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把我的志願活成他人的志願?關於那些不務正業的日子

公關人生相談室-avatar-img
發佈於公關這檔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之前曾經回到研究所上分享,也曾經接受研究所學妹訪問,談談那些如何進入翻譯所,以及從翻譯所畢業後又如何不務正業的日子。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然而,想像總是比現實豐滿,而現實也會帶著我們走向當初沒有想像過的地方。從大學唸的國際關係、研究所唸的口筆譯,到進入職場後,像是進到全新的遊戲關卡,當初累積的知識和技能已沒有人會用等級和分數評斷自己,取而代之的是實打實的實踐,每一天都需要讓自己的所學,成為公司產出商業價值的一部分。

那些我學過卻讓現實真正教會我的事

在國際關係的世界裡,世界的秩序圍繞著強權和多極體系而運行;每一個國家行為者,都彷彿是在即時戰略遊戲中的角色,屯糧、屯兵和屯軍火,為的是維持恐怖平衡,為的是賭敵人傷我一千必自損八百的那口氣。政治學教我們絕對的權力會導向絕對的腐化,於是我們學國際政治、西洋外交史、中國外交史和政治哲學,也學憲法、行政學和國際組織和國際公法,為的是鑑往知來,希望從人類社會生活的軌跡中,找到一些規律,甚至是如何避戰而獲致世界和平的理想。

然而,經過多年終究發現,再多的國際政治制衡,終究敵不過獨裁與極權者對於權力的貪婪,以及人有限的眼界,往往無法綜觀百年後,自己已經不在的世界。於是,主動引戰成為壓制國內衝突的解方,那個對於權力貪戀的大孩子,終究無法等到之後再吃棉花糖;世界和平還是沒有到來,但全球暖化卻成了此代人類所共同承擔並受盡折磨的共業。

進到翻譯所後,除了對於語言的精雕細琢外,更多的是透過文字和語言,去搭起不同知識領域的橋樑。在翻譯所學著以譯者為中心所開展的職業規範與倫理,以及追求美好語言樣態的理想,走到在實務現場上,多的是需要打帶跑的現學現賣,以及在每一個全新知識領域當中,面對身為全場最無知那人的恐懼。

從核心到邊緣,從中心到邊陲,從主攻到助攻,被放入其他專業領域中的譯者,像是個有隱形斗篷的魔法師,當會議順利進行而感覺不到譯者的存在,或是讀者可以不停頓、像是閱讀母語一般流暢地讀完譯本時,才真正是翻譯發生其魔法之處。

職場就是持續為自己貼標的過程

研究所在學期間,透過兼職做翻譯與寫稿工作,也透過兼職接案接觸了不同科技公司的專案,包括成功案例採訪與撰寫,以及技術文件翻譯。碩二時,待大部分課程都修畢後,因為確定自己不會走專業會議口譯的路,所以休學一年去專利事務所當內部譯者,想測試一下自己是否也適應與喜歡這樣的專職譯者工作型態。

離開事務所後,曾加入外商電子消費品公司儲備幹部計畫,短暫地接觸通路行銷和業務的工作,後來盤點了一下自己的資歷和能力,覺得當時的工作和自己的適配度沒那麼高,辭職後回到學校將論文完成。

終於把論文寫完碩士畢業後,身為文學院的畢業生,面對通常需要兩年相關工作經驗的職缺公告,無論是科技業、零售業還是電商,自己總覺得有些迷惘,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能力、興趣跟市場需求的交集。

後來進入科技業公關代理商,以文字與口語溝通能力為基礎,從頭開始學公關實務,也藉由服務不同科技業客戶和大大小小的專案,累積科技產業的知識和媒體、廠商、同業人脈,另外發展公關相關的主軸能力,也在代理商帶領專案團隊服務不同客戶。在此期間,也擔任譯者的客戶跟大型翻譯專案的PM,實際用上在翻譯所當中所學審稿與譯者溝通的技能。

在離開每日平均工時超過12小時,每天都是氣力用盡又再度滿血復活的公關代理商後,分別擔任過兩間公司的企業公關,學習大型組織內的折衝協調跟資源分配與調配,也訓練高階主管溝通與處理品牌公關危機等專業。

後來基於對於面對人與教育實務的興趣,正式轉換跑道到企業社會責任部門,在台灣做科技教育推廣專案與非營利組織、學校與政府單位,進行企業社會責任專案合作,也執行跨區與跨國的教育專案,嘗試透過專案形式,實際將國際企業資源帶到台灣的下一代身上,也跟小自己至少一輪以上的學生工作,從他們身上看到那些只要有人帶領、投注相當資源,即可有無限潛力的美好質地。

人生就該不務正業?—人生才是我們的正業?

從宏觀的政治學到微觀的人類行為,回顧這一路走來的歷程,或許我最感興趣的,仍是人為什麼做出某些決定?而在那些集體行為背後,又有什麼力量在驅動?從理論到實務,從國際政治到翻譯甚至到科技業,或許我們轉換的從來就不只是專業領域,而是看待人類社會與行為的視角,試著從方方面面去解構、剖析,人之所以為人,那些人性幽微的陰暗與光明面。

即便脫離學校多年,也工作多年,現在的自己好像懂了一些事情,但也好像比當初更無知了。無知在於,因為看過、聽過與體驗的更多,深感知識與經驗世界的廣袤,也因為碰過的人多了,也更相信人類之所以為智人,各種才華和聰明才智在集體運作之下的無可限量。只是如何創造共同利益而非共同為惡,仍舊得回到人性本身。

走向心理諮商領域的下一步,心意雖然堅定,但前景依舊模模糊糊。在模模糊糊之外,或許更多是對於人性的相信,相信人永遠可以為比自己更大的事情而努力,而人來世界上走這一遭,就是在走一條認識自己的路,現在開始,永遠不會太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公關人生相談室的沙龍
279會員
215內容數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2025/02/03
從早期用信用卡取代支付,一直到現在多元的行動支付,無論是用什麼Pay,我們都很習慣出門可以不帶現金或卡片,只需要一支手機即可。這樣的即時跟方便如此理所當然,我們也常忘了這仍舊是基於信用與銀行帳戶裡的現金發展出來的制度,我們所交易的,仍是我們在現實世界當中既有資產和還款能力所累積出的信任。 買斷
Thumbnail
2025/02/03
從早期用信用卡取代支付,一直到現在多元的行動支付,無論是用什麼Pay,我們都很習慣出門可以不帶現金或卡片,只需要一支手機即可。這樣的即時跟方便如此理所當然,我們也常忘了這仍舊是基於信用與銀行帳戶裡的現金發展出來的制度,我們所交易的,仍是我們在現實世界當中既有資產和還款能力所累積出的信任。 買斷
Thumbnail
2025/01/26
我們曾經覺得的無用之事,或許只是我們還沒有用對地方。
Thumbnail
2025/01/26
我們曾經覺得的無用之事,或許只是我們還沒有用對地方。
Thumbnail
2024/09/23
近日在LinkedIn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好的領導者,就像是Wi-Fi一樣,可以把人連結起來,而不是讓人失去連結。好的領導者,會激勵團隊成員,即便當工作成果不如預期,仍會支持團隊成員、支持團隊成員成長而非粉碎信心、善於聆聽而非只是單向述說,也會慶賀團隊成員的成功時刻。
Thumbnail
2024/09/23
近日在LinkedIn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好的領導者,就像是Wi-Fi一樣,可以把人連結起來,而不是讓人失去連結。好的領導者,會激勵團隊成員,即便當工作成果不如預期,仍會支持團隊成員、支持團隊成員成長而非粉碎信心、善於聆聽而非只是單向述說,也會慶賀團隊成員的成功時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少人畢業後的工作跟自己所學完全不沾邊,甚至自己對本科系的專業絲毫沒有興趣,會讀這個科系完全是應家人要求而讀。想找自己的理想職業,卻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專長,履歷到處投,一間公司換過一間,卻發現最終山窮水盡
Thumbnail
不少人畢業後的工作跟自己所學完全不沾邊,甚至自己對本科系的專業絲毫沒有興趣,會讀這個科系完全是應家人要求而讀。想找自己的理想職業,卻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專長,履歷到處投,一間公司換過一間,卻發現最終山窮水盡
Thumbnail
職涯探索 大學的時候以商學院裡的國貿系作為自己前面的志願, 那是為了滿足內心能遊走世界的一個方法, 我也如願的,進入了國貿系就讀。 但很快的,在和國貿相關的科目裡,我發現自己對這些內容並不感興趣, 我很難想像自己未來要從事和議價、報價、填寫表單相關的工作。 但是,其實,國貿工作應該還是有很多面向
Thumbnail
職涯探索 大學的時候以商學院裡的國貿系作為自己前面的志願, 那是為了滿足內心能遊走世界的一個方法, 我也如願的,進入了國貿系就讀。 但很快的,在和國貿相關的科目裡,我發現自己對這些內容並不感興趣, 我很難想像自己未來要從事和議價、報價、填寫表單相關的工作。 但是,其實,國貿工作應該還是有很多面向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Thumbnail
已經好多次面試被問到:「你讀文學的,怎麼會對XX有興趣?」 我走的路和文學越差越遠,甚至會將自己正在做的專案放置在課業之前,成了一個不務正業的學生。
Thumbnail
已經好多次面試被問到:「你讀文學的,怎麼會對XX有興趣?」 我走的路和文學越差越遠,甚至會將自己正在做的專案放置在課業之前,成了一個不務正業的學生。
Thumbnail
早前看見方格子徵文『不務正業,到底行不行』,即時反應是〝何謂正業?〞如果正業是指從事與大學本科直接相關的工作,那麼自己今年從崗位退休後留港從事的義務工作才是正業。
Thumbnail
早前看見方格子徵文『不務正業,到底行不行』,即時反應是〝何謂正業?〞如果正業是指從事與大學本科直接相關的工作,那麼自己今年從崗位退休後留港從事的義務工作才是正業。
Thumbnail
學習沒有終點,起步無分早晚、也不怕快慢。光是願意站起身跨出第一步的自己,就已經值得一份掌聲。即使現在的工作和大學的選擇看起來是「學非所用」,那就再學、再學,總有一天能「學以致用」。人生不就是不停的嘗試?有些風景是不轉彎看不到的,不管現在看來是好是壞。
Thumbnail
學習沒有終點,起步無分早晚、也不怕快慢。光是願意站起身跨出第一步的自己,就已經值得一份掌聲。即使現在的工作和大學的選擇看起來是「學非所用」,那就再學、再學,總有一天能「學以致用」。人生不就是不停的嘗試?有些風景是不轉彎看不到的,不管現在看來是好是壞。
Thumbnail
這又是一篇徵文的文章,聊聊所謂的不務正業。 我在上一篇文章「文科生的職涯路」中,聊到文科生在學校中所學到的專業,並不單單是知識,也包括了技能,雖然那一篇文章中有包含這個題目的部分內容,但這一篇文章中,我想更進一步的聊聊,我自己對於所謂的「不務正業」的想法。
Thumbnail
這又是一篇徵文的文章,聊聊所謂的不務正業。 我在上一篇文章「文科生的職涯路」中,聊到文科生在學校中所學到的專業,並不單單是知識,也包括了技能,雖然那一篇文章中有包含這個題目的部分內容,但這一篇文章中,我想更進一步的聊聊,我自己對於所謂的「不務正業」的想法。
Thumbnail
⁡ 今天工作時,和個案聊到每段人生經歷和做過的工作,如果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那就只是一段段有意義的時光。 ⁡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這句話可以完全體會的人,多半是要有些年紀(我認為至少要25歲以上),才會真的有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從我開始做不務正業邱總監這個專頁後,就在想我曾經學過的這些專業
Thumbnail
⁡ 今天工作時,和個案聊到每段人生經歷和做過的工作,如果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那就只是一段段有意義的時光。 ⁡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這句話可以完全體會的人,多半是要有些年紀(我認為至少要25歲以上),才會真的有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從我開始做不務正業邱總監這個專頁後,就在想我曾經學過的這些專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