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沃夫》出版50周年啦!這本長銷不衰的日本兒童文學經典,富有極濃厚的兒童哲學思考趣味,很榮幸受小魯出版社邀請可以為新版撰寫導讀,重新回味一遍,不得不說:天真,真好!
****
【《小熊沃夫》導讀】
天真,真好!
文/謝鴻文(兒童文學作家)
「當樹真好,我好想變成一棵樹喔!」當我們聽到小熊沃夫這麼說,就算以前還不認識沃夫,也不難由此想像他是一隻怎樣的小熊了。
沃夫他憨傻可愛。看到蜜蜂飛在吊鐘花上,也想變成蜜蜂。張開雙手,就覺得自己可以飛了。又如看到鯽魚,竟也異想天開變成魚,但經過鯽魚指導嘗試「艱苦的修行」,最後還是放棄,因為想到自己還有舌頭可以舔蜂蜜,有眼瞼可以閉眼睡覺,真是幸福的事!
看見沃夫於此流露的幼兒特質,完全契合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研究發現:社會心理發展學齡前階段的核心發展是「認同」的概念。透過與父母家人、社會群體的互動,幼兒也要開始建構他的自我認同,進而建立自我存在價值。沃夫即使在追尋認同時有羨慕或困惑,但最後在媽媽溫柔陪伴說明下,找到自己作為熊的快樂與滿足,這樣堅定的自我認同感,便是身心健全成長極大的助力。
沃夫他好奇心強烈。這是所有幼兒身上都容易看到的重要特質,小小腦袋瓜裡,因著大腦神經元的生成作用刺激,對世界充滿無盡的好奇與探索欲望。所以凡事都想一探究竟,行為的表現就是不停發問。
必須提醒大人,可別小看幼兒的發問,如果感到不耐煩,甚至壓迫遏抑了他們的發問,一個追求智慧的心靈,一個小小哲學家可能就此被扼殺早夭了。所幸沃夫的好奇心從來沒有被阻止打斷,就算他依著自己的推理聯想出:「母雞的身體裡頭,至少裝了超過一百顆以上的蛋唷!要不然,怎麼可能每天都有本事生出蛋來?所以說,母雞是用雞蛋做的啦!」這答案縱使有錯,但先容許錯,容許更多積極主動的求知思辨,依然可以走上哲學開啟的愛智慧之旅。
沃夫他天真善良,他聽信了狐太敘說寶藏的事,誤打誤撞遇見了啄木鳥葛拉。第一個得知葛拉擁有的寶藏――他的新娘,沃夫馬上開心道賀,還為他們吹奏口琴,並且要去通知大家來參與他們的婚禮。種種行為反映出沃夫無垢無染的心,能用真誠善良的心相待森林裡的萬事萬物。因此,他也會對關窗戶時不小心夾斷蝴蝶翅膀,導致蝴蝶死亡,那分歉疚自責留下的眼淚,絕對是充滿悲憫哀憐的真情。
又如他得知葛拉家的巢裡正在孕育新生命,自願去保護蛋不被蛇入侵。這世界上眾多義務奉獻熱忱,只為了讓世界更和諧美好的人,在世俗功利者眼中肯定是傻子;然而,在沃夫身上驗證的傻,其實是「大智若愚」,涵養大智則必須依靠仁,依靠仁慈則能行大勇。這是儒家孟子思想的精神,生命之道的養成有所依歸,但現代人經常遺忘。《小熊沃夫》作者神沢利子是否有直接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可以再去研究了解,但也不是絕對重要。因為我們已經能夠明白,修養智仁勇三達德,早已是一種超越時空值得後世尊崇奉行的普世價值。
最後,我們還會在沃夫身上看到他勇於冒險。當金龜子告訴沃夫:「你只要能夠擁有一些東西,是不會弄丟也不會遺失的,就很棒囉!」他努力尋找那個擁有又不會弄丟不會遺失之物的過程中,再次呼應前言,心性必須先有智有仁的倚靠,踐行後才有所悟所得。例如他憂心河水乾涸,去幫助蝸牛和螃蟹尋找水,堅毅執著的貢獻自己微小的力量,其形象恰似故事尾聲出現的彩虹那般美麗啊!
神沢利子貼近幼兒心理,細膩的描繪出小熊沃夫憨傻可愛、好奇心強烈、天真善良、勇於冒險的純淨美好特質。想想我們許多大人也曾經擁有,卻將之弄丟遺失;換言之,所有的大人應該回過頭來向孩子學習,不把他們視作只是一個幼稚的個體,守護他們內蘊的寶藏,亦是守護自己的內在小孩安然靜好。
我曾說:兒童文學是「愛」的文學。讀完《小熊沃夫》,我們會看見小熊沃夫爸媽對他的愛,看見沃夫對萬物的愛,看見作者神沢利子對孩子正向成長的愛,以故事感染之⋯⋯,讓愛滿溢不乾涸,正是大部分兒童文學的終極目的。好的兒童文學老少咸宜,其魅力也在此。
──本文收錄於《小熊沃夫》(文/神沢利子,圖/井上洋介,譯/張桂娥,小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