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德羅‧朱里奧 (Pedro Julião) 生於十三世紀初 (1210~1220?) 里斯本的一個富裕家庭,家裡的財富與社會地位,得以供給他在里斯本主教學校 (Escola episcopal de Lisboa) 求學,並到巴黎大學 (Universidade de Paris) 深造。
學成後到義大利西耶納大學 (Universidade de Siena) 任教,在那裏結識了許多優秀的知識份子,例如聖托馬斯‧阿奎納 (S. Tómas de Aquino)。佩德羅熱愛學習,具備豐富多元的人文素養,先後撰寫了關於醫學、邏輯學和哲學等領域的論文。在當時的文獻中,他甚至被稱為「大師」(mestre)。其中他最拿手的領域要屬醫學。他的著作《窮人的寶藏》(Tesouro dos Pobres) 介紹了十三世紀各種疾病,以及當時已知的療法,是當時很重要的一本醫學手冊。
佩德羅‧朱里奧 (Pedro Julião) 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佩德羅‧依斯班諾 (Pedro Hispano)。根據波爾圖大學 (Universidade do Porto) 教授 José Merinhos,十三世紀叫這個名字的學者有五六個。這是因為「依斯班諾」(Hispano) 指的是今天全伊比利半島,來自卡斯提爾、加利西亞、葡萄牙的都會被叫「依斯班諾」。
因此《邏輯總結》(Summulae Logicales) 這本書的作者「佩德羅‧依斯班諾」,究竟是不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目前還有待商榷。
回到我們的主角。佩德羅回到葡萄牙後,以其豐富的留學、旅外任教經驗與著作,在教會當中的職位不斷提升。他先後待過里斯本、波爾圖與吉瑪萊斯 (Guimarães) 主教座堂 (Sé),到了1273年,被提名為布拉加大主教 (arcebispo de Braga)。
此時佩德羅和時任教皇格列哥里十世 (Gregório X) 關係良好,成為教皇的私人醫生。接著他就榮陞羅馬教皇國法官。此時的他已經名列下一任教皇的名單中了。
教皇格列哥里十世過世後,新任教皇哈德良五世 (Adriano V) 才當選僅一個月就離奇過世,其死因至今仍成謎。此時是1276年8月,圍繞著教皇寶座,羅馬正陷入暗潮洶湧中。

一個月後在距羅馬西北80公里的維泰博 (Viterbo),教皇選舉結果出爐,我們的主角佩德羅成為新任教皇,是為「若昂二十一世」(João XXI)。第一位來自葡萄牙的教皇誕生了!接下來我們就改稱呼他為「若昂二十一世」。
十三世紀好幾位教皇都定居在維泰博而非羅馬,許多重大決策與選舉都在此產生。當時維泰博還被稱為「教皇之城」(a cidade dos Papas)。

若昂二十一世依然保持經常待在維泰博的習慣。他更加醉心於投入感興趣的醫學研究,並透過樞機主教 (cardeal Orsini) 協助處理教皇國政事。
有些歷史學家認為,正是由於若昂二十一世對於學術研究更加投入,才在教皇選舉時獲得其他樞機主教的支持而當選。如此一來其他樞機主教才更能共同分享教皇大權,不會造成教皇專權的局面。
雖說如此,若昂二十一世依然有做出重大決策:
改革樞機主教會議 (負責選舉新教皇) 規則
和東正教達成和解
追求提振教皇威望:為英格蘭、法蘭西、卡斯提爾、西西里等國的衝突充當調解人
關注和蒙古帝國的外交關係

跟前任超級短命的哈德良五世一樣,若昂二十一世在位期間也很短暫。1276年9月就任,隔年5月14日,當他一如往常在維泰博宮殿做研究時,擴建中的房間突然倒塌,於是他就被困在斷垣殘壁中,幾天後傷重過世。遺體就葬在維泰博大教堂。
主要協助處理國政的樞機主教於是接任教皇,為尼古拉三世 (Nicolau III)。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先後出現過三任教皇:亞德里安五世、若昂二十一世和尼古拉三世。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