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 x TPAC 音樂劇產業政策對談

2023/07/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參加一場有趣的演講,是由 韓國・SPAC首爾藝術團台灣・TPAC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雙方針對音樂劇產業進行交流對話。

SPAC是大韓民國唯一官方音樂劇團,規模相當於台灣的國光劇團。這次由 SPAC團長 李有梨TPAC節目部經理 林采韻 作為兩方代表。


~內容太精彩了,沒辦法通通記得💦 以下僅紀錄聽講時的os ,暨內容記憶點~


從紐約百老匯到倫敦西區,所有音樂劇的發展,先要有密集的聚落。
大約要有10個可容納1000人以上的劇場聚在一起,才可能發生。

聽起來好不可思議,硬體是極度困難的起手式。或許空間出現後,對音樂劇有熱情的人,會自動將空間補滿?又或許更多小型劇場,反而才能迸發更多的創新與汰換?


目前韓國為音樂劇打造專屬的劇院有10間,專用的有6間,分別在首爾與釜山。

之前曾在韓國聽過演員配合場館換唱法的演出,內心多少有遺憾都花這麼多時間金錢飛韓國了,居然不是YT上原本唱法T^T


這邊提供和我一樣的聽覺刁民們,南韓音樂劇專用/專屬場館列表。

來源:本次簡報檔

來源:本次簡報檔


音樂劇是勞力密集產業,就業率80%,表演率60%。音樂劇教學系統,前後花了20年摸索,最終在2000年於大專院校建立50個專業科系

其實每次聽韓國音樂劇演出,演員唱腔表現隱約透露出某種公版:什麼特質的聲音,在哪種音域下,該使用哪種咬字與共鳴。 原來是他們自己摸索出來的教學系統!

有人說韓國音樂劇流行厚重的聲音,但(不專業觀眾)本人 認為略顯渾厚感在所難免。
因為聲音渲染力要強aka讓觀眾在現場深刻感動,必須層層堆疊。 如同話劇演員將角色剝好幾層,觀眾在現場才感受到「劇場能量流動」;對應音樂劇演員,則是使用聲音來將角色剝好幾層,既然這麼多層,就容易顯得有「厚度」。 畢竟「演技自然」也非人人追求的目標。
近幾次觀賞經驗,發現這類表現技巧似乎在韓國系統中逐漸成形。


尤其那個就業率和表演率,在AI逐漸壯大、人人容易失業的年代裡,高得相當驚人!


音樂劇產業的特點:OSMU(one source multi-use)可能性高的高附加價值產業、易中毒(成癮)、先進國大都市的未來產業、輸出海外可能性高的文化內容產業。
《與神同行》是OSMU很好的例子,音樂劇版本的製作費為2400萬。

OSMU就是台灣企業喜歡講的IP,一個故事可以發展成多種形式,創造更大的產業價值。 日本、美國的動漫IP很厲害,英國是文學IP很厲害,韓國貌似要走多元話路線,企圖將音樂劇作為IP的出發點。


對「成癮」這點特別有感,因為我是很容易被劇場致幻的體質。
從早期使用「暈船」的「暈」來形容自己「暈戲」,到現在改用迷妹專用詞「廢人症」形容「意識陷於虛空的愉悅中,無法回歸現實」。 國內的生活經驗中,只有曾經感受過戲劇魔力的少數同類,才有辦法理解看戲後的飄飄然。


很意外韓國把這件事放入產業特色裡,或者更準確的說,當「成癮」被寫進產業特色而所有人都能一目了然的時候,代表該產業發展阻力超小、發展的時機點到了。



雲白鯨
雲白鯨
聽人聽戲聽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