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故居

回故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更]我回到台灣也2個多月,母親一個多月前也回來了。快到中秋,我在書桌前仰望台北的夜晚,我開始懷念起閩北的土地,那個令我魂牽夢影的記憶。我不知道多久後還能再回去,甚至是此生有沒有機會再回去都不曉得。美好只存在於記憶,我刻意去忽略它的不好,那片土地的真實,只留下美。


時光匆匆,我也二十好幾,數來已經十多個春秋未回到我的出生地-福建。

地點、日期:
松山飛廈門6/14
廈門飛松山6/30

搭乘航空:立榮航空

第一次搭動車(中國動車分三種座位,商務艙、一等座、二等座)這是一等座

第一次搭動車(中國動車分三種座位,商務艙、一等座、二等座)這是一等座

到舅舅家的一樓茶房喝茶,中國人真的愛喝茶。btw茶座真酷,真想買一組帶回台灣

到舅舅家的一樓茶房喝茶,中國人真的愛喝茶。btw茶座真酷,真想買一組帶回台灣

牛肉麵,牛肉是粉粉的

牛肉麵,牛肉是粉粉的

聽說這個是參考饒河街

聽說這個是參考饒河街

路上標語很多,而且有民主和自由

路上標語很多,而且有民主和自由

最近蓋好的大公園

最近蓋好的大公園

福清特產-關餅

福清特產-關餅

遇到端午節,我、媽和阿姨去南京找表哥玩。

6/21-6/25,去搭飛機,回程搭高鐵

600公里內的距離,搭高鐵還是比較方便。雖然進動車站也要做安檢。btw中國的地鐵也要做簡單的安檢。

表哥讀的大學&研究所(圖中人物是媽和阿姨)

表哥讀的大學&研究所(圖中人物是媽和阿姨)

在南京吃了好多好多好料,真的吃撐了,每餐都點太多東西,導致每餐都有剩:(

在南京吃了好多好多好料,真的吃撐了,每餐都點太多東西,導致每餐都有剩:(

南京的城牆

南京的城牆

中華民國的總統府,當然現在是歷史古蹟和觀光景點了,而且上面掛的旗子是五星旗

中華民國的總統府,當然現在是歷史古蹟和觀光景點了,而且上面掛的旗子是五星旗

南京南站,中國大城市動車站真多人啊

南京南站,中國大城市動車站真多人啊

要回台灣前,再去一次大舅家,這次有上樓看客廳,圖是舅媽繡的清明上河圖,花了半年完成

要回台灣前,再去一次大舅家,這次有上樓看客廳,圖是舅媽繡的清明上河圖,花了半年完成

在廈門喝的手搖飲,btw中國的飲料蠻常見椰汁、酸奶

在廈門喝的手搖飲,btw中國的飲料蠻常見椰汁、酸奶

在廈門住了一晚,搭了地鐵,到公園逛逛,廈門在熱帶又是小島所以挺濕熱的,當地方言(閩南話)聽得懂呢

在廈門住了一晚,搭了地鐵,到公園逛逛,廈門在熱帶又是小島所以挺濕熱的,當地方言(閩南話)聽得懂呢

很難忘在福建的日子,上次回福建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很多東西也都變了。

希望有天能再回去,也不要有戰爭,福建也在第一線,會很慘。當然這不是我能決定的。


avatar-img
紅檜蘋果的沙龍
11會員
40內容數
Dare to know. 在這個專欄,主題包括書籍、podcast的評價,生活小技巧,旅遊指南,個人抒情。 但不只上述這些,視情況增加類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紅檜蘋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硬體所給予的,軟體所侵蝕之。每年新出的手機容量日益倍增,從16、32、64、128、256、512..後續想必繼續發展下去。猶記當初買64g的XR時,認為容量很足夠我用,然而,現在看看儲存空間,已滿60g!天哪>.< 我到底存了什麼在我的小盒子裡呢?
<以下並無任何投資建議及技巧,是一個股市小白投資的內心世界> 股齡:一年 年紀:21歲 起因:認為通膨會吃掉所存有的錢,因此錢應該投入股市,成為股東獲取公司獲利的分紅,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
星期一開市,台北回到那個人車多的都市,一切又回到平常,彷彿過年期間毫不存在。
最近經過中崙高中前的八德路段,看到前方原本球體的商場已夷為平地。在馬路前等紅燈時,眺望眼前被圍欄築起的空曠土地,我的思緒漸漸回到了往事的光景。 京華城雖然盛大開幕,但是人潮三、四年後漸漸減少,經營環境惡性循環,直到閉幕那天,終沒有起色。
台北青年入淡水滿周年心得分享
硬體所給予的,軟體所侵蝕之。每年新出的手機容量日益倍增,從16、32、64、128、256、512..後續想必繼續發展下去。猶記當初買64g的XR時,認為容量很足夠我用,然而,現在看看儲存空間,已滿60g!天哪>.< 我到底存了什麼在我的小盒子裡呢?
<以下並無任何投資建議及技巧,是一個股市小白投資的內心世界> 股齡:一年 年紀:21歲 起因:認為通膨會吃掉所存有的錢,因此錢應該投入股市,成為股東獲取公司獲利的分紅,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
星期一開市,台北回到那個人車多的都市,一切又回到平常,彷彿過年期間毫不存在。
最近經過中崙高中前的八德路段,看到前方原本球體的商場已夷為平地。在馬路前等紅燈時,眺望眼前被圍欄築起的空曠土地,我的思緒漸漸回到了往事的光景。 京華城雖然盛大開幕,但是人潮三、四年後漸漸減少,經營環境惡性循環,直到閉幕那天,終沒有起色。
台北青年入淡水滿周年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