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

含有「黃念祖」共 4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欣厭之心要切,欣慕極樂世界,厭離娑婆世界。對於娑婆世界的種種,進一退九,退緣這麼多,願意早點離開,但不是永遠捨棄它,往生之後,還可以再回來度眾生。所以,不是在極樂世界不回來了,要趕緊回來,見了佛之後,馬上回到這娑婆世界來度眾生。念念不忘眾生!
Thumbnail
觀音就是極樂世界補佛位的,彌勒就是這個世界補佛位的,當來彌勒成佛,所以,有這二位。五位中,一位是阿彌陀佛,一位文殊,一位普賢;文殊大智,普賢大願。觀世音菩薩是極樂世界的補處,將來他補佛位。彌勒菩薩是咱們這世界補佛位的。這麼幾位,都在極樂聚會,以證明極樂世界和華藏世界無二,沒有分別。
Thumbnail
諸佛的法界,徧攝徧融。咱們本師的法界、阿彌陀佛的法界,如電燈光,這燈那燈都打開,這些燈所放的光,你攝我,我融你。佛剎也如此。所以,彌陀全體是毘盧遮那。極樂世界,一切不離開華藏。隨眾生心,而各各所見不同,千差萬別,而佛本來恒常不動。
Thumbnail
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無量無邊的阿彌陀佛,不但是阿彌陀佛,一切佛都包括在裏頭了。一就是多,是《華嚴》的道理。「能于一佛念念相續」,能於一個佛一念一念相續了,你就能在念念之中見到三世一切諸佛。所以這是最勝方便。這個事誰都辦得到,誰都有空,坐下來,雜事不想了,就念一個佛,老念,就這樣念佛,能見三世諸佛。
Thumbnail
佛有無量無邊功德,出生諸佛的報身佛、化身佛。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是最高的成就。從佛的法身出現報身、化身。用這變化身來救度眾生。阿彌陀佛放光作什麼?十方世界念佛眾生,佛光都會攝受,而且不放棄不捨離我們。所以說我念佛時,就是佛念我時。你能念佛,就因佛也正在念你,攝受你,你能念佛還有什麼畏懼?
Thumbnail
《華嚴》講四種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只有《華嚴》講得最清楚透徹,《華嚴》的特點是事事無礙法界。《華嚴》有十玄,因此最尊。今此「論」名為《華嚴念佛三昧論》。
Thumbnail
般若是體。體它一定要起用,要有作用,波羅密就是用。「波羅密」咱們要把它翻譯出來,是「彼岸到」。這個外國的文法跟咱們中國文法常常是顛倒的,咱們說「到彼岸」,它是「彼岸到」,這叫「波羅密」。如果你這個般若,你不能夠「波羅密」,你就是不能夠解決問題,不能從此岸度過煩惱到達彼岸,那你這個般若有什麼用啊?
Thumbnail
【一向專念是因,一心不亂是果。一向專念,人人能辦。】你說還有誰不能辦呢,只是他不肯辦。沒有說是,我就是天賦上有缺陷,我做不了沒有這人。所以老有這個,就【佛法時時現前 塵勞處處解脫】「佛法時時現前」,時時心裏頭都有佛法。佛法能够時時現前,「塵勞就處處解脫」。你只要時時都有佛法,你就處處都可以解脫塵勞。
Thumbnail
《要解》說:「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擧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是深信、切願、力行為要耳!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三萬五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改變,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成誑語。一得往生,則永無退轉。
Thumbnail
願能導行,既有信願必然引起持名妙行。《要解》讚歎持名功德說:「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持名是橫出三界的妙行。別的修行是難行道,持名是易行道。因為「名以召德」。阿彌陀佛名號,稱為萬德洪名,由於這是萬德莊嚴所成就的佛名。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