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這本書,在腦海裡浮現的關鍵字是「輕蔑(contempt)」,作者告訴我們在面對意見不同的個人或人群時,如果表現出來的態度是輕蔑,接下來面臨的反應將會是對立或是衝突,不利於相互溝通與理解。若要使避免讓人與人的交流互動落入此等境地,我們要學會用仁愛的方式,用善良的本心,來面對立場不同、想法不同、意識型態不同、甚或站在對立面的對手。
作者藉由對因為輕蔑的態度在許多場合產生的反應的述說,進一步闡述當我們以開放的心,對與我們意見不同的人抱以尊重的態度,尊重他人充分表達意見的權利,如此將可以看到原本預計會發生激化、衝突、對立的場面將不復發生,取而代之的將是求同存異,進而促進創造與發展,以致為共同目標努力與進步。
在這本書裡,當描述到在面對意見不同或有立場相左的群體時,臉上掛著微笑,對方將很難對人懷有恨意,讓我想到「伸手不打笑臉人」這句老話。這並不是一句老生常談的無用話語,在我工作崗位上有時會面對到相似的場景,在面對著帶著不平之氣或進行抗爭的人們,我會先擺正自己的心態,屏除先入為主的偏見(配合本書說蔑視也行),明確傳達尊重他們表達意見的權利,仔細聆聽訴求,找到雙方都認同的部分,再委婉分說困難之所在及能克服與地方不能克服的理由。通常,帶著善意與同理心的溝通,通常也能獲得善意的回應。
那如果說我就是很難做到的時候要該怎麼辦,作者告訴我們可以先從學習幾個破解的小技巧:第一種,裝也要裝出來,裝久也就成習慣了,有句順口溜說的挺貼切的「古時是慧眼識英雄,現今是會演是英雄」;第二種則是表達感激之情,作者認為感激可以終結輕蔑,因為你不可能輕蔑一個自己感激的對象,建議帶著微笑,表示感激,反覆練習,你就可以變成為一個更客氣的人,一個受到他人敬佩的領導者,成為永遠更強大的一股力量。
另外,令我較為深刻的部分還有提到所謂的「結合型身分認同」及「橋接型身分認同」。前者描寫了你我某特定層面相似,卻與整個廣大社會相異之處,定義了你與他人共通之處是「什麼」;後者則是跨越不同表徵並尋求你我共通的人性和經驗,定義了你與所有其他人團結在一起是「為什麼」。這讓我想到李登輝前總統在1993年提出的「新台灣人」的論述,遙記那時尚在國中的我,直到上高中,依稀記得社會上充斥著台灣人、外省人、原住民、外配(現在稱呼新住民)等等以身分區別你我的氛圍,身分認同在今日看來是狹隘的,但在當時卻是司空見慣,每到選舉則族群議題又在社會發酵及撕裂,在我的心裡就想著,平時的相處誰會去特地區分你的同學或朋友是哪一個族群,操作這議題對於整個國家有何好處,直到新台灣人的新名詞的逐漸普及被社會所認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團結的台灣而不是撕裂的台灣,時至今日,當初的新台灣人已經成為了現在的台灣人,我認為這是社會的整體進步。作者所提的兩種身分認同或許很適合用來說明過去的這種現象,若是用來套用在當前的政經環境也許也可以用來解釋某些現象吧。
最後,書裡也提到「回彈效應」,即當你羞辱某個人時,實際上反而導致對方更堅定其觀點。在生活及工作中也經常可以發現回彈效應確確實實出現在許許多多的人際互動的相處狀況上,書中舉了一些例子來說明這個效應的存在,有興趣的再自己找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