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Day1)-參與心得/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於2023/05/06-05/07 參與的第一天

#多個內場次心得#心得#紀錄#參與觀察#新知#未來

對於社會科學、人文創新、社會企業和社會創新領域的產官學者來說,這2日的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曝光和分享的機會,活動有大佬共聚一堂的感覺,有即時雙語耳機和翻譯官,讓理解和溝通上更加順暢,藉此完整分享一下我進入過的場次,所記錄的一些小心得。

2023亞太社創在宜蘭傳藝園區

2023亞太社創在宜蘭傳藝園區

如有想參與下一次,可以快速瀏覽

如果你是今年(2023)沒參加倒,或明年想參加,或許你看完這篇可以考慮看看,前一年(2022)主題似乎是有關疫情、淨零為主的議題,今年則是全球氣候變遷、企業ESG、綠色金融相關等等。

亞太社創高峰會的流程安排

今年亞太社創高峰會在宜蘭傳藝園區,共有三個主要的展場空間,每一個時段會有三個場次+一個工作坊在進行,我就安排幾個我最有興趣的場次進去聽,這次有幸能夠參與活動是因為所上榮譽講座的因素才能夠一同參與,門票大概不到一周就搶空了,如果有想來參加聽看看的可能就要留意時間。

因為同時有很多場次在進行,我在開始前就先選自己有興趣的進去聽,算是在參與不同場次之間穿梭,每個場次的講者會輪流講個15分鐘,立場大概分成2~3種(商界、政界和學界)。不過有些場次有點一席話如說一席話,大概就是露頭露面;有些則專注於行銷"特殊的危機”,看起來是想引起高級官員的興趣,期望能進一步促成交流機會。

學生跑來參加有點突兀!?

這種場合身邊的人都西裝筆挺,我的話就很平凡,但自己還是挺開心能在這個場合參與,筆者我的目的是很專注聽農業、科技應用、認證、環境議題的方向,對於其他場次類型就殿後,此篇文章是整理我記錄參與過的場次內容。

參與的議程

自選議程場次-第一天

自選議程場次-第一天

以下是我對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次和議題的記錄:

極端氣候的糧食解決方案

提到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兩種,分別代表了病蟲害的加劇和氣候變化對溫度和濕度的影響。雖然台灣的自給率相對穩定,不必過度擔心糧食危機,但在全球和亞洲範圍內,這個問題已經變得顯著。氣候變化已成為當代最大的危機之一,需要在多個領域中傳播意識。

台灣是一個土地、淡水有限的區域,該怎去防禦與增產是過去就在思考的事情,這個準備甚至是台灣極早期的一個關注生態多樣化的組織開始發起,透過保育員生蔬菜和改良的方式來體抗當前生物逆境的困境。

在台南善化,有一個神秘的國際組織,就是「亞洲世界蔬菜中心」,這裡是全球保存最多蔬菜種子的地方,總共有超過6萬5千個種原.....(2022, 林怡均/上下游報導)

​另外想補充與糾正「台灣糧食問題」,不確定是否記有在這場刺中記錯這個資訊,事實上台灣糧食自給率並不高,根據2021年台灣糧食自給率數據報告只有31.75%,一旦發生台海戰爭,長期拉鋸戰下,軍事專家認為台灣大概半年就會陷入危機。臺灣糧食自給率遠遠低於其他國家,更重要的是穀類、油品與乳品7成仰賴進口,國內既有存放機制的公糧倉庫則面臨庫存安全的問題(2022,李佳穎),筆者我自己就在思考台灣為何不發展垂直農業,從新加坡的案例來看似乎不是不行。

以科技穿越邊界 智慧韌性城鄉

這場次對我而言收獲很很多,三位講者都在探討危機議題,但各自關注不同的方面,即產官學和學。

1.Moda(數發部政府)

數位競爭力、試驗場域和標案機會,積極地鼓勵有志之士利用資源。順便行銷T大使計劃,剩下就是有志的團隊和成熟的社會人士才可以嘗試的,關於智慧城鄉有提到會使用無人機來輔助偏向運送物資,這點倒是覺得很新奇且很有意義

其他有提到台灣的數位競爭力排名(IMD)、(試驗場域計畫)新竹市的尖石鄉和高雄的港區無人機應用以及RISE計畫訊息。)

2.微軟的業務代表(產業)

資訊安全危機和異地主機的系統平台供應機會,提到了烏克蘭戰爭案例的一些過程,同時也提到愛沙尼亞如何建立數位大使館並將系統的主要運行安全性放在盧森堡的壁壘內,分享到戰時異地運行系統的彈性,例如數位韌性平台驗證,意思是資訊先發到衛星到安全的主機位,再送回市政府。

3.政治大學地理資訊的教授(學術)

政大教授自己與國科會合作研發的地坡災害系統,提到系統在預防和實際應對災害的方式。系統由三大面向組成:地理科技(空間技術、GIS)、學術知識(地球科學、地球構造、特徵、本土地質)和在地知識(原住民的傳承知識、土地利用與禁區、地迷淨路、在地觀察、部落訪查)。從三個方面使系統能夠高效地檢測災害徵兆並關注重點區域,畢竟走山是一個極緩慢的過程,這或許對很多路段或是未來災害很有幫助

SG與社會影響力投資

(應為這場全英文又講很多專業術語,有翻譯我也很難快速轉換)

意思大概是提到了影響力評估機構將影響力作為投資目標,未來大部分金融機構也會兼顧這一點,這邊提到未來金融企業會非常看重環境指標,其中一個是資產投資公司的影響力變形版,融入了供應商,並強調推動造林、生物多樣性和社區的標準。另一位講者是提到是如何將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原則與債券相結合,並投入產業應用。這兩個概念似乎有些複雜,但綜合來說,他們期望將社會責任和影響力納入資本流動和利率控制中,並以此改變下一代企業家對永續議題的態度和行為。具體的運作方式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不過個人認為這點屬於金融領域在面對未來環境變遷下的創新要求手法,更加約束資本企業在高汙染資源的投入,但有沒有效或其他漏洞就不再多贅述。

其他比較沒提及的,就是沒什麼印象點:

  • 環境永續區域合作:某個青年聯盟提倡教育,主要是說讓人們能更明確聯想氣候變化。然後大概就是他們組織與聯合國某單位的一些交流;另外是奉茶團隊宣傳,在台灣各地建立奉茶站,他們有個APP,無論身處何處都能使用環保瓶解渴,並致力推動全民綠色生活。
  • 透過綠色能源裝置拯救貧困區域弱勢:一個來自印度的團隊,他們使用太陽能方式利用保特瓶和各種二手容器建立燈光裝置,然後有一個志工團隊提供給無燈的菲律賓地區。最主要是在找贊助者和找組織合作,整場聽起來是這樣。
  • 智慧農業與生活:以智慧農業來促進老人的健康福祉。透過用智慧感控系統來提升農家生活,整個活動建立在有機農業之上,透過營養學、栽培方式樂活。

還有Day2在下一篇,其他的場次沒有聽,但是整體來說不會褒貶不一,不過實際上看起來是放在組織之間的交流為重,關於講題的內容因時間上就可能比較有限。

其他逛街圖片

有個小市集,裡面有高中生的SDGs作品還其他社企擺攤

有個小市集,裡面有高中生的SDGs作品還其他社企擺攤

講者和與會者會交流提問

講者和與會者會交流提問

感謝全聯爸爸辦了一場難忘的宴席

感謝全聯爸爸辦了一場難忘的宴席

是聖旨,太狂了吧

是聖旨,太狂了吧

採用辦桌的方式,中間那頻酒應該是威士忌,因為後來有把雞湯調成雞尾酒!

採用辦桌的方式,中間那頻酒應該是威士忌,因為後來有把雞湯調成雞尾酒!

超讚點心

超讚點心

在文昌祠(廟)前辦桌,右邊的古戲台有劇團表演

在文昌祠(廟)前辦桌,右邊的古戲台有劇團表演

還有下一篇喔~你應該會發現好像有些場次沒有寫到,只是因為我覺得宣傳居多沒重點,我就不放入了~

#多個內場次心得#心得#紀錄#參與觀察#新知#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麥金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在這個行業裡面初來乍到,因此我就開始大量去蒐集資訊,並了解這些碳權名詞,透過共學態度、白話解釋的方式,期望能讓你更快了解,文章練筆也是對我自己的複習,不太嚴謹也歡迎指多指教。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2024 生策年會於臺北生技園區盛大展開,總統蔡英文等政商高層出席,透過科技和生醫大健康產業的結合,臺灣成為創新研發樞紐。本次年會主題「迎變、應變、創新局」,探討生技醫療與房地產強強聯手的機會,尤其關注觀光醫療和大健康養生基地的發展。
Thumbnail
2024 生策年會於臺北生技園區盛大展開,總統蔡英文等政商高層出席,透過科技和生醫大健康產業的結合,臺灣成為創新研發樞紐。本次年會主題「迎變、應變、創新局」,探討生技醫療與房地產強強聯手的機會,尤其關注觀光醫療和大健康養生基地的發展。
Thumbnail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正式開跑,為期四天高張力的醫療科技產業饗宴在臺北南港展覽館盛大展開,吸引國(內)外650個機構、2300個攤位熱切參與;總統蔡英文親臨主持開幕典禮,致詞時表示:「政府積極推動生醫產業創新及促進精準醫療產業發展,朝成為全球數位醫療轉型基地邁進,期望打造成兆元產業。」
Thumbnail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正式開跑,為期四天高張力的醫療科技產業饗宴在臺北南港展覽館盛大展開,吸引國(內)外650個機構、2300個攤位熱切參與;總統蔡英文親臨主持開幕典禮,致詞時表示:「政府積極推動生醫產業創新及促進精準醫療產業發展,朝成為全球數位醫療轉型基地邁進,期望打造成兆元產業。」
Thumbnail
圖說:中華開發資本舉辦「2023地方創生論壇」,公私協力建構地方創生永續發展生態系。右起開發金控發言人潘玲嬌、環境友善種子執行長王書貞、小草書屋創辦人林峻丞、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中華開發資本代理總經理南怡君、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國發會國土處處長黃文彥、農業部司長蔡巧蓮。 【李婉如/ 報導】中華開
Thumbnail
圖說:中華開發資本舉辦「2023地方創生論壇」,公私協力建構地方創生永續發展生態系。右起開發金控發言人潘玲嬌、環境友善種子執行長王書貞、小草書屋創辦人林峻丞、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中華開發資本代理總經理南怡君、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國發會國土處處長黃文彥、農業部司長蔡巧蓮。 【李婉如/ 報導】中華開
Thumbnail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報告指出,全球人口數於2022年11月突破80億,而迫在眉睫的氣候變遷、通貨膨脹等問題,都是各國必須共同面臨的挑戰。而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是全球唯一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Thumbnail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報告指出,全球人口數於2022年11月突破80億,而迫在眉睫的氣候變遷、通貨膨脹等問題,都是各國必須共同面臨的挑戰。而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是全球唯一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Thumbnail
於2023/05/06-05/07 參與的第二天 #多個內場次心得#心得#紀錄#參與觀察#新知#未來#亞太社創高峰會 第二天來拉~本篇就只是單純分享一下參與心得,我還是很怕智財權問題,因此我就不分享簡報上的內容,只是從聽到的、當下手刀紀錄的來去和各位分享,關於當個環節由誰來分享,可以去2023社
Thumbnail
於2023/05/06-05/07 參與的第二天 #多個內場次心得#心得#紀錄#參與觀察#新知#未來#亞太社創高峰會 第二天來拉~本篇就只是單純分享一下參與心得,我還是很怕智財權問題,因此我就不分享簡報上的內容,只是從聽到的、當下手刀紀錄的來去和各位分享,關於當個環節由誰來分享,可以去2023社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今日,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集結超過百家國內上市櫃企業主擔任策略性投資人,並邀請加速器、創投單位及國內實證場域代表們齊聚一堂,透過「臺灣創新創業投資論壇」,以不同的角色及產業視野,分享今年度在技術驗證與產品整合的驗證模式下,與各創新投資生態系夥伴的資源整合效益,並交流未來政府政策的推動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今日,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集結超過百家國內上市櫃企業主擔任策略性投資人,並邀請加速器、創投單位及國內實證場域代表們齊聚一堂,透過「臺灣創新創業投資論壇」,以不同的角色及產業視野,分享今年度在技術驗證與產品整合的驗證模式下,與各創新投資生態系夥伴的資源整合效益,並交流未來政府政策的推動
Thumbnail
今天接了一個活動,內容是兩個日本代表跟兩個台灣代表聊台日地方創生跟社區營造的現況。原本想做個圖解,結果一查下去不得了,日本從施政組織到法令都已經大改,原本地方創生進入第二期這件事我是知道,但沒想到一查才發現第二期是把第一期作為依據的法律廢止、組織解散,然後把任務發到各部會跟地方政府執行。
Thumbnail
今天接了一個活動,內容是兩個日本代表跟兩個台灣代表聊台日地方創生跟社區營造的現況。原本想做個圖解,結果一查下去不得了,日本從施政組織到法令都已經大改,原本地方創生進入第二期這件事我是知道,但沒想到一查才發現第二期是把第一期作為依據的法律廢止、組織解散,然後把任務發到各部會跟地方政府執行。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些媒體和政府部門,都慶賀台灣在WEF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前進到第12名,以刻意彰顯政績。通常排名進步有幾種可能:1. 台灣真的競爭力提升了不少,2. 其他國家或經濟體評分下降,3. 評分的方式改變了;本文再度深入探訪報告內容,告訴您該看的還有哪些事。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些媒體和政府部門,都慶賀台灣在WEF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前進到第12名,以刻意彰顯政績。通常排名進步有幾種可能:1. 台灣真的競爭力提升了不少,2. 其他國家或經濟體評分下降,3. 評分的方式改變了;本文再度深入探訪報告內容,告訴您該看的還有哪些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