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認同
含有「身分認同」共 6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睡不著騎士的城堡
2025/06/06
身為台灣人的證明!
...顯示更多
#
飲料
#
手搖飲
#
善有善報
15
1
徐風輕拂
2025/06/06
1
要不是善舉,助人遠離糖尿病;死後會上天國 要不是惡舉,剝奪他人無糖份快樂的下午;死後直墜18層地獄
1
臉譜出版的沙龍
2025/05/27
博物館與紀念館呈現何種臺灣史、臺灣認同才「正確」?
民進黨與國民黨政客不僅為歷史記憶而爭執不休,還會為了修復與保存歷史的功勞拔劍擊柱。不過,或許是因為著眼於個人層面,眷村場址體現對國民黨時期的懷念超越了政治紛爭,而這是臺灣其他紀念場址無法辦到的。
#
人文
#
社科
#
歷史
喜歡
留言
臉譜出版的沙龍
2025/05/27
《博物館裡的臺灣史》博物館與紀念場址如何建構臺灣人身分認同、形塑歷史記憶,定調「臺灣的故事」
本書作者是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語文學者鄧騰克教授。他對解嚴後臺灣博物館的定位與轉變尤其感興趣,走訪北、中、南,甚至外島的博物館與紀念場址,也耙梳文獻檔案、學界評論、臺灣本地新聞、官方資料等;作者會帶讀者探訪各大紀念場址與博物館,也引導讀者思考有關歷史記憶的問題。
#
人文
#
社科
#
歷史
喜歡
留言
廖木容的沙龍
2025/05/22
自己決定自己的客家身分:穎真×周錦宏教授
「客底」一詞指的是「受到閩南文化影響而福佬化的客家人後裔」,過去這群人隱身在閩南人為主的台灣生活中,而如今有許多帶有「客底」身分的年輕人浮出水面,試圖找回屬於自己的客家認同。穎真作為其一,小時候時因為一場客語演講比賽意外開啟了與客語的緣分,後續在自己喜歡的演藝領域竟開展出令人意想
#
客家文化
#
身分認同
#
客家
1
留言
無名的沙龍
2025/05/10
「原子習慣」讀後心得(1)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不知道有多少次,對於現況感到憤怒,想要改變現在的自己,但總是三分鐘熱度。 雖然想要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卻因為沒辦法堅持下去,最後以失敗告終。 長期的失敗讓自己產生「這輩子就只能這樣了」的想法。 直到讀了「原子習慣」,我才知道:
#
原子習慣
#
身分認同
#
自我成長
1
留言
獨旅 | 讀旅
2025/04/15
閱讀筆記|原子習慣
《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是一位美國作家,他透過自己做習慣實驗的內容發表在網路上後獲得廣大群眾迴響,也促成了開始著手寫這本書的契機。作者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文字講述了習慣四大法則,也融入了許的認知科學和行為科學,幫助讀者慢慢改變以及建立習慣。 「我們每天的所作所為中,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是
#
閱讀
#
閱讀心得
#
習慣
7
1
限時公開
影論寫作
2025/03/26
癮君子是不可靠的敘事者│Queer (2024)
觀看<Queer>的過程中,不時覺得像是「精美絕倫的電影MV」-相較於<窒息>高門檻的象徵、隱喻,這絕對是種誇讚:幾幀對比光影、飽和色彩、戲劇張力恰到好處的隱喻,佐以多首經典樂曲的精采選用,從視覺、聽覺觸發純美學的體感,使形式更加輕盈、更容易被觀眾接受。內外場景猶如製作精美的舞台劇佈景,也比<窒息>
#
電影
#
Queer
#
盧卡格達戈尼諾
5
留言
劇場狂粉的日常
2025/03/24
〔劇場狂粉的日常〕EP333 - 包容與自我認同的文化之旅~🌴【真雲林閣掌中劇團】《一個皇帝在南洋》
🌿「千里迷君萬里雲,落地生根何處尋?飄洋過海異地生,焉能辨我是何人?」 💞狂粉專屬85折折扣碼來囉~(  ̄▽ ̄)σ 輸入解鎖折扣碼:theatremania 鄭和七次下西洋真實目的其實是尋人超級任務?😳 來賓介紹👏👏👏 -- 團長/主演/編劇:李京曄 -- 導演/編劇:陳昶旭
#
劇場
#
Podcast
#
表演藝術
3
留言
林倚的沙龍
2025/03/14
《聽海湧》願浪潮捲去所有的傷
遲至今年才看了《聽海湧》,想起好久以前看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曾經以為識得的自己,兜兜轉轉,兢兢業業了大半生,才意識到過去的種種,時間、心神、情感,竟無一不是錯付,此後必然迎向瓦解,碎裂,成為虛無抑或成為癲狂,此外大概難有其他。
#
聽海湧
#
二戰
#
戰俘監視員
8
5
陽台觀察者
2025/03/16
3
喜歡沒有反派的戲,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悲,似乎更能讓人深思,但或許那樣的故事太沉重,容易讓人覺得難以承受。看林倚的介紹,剛剛看了聽海湧的宣傳片,我想所有那些參戰過的軍人,即使活下來了,戰後也變不回普通百姓了。 謝謝林倚介紹好片,希望將來台灣有更多優質的歷史片。又,如果想避開因與真實出入而造成爭議,或許用虛擬的角色來還原歷史的情境是不錯的方法。❤️
3
林倚
發文者
2025/03/23
2
陽台觀察者 「所有那些參戰過的軍人,即使活下來了,戰後也變不回普通百姓了。」→我想是的,這是所有戰爭不變的殘酷,希望人們都不要再經歷... 爭議的問題,《聽海湧》已經是虛構角色,但因故事構想取材自真實事件,所以還是受到質疑。我是覺得有點過於苛責了(可能還有一點政治力量在操作...)
2
PassiveSpark被動收入課程啟發系統
2025/03/01
透過「身分認同」打造長久習慣:擺脫自律,讓行動成為你的本能
你還在靠自律培養習慣嗎? 當我們試圖培養新習慣時,往往會陷入「意志力對抗慣性」的痛苦循環。例如,你決定每天晨跑,但當鬧鐘響起時,你的身體卻選擇繼續賴床。這時,你可能會怪自己「缺乏自律」,然而,真正的問題或許不在於意志力,而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 🌅 習慣的關鍵:讓行動符合你的身分認同 《原子習
#
身分認同
#
原子習慣
#
習慣回路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