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818香港反送中170萬人上街頭,鄭克爽投降清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叔觀點-歷史上的今天818

自由的可貴,時至今日用AI搜尋還可找到反送中遊行得資料,畢竟文字獄古今中外皆然,消滅不喜愛的真實,是當權者眼前的的正義,就像聖經經歷多次改版,中國的各朝代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所撰寫,不知道身為台灣的一份子,在未來的10年後到底要用什麼眼光看香港呢?170萬支雨傘在熟悉的曾經旅遊的街頭,但在疫情之後,香港的大部分新聞跟聲音都逐漸被消音,不只對岸消音,民主聖地的台灣也消失無蹤,再過幾年是否充滿簡體字的香港,已經不再是旺福的那首“港覺有夠好”,睡個午覺就到香港去吃港點的美好。
818也是鄭氏王朝投降入清的日子,在叛將施朗的進攻下,鄭克塽率眾投降了,把台灣的政權歸附了清朝,“鄭成功反清但真復明嗎?”鄭氏王朝在傳到孫子輩消失,鄭克塽投降的時候年紀僅15歲,12歲的時候被推上王位,真的幕後人物是大名鼎鼎的鹿鼎記的這幾個角色。馮錫範,在政治鬥爭下,攆走了陳永華(天地會總舵主),並暗殺了鄭克爽的哥哥,把這年僅12歲的幼子推上了歷史的舞台,權力並沒有讓政權往前進的更久,也沒讓這群從海盜發跡的超強水軍持續的威武,三年後就投降了。掌握權力者為的是眼前的什麼呢?理念抑或是權力的本身,在沒落的路途上仍然發動政變。
大叔僅以AI所繪製的一百年後的香港街頭,回憶這個曾經放著煙火,路上有電車、飛盤式上菜的茶餐廳的港島,希望無論用哪種字體搜尋,都搜尋的到818的過去碎片。

AI讀完新聞之後繪製的百年後香港街頭

AI讀完新聞之後繪製的百年後香港街頭

818 香港170萬人的寧靜雨傘

香港8/18 2019年的反送中遊行是指一場由民間人權陣線發起的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大型和平集會1。這場集會是繼6月9日和6月16日的兩次百萬人遊行後,香港市民再次展現對政府的不滿和堅持五大訴求2。根據民陣的統計,創下了香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3。+1是為了紀念在6月15日墮樓身亡的反修例男子梁凌杰4

這場集會以「煞停警黑亂港,落實五大訴求」為主題,抗議政府在鎮壓反修例抗議中使用過度暴力和漠視民意。集會人士在下午2時左右開始聚集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由於人數太多,公園內外都擠滿了人,遊行隊伍無法順利出發。因此,民陣改變策略,呼籲市民以「流水式」方式分散到各個方向遊行,包括灣仔、銅鑼灣、銅鑼灣東、金鐘、中環、上環、西環等地區。

這場集會與之前的兩次百萬人遊行相比,有幾個特點:

  • 這次集會沒有出現任何暴力衝突或警民對峙,整個過程相對和平和理性。
  • 這次集會沒有明確的終點或目標地點,而是採用「流動佔領」和「快閃」等靈活的方式。
  • 這次集會沒有與政府對話或談判的意願,而是堅持五大訴求不退讓。

1「守護香港反送中」大遊行 2反送中》遊行人數200萬+1人創奇蹟!民陣︰+1是為了… 3香港再現大規模「反送中」集會,民陣稱不滿港警「中國式鎮壓」 – BBC 4反送中男子墮樓身亡 民陣:今日遊行人數+1 : 「煞停警黑亂港 落實五大訴求」集會 : 香港170萬人大遊行

鄭氏王朝結束-鄭克塽投降入清

  • 鄭克塽是明鄭王朝的末代君主,也是鄭成功的孫子,鄭經的次子。他在1670年8月13日出生於東寧承天府(今台南市中西區)12
  • 1681年3月17日,鄭經去世,鄭克塽的長兄鄭克襄繼承了監國之職。但是在3月19日,鄭經的外戚馮錫範發動政變,並擁立鄭克塽為延平王12
  • 1683年7月,清軍水師提督施琅率領大軍攻打明鄭在澎湖的海上據點,並於澎湖海戰中大敗明鄭水師,佔領了澎湖島34。鄭克塽在聽取了主和派的意見後,決定向清朝投降,並派出馮錫範等人與施琅商談降約。施琅則以清朝皇帝康熙的名義,答應保留鄭克塽的爵位和財產,並讓他和他的家族移居北京12
  • 1683年10月8日,鄭克塽在寫好降表後,親自率領文武官員到施琅的艦隊上去見面,並剃去頭髮,改穿清朝服飾,正式宣告明鄭滅亡12。隨後鄭克塽被送往北京,被封為漢軍公,隸屬漢軍正黃旗12
  • 1707年9月22日(康熙四十六年八月廿七),鄭克塽因病去世於北京,享年37歲12。他沒有留下親生子嗣,爵位無人繼承。

1鄭克塽 – 維基百科 2鄭克塽 – 維基百科 3鄭成功39歲猝死 臨終前暴怒下令:處死長子、妻子、長孫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5文化週報》名醫講古:悲愴的大太子爺—339年前 319還有鄭克(臧土)遇襲 陳耀昌 – 自由評論網 – 自由時報電子報 4鄭成功攻臺之役 – 維基百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keU的沙龍
18會員
64內容數
三國、世界歷史上特別的人物,並透過AI對人物麽描述行程各式的虛擬人物形象及動漫人物形象。
Mike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5
大叔觀點 歷史上的今天意義非凡,日本簽下投降協議,波茨坦宣言,正式結束了二次大戰,終結了長達八年的世界大戰,在奧本海默的小男孩原子彈之後,這個唯一被原子彈轟炸的帝國日落了。但更重要的是從16世紀以來的重大工程,巴拿馬運河開通了,這歷經數世紀的工程從法國人開始,1904美國人接手到19
Thumbnail
2023/08/15
大叔觀點 歷史上的今天意義非凡,日本簽下投降協議,波茨坦宣言,正式結束了二次大戰,終結了長達八年的世界大戰,在奧本海默的小男孩原子彈之後,這個唯一被原子彈轟炸的帝國日落了。但更重要的是從16世紀以來的重大工程,巴拿馬運河開通了,這歷經數世紀的工程從法國人開始,1904美國人接手到19
Thumbnail
2023/08/11
歷史上今天8/11-大叔觀點豬隊友的逆襲無比的強大 溫泉關戰役是一場發生在公元前480年的8/11日的古希臘歷史上的重要戰役,它是波希戰爭的一部分,也是西方文明的奠基之戰,沒了這場斯巴達300壯士參與的一定會掛的三天戰鬥,大概波斯人早已席捲歐洲。但在山上納涼三天的1000人隊友....,一瞬間就翻盤
Thumbnail
2023/08/11
歷史上今天8/11-大叔觀點豬隊友的逆襲無比的強大 溫泉關戰役是一場發生在公元前480年的8/11日的古希臘歷史上的重要戰役,它是波希戰爭的一部分,也是西方文明的奠基之戰,沒了這場斯巴達300壯士參與的一定會掛的三天戰鬥,大概波斯人早已席捲歐洲。但在山上納涼三天的1000人隊友....,一瞬間就翻盤
Thumbnail
2023/08/10
8/9日歷史上的今天,是麥哲倫環球出航的日子,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繞行地球的探險,也是一次驚險而充滿挑戰的冒險。五艘船260人出發,為了追尋香料群島,不惜與自己的國王翻臉,甚至在海外製造了據點,但偏愛冒險的下場就是在跟島民衝突中GG了。比哥倫布航行得更遠,但不如哥倫布出名,下場也慘,果然英雄也是為
Thumbnail
2023/08/10
8/9日歷史上的今天,是麥哲倫環球出航的日子,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繞行地球的探險,也是一次驚險而充滿挑戰的冒險。五艘船260人出發,為了追尋香料群島,不惜與自己的國王翻臉,甚至在海外製造了據點,但偏愛冒險的下場就是在跟島民衝突中GG了。比哥倫布航行得更遠,但不如哥倫布出名,下場也慘,果然英雄也是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大叔觀點-歷史上的今天818 自由的可貴,時至今日用AI搜尋還可找到反送中遊行得資料,畢竟文字獄古今中外皆然,消滅不喜愛的真實,是當權者眼前的的正義,就像聖經經歷多次改版,中國的各朝代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所撰寫,不知道身為台灣的一份子,在未來的10年後到底要用什麼眼光看香港呢?
Thumbnail
大叔觀點-歷史上的今天818 自由的可貴,時至今日用AI搜尋還可找到反送中遊行得資料,畢竟文字獄古今中外皆然,消滅不喜愛的真實,是當權者眼前的的正義,就像聖經經歷多次改版,中國的各朝代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所撰寫,不知道身為台灣的一份子,在未來的10年後到底要用什麼眼光看香港呢?
Thumbnail
6月12日香港反送中運動(反逃犯條例)三週年,在台港人組成的香港邊城青年發起「兄弟爬山、繼續努力」遊行及集會,紀念港人對抗中國政府威權的行動......
Thumbnail
6月12日香港反送中運動(反逃犯條例)三週年,在台港人組成的香港邊城青年發起「兄弟爬山、繼續努力」遊行及集會,紀念港人對抗中國政府威權的行動......
Thumbnail
從示威者聚集、行動升級的爭辯、衝撞立法會、佔領立法會、撤守離開的過程的畫面,全數被保留在《佔領立法會》這部紀錄片,這部片沒有導演、剪接、製片等,僅掛名「香港紀錄片工作者」,短短一個小時,完整記下了2019年7月1日這一天的珍貴影像,是香港歷史的重要書寫,也是對於「民主」相當深刻的思辨。
Thumbnail
從示威者聚集、行動升級的爭辯、衝撞立法會、佔領立法會、撤守離開的過程的畫面,全數被保留在《佔領立法會》這部紀錄片,這部片沒有導演、剪接、製片等,僅掛名「香港紀錄片工作者」,短短一個小時,完整記下了2019年7月1日這一天的珍貴影像,是香港歷史的重要書寫,也是對於「民主」相當深刻的思辨。
Thumbnail
當年董建華及葉劉淑儀為廿三條國家安全法立法,那時是我第一次上街遊行,我和同學穿著黑衫,在銅鑼灣出發,看著逼滿街道的人,結果五十萬人上街,最後田北辰請辭,政府在沒有足夠票數下,廿三條只能徹回。 我想就是從那時起,開始留意政治,意識到港人治港只是一個笑話。
Thumbnail
當年董建華及葉劉淑儀為廿三條國家安全法立法,那時是我第一次上街遊行,我和同學穿著黑衫,在銅鑼灣出發,看著逼滿街道的人,結果五十萬人上街,最後田北辰請辭,政府在沒有足夠票數下,廿三條只能徹回。 我想就是從那時起,開始留意政治,意識到港人治港只是一個笑話。
Thumbnail
持續了許久的反送中示威遊行,以小編的角度來看,我想從一開始的撤回條例,已經逐漸演變成為民主而鬥。而同樣與中國存在特殊關係的台灣,許多台人還未弄清楚這事件的來龍去脈,而2020大選將至,這一連串的香港行動,似乎也牽連著下一任總統的命運。
Thumbnail
持續了許久的反送中示威遊行,以小編的角度來看,我想從一開始的撤回條例,已經逐漸演變成為民主而鬥。而同樣與中國存在特殊關係的台灣,許多台人還未弄清楚這事件的來龍去脈,而2020大選將至,這一連串的香港行動,似乎也牽連著下一任總統的命運。
Thumbnail
警方怯於十八鄉鄉委會施壓,對七二七光復元朗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港共政府既要依賴警隊維穩,對付抗爭者,理應肯定警方做法。偏偏張建宗見記者時說:「明白市民對元朗的襲擊事件感到非常氣憤、憤慨,要發聲去譴責,我在這裡衷心呼籲明日前往元朗的人士,一定要以和平、理性方式,表達訴求。」這算什麼意思?因要求去元朗的
Thumbnail
警方怯於十八鄉鄉委會施壓,對七二七光復元朗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港共政府既要依賴警隊維穩,對付抗爭者,理應肯定警方做法。偏偏張建宗見記者時說:「明白市民對元朗的襲擊事件感到非常氣憤、憤慨,要發聲去譴責,我在這裡衷心呼籲明日前往元朗的人士,一定要以和平、理性方式,表達訴求。」這算什麼意思?因要求去元朗的
Thumbnail
林鄭道歉了,葉劉、陳智思說暫緩等於撤回,林正財認為政府並無把六一二金鐘衝突定性為暴動,部份人竟以為真的取得階段性勝利,收貨了。 其實,一天未正式採用「撤回」字眼,港共仍可重新諮詢,重新修例。怎可相信一些放風人士的片面之詞? 至於林正財的講法,潘熙也說:「由特首政治上定性的『暴動』在法律上無任何意義,
Thumbnail
林鄭道歉了,葉劉、陳智思說暫緩等於撤回,林正財認為政府並無把六一二金鐘衝突定性為暴動,部份人竟以為真的取得階段性勝利,收貨了。 其實,一天未正式採用「撤回」字眼,港共仍可重新諮詢,重新修例。怎可相信一些放風人士的片面之詞? 至於林正財的講法,潘熙也說:「由特首政治上定性的『暴動』在法律上無任何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