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ID、後端輸出存檔格式

PH、IL、ID、後端輸出存檔格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常用基本格式(尺寸、解析都會影響檔案大小)

  • PSD檔 -------有圖層可編輯模式(圖層越多,檔案越大)。
  • PSB檔 -------檔案量大於10GB時可存格式,現在檔案動不動都是好幾GB合成(當然結果是巨大的)。
  • Tif檔 -------有圖層或平面化二種模式模式。
  • JPG檔 -------網頁平面化格式(適用於網頁用圖片/優點:速度快、檔案小)。
  • PNG檔 -------網頁透明化格式(適用於須去倍的環境,如LINE貼圖、LOGO/優點:檔案小;圖片清晰)。

使用環境

  • AI置入圖檔時PSD可,如有修改圖檔時(存檔後)回到AI自動更新,不用另外鏈結。
  • 排版軟體如ID,置入時使用TIF檔或JPG檔都可。存檔更新時,軟體需重新更新鏈結。

如果要使用在貼圖的環境,檔案格式須選JPG檔案較小。TIF檔以印刷格式較為常用,PSD檔以電繪圖檔或合成檔使用率較高。


排版軟體

IL常用基本規格

  • A I 檔---製作檔,檔案小、也可以壓縮,存PDF相容格式(在置入ID時可預視)
  • DXF檔---CAD相容格式,製作刀模、室內設計都可。
  • EPS檔----檔案較大,如有崁圖檔案會大過2倍以上。

(PS-1)給印刷廠完稿時---記得要轉外框、將圖檔崁入、不需要的色票刪除。

(PS-2)存的版本也須問過大部分印刷廠,他們都以後端最穩定的版本輸出,並不會跟設計師一樣更新到最新版。

(PS-3)如果可以影子或特殊效果請做在PH裡,再置入AI檔中可以防止破圖跟檔案過大存PDF檔時會有鬼影。


ID常用基本規格

  • indd檔---基本InDesign檔
  • idml檔---(封包)可用不同版本開啟,有時印刷廠版本沒那麼新時。
  • indl檔---範本檔(不可更動),不會改到本體(開啟為新檔案)。



後端輸出機常用格式

  • P S 檔---(以往PDF檔還未面市時,此檔案較為常見)檔案大、解析高
  • PDF檔---(現在常用規格,可另外設定是否要疊印或溢墨標準)
avatar-img
編織者的星空
13會員
192內容數
我用圖用文字編織一個空間,分享一些自我保養的方法與一些心情日記、夢境,也有些繪圖、文學方面的創作,可聊聊心路歷程或是創作靈感;美工、電腦、設計、也略知一點的小技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編織者的星空 的其他內容
標準色規格 常常會因為每個人的螢幕色彩不同,心裡想的是大紅但跟實際印刷出來的顏色卻是洋紅,差距過大時就需要一套標準規格色樣出來與印刷師傅或轉檔美工溝通。 色票種類 四色用色票 很像我們玩過的魔術方塊吧!從左至右(深至淺),一般邊緣都會每個數值可以對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美術店裡看看,裡面有詳細介紹哦
傳統印刷特色: 張數要1000張以上 品質較高(滾筒印刷機、顆粒較細) 可獨立版(需出版有耗材、鋁版) 版型固定(尺寸固定,內容變化) 顏色可要求(可印特別色、金屬色、上光,較準開花較少)水墨或油墨 價格較貴 開花(顏色套印不準) C 青----一般 M紅----肉眼較看得到(較難控制) Y 黃--
我是一個半工半讀的高職生,因家境也不富裕,當時家裡都勸我去讀商科(育達商職),說讀出來好找工作,也不會找不到,因為公司一定要有會計。 但對數學沒興趣的我來說,讀商等於是墜入地獄,會有生不如死的感覺。 家人看我這樣也不好再逼我,就在當時美髮、美容有(能仁家商),這家學校在半山腰,也需要住校、也是一
PH預設CMYK為Japan Color 2001 Coated(日本色域)也是台灣常用色域,基本很少會更換。除非有接到美國來的稿件,才會更改色域US. Sheetfed Coated v2。 日本色域---偏藍 美國色域---偏紅 如果在開檔時出現警告與電腦中描述檔不符時才要注意。 RGB轉換CM
PH基本解析度分為以下幾類 (之前遇到過的經驗,不代表就是正確答案---要看情況): 印刷類 對圖像有較為細緻要求的,如出版畫冊、海報,對畫面較要求的設計師。 解析度350-400DPI。 一般印刷品(照片)解析度300DPI, 一般印刷品(文字-點陣圖)解析度800-1200DPI,越高
舊時代美工需要會的軟體很多,才能創造出精美的圖片與排版。最傳統是以手工割片去背(聽前輩們說起~~這時期倒是沒遇過);聽聞說輪胎也是手工割圓(我有試過用底片完割圓,出來卻是像狗啃過一般,慘不忍堵) 會進入印刷業也是巧合,那時剛畢業只是對電腦很感興趣!上了補習班1年就跑去找相關工作(那時還是看報紙的年代
標準色規格 常常會因為每個人的螢幕色彩不同,心裡想的是大紅但跟實際印刷出來的顏色卻是洋紅,差距過大時就需要一套標準規格色樣出來與印刷師傅或轉檔美工溝通。 色票種類 四色用色票 很像我們玩過的魔術方塊吧!從左至右(深至淺),一般邊緣都會每個數值可以對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美術店裡看看,裡面有詳細介紹哦
傳統印刷特色: 張數要1000張以上 品質較高(滾筒印刷機、顆粒較細) 可獨立版(需出版有耗材、鋁版) 版型固定(尺寸固定,內容變化) 顏色可要求(可印特別色、金屬色、上光,較準開花較少)水墨或油墨 價格較貴 開花(顏色套印不準) C 青----一般 M紅----肉眼較看得到(較難控制) Y 黃--
我是一個半工半讀的高職生,因家境也不富裕,當時家裡都勸我去讀商科(育達商職),說讀出來好找工作,也不會找不到,因為公司一定要有會計。 但對數學沒興趣的我來說,讀商等於是墜入地獄,會有生不如死的感覺。 家人看我這樣也不好再逼我,就在當時美髮、美容有(能仁家商),這家學校在半山腰,也需要住校、也是一
PH預設CMYK為Japan Color 2001 Coated(日本色域)也是台灣常用色域,基本很少會更換。除非有接到美國來的稿件,才會更改色域US. Sheetfed Coated v2。 日本色域---偏藍 美國色域---偏紅 如果在開檔時出現警告與電腦中描述檔不符時才要注意。 RGB轉換CM
PH基本解析度分為以下幾類 (之前遇到過的經驗,不代表就是正確答案---要看情況): 印刷類 對圖像有較為細緻要求的,如出版畫冊、海報,對畫面較要求的設計師。 解析度350-400DPI。 一般印刷品(照片)解析度300DPI, 一般印刷品(文字-點陣圖)解析度800-1200DPI,越高
舊時代美工需要會的軟體很多,才能創造出精美的圖片與排版。最傳統是以手工割片去背(聽前輩們說起~~這時期倒是沒遇過);聽聞說輪胎也是手工割圓(我有試過用底片完割圓,出來卻是像狗啃過一般,慘不忍堵) 會進入印刷業也是巧合,那時剛畢業只是對電腦很感興趣!上了補習班1年就跑去找相關工作(那時還是看報紙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