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沒有我時,我是誰》_2023070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無我」並不是指失去一切,
相反的,我們將由其中獲益甚多...
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系列一:佛法入門(下)

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系列一:佛法入門(下)

◆透過分析而逐漸消弭固著觀點的程度有多少,對實相的確信就增加多少。_p.24

◇如果未把精要的佛法觀念用在我們根深柢固的信念習性上,而只是停留在表淺的理智層次,那麼,這些法教就只會是文字,而不會對自己實際的生命經驗產生任何深刻的衝擊。_p.27

◆佛法的目的是帶領行者徹底超越緣起的輪迴..._p.28

◇佛陀法教所說的「行持」與其他宗門的差別,就在於「遠離二邊」。_p.28

◆四法印的重點,在於心的運作與本性。代表了佛教的根本見地,而那是所有佛教傳統的共同基礎,概述了相對實相(世俗諦)與究竟實相(勝義諦)的精要。_p.30

◇毫無任何一物是獨立存在(亦即空性),這就是一切事物的究竟本性,這就是思維微細無常的根本目的。_p.33

無常不發生在過去,也不發生在未來,無常永遠發生在當下時刻。看看當下時刻,我們可以研究它何時生起、從何處生起、如何生起、是什麼、會駐留多久、何時止滅、如何止滅、去到何處。_p.33

◇無常不僅代表結束,也意味著每個剎那都具有讓新事物生起的潛能。_p.35


—以上摘錄自《沒有我時我是誰》竹慶本樂仁波切 著




當我們因緣分而歡聚,
卻忘了"有聚終有散"。

恐懼,
不會讓離別遠去,
卻會讓人痛苦。

無常,在人間
幾乎成了離別、意外與死亡的代名詞。
無常,何其無辜
事實上,若非無常一切終將無希望。

因為無常,一切才有可能。


心生,種種法生。

心生,種種法生。


佛法,
賜予我的是無窮盡積極力,而非消極。
願一切有情,
皆能善觀無常法,得大無畏。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o.度的心靈軌跡
9會員
115內容數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Do.度的心靈軌跡的其他內容
2023/09/25
生命最終能夠留下或帶走的,可能不是你目前所努力的~
Thumbnail
2023/09/25
生命最終能夠留下或帶走的,可能不是你目前所努力的~
Thumbnail
2023/09/19
瑜伽是對待習性最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3/09/19
瑜伽是對待習性最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3/09/01
你見或不見我,我就在那裏,不悲不喜...
Thumbnail
2023/09/01
你見或不見我,我就在那裏,不悲不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無我」並不是指失去一切, 相反的,我們將由其中獲益甚多...
Thumbnail
「無我」並不是指失去一切, 相反的,我們將由其中獲益甚多...
Thumbnail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
Thumbnail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
Thumbnail
佛陀不廢話是一本由諾亞.羅舍塔所著,楓樹林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之極簡佛法入門問答書。   這是一部很適合輕鬆閱讀的佛教入門書,是西方作者所述,因此在語調與論述上並沒有想像中以華人視角在處理牽涉宗教思想時會出現的道德勸說。而是用非常理性的將佛陀的思想以學派的理論介紹方式傳達給讀者。
Thumbnail
佛陀不廢話是一本由諾亞.羅舍塔所著,楓樹林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之極簡佛法入門問答書。   這是一部很適合輕鬆閱讀的佛教入門書,是西方作者所述,因此在語調與論述上並沒有想像中以華人視角在處理牽涉宗教思想時會出現的道德勸說。而是用非常理性的將佛陀的思想以學派的理論介紹方式傳達給讀者。
Thumbnail
培養敏銳清明的覺性,如此我們便能如實看清自心與事物的本來面貌。
Thumbnail
培養敏銳清明的覺性,如此我們便能如實看清自心與事物的本來面貌。
Thumbnail
為何明明有我,佛卻說無我? 由一個我去思索何為無我,這不挺矛盾的? 若說無我,那此時此刻活著思考此一問題的我又是誰?
Thumbnail
為何明明有我,佛卻說無我? 由一個我去思索何為無我,這不挺矛盾的? 若說無我,那此時此刻活著思考此一問題的我又是誰?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0】課程影片: 大家好,《無量義經》有一段文字非常的令人感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 又復深入一切諸法 法相如是生如是法 法相如是住如是法 法相如是異如是法 法相如是滅如是法 法相如是能生惡法 法相如是能生善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生 住 異 滅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0】課程影片: 大家好,《無量義經》有一段文字非常的令人感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 又復深入一切諸法 法相如是生如是法 法相如是住如是法 法相如是異如是法 法相如是滅如是法 法相如是能生惡法 法相如是能生善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生 住 異 滅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心,是個常變化的東西;身,也是變遷不定的。 它們同樣都是無常,都是痛苦的來源,都是「無我」。 這就是佛陀所指出的:身和心既不是眾生,也不是個人,也不是自我、靈魂、我們、他們。它們僅僅是元素——地、水、火、風,四大元素而已! 願你們永遠記得這些教法! 祝福你們健康快樂!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心,是個常變化的東西;身,也是變遷不定的。 它們同樣都是無常,都是痛苦的來源,都是「無我」。 這就是佛陀所指出的:身和心既不是眾生,也不是個人,也不是自我、靈魂、我們、他們。它們僅僅是元素——地、水、火、風,四大元素而已! 願你們永遠記得這些教法! 祝福你們健康快樂!
Thumbnail
以佛教的觀點,這個所謂的「我」以至世間的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緣所生」,這表示個人對意義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法離開全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改善而獲得的。這就是「人間」的人本主義,也是體認「淨土就在人間」的一種表述。
Thumbnail
以佛教的觀點,這個所謂的「我」以至世間的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緣所生」,這表示個人對意義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法離開全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改善而獲得的。這就是「人間」的人本主義,也是體認「淨土就在人間」的一種表述。
Thumbnail
從因果的觀念來說,佛教是鼓勵我們積極向上的; 從因緣的觀念來說,佛教是主張放棄我見的。
Thumbnail
從因果的觀念來說,佛教是鼓勵我們積極向上的; 從因緣的觀念來說,佛教是主張放棄我見的。
Thumbnail
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除此之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最高的、無上的大法,都是一時方便說。
Thumbnail
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除此之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最高的、無上的大法,都是一時方便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