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三篇都在講半導體是甚麼,又為什麼重要。不過前面偷偷提到的N型與P型半導體其實沒有仔細講,這裡來填坑
如果過目不忘,就會記得第2篇提到N型MOS與P型,這其實源自N型半導體與P型半導體。
我們都知道,半導體就是一個愛導電又不太導電的東東,因為裡面的電子基本上不是很好從原子核的吸引中間抽掉。當電子因為接收到能量而逃離原子核的時候,我們會叫他自由電子,換句話說,在室溫正常環境下,導體的自由電子超多,而半導體的相對很少。
這時前面說的天才就想到,如果我加一些可以提供自由電子的添加物進去(專業術語叫做參雜,就是參了雜質的意思),那這個半導體不就導電度會好一點了?
我們回頭看大家最愛用的半導體原料,矽(Si),矽是一個四價的元素,所以每個矽最外面有四個電子,跟隔壁的四個矽鍵結時就會跟隔壁四個矽都共用一顆電子,滿足八隅體規則,這規則就是所有原子只要外面有八個電子就會很滿足,不會再去想跟其他人反應,就像大家都吃飽了就想睡覺不想做亂一樣,可以參考下圖最左邊
這時每個矽都有8顆電子,電子也穩穩的不太能脫離鍵結,自然也無法成為自由電子。可如果我今天加入一顆砷(As),這個五價的砷天生自備5顆電子在外面,跟隔壁的矽鍵結完,有四顆跟大家共用滿足八隅體後還多一顆電子,這個電子就變成自由電子很好導電,所以我們叫他N型(negative)半導體,因為電子是帶負電,所以是negative,如中圖。
特別提醒一下,加了砷只是讓這整塊東西有自由電子,由於五價的砷加進去時原子核帶的正電與電子數量一樣多,所以整塊東西還是電中性的,只是有個自由電子容易導電而已
反之如右圖,如果我給他一顆三價的元素硼(B),硼天生只有自備3顆電子在外面,想要共用四顆結果少一顆,這時大家都有8顆電子只有這個硼只有7顆,那就不穩定,不穩定的硼沒事就會搶隔壁的電子來滿足自己只有8顆的願望,但這樣隔壁的矽就又少一顆電子,又會去搶隔壁的....很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這樣電子不又會移動、又會導電了嗎? 只是導電的原因來自這個少的電子,本來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現在好像變成坑在跑一般,因此我們就叫這個坑為電洞
電洞並不是一個真的東西,但在大家都有滿滿的電子狀況,的確我們為了好形容,看這個電洞在跑也就比較方便。而電動就因為少了電子,可視為一個帶正電的洞,因此這種叫做P型(positive)半導體
電洞的概念其實離我們真實生活比較遠,難免會不好接受,不過可以想想小學時班上每個座位都是有坐人的,有一天小明請假沒來,這位置就空出來了,然後隔壁的小王因為比較想跟小明旁邊的女生小美坐,所以就偷偷換位置了。假設老師是個臉盲,就只覺得今天的空位怎麼莫名其妙移動了,並不會覺得是小王偷換位了。這些小學生就是電子,而坐位就是電洞,這樣可能比較好想像一點,總之大家只是想要好好表達事情而做的抽換視角誕生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