時代再往前一步而已。

再加上我在看完柏傑頓家族後,就能坦然接受非裔亞裔拉丁裔參演古裝劇、或是一些以前被視為白人才能主演的劇碼這個現象,如果這樣的措施能使未來各膚色各族裔的演員有更多參演機會,讓好萊塢和其他國家的電影產業選角是「唯才」而不被膚色什麼的限制,也是一樁善舉。(而且小美人魚還算是虛構角色,之前埃及艷后找黑人演就太過了,畢竟真人角色還是力求還原為妙)

至於那些對女主的相貌批評,這年頭還有這麼公開且肆無忌憚的人身攻擊真是讓我瞠目結舌,我不理解社會整天哀嚎容貌焦慮,現在反過來抨擊人家長相是什麼回事;又或者我應該反過來講,正是因為大眾被主流審美綁架,所以才會拿這套標準來要求自己進而審核別人。我和張兄今天看完電影後有稍微討論這個部分,我們都覺得找一個不符合主流審美的女主角、和一個顯然很合大眾味口的女二,或許是在向觀眾傳遞一個訊息:即便你在多數人眼中「其貌不揚」,依然能依靠其他特質遇到一個你愛他、他也愛你的人,而且這份愛不會因為一個更「好看」的人出現而產生動搖。

儘管我後來有了另一個想法,如果小美人魚的定位是商業片,是不是要多考慮大眾的品味才能賺錢?但如此一來顯得這個選角更加大膽了,看來電影未必只是要迎合群眾,能夠引領潮流更顯魄力。(我沒有要稱讚迪士尼,畢竟他們還是要賺錢,並且不排除想要走黑紅行銷路線)

我有在網路上看到:「會不會之後Elsa也找黑人來演?」呃,就算是有什麼不好嗎?甚至以後海莉貝利的外型成為一種被認可的「美」也沒什麼不好吧?這年代不是在倡導審美多元嗎?可以給條件不同的觀眾們各式各樣「美」的參照,總比以前單一化的審美好吧?

雖然我覺得這部片成功與否除了看總票房以外,還可以看在小小孩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畢竟小朋友的喜愛和感動這些情緒來得最直接,不像大人容易被意識形態和先入為主的偏見左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宥甯的沙龍
12會員
20內容數
廖宥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29
我不會懷疑有人可以住家隔壁天天槍響還能漠不關心這件事,人類很容易麻痹,夢想集中營的劇情完全可以代入台灣社會裡的某些人,因為「家裡沒死過人」,所以對二二八、白色恐怖存疑甚至嗤之以鼻。
Thumbnail
2024/02/29
我不會懷疑有人可以住家隔壁天天槍響還能漠不關心這件事,人類很容易麻痹,夢想集中營的劇情完全可以代入台灣社會裡的某些人,因為「家裡沒死過人」,所以對二二八、白色恐怖存疑甚至嗤之以鼻。
Thumbnail
2024/02/20
「女權」這個詞彙在當今臺灣乃至於全球社會,就如同佛地魔的名字之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諸如漫威等好萊塢大牌電影公司,如果讓女性擔任超級英雄電影主角,便不難在電影預告片下的留言區,看到一些批評電影公司「過度政治正確」的發言。而「父權凝視」的電影敘事角度,也讓女性角色形象塑造立體化之路走得相當坎坷。
Thumbnail
2024/02/20
「女權」這個詞彙在當今臺灣乃至於全球社會,就如同佛地魔的名字之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諸如漫威等好萊塢大牌電影公司,如果讓女性擔任超級英雄電影主角,便不難在電影預告片下的留言區,看到一些批評電影公司「過度政治正確」的發言。而「父權凝視」的電影敘事角度,也讓女性角色形象塑造立體化之路走得相當坎坷。
Thumbnail
2024/02/17
「微臣自知命賤如草芥,陛下自然看不上眼。」蕭牧忱的聲音在死寂的院落裡清晰地迴盪,「但性命已是微臣身上最珍貴之物。」
Thumbnail
2024/02/17
「微臣自知命賤如草芥,陛下自然看不上眼。」蕭牧忱的聲音在死寂的院落裡清晰地迴盪,「但性命已是微臣身上最珍貴之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想很多人喊著說這是一部女性主義影片,可是在我看來,『女性主義』可能只是現實無能為力的真實世界的解藥吧。當女性可以被解放地做自己,好好當個人,追尋她的夢想、成就、能量的釋放,那這個真實又無能為力的世界才有機會前進到下一個階段;找尋意義,然後活在意義裡!
Thumbnail
我想很多人喊著說這是一部女性主義影片,可是在我看來,『女性主義』可能只是現實無能為力的真實世界的解藥吧。當女性可以被解放地做自己,好好當個人,追尋她的夢想、成就、能量的釋放,那這個真實又無能為力的世界才有機會前進到下一個階段;找尋意義,然後活在意義裡!
Thumbnail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Thumbnail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Thumbnail
毫無疑問,芭比是今年暑假最值得到電影院觀賞的娛樂鉅作,完全立下了『玩具改編電影』的新標竿,打破一票人映前的設想,在充滿活力和歡笑的粉紅烏托邦裡上演一段辛辣又天馬行空的平權思辨。
Thumbnail
毫無疑問,芭比是今年暑假最值得到電影院觀賞的娛樂鉅作,完全立下了『玩具改編電影』的新標竿,打破一票人映前的設想,在充滿活力和歡笑的粉紅烏托邦裡上演一段辛辣又天馬行空的平權思辨。
Thumbnail
我在看完柏傑頓家族後,就能坦然接受非裔亞裔拉丁裔參演古裝劇、或是一些以前被視為白人才能主演的劇碼這個現象,如果這樣的措施能使未來各膚色各族裔的演員有更多參演機會,讓好萊塢和其他國家的電影產業選角是「唯才」而不被膚色什麼的限制,也是一樁善舉。
Thumbnail
我在看完柏傑頓家族後,就能坦然接受非裔亞裔拉丁裔參演古裝劇、或是一些以前被視為白人才能主演的劇碼這個現象,如果這樣的措施能使未來各膚色各族裔的演員有更多參演機會,讓好萊塢和其他國家的電影產業選角是「唯才」而不被膚色什麼的限制,也是一樁善舉。
Thumbnail
[問卦] 小美人魚今天全台上映,有人會去看 作者:godofsex (性愛戰神) 問一下 魚人小美今天全台上映 有鄉民會去看黑鯰魚姊嗎? 感覺預售賣得好像不是很好QQ kuosambition 1小時前 是政治正確的黑美人魚嗎? → belucky 1小時前 小鯰魚 chenweichih 1小
Thumbnail
[問卦] 小美人魚今天全台上映,有人會去看 作者:godofsex (性愛戰神) 問一下 魚人小美今天全台上映 有鄉民會去看黑鯰魚姊嗎? 感覺預售賣得好像不是很好QQ kuosambition 1小時前 是政治正確的黑美人魚嗎? → belucky 1小時前 小鯰魚 chenweichih 1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