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藝文教育]Barbie芭比觀後感

[影評+藝文教育]Barbie芭比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群喜歡看電影的人們齊聚一堂在電影院的好處就是:

我們可以一起分享,各有立場也無所謂,我珍惜這樣的每一刻。


[Barbie芭比]

這部電影探討到父權和女權的部分

當中同行人的大姊,看了哭了,我的朋友們問我為什麼沒有哭?

把自己當著旁觀者看著這部電影,當中許多的台詞

訴說著女性在父權社會下的委屈,能劇透(?

芭比的世界是全然的以女性為主,以此對比,互相對照著劇中現實生活。


我其實想到了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

何者為真?何者為假?


互相尊重是唯一的答案。

有真愛、有尊重、有和平共處,What A Wonderful World

就這麼想到了 Louis Armstrong 的成名曲。


跳tone的自由書寫第一篇,謝謝大家收看

歡迎訂閱,喜歡和大家分享我的異想世界。


能融入這部電影的教學主題是廣泛的,

包含時尚設計、人權教育、品德教育、音樂教育、藝術教育、生命教育。

歡迎同好們一同討論教學和其他:)

avatar-img
☆ALEE音樂生活體驗實驗室☆的沙龍
3會員
7內容數
A=aesthetics,L= love life,E=experiment,E=experience。基於愛生活所有的美,每天的選擇就是一種實驗,無論如何都是我們生命中最棒的經驗!當下即未來,展現美德,創造生命中的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部電影看完後,如同喝一杯茶,淡淡的,卻讓人覺得回甘,值得紀錄。 先說個人觀影心得好了!避免劇透>"< (給自己) 很久沒到真善美戲院看電影了,查了電影時刻表,這個時間+地點,最符合自己的需求,就選擇這裡啦! 還是喜歡電影院的氛圍感受,一種不被打擾能夠好好看電影的感動! 空間,偌大的黑
話說被好多瑣事纏繞著,很久沒有發文了!總是需要有點動力繼續意識流的書寫,也是抒寫! 選了一部花木蘭觀看,是真人版的花木蘭。 當中的卡司也非常堅強,不過,激勵自己的地方倒不是演員的陣容龐大,而是感受到影片當中的氛圍:做最真實的自己、恐懼生出勇氣。除了「忠、勇、真」外,「孝」也是這部片最後所提倡
昨天經友人的推薦,看到了片中女主角只剩下一雙明亮眼睛的dress code,拿著吉他,唱起歌來,清澈的歌聲,詢問了這是何方神聖(什麼電影),他說是Secret Superstar,然後,我觀影中。 片中的議題涵蓋著築夢踏實的人生旅程、家庭暴力議題,還有一點點點的純純puppy love。 時而微
一部電影看完後,如同喝一杯茶,淡淡的,卻讓人覺得回甘,值得紀錄。 先說個人觀影心得好了!避免劇透>"< (給自己) 很久沒到真善美戲院看電影了,查了電影時刻表,這個時間+地點,最符合自己的需求,就選擇這裡啦! 還是喜歡電影院的氛圍感受,一種不被打擾能夠好好看電影的感動! 空間,偌大的黑
話說被好多瑣事纏繞著,很久沒有發文了!總是需要有點動力繼續意識流的書寫,也是抒寫! 選了一部花木蘭觀看,是真人版的花木蘭。 當中的卡司也非常堅強,不過,激勵自己的地方倒不是演員的陣容龐大,而是感受到影片當中的氛圍:做最真實的自己、恐懼生出勇氣。除了「忠、勇、真」外,「孝」也是這部片最後所提倡
昨天經友人的推薦,看到了片中女主角只剩下一雙明亮眼睛的dress code,拿著吉他,唱起歌來,清澈的歌聲,詢問了這是何方神聖(什麼電影),他說是Secret Superstar,然後,我觀影中。 片中的議題涵蓋著築夢踏實的人生旅程、家庭暴力議題,還有一點點點的純純puppy love。 時而微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