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中學以下的素養教育與經驗談:國三上自然科,電流與歐姆定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四章基本電學,某些學生一輩子的痛。現在還好,因為課程修正後,較偏向一般性理解,已經不追求複雜計算。且最棒的地方在於,近年課本都有大量圖解,把電流譬喻成河流,高低差來解釋電位差與電阻的概念,已經大大降低理解電的門檻。


即使如此,實際考試還是會撞牆,練習有用但不能只仰賴練習,個人建議需要多一些實作,現在小學就有一些電子積木,可以考慮給學生使用,早點理解電流運作狀況。

給父母親的建議是,如果真有想培養他變成工程師,那自己買點參考書在家練功,筆者個人是覺得,網路上很多外國YOUTUBE影片,用動畫呈現基礎電學,或是小實驗能看,早點接觸會有幫助。但如果小孩沒那資質,或沒走工科打算,是不需要為了多這幾分,從早拚到晚,拿去看社會科比較有意義。

電流

一開始的部分是靜電,坦白說筆者個人認為,表面電子怎麼轉移,直接背起來比較省事,因為經驗上遇過的案例,想在這個年紀理解電子的轉移實在很難,尤其是為何同樣是磨擦,毛皮摩擦塑膠棒使其帶負電、絲綢摩擦玻璃棒卻使其帶正電?

呃,不如別解釋太多,直接說這是以後的事情,先記起來。

把重點放在電荷的移轉跟原則,如「導體的電荷可以自由移動,非導體不行」,而在可以流動的物質上,正負電荷符合「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並可以透過這些原則操作,讓某些物體帶有正電或負電,學習重點要放在動態變化,學生建議繪圖表示變化,教師建議上刻劃連續圖,或乾脆放影片。

以下來談容易弄錯的經典案例,第一個經典例子「感應起電」,也是許多人沒搞懂的。

raw-image

好的,筆者知道有人想吐槽這講法不對。的確是不大對,但卻是經驗中教學效率最好的,在此講述負電荷會動、正電荷其實是不會動的洞……筆者再次強調,教學效果不好,太多對現在學生無用的東西,那不如先把操作性定義的弄清楚就好。

藉「圖像化」理解電荷移動

這邊的重點要放在前面,先感受到使用帶電物體,會讓導體內部的電荷移動,很像磁鐵的感覺。感覺很重要,磁性正負相吸小學有教,故很適合當成比喻,後半的電荷移動,要有一種「推動」的動作,把同性電荷推出去的感覺。講感覺會有老師不爽,但筆者要強調的是,如果連圖樣的變化都感受不出,那就真的是死背。有那天份看文字就上手的人,畢竟是少數。

所以接觸起電又怎麼回事?

raw-image

好了,別吐槽了。基本上就是看地方,中等程度以下的,聽不懂太多移轉概念,請不要自己在白領學區,就認為其他地方的學生都一樣。感應起電與接觸起電,重要的是教師的臨場表演,筆者見過的狀況,學生理解程度與老師本身會不會教高度相關,針對不同學生用不同方法,效果差異極大。但不管哪種學生,關鍵都要「圖像化」,最好是有教材可以顯示電荷移動,且分解步驟最好。

這邊的重點在第3步,老師上課最好用正負電荷抵銷,如果你有解釋電洞,就用填洞的概念,一個蘿蔔一個坑,讓學生明白中和掉,所以會剩下負電。

在此需要做的學習單,通常不建議給整個題目,而是把上述的步驟拆解,讓學生去一步步領會電荷怎麼動。例如把上圖挖空給學生填,或乾脆空白給他換填另一種電荷。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5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高一必修物理 王老師的小叮嚀: 1.課程很緊湊,18周要上6章,數量很多,要跟緊老師上課的腳步 2.內容拼湊組成,系統性低,而且難度不低。所以務必花足夠的時間,才能理解 3.雖然是高一,卻要有個好的開始,因為是學測自然科的內容,所以不容考爛 (開學) Ch. 1 科學態度方法與緒論=>部分新教材(
Thumbnail
高一必修物理 王老師的小叮嚀: 1.課程很緊湊,18周要上6章,數量很多,要跟緊老師上課的腳步 2.內容拼湊組成,系統性低,而且難度不低。所以務必花足夠的時間,才能理解 3.雖然是高一,卻要有個好的開始,因為是學測自然科的內容,所以不容考爛 (開學) Ch. 1 科學態度方法與緒論=>部分新教材(
Thumbnail
目錄 Ch. 1 科學態度方法與緒論 =>物理學的簡介、科學態度是新教材 Ch. 2 物質的組成+交互作用 =>物質組成=>分子=>原子=>原子核+電子(基本粒子)=>質子+中子(夸克:基本粒子) =>四大交互作用=>長程力(電+重)+短程力(強+弱) Ch. 3 物體的運動 =>慣性的思辨(亞里斯
Thumbnail
目錄 Ch. 1 科學態度方法與緒論 =>物理學的簡介、科學態度是新教材 Ch. 2 物質的組成+交互作用 =>物質組成=>分子=>原子=>原子核+電子(基本粒子)=>質子+中子(夸克:基本粒子) =>四大交互作用=>長程力(電+重)+短程力(強+弱) Ch. 3 物體的運動 =>慣性的思辨(亞里斯
Thumbnail
國三下的最後,電流與磁場的關係。前面講那麼多了,這邊也是不例外,複雜艱深的題目已經拿掉,只剩下概念型的題目,與新型的素養考題。某種程度上會跟小學的磁鐵類似,但由於牽涉到電的內容,所以就很麻煩,電流的磁效應、電流與磁場、電磁感應,全部都跟電流有關。
Thumbnail
國三下的最後,電流與磁場的關係。前面講那麼多了,這邊也是不例外,複雜艱深的題目已經拿掉,只剩下概念型的題目,與新型的素養考題。某種程度上會跟小學的磁鐵類似,但由於牽涉到電的內容,所以就很麻煩,電流的磁效應、電流與磁場、電磁感應,全部都跟電流有關。
Thumbnail
許多家長求學時代的惡夢,即將在各位的寶貝身上降臨。呃,並沒有。108課綱後已經修改了,筆者遇到一堆老師抱怨,不知道怎麼教。因為呢,計算的部分幾乎都拿掉了,只剩下非常簡單的概念計算,以及了解什麼是電化學這些東西。
Thumbnail
許多家長求學時代的惡夢,即將在各位的寶貝身上降臨。呃,並沒有。108課綱後已經修改了,筆者遇到一堆老師抱怨,不知道怎麼教。因為呢,計算的部分幾乎都拿掉了,只剩下非常簡單的概念計算,以及了解什麼是電化學這些東西。
Thumbnail
第四章基本電學,某些學生一輩子的痛。現在還好,因為課程修正後,較偏向一般性理解,已經不追求複雜計算。且最棒的地方在於,近年課本都有大量圖解,把電流譬喻成河流,高低差來解釋電位差與電阻的概念,已經大大降低理解電的門檻。
Thumbnail
第四章基本電學,某些學生一輩子的痛。現在還好,因為課程修正後,較偏向一般性理解,已經不追求複雜計算。且最棒的地方在於,近年課本都有大量圖解,把電流譬喻成河流,高低差來解釋電位差與電阻的概念,已經大大降低理解電的門檻。
Thumbnail
接下來討論力與運動,這其實就是牛頓運動學的基礎,關鍵在於「力」,一定要先把力弄懂,不能只關注運動。學生要打開牛頓運動學的門,就要知道本章節力與運動的標題,不是在唬你,而真在講施力與產生運動的關係。
Thumbnail
接下來討論力與運動,這其實就是牛頓運動學的基礎,關鍵在於「力」,一定要先把力弄懂,不能只關注運動。學生要打開牛頓運動學的門,就要知道本章節力與運動的標題,不是在唬你,而真在講施力與產生運動的關係。
Thumbnail
恭喜同學到了國三,依照各科慣例,通常都有一陣喘息,畢竟下學期就要會考,所以這邊出的東西也不會太難。對,但內容有夠難,所以筆者雖然身為理化老師,但看著成績單滿江紅,心中說不出的苦悶。難道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學生的成績拉上來,讓每個人都喜愛上運動學,喜歡物理嗎? 嗯,沒有。 筆者很早就醒悟了,物理專科
Thumbnail
恭喜同學到了國三,依照各科慣例,通常都有一陣喘息,畢竟下學期就要會考,所以這邊出的東西也不會太難。對,但內容有夠難,所以筆者雖然身為理化老師,但看著成績單滿江紅,心中說不出的苦悶。難道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學生的成績拉上來,讓每個人都喜愛上運動學,喜歡物理嗎? 嗯,沒有。 筆者很早就醒悟了,物理專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