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專題】城市七巧板裡的一方綠意——高雄中央公園

2023/08/09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文/陳坤毅

位於前金區與新興區交界地帶的中央公園,是市民十分熟悉的老字號休憩場所,有別於一般公園的想像,不單只有大樹和草地的中央公園,在過去七十多年間風貌有極大的變化。隨著時間慢慢地推進,每個世代各在此地留下頗為不同的印象,有歡樂、有淚水,有光明、有黑暗,有生態、也有人文,跨越無數港都人的成長歲月。
話說回頭,究竟這個公園名稱是從何而來,又會是以什麼為基準的中央區位呢?

從甘蔗園到公園的計畫

早期中央公園周遭田地遍佈,在日本時代初期是種植甘蔗的地帶之一,故可見蓄水的小塘點綴其間,1915年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為提升土地生產力,向官方提出開鑿圳道的申請,抽取曹公圳系統中大港圳(今幸福川)的餘水進行灌溉,並將這條水路命名為大港埔圳。

1936年官方發佈具有近代綜合規劃概念的「高雄都市計畫」,將原本的港區小市街擴張成大都會,不僅規劃街道路網,同時包含公園、園道、廣場等開放空間,並制定各機能地區的分布,為高雄戰後市中心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其中,十號公園預定地剛好約略位於此時期計畫方案的中心地點,故也被稱爲中央公園。

1936年〈高雄市市區擴張計畫圖〉中的十號公園預定地(©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936年〈高雄市市區擴張計畫圖〉中的十號公園預定地(©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十號公園北側在計畫中有一條公園道相接,向西可銜接至高雄川(今愛河),向東則與另一條公園道連結,往南北各通往一座大型公園。日本時代末期將大港埔圳整理後,融入成為公園道的一部分,戰後延續此計畫,成為現今中央公園北側民生二路林蔭大道,流水與綠意相間的清新樣貌讓人暑意全消。

但也因為這個都市計畫的發布,導致1933年設置的東球場(今球庭路週邊)牴觸新設道路與街廓,彼時官方討論遷址的位置,優先考慮中央公園預定地。因此這座公園的發展定位,是以多樣運動設施為主的大型遊園地,1939年由總督府技師出口一重進行設計,在公園內規劃可容納兩萬人集會的廣場綠地,周圍則配置棒球場、運動場、網球場、游泳池、相撲場、體育館、兒童館等設施,特別是兒童館內設備包含戲水池、玩沙場、溜滑梯,可說是理想的兒童天堂。在這些體育設施外,也利用噴水池、花圃、樹木,營造適合民眾休憩的熱帶公園。

然而都市計畫發布的隔年中日戰爭開打,加上接續的太平洋戰爭,使得官方在經費使用上較拮据,難以推動大型建設工程。由於中央公園未能如期建設,官方只好先選擇規模較小的市廳舍前廣場(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建置運動設施,1939年游泳池先落成,隔年新球場完工開場,但5000坪的面積僅能勉強舉行軟式棒球比賽。

直到終戰前,新市區開闢僅完成前金與大港埔的一小部分,大多數的用地尚未執行重劃。而尚未開闢的中央公園預定地,也因為戰時的緣故,曾暫時有高射砲隊的駐紮,以及軍事營區的設置,空襲期間歷經了槍林彈雨的洗禮。二次大戰後都市計畫重新變定,中央公園的編號被改為第十五號公園。

1970年代自文化院眺望民生二路及中央公園之景象(©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970年代自文化院眺望民生二路及中央公園之景象(©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現今自文化院眺望民生二路及中央公園之景象(©陳坤毅)

現今自文化院眺望民生二路及中央公園之景象(©陳坤毅)

揮灑青春汗水的平野

甫走出戰火的高雄百廢待興,因官方財政較為吃緊,此時期城市公園的建設幾乎停滯。1949年原有中央廣場與競泳池的敷地被重新規劃成市立體育場(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欲將游泳池遷建於中央公園,恰好高雄市政府承接了第五屆省運,故加速相關建設的進程,1950年市立游泳池完工後,成為中央公園內最早的設施。

儘管1949年已成立高雄市運動場暨中央公園籌建委員會,不過後續很長一段時間公園建設未見起色,除了1954年開放的市立圖書館相伴外,周邊仍為一片田園風光。直到1958年,市政府才著手興建球類活動中心,1960年完工的市立體育館不僅為高雄首座大型室內體育館,也可以算是臺灣最早的巨蛋,不僅有體育賽事、團體集會的舉辦,各種舞蹈、音樂的表演活動亦在此地展開。

中央公園內體育場興建前仍是一片田園風光(©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中央公園內體育場興建前仍是一片田園風光(©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接著市政府又因承辦第十六屆省運,斥資千萬打造綜合體育場(中山體育場),是國內首座擁有環形看臺的運動場,1961年竣工後作為省運的主場館,田徑賽場旁還有一座國際標準的網球場,當年「省運都市」的氛圍營造勝過歷屆主辦地區,中央公園宛如高雄的運動核心。這座高雄最早的綜合運動園區自日本時代規劃算起,睽違二十多年後才真正實現,不僅是運動健將大展身手的場域,也是市民休閒保健的好去處。

伴隨大型體育場館完工,周圍地帶也一併受到照顧,官方終於在中央公園東北側區塊闢設遊憩設施,建置噴水池、花圃、涼亭、步道等,還有兒童樂園及兒童圖書館,滿足各個年齡與種類的需求。只是南側沿五福三路側的地帶,到很晚期才見公園設施的出現,此處還曾經成為高雄市議會及中山堂興建的討論地點。

在中山體育場上排字是許多運動員及學子們的重要回憶(©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在中山體育場上排字是許多運動員及學子們的重要回憶(©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980年代所見之中央公園的空拍影像(©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980年代所見之中央公園的空拍影像(©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由於中央公園的運動場地設施十分完善,故1968年第二十三屆省運再次選在高雄市舉辦;1974年更為迎接首屆區運,官方將綜合體育場內田徑賽道重新鋪設俗稱「速維龍」的聚氨酯(PU)跑道,為當時臺灣最新式的跑道材料。現今漫步在綠意盎然的中央公園中,應該很難想像身處的場域裡曾有許多全國性創舉,這也提醒了我們,關於腳下所踩的土地,不單純只是表面所看到的樣子,由各個年代疊加的歲月記憶,會遠比想像中來得豐富許多。

高雄市立體育場是國內首座擁有環形看臺的運動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市立體育場是國內首座擁有環形看臺的運動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960年代高雄市立游泳池運動賽事進行之景象(©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960年代高雄市立游泳池運動賽事進行之景象(©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960年代市立體育館內舉行柔道比賽之景象(©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960年代市立體育館內舉行柔道比賽之景象(©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綠地裏的政治色彩

中央公園西南側區域由於市政府未編列足夠預算,遲遲不見該處闢建公園設施,不遠處的大統百貨公司在1975年開幕後,帶動周邊發展成高雄的新興商圈,位於精華地段的中央公園更顯重要。1976年此地由高雄扶輪社出資開闢,委託陳仁和建築師設計,完成中央公園裡的最後一塊拼圖,不過這個被命名為扶輪公園的區塊,由於時代背景的影響,配置上具有強烈的紀念性。

入口處門柱有當時總統嚴家淦題字,門柱頂部有一輪顯眼的白色大地球儀,在園區中軸線上第一眼看到的會是蔣介石銅像,其後有一方大水池,池中高矗著一座由三個拋物線形狀組成的龐大雕塑,觸角般的外型不禁讓人聯想到外星生物,而頂端顯眼的國民黨黨徽圖騰,則昭告了這物件的政治意圖,是作為三民主義象徵的精神標誌。而在中軸線的兩側區域,則可見兩個以扶輪社標誌為造型的大型花圃,以及數座涼亭散佈。

1970年代所見之扶輪公園景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970年代所見之扶輪公園景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令人覺得有趣的是,在扶輪公園中軸線延伸往東北的另一角,設立了一座鄭成功的銅像,是1979年高雄市鄭氏宗親會創會不久後,向鄭氏宗親發動募資建造,1982年正式揭幕,基座上斗大的「民族英雄」字樣,微微透露著當時國民政府在風雨飄搖的國際情勢中,嘗試以精神象徵守住民心的歷史時刻。後來蔣介石銅像因為扶輪公園設施改建而移除,鄭成功銅像成為公園內唯一留下的威權時代見證。

相較於因政治塑造出的偶像崇拜,2010年在高雄文學館旁新設置的紀念銅像,主角則為臺灣文學重要貢獻者——葉石濤,和蔣介石、鄭成功被塑造出高高在上的形象不同,在石椅上翻閱書籍的樣態十分親切近人,背景鐫刻葉老的經典文句,在陽光穿透「沒有土地,哪有文學?」灑落腳下的那刻,似乎宣示上世紀反攻復興的國家視角,已逐漸轉為深耕在地的長遠發展。

鄭成功銅像是中央公園內頗具政治色彩的物件(©陳坤毅)

鄭成功銅像是中央公園內頗具政治色彩的物件(©陳坤毅)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道盡葉石濤紀念銅像的重要精神(©陳坤毅)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道盡葉石濤紀念銅像的重要精神(©陳坤毅)

離鄭成功銅像不遠處有個高起的圓形平臺,是早期公園遺留的休憩設施物之一,2003年重新改造後,改為言論廣場使用,想要仿造英國海德公園的演講角(Speakers' Corner),提供民眾在此城市裡高談闊論的場所,這個言論廣場的設置,也呼應著在高雄曾經發生的臺灣歷史大事。

臺灣民主風起雲湧的年代,黨外勢力逐漸壯大,1979年臺美斷交後,旋即有美麗島雜誌社的成立,高雄服務處就在中央公園北邊不遠的中山一路、大同一路口。當年雜誌社籌辦世界人權日紀念晚會,原本向市政府申請市立體育館場地遭到拒絕後,再次申請扶輪公園亦未獲准,遭到針對的意味濃厚,故社員決定演講辦不了就遊行,仍進行活動的宣傳。

1979年12月10日傍晚,原本服務處欲前往的扶輪公園已經被鎮暴車包圍封鎖,人群隊伍轉而向北方前進,沿著中山一路來到大圓環演講,同時鎮暴部隊緩緩逼近,在催淚瓦斯釋放之際,數波衝突就此開啟。這個臺灣人耳熟能詳的美麗島事件,並因發生地的緣故而被稱作高雄事件,後續發生的效應,也間接促進解嚴,以及黨禁、報禁開放,成為臺灣民主化重要一步。

對比於無法隨意暢談理念的時代,中央公園言論廣場的存在儘管有其意義,但在習慣自由且安逸的現今,這個不怎麼被重視的角落,一度淪為賭博場所,目前空間使用率低落,座椅上偶爾有街友小憩,可見空間一旦失去了使用精神,便難以凸顯出該場所的核心價值。

中央公園東北角的言論廣場(©陳坤毅)

中央公園東北角的言論廣場(©陳坤毅)

重新定位的城中之肺

自大統百貨開幕以來,周邊自然也成為人潮聚集之地,加上1984年大立百貨的成立,更大幅帶動五福商圈的成長,周邊地帶盛極一時,不過對於作為體育園區的中央公園而言,當時容納周邊人流是個不小的負擔。或許是考量到大型賽事的舉行對於市中心地帶交通有所影響,市政府最後決定在五塊厝地區近國道一號處,新建中正體育場與技擊館,1986年落成以迎接第十三屆區運,爾後尚有國際標準游泳池的設置,此地逐漸取代中央公園,成為高雄新興的體育核心。

雖然大型賽事多數移往中正體育場,中山體育場因優勢區位仍有演唱會及造勢活動的舉行。可惜自1995年大統百貨發生大火後,周邊人潮減緩許多,中央公園的熱鬧情形也不如以往,園區內的體育設施亦顯得老舊,為配合高雄捷運工程的進行,公園也再次檢討其定位,希望重塑「都市之心」的角色。最初在2001年,市政府著手改造公園南側的五福三路沿線空間,以光為主題創作,將藝術結合環境,點亮夜裡漆黑的人行道,成為我們現今熟知的城市光廊,熙來攘往的身影穿梭在各色燈光間,映出現代城市夜晚的摩登感。

2002年城市光廊第二期計畫點亮更多民眾休憩的活動空間(©呂奇)

2002年城市光廊第二期計畫點亮更多民眾休憩的活動空間(©呂奇)

後續中央公園整體規劃方案,是由英國建築師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和臺灣建築師盧友義共同設計,移除大部分人工設施,保留多數原有樹木,擴張綠地面積,並新設結合生態、休憩與滯洪功能的景觀池,讓中央公園從高雄最早的綜合運動園區,搖身一變成為水與綠共存的城市森林公園,2006年完工後重新開放,接續2008年高雄捷運紅線開通,由理查羅傑斯打造的中央公園站啟用,還躋身世界上最美地鐵站的一員。

說到這號聞名世界的英國建築師,身為結構表現主義(Structural Expressionism)建築的代表人物之一,不僅受封男爵,還是普立茲克獎的得主,空間設計強調公眾性、通透性、永續性、可辨識性、機能性等。完整呈現理查羅傑斯理念的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以都市空間角度設計的車站,利用下凹大廳及坡面將四周綠意延伸進來,加上調節微氣候用的人造瀑布,水流跌落的聲音使捷運站更顯清新舒適;而上方揚起大頂棚以纖細結構支撐,營造輕盈的視覺感,還局部設計孔隙讓陽光能溫柔灑落,彷彿象徵著蓄勢待發的港都大城。這座融入公園景觀的迷人車站,有時甚至讓人不易區分究竟是公園裡的車站,還是車站裡的公園?造訪此地的民眾幾乎無不稱讚空間營造之巧思。

中央公園蛻變後水與綠交織的風景(©陳坤毅)

中央公園蛻變後水與綠交織的風景(©陳坤毅)

由英國建築師理查羅傑斯所設計的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陳坤毅)

由英國建築師理查羅傑斯所設計的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陳坤毅)

是公園裡的車站,還是車站裡的公園?(©陳坤毅)

是公園裡的車站,還是車站裡的公園?(©陳坤毅)

不斷變動的公共議題

一座城市的公園,應該長什麼樣子?是執政者的公園、民意代表的公園,還是市民大眾的公園?早期中央公園的運動園區規劃固然有其歷史脈絡,但在體育活動重心移出之際,地方首長居然一度想在中央公園興建結合交通轉運的地下購物中心,幸好有地方團體的反對,且當時高雄地下街商場有許多問題未能解決,故中央公園地下街方案也因此作罷。

從1990年代開始,高雄掀起一波綠色運動,對於自然生態環境有進一步的關懷,像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衛武營公園促進會、高雄市文化愛河協會、高雄市綠色協會等團體相繼成立,使得城市中對於生態重視的聲量逐漸壯大。隨著捷運工程的開啟,中央公園未來面貌也在地方團體的推動下,朝向更大規模的綠化發展,由高雄市建築師公會廣徵開發構想後,最終評選出森林公園的更新方案,同時民間更擋下原本規劃的地下停車場,不僅保護既有樹木,並維持綠地滲水功能。

2012年高雄市政府接受李科永基金會捐贈私人紀念圖書館,預計將原有兒童圖書館拆除,重建新館舍,由於工程必須大量移植樹木,並增加不透水鋪面,且量體高度將影響公園景觀,故此舉引發部分民眾與地方團體反彈。在數次的衝撞下,市政府才從善如流,降低建築面積及高度,減少樹木現地移植的數量,儘管無法完全符合所有意見的期待,現今李科永紀念圖書館的方案仍已是較好的結果。

2015年中央公園的護樹行動影像。(©李育琴_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015年中央公園的護樹行動影像。(©李育琴_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這幾件議題也提醒我們,城市中公共場所的形塑、維持以及改善,大眾參與的角色十分關鍵,良好空間品質仰賴適度的督促與守護,如今中央公園充滿綠意的面貌並非一蹴而就,是歷經許多民間人士與相關團體的協力合作下,所爭取來的改造機會。未來的中央公園如何延續前人辛苦收穫的果實,讓公民精神的種子繼續萌芽茁壯?付出更多對於場所的關懷,將會是你、我該攜手努力的方向。

※備註:本篇專文同時收錄於「當我們一起討論文學的地方想像——高雄文學館開館20年暨建築設立70年前導專題」,專題網頁請點選連結


作者簡介:陳坤毅

高雄出生的澎湖移民後代,長期關注城市發展與文化保存議題,喜歡做些偏門的研究,也常利用業餘時間爬格子,寫了幾本書,亦有專文散見於不同刊物,平時不專業的興趣是按按快門、塗塗畫紙、揮揮毛筆,持續透過文字影像及導覽走讀挖掘不為人知的角落,在有趣故事的分享中,與大眾一同探索地方文化的豐富底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