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與真我的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14.

奇蹟課程開宗明義之言:

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凡是不真實的,根本就不存在,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告別娑婆第二章有提到學習的四個階段第四階段非二元純粹一體論,意識—-營造這世界的心也是虛幻的,


奇蹟課程並不是教導我們要提升意識到何等境界,而是能像J兄、佛陀的最後一世(耶穌門徒腓力)、瑪麗亞一樣,都能證悟到神的境界,也就是無我,失去自我感與特殊性,真我—-純靈—-真神也就自然呈現,


也就是透過寬恕而能在生活上時時體會神聖的一刻,就是


God Is

神是

上主永恆如是


其他的便緘默無語,其他的便一無所是。


不可能有普世的神學,然而普世的經驗不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須的。


有各門各派的教導為著各種不同的人,然而最終最重要核心是要體悟生命之源—-神,經歷與神是一,所看見的也都是純靈—-真神,神聖的上主之子,與上主毫無分別。


若是修的更為特殊或自我崇高,也只是在沙堆中建立城堡,像海市蜃樓般虛妄。

raw-image


冥想練習:


讓自己放鬆,在輕鬆自然的狀態,播放輕柔愉悅的音樂,


在心中問自己:我若不是我以為的我,不是這具身體,那麼我是誰,我是什麼?


向內、深處、向下,緩慢的重複問自己,


聆聽內在的答覆,體會真我的呈現,感受真我的狀態…


我以為我是一具有限渺小的身體,然而我是無限的靈性,


我不是可憐匱乏的受害者,我是幸福豐盛的祝福者,


我不是膽怯無能、自卑自傷者,我是勇敢、充滿力量,自尊自愛,積極樂觀,慷慨寬容,充滿慈悲、耐心、決心與愛心者…


沈思、浸潤、體會這些正面的特質,讓自己浸泡這些思想的力量,與他們成為一。


靈性、力量、寬恕、慈悲、無限、包容、真愛、智慧、光明、平安、幸福、喜悅…


回到生活裡,時時提醒自己,光明籠罩著自己和所有,充滿了喜悅與力量。


~~~與神同行於全然神聖之境的阿諾


https://youtu.be/mRnQNz4vX9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神同行於全然神聖之境的阿諾的沙龍
4會員
34內容數
人為何會生病,是因為某些心理狀態導致身體某部分能量卡住了,透過隨喜自發功(動態靜心)練習動中禪,覺察能量的流動,以輕柔的方式給予愛,在動中進入內在,啟動自我療癒的能力,卡住的地方得釋放,轉為喜悅、健康有力量。 熟練後自己可以練習,放喜歡的音樂,隨之流動起舞。 依心而動,隨心而行, 關注、給予愛、釋放並轉化。
2023/08/01
13. 論政治 所謂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其實已經是富有、富治與富享, 遠從埃及法老時代,背後的大祭司和眾祭司就在操控一切,一直到現代也是如此,美國總統甘迺迪想要揭發這些,就被暗殺了,他們自認為是世界的統治者,操弄族群與信仰的對立,引發國際戰爭,發明病毒、疫苗、基因改造食品,利用媒體與各種電子
Thumbnail
2023/08/01
13. 論政治 所謂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其實已經是富有、富治與富享, 遠從埃及法老時代,背後的大祭司和眾祭司就在操控一切,一直到現代也是如此,美國總統甘迺迪想要揭發這些,就被暗殺了,他們自認為是世界的統治者,操弄族群與信仰的對立,引發國際戰爭,發明病毒、疫苗、基因改造食品,利用媒體與各種電子
Thumbnail
2023/08/01
12. 痛苦來自於我執。 外在的世界與內在的世界其實只是一片空白, 是我賦予了它的意義與價值, 境由心造,心靈投射, 這是救恩的要訣:我所見的一切,反映出我心靈的運作方式,而它又源自我心目中的欲望與需求。2 心靈先從那兒營造出自己想要的意象,賦予它某種價值,然後千方百計地把它找回來。3 這
Thumbnail
2023/08/01
12. 痛苦來自於我執。 外在的世界與內在的世界其實只是一片空白, 是我賦予了它的意義與價值, 境由心造,心靈投射, 這是救恩的要訣:我所見的一切,反映出我心靈的運作方式,而它又源自我心目中的欲望與需求。2 心靈先從那兒營造出自己想要的意象,賦予它某種價值,然後千方百計地把它找回來。3 這
Thumbnail
2023/07/30
10. 喜樂的秘訣在於無我。 人就像一顆燦爛明亮的鑽石,剛強神聖榮耀,乃是一切,擁有一切。 然而這鑽石蒙上了塵埃,掩蓋了它的光芒,這塵埃是幻相,並不真實, 在究竟裡明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又要在生活裡—-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無我,真我乍現,無來無去,本體、
Thumbnail
2023/07/30
10. 喜樂的秘訣在於無我。 人就像一顆燦爛明亮的鑽石,剛強神聖榮耀,乃是一切,擁有一切。 然而這鑽石蒙上了塵埃,掩蓋了它的光芒,這塵埃是幻相,並不真實, 在究竟裡明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又要在生活裡—-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無我,真我乍現,無來無去,本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19. https://youtu.be/azV25RTSzHk 第一 God is 神是 上主永恆如是 現在 讓自己 完全的放鬆 坐著一個最舒服的姿勢 God is 神是 上主永恆如是 其他的便緘默無語 其他的便一無所是 耶穌在世上的時候 常對門
Thumbnail
19. https://youtu.be/azV25RTSzHk 第一 God is 神是 上主永恆如是 現在 讓自己 完全的放鬆 坐著一個最舒服的姿勢 God is 神是 上主永恆如是 其他的便緘默無語 其他的便一無所是 耶穌在世上的時候 常對門
Thumbnail
14. 奇蹟課程開宗明義之言: 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凡是不真實的,根本就不存在,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告別娑婆第二章有提到學習的四個階段第四階段非二元純粹一體論,意識—-營造這世界的心也是虛幻的, 奇蹟課程並不是教導我們要提升意識到何等境界,而是能像J兄、佛陀的最後一世(耶穌門
Thumbnail
14. 奇蹟課程開宗明義之言: 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凡是不真實的,根本就不存在,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告別娑婆第二章有提到學習的四個階段第四階段非二元純粹一體論,意識—-營造這世界的心也是虛幻的, 奇蹟課程並不是教導我們要提升意識到何等境界,而是能像J兄、佛陀的最後一世(耶穌門
Thumbnail
「無我」並不是指失去一切, 相反的,我們將由其中獲益甚多...
Thumbnail
「無我」並不是指失去一切, 相反的,我們將由其中獲益甚多...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26】課程影片: 大家好, 延續客觀意識的這個話題, 其實所謂的修行我把他形容成只有八個字: 明真分假,明白什麼是真實的而把假的分辨出來, 也知道什麼是假的什麼是真的。 另外就是 明心見性,明白心的運作明白四個中心的運作, 然後見性,見到自己的如如本性。 見到自己的佛性, 契入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26】課程影片: 大家好, 延續客觀意識的這個話題, 其實所謂的修行我把他形容成只有八個字: 明真分假,明白什麼是真實的而把假的分辨出來, 也知道什麼是假的什麼是真的。 另外就是 明心見性,明白心的運作明白四個中心的運作, 然後見性,見到自己的如如本性。 見到自己的佛性, 契入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0】課程影片: 大家好,《無量義經》有一段文字非常的令人感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 又復深入一切諸法 法相如是生如是法 法相如是住如是法 法相如是異如是法 法相如是滅如是法 法相如是能生惡法 法相如是能生善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生 住 異 滅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0】課程影片: 大家好,《無量義經》有一段文字非常的令人感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 又復深入一切諸法 法相如是生如是法 法相如是住如是法 法相如是異如是法 法相如是滅如是法 法相如是能生惡法 法相如是能生善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生 住 異 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