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BA Fantasy Basketball
本文主要以初學者的角度出發,用筆記的方式帶入簡單的介紹與教學,開季前準備的範圍,將從平台選擇開始,再到聯盟設定到選秀為主要內容。
*小提醒:本文未提及之設定,皆使用預設值。
基本介紹
遊戲簡介
玩家擔任類似GM的角色,在聯盟中挑選NBA球員加入自己經營的球隊,依照遊戲模式得分,來進行聯盟球隊的排名。
平台選擇
- NBA:NBA FANTACY,NBA官方出的,原本想說就用官方的這個吧,球員還有照片的介面,但賽季還沒開始(7-8月)不能創聯盟,覺得不能先了解介面操作,有點不太友善,所以就沒選了。
- Yahoo:Yahoo Fantasy Basketball,好像很久以前就有了,但目前很少用Yahoo,想說試試看其他平台。
- ESPN:Fantasy Men's Basketball,常用ESPN看NBA數據,也有整合迪士尼集團的登入方式,前兩個平台也不想用,就決定是它了。

ESPN Fantasy Basketball
遊戲模式:聯盟設定
建立聯盟的時候會有許多設定要確認,但其實可以先照預設的點選,創立之後還是可以再進行修改的,本章節的介紹內容是關於玩法,就算只是參加聯盟的玩家,都要了解才會避免不必要的認知錯誤,或是對規則造成誤解。基礎設定(Basic Setting)
最基本的聯盟名稱、隊伍數量和公開設定這邊就不多加贅述,這邊主要介紹計分類型(Scoring Type),但因為是新手為主的聯盟,這邊只介紹最經典的Roto和H2H,而不管是哪一種類型,都是以週為時間單位結算一次分數。
- Roto(Rotisserie):所有玩家的球隊一起評比,依據各項數據的分數加總來進行排名,一路累積到球季例行賽結束。
- H2H(Head to Head) Each Category:每週兩個一組配對進行PK,可以想像成我們是GM,球隊去打例行賽,每週的各項數據都會有勝、敗或平手,每週的結算如果是傳統9項數據PK,那結算成績會是5勝-3敗-1平手,加總會是9項成績,一路累積到季末,在例行賽結束前會有季後賽模式。
最後我們選擇了H2H Each Category,互動性較高,還有季後賽模式可以挑選出冠軍!
計分內容(Scoring)
目前計分內容建議第一季先玩傳統9項數據為主,項目如下:
- 投籃命中率 Field Goal Percentage (FG%)
- 罰球命中率 Free Throw Percentage (FT%)
- 三分命中數 3 pointers Made (3PM)
- 籃板球 Rebounds (REB)
- 助攻 Assists (AST)
- 抄截 Steals (STL)
- 阻攻 Blocks (BLK)
- 失誤 Turnovers (TO)
- 得分 Points (PTS)
後續為了防止某些數據被成員輕易放棄犧牲,陸續增加連動性的數據,藉以提升難度,也可以在數據上觀察一些效率球員,項目如下:
- 三分命中率 3 Point Percentage (3P%)
- 進攻籃板 Offensive Rebounds (OREB)
- 雙十 Double Doubles (DD)
- 助攻失誤比 Assists To Turnover Ratio (A/TO)
- 每分鐘平均得分 Points Per Minute (PPM)
隊伍設定(Roster)
總共13人,限制中鋒最多4人,10種位置的球員會列入算分,板凳不計分,應該是有球員傷退的情況下會遞補,詳細配置如下:
- 控球後衛 Point Guard (PG))
- 得分後衛 Shooting Guard (SG)
- 小前鋒 Small Forward (SF)
- 大前鋒 Power Forward (PF)
- 中鋒 Center (C)
- 後衛 Guard (G)
- 前鋒 Forward (F)
- 工具人Util * 3 (UTIL)
- 板凳球員Bench * 3 (BE)
可以在球隊中看到所有配置,如下圖所示,不過尚未選秀與開賽,還沒有球員和各項數據。

選秀設定(Draft Setting)
聯盟的選秀設定包含選秀的模式和一些基本設定。
- 選秀模式(Draft Type):採用蛇行選秀(Snake),假設8人聯盟,第1輪第1個順位的,在第2輪會反過來變成第8順位。我們聯盟想要多一點互動,所以約好一起線上進行,加上新賽季也還是有新手加入,其他模式就排除掉了。
- 選秀日(Draft Data & Draft Time):我們討論在9月底的平日晚上進行,距離開季也不至於太久,網頁滿貼心的,有顯示時間是GMT+8,也就是台灣時間。
- 選秀時間(Draft Seconds Per Pick):每個玩家的選秀時間,使用預設90秒,但後來大家覺得太久了,第二季改到60秒也覺得有點久,可能之後會設定30秒。
- 選秀順序(Draft Order):第一季是設定隨機產生順位(Randomized One Hour Prior to Draft Time),在開始1小時前會知道自己的順位。第二季開始就開始用人工設定(Manually Set by League Manager),依上季排名的反向作為順位的依據。
賽程設定(Schedule)
人變多之後忘記設定的重要項目,攸關Fantasy Basketball季後賽的好玩程度,因為NBA季賽最後1~2週可能勝負已定,NBA球隊都會調整陣容練兵或保護球員,Fantasy Basketball的季後賽如果還設定到最後一週還在拚名次,將會玩得非常藍瘦香菇~

- 季賽設定(Regular Season Setup)
主要會影響賽程的是對戰次數(Regular Season Matchups),看要配對幾次對戰,越多次越會壓縮到季後賽時程。
平手決勝規則(Category Tie Breaker)我們不設定,也就是允許平手,設定成沒有決勝方式(No tie breakers)即可,另一個則是設定主隊獲勝(Home team wins)
- 季後賽設定(Playoff Bracket Setup)
季後賽隊伍數量(Playoff Teams)依聯盟喜好設定,我們設定一半的隊伍進季後賽。
季後賽第N輪/冠軍賽的週數(Weeks In Round N Playoff Matchup/Championship Round)每一輪都可以設定週數,我們聯盟每一輪是設定兩週。
晉級季後賽排名決勝規則(Playoff Seeding Tie Breaker),簡單講就是季賽名次相同的比較方式,如果平手,使用預設的H2H計分結果(Head to Head Record)決定晉級季後賽的排名。另一個是分區戰績(Intra Division Record),覺得不太公平,也怕會錯意,所以沒有採用。
允許季後賽重新排名(Allow for Playoff Bracket Reseeding),我們預設關閉(Off)此功能,先玩大家都認知的規則,也怕會錯意,所以沒有採用。
在季後賽期間鎖定淘汰隊伍的交易(Lock Transactions for Eliminated Teams During Playoffs),這個主要是在交易設定去調整的功能,我們聯盟是沒有限制交易時間,有機會再補上交易設定。
賽程設定如下圖所示,網頁會依照時程安排顯示結果:

賽程設定可以看到時程預覽畫面
遊戲模式:隊伍設定
My Team
- 選秀倒數:當聯盟設定完之後,玩家進入自己的隊伍頁面(My Team),可以看到時間正在倒數的畫面。

- 選秀策略:進入編輯選秀策略(Edit Draft Strategy),可以看到預設的排名(Rank),可以依照個人喜好,拖拉移動順位,或是排除(EXCLUDE)不想要的球員,記得要存檔(Save Ranking)。

選秀
- 進入選秀:選秀時間的前1小時,如果是隨機選秀的順位會產生出來,編輯選秀策略(Edit Draft Strategy)的按鈕會變成進入選秀,進入之後可以看到整個聯盟的選秀順位。
- 開始選秀:畫面都滿直覺好操作,中間是選秀的球員池,左邊是自己選取的球員名單,右邊是每個玩家的操作紀錄,選秀時,若之前有排自己的Rank,可以切換要用自己的順序或是預設的來顯示,依照先前提到的聯盟設定,我們每隊13個球員,蛇行順位來回選了13次就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