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路翻譯影片學習 AirDrop 鑑識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前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U2VI-EJZog&t=88s

這件事情是從 B.C. & Lowy 看到的翻譯影片『有個男子利用手機的無線分享功能,傳送「炸彈威脅」給多名乘客,最後飛機緊急降落,男子也隨即遭警方逮捕。』

有趣的是,我們看到警方落地後很明確知道他們要抓的是誰,雖然警方能夠獲得乘客名單,但他們怎麼知道是誰發的?這就激發了我的好奇心。

假設事件

首先,我在思考他們怎麼知道誰發的,我假設了兩種方向。

  • AirDrop 接收檔案後是不是有資訊可以判斷誰傳的?
  • 丟訊息的時候會顯示裝置名稱( XXX’s iPhone),是不是傳訊息的人沒有改手機名?

顯然,後者有點太直接了,雖然最後我看完整個執法過程認為非常有可能是後者。

但我們還是來看看我是怎麼推斷的吧!

AirDrop 鑑識的資料研究

首先開始搜集 AirDrop Forensics 的資料 ,我們找到一篇淺顯易懂的部落格文章,簡單摘要幾種可以幫我們 Forensics AirDrop 的類型。

  • iOS unified log :雖然這個方式沒辦法很直接讓我們知道哪些檔案是透過 AirDrop 進來,但透過時間比對可以知道曾經有 AirDrop 互動過,從而判斷哪些檔案可能是從 AirDrop 進來的。
  • 封包監聽:如果你稍微了解 AirDrop 原理,它是先透過藍芽溝通後用 WiFi 傳輸,所以是有機會可以分析的,但部落格作者自己是沒實踐出來。想深入了解相關知識的話,推薦一下好朋友在 BlackHat EU 講過的相關研究,例如有機會追蹤 iDevice 的 ID,詳情可以看簡報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細節。
  • metadata: 這邊有趣的是,當文件傳輸到蘋果裝置時,蘋果會在 file system 裡面加上註記,所以當複製檔案到其他系統後,這些資訊是會消失的,我們可以從這些資訊中獲得 AirDrop 過來檔案的裝置名稱。

我們大概知道哪些方式可以獲得 DeviceID 或是可以推敲出傳送者資訊的相關方式,接下來就要回來分析事件。我們可以先排除掉兩件事(前提是不假設緊急危難啟動什麼神奇後門調查):

  1. 封包監聽:事件是突發的,當下不可能有專業人員隨時錄製封包來做調查。
  2. 依靠發送訊號推敲來源:手機發送範圍太不固定,不同型號的手機發送範圍不同,很難精準排查。

剩下一種就是把收到的訊息留下來,依靠收訊者手機來去做鑑識,最有可能的方式應該是靠 metadata 來去判斷。

驗證猜想

最後,我們要去看執法過程的影片,完整影片連結在此:https://youtu.be/VbYL8sFjJZM

我這邊節錄幾個重要時刻,提供重要時段傳送門:

  1. 當地時間 09:52 分:執法人員尚未進入飛機,但已經鎖定嫌疑人的年紀與著裝,所以這很明顯並沒有取得收到威脅訊息的手機,就完成了嫌疑犯鎖定。
  2. 當地時間 10:00分:嫌疑人被逮捕,可以確定他拿的是 iPhone,至少確定當事人不是沒有 Apple 裝置或是筆電,抓錯人的機率降低了。
  3. 回到更早之前 09:21 分:另外一位執法人員與機組人員聯絡。很明顯執法人員知道有鎖定嫌疑人,但執法人員不曉得怎麼鎖定的(?)。機組人員也表示她不清楚,只知道其他同仁通知機長,機長聯絡塔台。

所以到這邊全部看完我們大概就能推斷,是機上人員自己就鎖定了嫌疑人,再把資訊提前告知準備登機的執法人員,而普通人能做的就是靠「發送者名字」鎖定嫌犯。如果發送者名字可以連接到現實中的嫌疑人姓名(機組人員與機場獲得飛機乘客名單應該是很簡單的事),嫌犯就能順理成章地浮出水面。

結論

今天這篇非常小品,原因是最近有許多演講、課程要處理,其中包括和學生分享學習資安的經驗。這讓我回想起以前有學生問我,怎樣才能成為優秀的資安研究員?雖然我自認自己離真正優秀還有一些距離。但我認為,成為優秀的資安研究員沒有訣竅,而是依賴一種特質。

優秀研究員擁有相似的特質,對事物充滿天然的好奇心與求證態度(反骨?)。他們對挑戰有獨特的反應,對新事物總是充滿興趣,這不僅體現在工作,更滲透在他們的生活中,不是下班就停止求知,更多時候是換其他的項目繼續探索。我認為這種心態適用於許多場合,而我也在許多優秀的朋友身上看到了這種特質。如果你在猶豫自己適不適合成為資安研究員,或許可以從這個層面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駭客花生醬的沙龍
29會員
14內容數
分享對於資訊安全的分析和評(吐)論(嘈),趨勢觀察、技術分析、觀點評論、科普教育,除了特別專業的網路安全分享,也會穿插一些科普文章與實體安全討論,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畢竟多了解一些安全也就多一份保障。
2025/04/04
這篇文章分享了幾個 iPhone 捷徑自動化應用程式,包括熱量追蹤、簡易記帳和自然語言轉提醒清單,這些捷徑都整合了 OpenAI API,可以有效提高效率。文章也推薦了幾個 Mac/iOS 自動化捷徑資源,例如 RoutineHub、Reddit shortcuts 社群和 AppleFans。
Thumbnail
2025/04/04
這篇文章分享了幾個 iPhone 捷徑自動化應用程式,包括熱量追蹤、簡易記帳和自然語言轉提醒清單,這些捷徑都整合了 OpenAI API,可以有效提高效率。文章也推薦了幾個 Mac/iOS 自動化捷徑資源,例如 RoutineHub、Reddit shortcuts 社群和 AppleFans。
Thumbnail
2025/02/06
此篇文章分享 90 天準備 CISSP 證照考試的經驗,包含考試資訊、學習技巧及資源推薦。學習重點在於掌握核心概念及框架,並透過每週專注一個領域、與朋友討論、善用影片資源等方式提升學習效率。文章也提及一些考試相關的小訣竅,例如:購買含兩次考試機會的套裝組、善用 ISC2 官方資訊及臺北分會資源等。
Thumbnail
2025/02/06
此篇文章分享 90 天準備 CISSP 證照考試的經驗,包含考試資訊、學習技巧及資源推薦。學習重點在於掌握核心概念及框架,並透過每週專注一個領域、與朋友討論、善用影片資源等方式提升學習效率。文章也提及一些考試相關的小訣竅,例如:購買含兩次考試機會的套裝組、善用 ISC2 官方資訊及臺北分會資源等。
Thumbnail
2024/12/27
考 OSCP+ 值得嗎?應該考嗎? OffSec 的課程內容與考試內容的品質真的很好!能夠讓不懂的人有系統地去學習一個知識,加上 OSCP 的 Lab 是很完整的。大家通常會說,如果你需要入門或想要證明自己具備滲透測試的能力,這是一個不錯的證照。 但我想提出一個不同的觀點...
Thumbnail
2024/12/27
考 OSCP+ 值得嗎?應該考嗎? OffSec 的課程內容與考試內容的品質真的很好!能夠讓不懂的人有系統地去學習一個知識,加上 OSCP 的 Lab 是很完整的。大家通常會說,如果你需要入門或想要證明自己具備滲透測試的能力,這是一個不錯的證照。 但我想提出一個不同的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7月17日的聯合報A14版有一則新聞報導,標題是「GPS、M化車可用來追犯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作者在此提供解說。
Thumbnail
7月17日的聯合報A14版有一則新聞報導,標題是「GPS、M化車可用來追犯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作者在此提供解說。
Thumbnail
蘋果在 iOS 17.3 更新中加入了一項新的安全性功能iPhone 遭竊裝置防護,啟用此功能後, 可避免小偷或竊賊偷走你的 iPhone 後立刻重置 Apple ID 密碼, 也能進一步防止對方立即關閉「尋找我的 iPhone」功能,替我們爭取找回 iPhone 的時間。 什麼是iPho
Thumbnail
蘋果在 iOS 17.3 更新中加入了一項新的安全性功能iPhone 遭竊裝置防護,啟用此功能後, 可避免小偷或竊賊偷走你的 iPhone 後立刻重置 Apple ID 密碼, 也能進一步防止對方立即關閉「尋找我的 iPhone」功能,替我們爭取找回 iPhone 的時間。 什麼是iPho
Thumbnail
本法旨在保護個人身心安全、行動自由、生活私密領域及資訊隱私,免於受到跟蹤騷擾行為侵擾,維護個人人格尊嚴,特制定本法。透過警方的保護令程序,可以保護身心受到侵害的被害人,限制犯罪行為人的行動及幹擾
Thumbnail
本法旨在保護個人身心安全、行動自由、生活私密領域及資訊隱私,免於受到跟蹤騷擾行為侵擾,維護個人人格尊嚴,特制定本法。透過警方的保護令程序,可以保護身心受到侵害的被害人,限制犯罪行為人的行動及幹擾
Thumbnail
你的隱私照片、訊息是否神秘地外洩?新購的手機是否遇到耗電速度驟增的情況?你是否感覺自己的行蹤被不明人士掌握?若是你遇到以上的情形,很有可能你的手機正暗中受到威脅。當然,並不是指手機真的叛變或出賣你,而是可能被惡意人士植入了木馬後門,透過這些惡意程式獲取你的個人資訊。
Thumbnail
你的隱私照片、訊息是否神秘地外洩?新購的手機是否遇到耗電速度驟增的情況?你是否感覺自己的行蹤被不明人士掌握?若是你遇到以上的情形,很有可能你的手機正暗中受到威脅。當然,並不是指手機真的叛變或出賣你,而是可能被惡意人士植入了木馬後門,透過這些惡意程式獲取你的個人資訊。
Thumbnail
這件事情是從 B.C. & Lowy 看到的翻譯影片『有個男子利用手機的無線分享功能,傳送「炸彈威脅」給多名乘客,最後飛機緊急降落,男子也隨即遭警方逮捕。』 有趣的是,我們看到警方落地後很明確知道他們要抓的是誰,雖然警方能夠獲得乘客名單,但他們怎麼知道是誰發的?這就激發了我的好奇心。
Thumbnail
這件事情是從 B.C. & Lowy 看到的翻譯影片『有個男子利用手機的無線分享功能,傳送「炸彈威脅」給多名乘客,最後飛機緊急降落,男子也隨即遭警方逮捕。』 有趣的是,我們看到警方落地後很明確知道他們要抓的是誰,雖然警方能夠獲得乘客名單,但他們怎麼知道是誰發的?這就激發了我的好奇心。
Thumbnail
在人手一機的現代,智慧型手機為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生活幾乎只需一台手機,便能解決各種疑難雜症,但在便利背後需要付出的代價為何呢?個資、位置、消費紀錄等各種隱私其實都是網路背後的隱藏成本,在這些被大眾忽略的數位紀錄中,其實輕易地就能拼湊出一個人在真實世界行動軌跡,只要稍加不注意就可能成為網路犯罪加害者的
Thumbnail
在人手一機的現代,智慧型手機為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生活幾乎只需一台手機,便能解決各種疑難雜症,但在便利背後需要付出的代價為何呢?個資、位置、消費紀錄等各種隱私其實都是網路背後的隱藏成本,在這些被大眾忽略的數位紀錄中,其實輕易地就能拼湊出一個人在真實世界行動軌跡,只要稍加不注意就可能成為網路犯罪加害者的
Thumbnail
前情提要: 記憶體分析在數位鑑識調查中為其重要,有時候駭客或者「有心人士」想要湮滅證據 or 毀屍滅跡時,會進行目標證據檔案(也就是被害人的電腦或伺服器)硬碟清除,格式化硬碟多次,洗掉整個犯案軌跡,這時候記憶體分析可能是此案找到證據的重要關鍵。 注意:本研究僅供使用自身電腦,伺服器 or 虛擬機
Thumbnail
前情提要: 記憶體分析在數位鑑識調查中為其重要,有時候駭客或者「有心人士」想要湮滅證據 or 毀屍滅跡時,會進行目標證據檔案(也就是被害人的電腦或伺服器)硬碟清除,格式化硬碟多次,洗掉整個犯案軌跡,這時候記憶體分析可能是此案找到證據的重要關鍵。 注意:本研究僅供使用自身電腦,伺服器 or 虛擬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