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才「只能」選擇!你也掌握了4個職涯的秘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讀什麼科系就得選擇那一條路的行業嗎?為什麼我的職涯選擇是由長輩們告訴我該怎麼做比較好?有什麼正確答案嗎?
「讀八年的幼教系不當幼兒園老師,你在幹嘛?」這是23歲畢業那年,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讀了幼教系後我發現還蠻喜歡孩子的,喜歡他們在門口跟我揮手的樣子,喜歡他們比上次更進步,喜歡他們不知道哪來的低笑點,喜歡他們對我搖著屁股跳舞……..。

職涯秘訣1 - 你願意花多少「成本」獲取這樣的「快樂」呢?

教學的準備、教材的製作、教室的布置、班級經營的技巧、事件處理的臨場反應、發表的成果展、家長的回饋與感謝、孩子的進步,多年的實習,每一天的日常,我總能從這些事情中獲得滿足與快樂。
但我深深感受到這些快樂,它需要花費許多的心力及時間去完成,1:15的師生比,每天的提心吊膽,擔心孩子跌倒、受傷,深怕哪個家長來問:「老師!你怎麼沒有注意到我的孩子?」下班後迎接的是教學日誌、觀察記錄、隔日活動的規劃,留下疲憊不堪、睡眠不足的我,我反問自己:「這樣的工作是我要的嗎?我還有其他可能嗎?」

職涯秘訣2 -「專業」可以與「興趣」做結合嗎?

「信義區又有活動可以參加耶!」平日的我總是喜歡到處去街上看看又有什麼好玩的事情。愛湊熱鬧、喜歡與各式各樣的人互動,我發現這是我在生活中感到快樂的來源之一。欸?我的專業「幼教背景」有可能跟興趣「活動」融合嗎?有什麼工作可以做呢?我立刻打開求職網站,找到了第一份在海南島親子飯店「活動企劃」的工作,我帶著好奇與期待的心情,飛去了海南島三亞一探究竟。

職涯秘訣3- 「做」比「說」更有衡量的價值

「蒨!我好猶豫要不要繼續當幼教老師,我喜歡攝影,但是不夠專業,擔心做不好,該怎麼辦?」這是某一天晚上收到的訊息。我沒辦法確定我的朋友對於攝影的熱愛程度有幾分,很多事情想破頭了永遠也不知道就去試試看吧!我認為除了嘗試,別無他法,如同我選擇到親子飯店做活動,累積活動規劃的能力、人與人的相處之道、執行活動時滿滿的成就感,這才發現世界上原來有這麼好玩的工作,我居然連睡覺也在笑呢!

職涯秘訣4 - 我「只能」選擇,還是我「可以」選擇

這幾年來,我的工作都是以「活動企劃」、「派對企劃」為主。規劃與辦理活動必須策劃縝密、臨機應變,這些種種的挑戰及變動性,讓我每次都感到興奮,過程總擁有不同的驚喜,一路上累積了許多的軟實力、也保有自己的硬實力,讓我可以任性的尋找喜歡的工作,同時發展出接案的型式賺錢,讓我不是「只能選擇」而是「可以選擇」。

結語

以上分享了四個小小秘訣,我們先回到這次徵文的主題,「不務正業,到底行不行?」答案是什麼呢?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識自己嗎?你對於自己的選擇做了什麼努力嗎?如果你都已經釐清也想清楚,那麼你現在需要的就是繼續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找到發光發熱的自己!
世界很大,有很多是你想不到的驚喜,勇敢去闖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記得前陣子孩子從學校回來分享老師在課堂上要他們表達以後要做什麼,但沒想到竟然不是讓孩子自由發想,而是給了五個選項讓孩子從中挑選,當時的我就感到有些疑惑,怎麼孩子未來想要成為什麼還是必須限縮在大人所指定的範圍內呢? 確實不可諱言地,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以後的職業多半有著個人意見,無非是希望能有好
Thumbnail
你讀的學校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願,但在學校的環境裏,一定有許多機會可以讓你學習、表現、累積想要去的方向。過程中你花的時間都不會白費,它們會累積成你的經驗、知識,變成你的氣質、你的養份。
Thumbnail
有什麼樣的興趣,你自己的「心裏」或是「身體(行動)」,應該是很清楚的。有興趣到你會花很多時間、不覺時間流逝(也就是進入「心流」)、有興趣到讓你去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你也有這樣很喜歡的事情嗎?那很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思考職涯的第一步。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最近在引導孩子選填志願一事上備感困擾,到底是依從興趣,還是依從分數的強項,到底怎樣選才對呢? 姊夫分享"工作應該是你能力的強項,不一定是自己很喜歡的事。自己很喜歡的事是嗜好,不是工作。 只有很少幸運的人的嗜好也是工作。 "我老公她從小愛打電動,長大成了寫game的工程師
選擇你有熱情的工作:工作就是現實中的一長串時間,如果你不喜歡,任何榮耀都不會消除你的痛苦。 我真的很佩服那些在年輕時就有明確志業跟人生目標的人,他們能夠找到心中熱情的工作,往自己定的明確方向前進,而最終往往也都能獲得甜美的夢想果實。
在現今迅速變遷的職場環境中,協助孩子建立職業規劃是家長不可或缺的責任。這不僅有助於孩子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更能啟發他們實現夢想的勇氣。以下是一些建議,旨在吸引台灣家長的關注,共同開啓孩子在職業之路上的精彩旅程。 條列式內容: 啓發職涯探索: 鼓勵孩子參與職涯探索活動,例如座談會、工作坊,幫助他們
Thumbnail
這天早晨,老師問大家 孩子,將來你們長大了會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呢? 茱麗葉有些擔心。 因為老師問的問題有點困難。 現在我還不知道我想做什麼工作。她嘆氣。 安東尼回答了。 在遊樂場時,我時常對其他同學發號施令!所以,大家都能遵守規則。 等我長大了,我要當警察! 娜塔莉接著說。 我常常跌倒,所以身上經常貼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記得前陣子孩子從學校回來分享老師在課堂上要他們表達以後要做什麼,但沒想到竟然不是讓孩子自由發想,而是給了五個選項讓孩子從中挑選,當時的我就感到有些疑惑,怎麼孩子未來想要成為什麼還是必須限縮在大人所指定的範圍內呢? 確實不可諱言地,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以後的職業多半有著個人意見,無非是希望能有好
Thumbnail
你讀的學校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願,但在學校的環境裏,一定有許多機會可以讓你學習、表現、累積想要去的方向。過程中你花的時間都不會白費,它們會累積成你的經驗、知識,變成你的氣質、你的養份。
Thumbnail
有什麼樣的興趣,你自己的「心裏」或是「身體(行動)」,應該是很清楚的。有興趣到你會花很多時間、不覺時間流逝(也就是進入「心流」)、有興趣到讓你去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你也有這樣很喜歡的事情嗎?那很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思考職涯的第一步。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最近在引導孩子選填志願一事上備感困擾,到底是依從興趣,還是依從分數的強項,到底怎樣選才對呢? 姊夫分享"工作應該是你能力的強項,不一定是自己很喜歡的事。自己很喜歡的事是嗜好,不是工作。 只有很少幸運的人的嗜好也是工作。 "我老公她從小愛打電動,長大成了寫game的工程師
選擇你有熱情的工作:工作就是現實中的一長串時間,如果你不喜歡,任何榮耀都不會消除你的痛苦。 我真的很佩服那些在年輕時就有明確志業跟人生目標的人,他們能夠找到心中熱情的工作,往自己定的明確方向前進,而最終往往也都能獲得甜美的夢想果實。
在現今迅速變遷的職場環境中,協助孩子建立職業規劃是家長不可或缺的責任。這不僅有助於孩子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更能啟發他們實現夢想的勇氣。以下是一些建議,旨在吸引台灣家長的關注,共同開啓孩子在職業之路上的精彩旅程。 條列式內容: 啓發職涯探索: 鼓勵孩子參與職涯探索活動,例如座談會、工作坊,幫助他們
Thumbnail
這天早晨,老師問大家 孩子,將來你們長大了會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呢? 茱麗葉有些擔心。 因為老師問的問題有點困難。 現在我還不知道我想做什麼工作。她嘆氣。 安東尼回答了。 在遊樂場時,我時常對其他同學發號施令!所以,大家都能遵守規則。 等我長大了,我要當警察! 娜塔莉接著說。 我常常跌倒,所以身上經常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