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思考AI背後的未來商機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aw-image


大意就是要讓機器能夠具備人類的思考邏輯、行為模式和決策能力

透過建立及套用內建於動態運算環境的演算法,來模擬人類智慧活動的基礎技術。

簡言之,AI 的目標就是試圖讓電腦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和行動。 

很多人懼怕科技的進化等於人類的退化,根據牛津馬丁學院的卡爾.弗瑞教授以及麥可.奧斯本教授在《就業的未來》中指出:目前有47%的職業,在未來20年內極有可能會消失。

台灣是科技發展迅速的國家,我們長期生活在以科技為中心的社會裡,就連日常生活也早就以科技為中心。我們完全沒有辦法抵抗科技帶來的改變。不管是否願意,這都是無法抗拒的未來,這是科技進化所帶來的成果,或許極有可能會被少數資本家和技術菁英獨占上風。雖然在政治方面會力求消弭兩極化並擴大福利,但未來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可能性非常高。

對於我個人而言,成為具備競爭力的未來菁英將是我的現實問題。倘若我不想被AI淘汰,就必須得另謀退路,因為我們生存,其實需要努力去培養競爭力。

以銀行櫃檯服務人員為例,當轉帳、存款、購買金融商品都透過網路完成,櫃檯服務人員就要轉變成客戶關係經理,從人的角度提供機器還做不到的服務。

以醫生為例。疾病治療如果蒐集夠多病人和病歷大數據,透過AI找出適合的治療方式,診斷更有效率,「醫師更有時間傾聽病患需求,表達關愛,」

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但適應力是人類的強項。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在新書《AI新世界》分析,包括醫生、導遊、理財顧問與酒保等處於結構化環境的工作,未來最有可能的演變方式,是由機器進行幕後分析工作,人變成跟客戶互動的媒介。

李開復在他的書中提到,即使電腦聰明到能打敗世界棋王,但只有人類具有「關愛」和「同理心」。

現實工作被機器取代的速度會有多快,取決於企業對AI能提供的利益嚮往,以及客戶有多願意跟機器互動。

在人工智慧正式全面進佔社會生活之前,我們不能只有恐懼和抱怨,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因應時代的挑戰及時行動,在將來可能會有的「後人類時代」之前,反覆思量何去何從,人類能發明出人工智慧電腦,也一定有能力適應新科技,並學習與之共同協作。

未來,我們即將迎來只有實力者方能生存的時代。我不應該成天害怕機器代替我的工作,我只怕我沒有意願或我沒有能力持續學習與勇敢做出改變。機器人取代工作崗位的問題已經成為了現實,也是我們所有人都要面對的課題。

我正在思考什麼關鍵能力 我可以不必怕被AI取代?

徵詢各位格友替我一起思考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禾氣好財的沙龍
49會員
208內容數
這是我的小小沙龍,分享我的生活和感想,月有圓缺 ,人有禍福 ,會想寫文章的原因是,希望能實現夢想,不知道從哪個時候開始,好像是學生時期又好像是出社會以後,我嚮往可以靠寫文章或是說話賺錢,但不行動只會光想不做,到現在一事無成!年紀到了一定的瓶頸了,我想我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好吧!有想法就動起來,希望我能持續堅持下去 。
禾氣好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5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說,『世界愈不和平,台積電的地緣戰略地位就愈重要。』 烏俄戰爭開打以來,逐漸演變成科技戰、經濟戰及金融戰,以科技戰來說,自動化武器及無人機發展凸顯先進晶片重要性,而台積電的先進晶片占全球比重高達9成,這使得台積電不得不在全球供應鏈和市場中尋求平衡。 台灣半導體業為了響應美
2024/11/05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說,『世界愈不和平,台積電的地緣戰略地位就愈重要。』 烏俄戰爭開打以來,逐漸演變成科技戰、經濟戰及金融戰,以科技戰來說,自動化武器及無人機發展凸顯先進晶片重要性,而台積電的先進晶片占全球比重高達9成,這使得台積電不得不在全球供應鏈和市場中尋求平衡。 台灣半導體業為了響應美
2024/11/05
全球最大晶圓製造商台積電(2330)再飆歷史新天價,股神旗下波克夏,去年5月宣布出清台積電ADR,巴菲特去年5月曾在波克夏年會上告訴投資人,賣出台積電,是因為擔憂兩岸地緣政治緊張情勢,隨後5月中就申報已全數出清台積電。 菲特及其所管理的波克夏公司,在投資決策上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 巴菲特在
Thumbnail
2024/11/05
全球最大晶圓製造商台積電(2330)再飆歷史新天價,股神旗下波克夏,去年5月宣布出清台積電ADR,巴菲特去年5月曾在波克夏年會上告訴投資人,賣出台積電,是因為擔憂兩岸地緣政治緊張情勢,隨後5月中就申報已全數出清台積電。 菲特及其所管理的波克夏公司,在投資決策上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 巴菲特在
Thumbnail
2024/11/01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2021年接任英特爾執行長,因為說了一些話惹怒台積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更公開批評他「態度不客氣」。 基辛格走馬上任後,期盼恢復英特爾自家製造實力,不但沒有維護雙方關係,還向外界強調台灣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此舉也冒犯了台積電。 原本英特爾自行設計卻無法生產的晶片,會交由台積電
2024/11/01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2021年接任英特爾執行長,因為說了一些話惹怒台積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更公開批評他「態度不客氣」。 基辛格走馬上任後,期盼恢復英特爾自家製造實力,不但沒有維護雙方關係,還向外界強調台灣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此舉也冒犯了台積電。 原本英特爾自行設計卻無法生產的晶片,會交由台積電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大意就是要讓機器能夠具備人類的思考邏輯、行為模式和決策能力 透過建立及套用內建於動態運算環境的演算法,來模擬人類智慧活動的基礎技術。 簡言之,AI 的目標就是試圖讓電腦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和行動。  很多人懼怕科技的進化等於人類的退化
Thumbnail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大意就是要讓機器能夠具備人類的思考邏輯、行為模式和決策能力 透過建立及套用內建於動態運算環境的演算法,來模擬人類智慧活動的基礎技術。 簡言之,AI 的目標就是試圖讓電腦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和行動。  很多人懼怕科技的進化等於人類的退化
Thumbnail
目錄 • 前言 • AI 揭曉 • AI 的光明面 • AI 的陰暗面 • 道德困境 • 風險管理 • 總結 前言 人工智慧是人工智慧的縮寫,是這個街區的新孩子。它有可能顛覆行業,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輕而易舉。但這並不全是陽光和彩虹。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嚴重的問題,如失業、道德困境和隱私問題。在
Thumbnail
目錄 • 前言 • AI 揭曉 • AI 的光明面 • AI 的陰暗面 • 道德困境 • 風險管理 • 總結 前言 人工智慧是人工智慧的縮寫,是這個街區的新孩子。它有可能顛覆行業,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輕而易舉。但這並不全是陽光和彩虹。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嚴重的問題,如失業、道德困境和隱私問題。在
Thumbnail
2023人類即將邁向新的科技時代, 面臨新時代來臨人們總會感到一陣慌亂, 分享一些我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看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2023人類即將邁向新的科技時代, 面臨新時代來臨人們總會感到一陣慌亂, 分享一些我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看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隨著時代更迭,AI的功能也日益更新,人工智慧也已經成為現今最備受矚目的焦點。而AI也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幾乎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東西之一。在這充斥著AI的世代,讓人們也不禁開始思考人工智慧對我們的利與弊。
Thumbnail
隨著時代更迭,AI的功能也日益更新,人工智慧也已經成為現今最備受矚目的焦點。而AI也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幾乎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東西之一。在這充斥著AI的世代,讓人們也不禁開始思考人工智慧對我們的利與弊。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開始擔心AI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工作。一些專家預測,未來許多傳統的工作岡位都可能被AI所取代,這將對人們的就業和生計帶來巨大影響。本文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可能性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 首先,AI在許多領域已經展現出了驚人的能力。例如,在製造業中,機器人能夠執行大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開始擔心AI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工作。一些專家預測,未來許多傳統的工作岡位都可能被AI所取代,這將對人們的就業和生計帶來巨大影響。本文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可能性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 首先,AI在許多領域已經展現出了驚人的能力。例如,在製造業中,機器人能夠執行大
Thumbnail
人的抗拒多半來自因為不理解,而產生的恐懼、害怕、擔心、焦慮。但是我想AI不太可能真的取代人,反而是無法與AI共事的人,最終才會被淘汰。 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善用AI,與它成為夥伴,而不是抗拒它,也只有做到接納,才能有改變與創造的可能。
Thumbnail
人的抗拒多半來自因為不理解,而產生的恐懼、害怕、擔心、焦慮。但是我想AI不太可能真的取代人,反而是無法與AI共事的人,最終才會被淘汰。 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善用AI,與它成為夥伴,而不是抗拒它,也只有做到接納,才能有改變與創造的可能。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AI技術的進步使得人工智能可以完成越來越複雜的任務。而隨著AI技術的不斷提高,人類與AI智能的奇異點逐漸趨近,這種情況引發了人們對未來的擔憂和恐懼。本文將探討人類與AI智能的奇異點,並探討這種趨勢的影響。 什麼是人類與AI智能的奇異點? 人類與AI智能的奇異點是指人工智能技術超越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AI技術的進步使得人工智能可以完成越來越複雜的任務。而隨著AI技術的不斷提高,人類與AI智能的奇異點逐漸趨近,這種情況引發了人們對未來的擔憂和恐懼。本文將探討人類與AI智能的奇異點,並探討這種趨勢的影響。 什麼是人類與AI智能的奇異點? 人類與AI智能的奇異點是指人工智能技術超越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趨勢以及科技指數等級的演進,快速的變遷以及不確定性,促使人們開始思考在接下來的10年、20年、30年,世界會演變成什麼樣子?我們會組建出什麼樣的社會?又需要什麼樣的技術?然而,其中討論度最高的仍是一個關於人的本質問題:「未來所需要的人才」、「2030工作十大能力」等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趨勢以及科技指數等級的演進,快速的變遷以及不確定性,促使人們開始思考在接下來的10年、20年、30年,世界會演變成什麼樣子?我們會組建出什麼樣的社會?又需要什麼樣的技術?然而,其中討論度最高的仍是一個關於人的本質問題:「未來所需要的人才」、「2030工作十大能力」等
Thumbnail
解決三項AI人工智慧發展迷思,了解未來工作總量大幅減少的原因
Thumbnail
解決三項AI人工智慧發展迷思,了解未來工作總量大幅減少的原因
Thumbnail
  本系列為翻譯「What the future of work will mean for jobs, skills, and wages?」,它有近二百頁內容。寫這篇的原因,是希望讓大學生及剛出
Thumbnail
  本系列為翻譯「What the future of work will mean for jobs, skills, and wages?」,它有近二百頁內容。寫這篇的原因,是希望讓大學生及剛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