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reakin Bad之前:《黑道家族》與當代傳統男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The Sopranos , HBO
對於台灣觀眾而言,「史上最佳」或是「神劇」之首,莫過於2008年播出的《絕命毒師》。除了其中緊湊、張力十足並略帶殘忍的劇情轉折外,最為人追捧並使其區隔於其他同類型影劇的,乃是其對於Walter White這個角色從化學老師到犯罪天才的人物塑造,讓他成為「反英雄」的代表人物。畢竟,在當代,就算是以不道德的手法,有什麼能夠比掙脫中年危機的鐵牢籠更能稱上是英雄之舉?
I am the one who knocks.
但《絕命毒師》並非是本文的重點,這裡要介紹的是較不受台灣觀眾所知、年代也更久遠的《黑道家族》(The Sopranos)。某種程度上,《黑道家族》是《絕命毒師》的前身,更是它的鏡像:該劇主角Tony Soprano同樣是一名身患心理疾病的中年男子,同樣有一位(可能沒那麼煩人的)金髮妻子Carmela,以及一對子女Meadow和Anthony,家庭組成上與White一家相似,符合美國傳統中產階級的家庭想像。
比起Skyler,沒那麼煩人的Carmela
在故事的起頭,兩者也有極大程度的雷同:在《黑道家族》中,以Tony因心理疾病昏倒,而向心理醫師求助作為起頭;《絕命毒師》裡,則是Walter因為罹患癌症,必須鋌而走險踏上製毒路。不論是心理或身體疾病,都代表著中年危機的「具體化」:生活的一事無成、經濟壓力和對於死亡的恐懼,讓Tony和Walter紛紛尋求既有生活之外的解決方式。
然而,與Walter不同,Tony並非是年少不得志、只能窩在高中教小屁孩的化學老師,他是紐澤西的黑手黨老大,犯罪生涯一帆風順、沒有什麼人找他的麻煩,連警察或FBI都必須和他當朋友,因此坐擁龐大的集團和經濟資源。那麼,無論在傳統價值對於男性的期望,抑或資本主義社會對於成功的定義(有龐大的經濟資源和事業)上,Tony Soprano都是名符其實的勝利者(至少在地下世界是如此),這樣的男性有什麼好向心理醫師哭訴、抱怨的?
事實上,至少從劇中內容顯示,能夠抱怨的可多了。從家庭即將面臨的離巢焦慮作為起始,觀眾一路跟隨Tony Soprano和心理醫師Dr. Melfi的療程,理解Tony在生活中的大小事:童年時期母親的不當對待、幫派內部親信的潛在背叛、孩子的教育問題等等。而從這些心理療程和日常生活,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一位惡名昭彰、作為邪惡化身的黑幫份子的真實樣貌:他和普通人一樣,試圖吐露他的情感、調適行為上的道德矛盾,他嘗試做一個好人。
Tony和他的心理醫師 Dr. Melfi。圖源:The Sopranos , HBO
但是,現實條件並不允許。在第六季第五集中,剛從槍傷恢復過來的Tony出席紐約黑手黨老大Johnny女兒的婚禮,過程中Johnny在眾目睽睽下遭到警察逮捕而哭了出來,受到他底下成員的訕笑和質疑;Tony自己更遭到來自警察的針對性安檢而險些昏倒。私密情緒的明顯表露、虛弱的身體是身為一個alpha male不能有的特徵,直接挑戰了Tony作為黑幫老大的地位,因此在本集結尾,他迫於無奈地拖著病體,公開把一個身強體壯的幫眾毫無來由地打得頭破血流。
在上述情節可以說是貫穿全劇之時,我們看到所謂的矛盾綜合體,一個願意更想要吐露私密情感的父權男性,而這也是Tony在第一集對自己的描述:
What happened to Gary Cooper? The strong, silent type. That was an American. He wasn't in touch with his feelings. He just did what he had to do. See, what they didn't know was once they got Gary Cooper in touch with his feelings that they wouldn't be able to shut him up!
Tony將自己比擬為西部片英雄Gary Cooper,藉此描述父權男性在當代會遇到的困境:身負經濟重擔、在條件惡劣的情況下達成不可能的事,卻因為必須扮演嚴肅的英雄,而不能夠讓自己陷於無謂的情感當中,只能把所有困難的事默默的扛起。然而,本劇要呈現的,便是這樣的傳統男性,仍然無法自外於生老病死帶來的憂愁和煩惱;藉此,我們看到在相關影視作品如《教父》、《疤面煞星》中偏差卻又精明的犯罪份子的形象進一步受到複雜化,具體體現了「就算是罪犯也是人生父母養」,把看似窮凶極惡的人賦予血肉。
這也是《黑道家族》不同於《絕命毒師》的出發點,相對於Walter作為一個新好男人如何走向犯罪之路,我們在《黑道家族》看到的是身為黑幫份子的Tony,如何解決心理創傷和道德矛盾,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然而除了主角之外,《黑道家族》中的其他配角更非功能性的裝飾或推動器,包含Tony的妻子Carmela和女兒Meadow作為家族中的女性如何看待黑幫,並程度不一地被捲入犯罪中;以及Tony的姪子Christopher,他做為新一代的黑幫份子,更進一步的在傳統/現代價值之間掙扎,這些都使得《黑道家族》不只是另一部幫派類型片。
The Sopranos , HBO
這並非說《黑道家族》毫無缺點,畢竟作為其故事主軸的美國義裔族群對於台灣觀眾過於遙遠,若非平常就喜愛觀看黑手黨題材的電影(如《四海好傢伙》、《賭國風雲》),可能難以在第一時間就進入這樣的世界觀;而作為20世紀末的影集,每一季的敘事儘管有其主軸,其劇情推進仍不免因多樣的角色而顯得零碎,這都使得習慣快速進入主題、快節奏的現代觀眾望之卻步。但是,可以毫不誇飾地說,《黑道家族》是現代美劇的起點,包含《絕命毒師》系列、《廣告狂人》,乃至近期完結的《繼承之戰》,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就算在此時重看《黑道家族》,你也能夠發現它相異於上述這些「神劇」的獨特魅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絕命毒師》是一部深具衝擊力的美國電視劇,講述了中年化學老師因癌症而決定製毒的故事。本篇試分析劇中的角色如何跨越道德界線,展現人性中的掙扎與複雜情感。透過角色間微妙的互動與導演精湛的鏡頭運用,敘述了主角從自卑到自戀的心理變化,以及該劇如何引發觀眾對道德與自我欺騙的思考。
Thumbnail
夢見一個胖胖的角頭老大,他跟一個色色的,好像也是黑幫的人,同時要入獄。入獄之前,他們買了我們公司的股票。 記者問他們原因,他們說這個是投資,就是說等到他們出獄以後,股票價格漲上來,他們就有錢了。 我那時候在法院,我就想:「他們明明是不相干的黑道,一個是胖的老大,另一個是瘦的角頭。可是他們怎麼會都
Thumbnail
自從N刷完信號和二刷完機智醫生1、2季後,不小心滑到有人介紹〔黑幫的我成了高中生(조폭인내가고등학생이되었습니다)〕這部劇。 雖然我對所謂黑幫劇沒有特別喜好,但〔只有8集〕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誘因,加上主角是還蠻期待的新生代演員,所以二話不說先追了再說。 看之前怕被爆雷所以沒有看太多報導跟介紹,後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Robert Glover是婚姻與家庭治療博士, 擁有超過四十年的專業諮商經驗。 他本身也是正在康復的「好人症候群」患者。 作者自己陳述曾是典型的好人, 他覺得對老婆很溫柔體貼, 老婆還是不開心, 也會拒絕他的求歡。 他想辦法取悅老婆、避免衝突, 老婆還是動不動就生氣。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美劇,《宿敵》第二季(Feud: Capote vs. The Swans Season 2)。描寫作家卡波特與紐約上流社會貴婦之間的恩怨。卡波特不僅文筆好,而且極為洞悉人心,能說會道。在貴婦們需要安慰時體貼入微,為她們排憂解惑;八卦起來又毒舌刻薄,舌綻蓮花;俏皮、冷血和小丑般的做作。
Thumbnail
  劇名為「Breaking Bad」,源自美國南方口語,意思是:一個人不再恪守原本中規中矩的信條,轉而突破底限去做一些壞事。片頭的兩個元素Br(溴)與Ba(鋇),前者常被用做阻燃劑,後者主要用於製造焰火;一個阻燃一個燃燒,反映製毒道德邊緣的掙扎。   本劇共五季62集,於2008年至
Thumbnail
大家看過202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超難搞先生》嗎?電影的第一幕直接破梗,老先生奧托(湯姆漢克主演)在客廳上吊自殺,在他心愛的妻子過世後⋯⋯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憂鬱症或自殺是需要高度重視的議題。這邊根據工作經驗及整理的資料,分享幾點老人憂鬱症的特徵以及家人可協助的途徑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金英夏的「殺手故事」沒有月黑風高,有的只是平凡、普通的韓國現代生活,而隱藏在生活的瑣碎裡的殺手卻恰好因此離我們更近。
Thumbnail
這本書非常真實,卻也令人悲傷。第一次可以這麼近距離地認識到美國黑人貧民社區和幫派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結構,或許我們無法直接幫助到他們,但是至少可以好好反思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生長環境,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擁有相對好的生長環境,才讓我們的努力有所價值。
Thumbnail
在《博物館驚魂夜》裡,一名守夜更人發現館中的死物因魔法活了起來,而且聽他調度。亟於在兒子眼中洗刷“魯蛇”形象的老爸就把孩子帶來,坐上一人貴賓席,而老爸則成了節目主持人。我稱之為《老萊娛親》的翻轉版,足以為當前台灣大選需贏取年輕一代的參選人的諷喻。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絕命毒師》是一部深具衝擊力的美國電視劇,講述了中年化學老師因癌症而決定製毒的故事。本篇試分析劇中的角色如何跨越道德界線,展現人性中的掙扎與複雜情感。透過角色間微妙的互動與導演精湛的鏡頭運用,敘述了主角從自卑到自戀的心理變化,以及該劇如何引發觀眾對道德與自我欺騙的思考。
Thumbnail
夢見一個胖胖的角頭老大,他跟一個色色的,好像也是黑幫的人,同時要入獄。入獄之前,他們買了我們公司的股票。 記者問他們原因,他們說這個是投資,就是說等到他們出獄以後,股票價格漲上來,他們就有錢了。 我那時候在法院,我就想:「他們明明是不相干的黑道,一個是胖的老大,另一個是瘦的角頭。可是他們怎麼會都
Thumbnail
自從N刷完信號和二刷完機智醫生1、2季後,不小心滑到有人介紹〔黑幫的我成了高中生(조폭인내가고등학생이되었습니다)〕這部劇。 雖然我對所謂黑幫劇沒有特別喜好,但〔只有8集〕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誘因,加上主角是還蠻期待的新生代演員,所以二話不說先追了再說。 看之前怕被爆雷所以沒有看太多報導跟介紹,後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Robert Glover是婚姻與家庭治療博士, 擁有超過四十年的專業諮商經驗。 他本身也是正在康復的「好人症候群」患者。 作者自己陳述曾是典型的好人, 他覺得對老婆很溫柔體貼, 老婆還是不開心, 也會拒絕他的求歡。 他想辦法取悅老婆、避免衝突, 老婆還是動不動就生氣。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美劇,《宿敵》第二季(Feud: Capote vs. The Swans Season 2)。描寫作家卡波特與紐約上流社會貴婦之間的恩怨。卡波特不僅文筆好,而且極為洞悉人心,能說會道。在貴婦們需要安慰時體貼入微,為她們排憂解惑;八卦起來又毒舌刻薄,舌綻蓮花;俏皮、冷血和小丑般的做作。
Thumbnail
  劇名為「Breaking Bad」,源自美國南方口語,意思是:一個人不再恪守原本中規中矩的信條,轉而突破底限去做一些壞事。片頭的兩個元素Br(溴)與Ba(鋇),前者常被用做阻燃劑,後者主要用於製造焰火;一個阻燃一個燃燒,反映製毒道德邊緣的掙扎。   本劇共五季62集,於2008年至
Thumbnail
大家看過202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超難搞先生》嗎?電影的第一幕直接破梗,老先生奧托(湯姆漢克主演)在客廳上吊自殺,在他心愛的妻子過世後⋯⋯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憂鬱症或自殺是需要高度重視的議題。這邊根據工作經驗及整理的資料,分享幾點老人憂鬱症的特徵以及家人可協助的途徑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金英夏的「殺手故事」沒有月黑風高,有的只是平凡、普通的韓國現代生活,而隱藏在生活的瑣碎裡的殺手卻恰好因此離我們更近。
Thumbnail
這本書非常真實,卻也令人悲傷。第一次可以這麼近距離地認識到美國黑人貧民社區和幫派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結構,或許我們無法直接幫助到他們,但是至少可以好好反思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生長環境,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擁有相對好的生長環境,才讓我們的努力有所價值。
Thumbnail
在《博物館驚魂夜》裡,一名守夜更人發現館中的死物因魔法活了起來,而且聽他調度。亟於在兒子眼中洗刷“魯蛇”形象的老爸就把孩子帶來,坐上一人貴賓席,而老爸則成了節目主持人。我稱之為《老萊娛親》的翻轉版,足以為當前台灣大選需贏取年輕一代的參選人的諷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