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如果機器人比人類更有溫度?《一千種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機器人的存在,對人來說是什麼意義呢?

機器人在未來如何與人類共處的討論,不只是一個社會問題,而已經上升到了哲學的問題。社會問題跟哲學問題差異在哪裡呢?我覺得是,社會問題牽涉的只到生活層面,像是性別自主、居住正義,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透過忽視,把問題拖著不解決,來變相解決它;但哲學問題不行,它是一個人的原則問題,像是上帝是否存在、人類是否凌駕所有生命之上等等,這些問題關乎到每個人對自我認知的敏感脆弱帶,弄得不好還必須要為此獻出生命。

就像蘇格拉底為了肯定自己信仰的城邦制度,不願逃亡慷慨赴死那樣。

如果機器人比人類更有溫度?《一千種藍》-不小王子

如果機器人比人類更有溫度?《一千種藍》-不小王子

機器人的存在是否會對人類造成生物圈地位的轉變,甚至帶來族群滅亡,是一個有趣且即將化為現實的討論。不過人類們也別急著下定論,或許從哲學反思、小說故事裡,能摸索出不那麼可怕的未來。像是這本《一千種藍》,給了種不同尋常的角度切入,來看待這個議題。

那就是,假如機器人能有同理心呢?

書裡的機器人跟一般我們認知冷冰冰的機械不一樣,他(她/它)會思考,會對生命運作的邏輯感到好奇。在閱讀的當下,我想著要是我是那個被機器人問著:「我只是想摸摸馬的鬃毛」,那會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恐懼嗎?還是更加好奇?

我不知道,但應該會對他(她/它)生出一股尊重吧,同樣作為有意識靈魂的尊重。

或許有人會質疑,同理心對這些機器有必要嗎?有了同理心的會比絕對理性的機器人還要強大嗎?這是一個沒辦法有準確答案的問題(畢竟還沒發生),但我覺得如果兩者打起來,有同理心的機器人會贏。因為理性的機器人只為了設定好的目標前進,那其實限制了發展可能性;而有同理心的機器人,能理解、尊重生命,可以協調出更大範圍的支持。

一如現實生態圈、歷史輪迴那樣,能調動、協同越多資源的,有著越高的勝算。

而要能生產出有同理心的機器人,其實變相的就是要人類自己思考清楚,什麼是有同理心的作法?人類自己面對生命的態度又該是什麼?該怎麼分配好彼此的利益,照顧好彼此的情緒。

所以機器人的存在是為了,加速人類思考自己的進度。

《一千種藍》試著給出一些答案,像是機器人在思考該怎麼找到自己的幸福時,後來機器人的答案是,讓關心的人感到幸福,那他(她/它)就幸福。這個答案有點太奉獻,我不是很滿意,但還算喜歡。

或許接著就可以再問,該怎麼尊重生命?生命的價值是什麼?

機器人的愛如果是博愛,那人類就只是渺小生物群中的之一,在機器人具有更高智能的潛力之下,人類是不是真的會遇到危險?但如果要給生命分級,又有誰能來當那個「上帝」呢(誰有那個「資格」)?這個問題很值得再一直問下去,只是要壓抑住人類的優越感。

不知道在末日來臨之前,人類能不能有這種覺悟?

《一千種藍》是關於未來機器人與人類生活模式的一種探索,這種探索不會是最終答案,而是會不斷被挑戰的過程。某種程度來說,我們要珍惜這個過程,那代表了人類還擁有選擇的權利。

現在有能力做出選擇的人,未來也比較容易在時代的洪流裡站穩。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11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不小品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74會員
186內容數
閱讀時喜歡拆解書的含意,有時候會扭曲原意,有時候會借題發揮; 生活時喜歡探索社會的邊界,有時候會充滿興奮,有時候會充滿無奈。 希望在這裡找一個歸宿,一起聊聊書聊聊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小的世界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本討論人生有什麼有用技能的書。對於這種類型的書,我其實有種天然的防備。因為太多是那種教條式說教的書了,就像用命令口氣對小孩說話的大人,認為直接這樣做就好了,或是說做久了你就會懂了,也或許不會,不過沒關係,先做別問就對了,我覺得這是敷衍而且不負責任的,因為他沒有實際的指導意
在科技的進步下,有一個問題顯得越來越迫切,就是人的”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能決定哪些東西可以去除,哪些東西可留下。最早爭執的是自然環境的保護,再來是文化生活,最後甚至可能是人自己本身,討論人的肢體、心智,要留下什麼,怎麼留下
《反動的修辭》是一本討論"反對力量"的書,說著從法國大革命以來政客對於改革,像是民主自由、選舉權和社會福利等等議題,是如何透過幾種修辭法法來模糊視聽,轉移並影響群眾的注意力。
村上特別寫道這不是一本對喜歡古典樂人來說有幫助的書,因為裡面沒有權威的樂理比較或是論述,有的只是一個愛好者興奮的喃喃分享。但這反而更適合大眾讀者,更低的閱讀難度,完全可以當作古典樂的入門
隨著各式各樣的定義、解讀都出現了,有人說它是炒作,甚至是騙局,但也有人說它就是網際網路的未來。到底什麼是元宇宙?它是怎麼出現的?如果只用一句話形容它,應該說:元宇宙是人以數字身份參與和生活的可能的數字世界。
新能源車不只是能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技術層面上,新能源車改造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產業鏈。原本汽油車的零部件有3萬多個,由鋼鐵、輪胎、機械、電子等上百個產業組成。現在無論是零部件供應,還是整車製造,或者是銷售維修,都在為了適應新能源車的到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是一本討論人生有什麼有用技能的書。對於這種類型的書,我其實有種天然的防備。因為太多是那種教條式說教的書了,就像用命令口氣對小孩說話的大人,認為直接這樣做就好了,或是說做久了你就會懂了,也或許不會,不過沒關係,先做別問就對了,我覺得這是敷衍而且不負責任的,因為他沒有實際的指導意
在科技的進步下,有一個問題顯得越來越迫切,就是人的”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能決定哪些東西可以去除,哪些東西可留下。最早爭執的是自然環境的保護,再來是文化生活,最後甚至可能是人自己本身,討論人的肢體、心智,要留下什麼,怎麼留下
《反動的修辭》是一本討論"反對力量"的書,說著從法國大革命以來政客對於改革,像是民主自由、選舉權和社會福利等等議題,是如何透過幾種修辭法法來模糊視聽,轉移並影響群眾的注意力。
村上特別寫道這不是一本對喜歡古典樂人來說有幫助的書,因為裡面沒有權威的樂理比較或是論述,有的只是一個愛好者興奮的喃喃分享。但這反而更適合大眾讀者,更低的閱讀難度,完全可以當作古典樂的入門
隨著各式各樣的定義、解讀都出現了,有人說它是炒作,甚至是騙局,但也有人說它就是網際網路的未來。到底什麼是元宇宙?它是怎麼出現的?如果只用一句話形容它,應該說:元宇宙是人以數字身份參與和生活的可能的數字世界。
新能源車不只是能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技術層面上,新能源車改造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產業鏈。原本汽油車的零部件有3萬多個,由鋼鐵、輪胎、機械、電子等上百個產業組成。現在無論是零部件供應,還是整車製造,或者是銷售維修,都在為了適應新能源車的到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問題: 如果一個機器能夠模擬出完美的情感反應,並表現出與人類相似的自我意識,那麼它是否也有權利擁有「心靈」和「自由意志」? 解釋: 這個思想實驗是對人工智慧(AI)倫理的探索。如果一個機器擁有與人類相似的認知、情感和行為表現,並且看起來具有自主的決策能力,我們是否應該承認它有意識,並給予它道德
Thumbnail
智能機器人的故事,不管是與人對立或與你談感情,過去許許多多,但讓管家機器同理到極限到荒野程度,而不只考慮家事的故事是否創作、經驗過呢? 我想本部動畫片就是這種概念,場景跟動作設計很悅目,模仿是種功能也是種本能,目標就企業而言是營利,就環境而言是生存,那就這台機器而言,尋找目標本身就是目標。
Thumbnail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大意就是要讓機器能夠具備人類的思考邏輯、行為模式和決策能力 透過建立及套用內建於動態運算環境的演算法,來模擬人類智慧活動的基礎技術。 簡言之,AI 的目標就是試圖讓電腦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和行動。  很多人懼怕科技的進化等於人類的退化
Thumbnail
人與機器的關係,就是考驗人性與科技能否完美配合,共創美好未來。 這個課題,值得深思!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數據所構成的AI,可以極為接近以上所描述的這種人,讓人分不清差異。 但科學證明沒有靈魂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要消滅靈魂,而是要讓全體人類達到全身心靈的自由,但只要追求著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只要有科學在的一天,就要證明靈魂不在,科學活著的姿態,就如同第二段所描述的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自從AI浪潮席捲全世界以後,大家都想知道AI的極限可以到那裡?而隨著AI開始人性化,大家比較擔心的是它的善惡觀是否和人類一致? 因為就人類自身來看,每個人、每個種族、每個國家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感,總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對的,這樣的對錯在AI的量子電腦運算中,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 其實最好的
隨著人工智慧、基因工程與腦神經研究的大幅進展,何謂「人」?
Thumbnail
人類並沒有比其他動物、機器人,甚至家裡的吸塵器好到哪裡去。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靈魂或是自由意志,甚至連「感覺」可能都只是順便出現的污染。
Thumbnail
當全世界都沈浸於生成式AI的炫風中,另一個主流則是機器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但在這兩種討論的視角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空間?《一千種藍》這部作品,無疑解答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問題: 如果一個機器能夠模擬出完美的情感反應,並表現出與人類相似的自我意識,那麼它是否也有權利擁有「心靈」和「自由意志」? 解釋: 這個思想實驗是對人工智慧(AI)倫理的探索。如果一個機器擁有與人類相似的認知、情感和行為表現,並且看起來具有自主的決策能力,我們是否應該承認它有意識,並給予它道德
Thumbnail
智能機器人的故事,不管是與人對立或與你談感情,過去許許多多,但讓管家機器同理到極限到荒野程度,而不只考慮家事的故事是否創作、經驗過呢? 我想本部動畫片就是這種概念,場景跟動作設計很悅目,模仿是種功能也是種本能,目標就企業而言是營利,就環境而言是生存,那就這台機器而言,尋找目標本身就是目標。
Thumbnail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大意就是要讓機器能夠具備人類的思考邏輯、行為模式和決策能力 透過建立及套用內建於動態運算環境的演算法,來模擬人類智慧活動的基礎技術。 簡言之,AI 的目標就是試圖讓電腦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和行動。  很多人懼怕科技的進化等於人類的退化
Thumbnail
人與機器的關係,就是考驗人性與科技能否完美配合,共創美好未來。 這個課題,值得深思!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數據所構成的AI,可以極為接近以上所描述的這種人,讓人分不清差異。 但科學證明沒有靈魂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要消滅靈魂,而是要讓全體人類達到全身心靈的自由,但只要追求著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只要有科學在的一天,就要證明靈魂不在,科學活著的姿態,就如同第二段所描述的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自從AI浪潮席捲全世界以後,大家都想知道AI的極限可以到那裡?而隨著AI開始人性化,大家比較擔心的是它的善惡觀是否和人類一致? 因為就人類自身來看,每個人、每個種族、每個國家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感,總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對的,這樣的對錯在AI的量子電腦運算中,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 其實最好的
隨著人工智慧、基因工程與腦神經研究的大幅進展,何謂「人」?
Thumbnail
人類並沒有比其他動物、機器人,甚至家裡的吸塵器好到哪裡去。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靈魂或是自由意志,甚至連「感覺」可能都只是順便出現的污染。
Thumbnail
當全世界都沈浸於生成式AI的炫風中,另一個主流則是機器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但在這兩種討論的視角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空間?《一千種藍》這部作品,無疑解答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