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名家藝評】東方意識流淌的詩意美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 青木 Aoki·策展人·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水墨創作理論組博士生

梅洛-龐蒂 (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在《知覺現象學》書中提及:

我們需要重新喚醒對世界的體驗,因為我們藉著自己的身體在世界上存在,並透過我們的身體來感知世界。當我們透過這種方式重新與自己的身體、並與世界連結,我們也將重新發現自己,因為藉自己的身體感知,身體就是一個自然的我,就是知覺的主體。

江心靜以其個人有限之軀,在1998-2001年(與好友林存青)以單車環遊世界五大洲三十多國,透過走訪名山勝景旅遊各國美術館、博物館等方式來感知這個世界與重新發現自己的身體,並於過程中積累其豐厚個人生命廣度與厚度,然後再由文學領域跨界進入抽象繪畫的藝術領域。

而抽象繪畫也著重藝術家的身體與畫面之間的關係,是藝術家「帶著他的身體」進入畫面之中,然後使之成為藝術作品。藝術家江心靜思網系列的許多大尺幅抽象水墨繪畫〈隱形的山林〉,使用水拓、滴、流、灑或噴等技法於畫面上,或許可以視為透過身體介入畫面之後所產生的多樣可能性作用,使之得以實現不同意義上的身體延伸。

她以其身體介入畫面的「當下」,作為參考座標,「過去」是記憶,「未來」是想像,使其在這心靈的層面上超越此身之有限。

raw-image

東方意識流

在西方「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原先出現於心理學領域,後來逐漸發展於文學、戲劇等不同藝術領域。隨著全球化時代來臨與後現代主義「多元化」的時代精神特質,促使意識流至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在當代藝術開始廣泛運用「意識流繪畫」來作為一種新的繪畫探索方式。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將人類心靈(意識)比喻成一條河流。他認為意識既然是流動的,所以人於其中可以注意自身所感興趣的部分,並將之挑選出來構成自己的內心世界;而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則提出意識流的「心理時間」觀點,來取代現實生活中的「物質時間」。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則是予以補充說明「意識流由潛意識決定」。三人所提出的觀點構成了意識流的理論基礎。

二十世紀隨著全球化時代的知識傳播,西方意識流逐漸影響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現況,並隨著後來「全球在地化」的主流發展趨勢,逐漸轉化成為具有亞洲區域特色的「東方意識流」。

意識流在西方二十世紀初期在現代文學領域,發展成為具有內心獨白、內心分析(理性)、自由聯想、時間與空間的錯置顛倒、詩歌與音樂化的象徵性等文學寫作技巧,後來廣泛影響到亞洲的現代文學等不同藝術領域,並隨著全球在地化的發展趨勢,逐漸影響現今繪畫領域,使之發展成為具有東方意識流特色的當代繪畫表現形式之一。

東方意識流繪畫在強調直覺、感受性與形塑人物內心世界的心理層面,相似於西方;在內心獨白、自由聯想、時空交錯與情感跳躍等藝術技巧的使用,也相似於西方。有別於西方意識流之處在於美學上,東方意識流其一是融入更多東方式的思維與傳統人文精神內涵,其中保有對於社會現實層面的理性思考,與探討深度層次的人文社會結構的時代變遷議題。

江心靜的思網系列中的〈昨日之島〉即是以東方意識流的繪畫方式,拓展其作品畫面的心理時間與空間,並且縮短了內在心靈世界與外在現實世界之間距離;並透過藝術圖像方式來思考,以東方傳統人文主義精神為依歸,來進行關懷與回應當下時代所面臨的重大社會議題。以此確立其個人內心世界的美學領域,也給觀者帶來了想像的空間與互動參與創作的機會。

raw-image

東方意識流其二是以個人可控制表層的意識,來駕馭深層的潛意識領域。而一位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必定是潛意識特別旺盛、豐沛,所以藝術家創作當下的意識技巧必須相當精確與高超,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潛意識創作當下加以控制或放縱(使潛意識自由發揮),最後仍然能夠在意識控制之下完成畫作。所以東方意識流繪畫的藝術家「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平衡」有其過人之處。我們可以在江心靜的思網系列如〈寒冰〉這件畫作,得到很好的檢驗證明。

raw-image

就江心靜個人而言,現階段藝術涵養來源於東方傳統人文主義精神、青年時期單車環球壯遊的生命歷程、中年時期研修當代水墨與歐陸哲學,與對於自身所處時代社會議題的人文反思關懷,成就其探索記憶維度的「思網系列」。對於西方意識流於她藝術創作方面影響,僅止於形式與技巧上的運用,並以東方式的人文精神內涵為心靈依歸準則,從對於現實生活思考感受為創作出發點,來定位其意識的流向發展,其藝術是「朝向現實世界,又同時面向內心世界」,所以江心靜藝術上的意識流,可以說是具有全球在地化後的亞洲河床上流動的「東方意識流」。

差異哲學

「藝術是體現存有之道」,而「存有」一詞意指存在活動。那致使藝術作品成為彼此有別的動力,乃根源於「存有本身即是差異」,而藝術作品則是存有已逝的蹤跡。所以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此一美學觀點合理詮釋了抽象繪畫彼此之間差異之所在。

藝術體現存有,不重複既存現實,而要轉化人的認知與慾望。所以攝影師杉本博司也曾說過「藝術是種技術,將肉眼不可見的精神世界化為物質的手段。」所以藝術是將不可見使之可見的一種過程,透過物質性的媒材作為轉換的媒介。

並且藉由在差異之中,萃取真實存有永不止息的臨現與續存。重要的是藉由作品本身的差異,返回存有的真實 (靈光),再度激起生命綿延不絕的創作欲望(創作者與觀者都是如此)。而形成藝術品「獨特性」的原因之所在,即是創作者在某一時空的創作當下能夠清楚意識到,自身生命狀態的真實存有(即「差異性))之存在。

觀賞江心靜的思網系列畫作的過程之中,好似時常能有上述類似經歷,彷彿從高空俯視山川大地、或是望向一望無際海洋潮浪、或是淹沒於數位資訊時代的洪流之中....,於其畫作之中感受生命狀態真實存有的悸動或崇高....,如一首詩般的美好期盼,並於其中蘊藏著自然宇宙奧妙與真理的永恆追尋。

關鍵字 : 知覺現象學、東方意識流、全球在地化、差異哲學、思網系列

----特別感謝青木 策展人,轉載自「記憶維度-2021江心靜當代水墨創作展」畫冊,

------------------------------------------------------------

你好,我是心靜,邀請你來參加【江心靜的記憶維度】超文本實驗,結合文本、水墨、書寫、瓷藝、裝置、錄像⋯⋯暫時脫離分秒必爭的時間軸,找回數位時代被剝奪的沈思、冥想和開悟的精神自由。

歡迎追蹤我,可以按下愛心❤、在下方拍手5下,或是【訂閱】支持我的創作喔!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江心靜 Hsinching 當代藝術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承熙-avatar-img
2022/01/04
老師好,你文章忘了「設定」拍拍手喔,方格子改版後,文章發布前在「發布工具」的 > 文章資訊 > 最下方 > 把拍拍手打勾。 這要主動打勾喔 新年快樂 ^^
心靜 Hsinchi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1/04
全部都改好了。太感謝~我是方格子新手,現在都還在摸索中,看您手把手解說的文章是我堅持的動力。😊 最近因為在方格子找不到備份的方法,又不想多經營不同平台,所以同步更新網站,當作備份,也是意外收穫。
avatar-img
江心靜 Hsinching 當代藝術沙龍
103會員
120內容數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2024/09/22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9/22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8/09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8/09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5/04
在山居門前的老梅樹,精心照料,共同見證了三年的生命與自然的交融。在梅花盛開之際,以茶會友,賞梅談詩,將閒適與美好凝固成永恆。透過文字,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的詩意之境,感受自然之美與生命的流轉。這場茶席,不僅是對梅花的賞識,更是對生命中美好時刻的珍惜與感慨。
Thumbnail
2024/05/04
在山居門前的老梅樹,精心照料,共同見證了三年的生命與自然的交融。在梅花盛開之際,以茶會友,賞梅談詩,將閒適與美好凝固成永恆。透過文字,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的詩意之境,感受自然之美與生命的流轉。這場茶席,不僅是對梅花的賞識,更是對生命中美好時刻的珍惜與感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佇立在此刻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何嘗不是馳騁自己的異世界想像,伴隨溫柔的隱喻、探索己身心靈的旅程,我很喜歡:)
Thumbnail
佇立在此刻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何嘗不是馳騁自己的異世界想像,伴隨溫柔的隱喻、探索己身心靈的旅程,我很喜歡:)
Thumbnail
自20世紀50年代,台灣戰後受西方抽象繪畫觀念影響,興起現代水墨變革的思潮,打破傳統繪畫符號,創造出現代性和抽象性的畫作。綜觀江心靜當代水墨藝術的創作路徑,以她的文學背景,融合現代性、抽象性和文學性為一體,畫作充滿詩意的抽象畫境,表達內外雙重狀態的張力,未來,「象外之境」的創作當有更高層次的表現。
Thumbnail
自20世紀50年代,台灣戰後受西方抽象繪畫觀念影響,興起現代水墨變革的思潮,打破傳統繪畫符號,創造出現代性和抽象性的畫作。綜觀江心靜當代水墨藝術的創作路徑,以她的文學背景,融合現代性、抽象性和文學性為一體,畫作充滿詩意的抽象畫境,表達內外雙重狀態的張力,未來,「象外之境」的創作當有更高層次的表現。
Thumbnail
為何跨界十年後舉辦雙主題創作展?天生追求命定狂熱,堅持讀書思考旅行創作,跨界藝術,依然追求真理的詩意提問,作品反映心靈圖像,創造性倫理,流動性社會。中正紀念堂「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是回顧精選展,國父紀念館「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是新作展,探索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給世界的情書,一個祈禱。
Thumbnail
為何跨界十年後舉辦雙主題創作展?天生追求命定狂熱,堅持讀書思考旅行創作,跨界藝術,依然追求真理的詩意提問,作品反映心靈圖像,創造性倫理,流動性社會。中正紀念堂「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是回顧精選展,國父紀念館「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是新作展,探索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給世界的情書,一個祈禱。
Thumbnail
「心流是指我們人體的心會流動嗎?」 「最近大家都在講心流,那是什麼東西?」 Hello!大家好啊~ 歡迎來到袋鼠的Blog! 今天要來介紹心理學界近幾年很流行的概念 — 「心流」
Thumbnail
「心流是指我們人體的心會流動嗎?」 「最近大家都在講心流,那是什麼東西?」 Hello!大家好啊~ 歡迎來到袋鼠的Blog! 今天要來介紹心理學界近幾年很流行的概念 — 「心流」
Thumbnail
心靜於1998年的科幻小說《為你奉茶》論及雲宇宙(Cloudverse)是虛擬多維空間,此次以「幽微組曲」於雲林故事館展示為契機,融合佛教的「中陰身」和元宇宙、NFT區塊鏈概念,在雲宇宙氛圍以奉茶體驗連結虛擬多維空間,讓觀者感受與生活記憶的連結。展覽結合日式房舍、文本、實驗書法、當代水墨、茶席錄像
Thumbnail
心靜於1998年的科幻小說《為你奉茶》論及雲宇宙(Cloudverse)是虛擬多維空間,此次以「幽微組曲」於雲林故事館展示為契機,融合佛教的「中陰身」和元宇宙、NFT區塊鏈概念,在雲宇宙氛圍以奉茶體驗連結虛擬多維空間,讓觀者感受與生活記憶的連結。展覽結合日式房舍、文本、實驗書法、當代水墨、茶席錄像
Thumbnail
在攝影技術和媒體介入藝術史之後,當代藝術家面對一個風景區,其「眼」和「心」的觀察和知覺官能,將處於何種共振的狀態?如果,他們處於被既有的心理意識佔領狀態,主觀世界如影隨行,面對易境之後的自然空間,往往也是「身體錯置」中的一種臨時異境。
Thumbnail
在攝影技術和媒體介入藝術史之後,當代藝術家面對一個風景區,其「眼」和「心」的觀察和知覺官能,將處於何種共振的狀態?如果,他們處於被既有的心理意識佔領狀態,主觀世界如影隨行,面對易境之後的自然空間,往往也是「身體錯置」中的一種臨時異境。
Thumbnail
江心靜單車環遊世界五大洲三十多國,透名山勝景,旅遊美術館、博物館等方式感知世界與重新發現自己身體,並於過程中積累其豐厚個人生命廣度與厚度,然後再由文學領域跨界進入抽象繪畫。觀賞江心靜的思網系列過程之中,好似時常經歷,彷彿從高空俯視山川大地、或望向一望無際海洋潮浪、或是淹沒於數位資訊時代的洪流中...
Thumbnail
江心靜單車環遊世界五大洲三十多國,透名山勝景,旅遊美術館、博物館等方式感知世界與重新發現自己身體,並於過程中積累其豐厚個人生命廣度與厚度,然後再由文學領域跨界進入抽象繪畫。觀賞江心靜的思網系列過程之中,好似時常經歷,彷彿從高空俯視山川大地、或望向一望無際海洋潮浪、或是淹沒於數位資訊時代的洪流中...
Thumbnail
從深耕文學創作並享有高度聲名的江心靜,跳脫文學框架尋求個人藝術表達的言說空間,她的抽象水墨繪畫,運用墨韻與色彩的流動變幻、線條交織結構力量,表述個人內心源源不絕情思與綿密柔軟感受。江心靜幸得巨型文章架構的啟發,充分運用起、承、轉、合的原則,成就畫幅中氣勢流轉的鋪排,並且讓無象的畫面增添敘事情節。
Thumbnail
從深耕文學創作並享有高度聲名的江心靜,跳脫文學框架尋求個人藝術表達的言說空間,她的抽象水墨繪畫,運用墨韻與色彩的流動變幻、線條交織結構力量,表述個人內心源源不絕情思與綿密柔軟感受。江心靜幸得巨型文章架構的啟發,充分運用起、承、轉、合的原則,成就畫幅中氣勢流轉的鋪排,並且讓無象的畫面增添敘事情節。
Thumbnail
2021年得到雲林文化藝術獎再次結緣,十年前江心靜以作家受邀舉辦《單車環球夢》新書分享,彼此都是追求理想的熱血性格,激起無數火花。 這次因領獎來分享從文學到藝術(2014~2021)的跨界心法,透過文字、畫作和珍貴紀錄片追溯這七年從「從來沒畫過畫」到海內外獲獎連連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1年得到雲林文化藝術獎再次結緣,十年前江心靜以作家受邀舉辦《單車環球夢》新書分享,彼此都是追求理想的熱血性格,激起無數火花。 這次因領獎來分享從文學到藝術(2014~2021)的跨界心法,透過文字、畫作和珍貴紀錄片追溯這七年從「從來沒畫過畫」到海內外獲獎連連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江心靜從文學跨界藝術七年,在大墩文中心舉辦個展並榮獲全國美展水墨類入選的肯定。 從文學、哲學到藝術,心靜一次又一次蛻變,在角色轉變同時,始終不變是對於真理的「詩意」提問。自小承襲傳統文脈,青年完成單車環球遊歷,中年研修技術哲學與當代水墨,生命交互激盪演繹成為探索記憶維度的「思網系列」作品。
Thumbnail
江心靜從文學跨界藝術七年,在大墩文中心舉辦個展並榮獲全國美展水墨類入選的肯定。 從文學、哲學到藝術,心靜一次又一次蛻變,在角色轉變同時,始終不變是對於真理的「詩意」提問。自小承襲傳統文脈,青年完成單車環球遊歷,中年研修技術哲學與當代水墨,生命交互激盪演繹成為探索記憶維度的「思網系列」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