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宇宙之間的生與死:一個永恆的過程

奧修:宇宙之間的生與死:一個永恆的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我家旁邊的雨中,一棵古老的樹舞動著,它的舊葉優雅地飄落,美麗的場景就像一場慶祝。這棵樹在雨和風中起舞,舊葉也在離開樹的枝幹時翩翩起舞,彷彿在向逝去的時光告別。

raw-image


然而,在整個宇宙中,人類以外的存在並不因老去而痛苦。宇宙並不理會老去的概念,它只了解成熟的循環。在某個時間,我們可以盡情地跳舞、活出強烈完整的生命,而在另一個時間,我們可以休息,讓自己融入來自同一片土地的宁靜。


我的家旁的杏樹上的古老葉片並不是正在死去,它們只是在休息,與它們的根源融合。這個地方充滿極大的平和,充滿永恆的寧靜,沒有悲傷,也沒有哀悼。或許在某個將來的時刻,這些葉片會以不同的形式再次出現,可能長在其他樹上,再度歡欣跳躍,再次歌唱,為當下慶祝。


宇宙只知道生與死的循環,這是一個永恆的過程。每次誕生都意味著死亡,每次死亡都預示著新的誕生。因此,宇宙並不害怕,只有人類的心靈充滿了恐懼。人類似乎是唯一一個讓這種恐懼蔓延的生物。


然而,這種恐懼不應存在。我們應該更多地享受,更多地去愛,每一刻都活在當下。不論是兒時、青年時,還是老年,不論是生或是死,都不必過於焦慮。我們已經超越了這些短暫的階段,我們經歷了無數次的誕生和死亡,就像每一刻都在進行一場旅程。


我們的某一部分在每一刻死去,而另一部分在每一刻新生。生與死不是截然分離的,並不是在七十年內交替出現。它們就像是一隻鳥的兩只翅膀,同時發生。生活離不開死亡,死亡也離不開生活。它們彼此互補,彼此依存,它們是宇宙整體的一部分。


然而,由於我們的無知和沉睡,我們難以看到這個簡單而明顯的事實。只需要一點點的覺知,你就能察覺每一刻的變化。變化意味著某些事物正在結束,同時其他事物正在開始。生與死合而為一,童年與它的純真融合於老年與它的純真。


兒童的純真實際上是相對貧乏的,因為它幾乎與無知等同。而成熟的老年人,經歷了黑暗和光明、愛與恨、歡樂和痛苦的種種經歷,處於各種情境中,已達到不再執著於任何經驗的境界。


痛苦來臨時,他靜靜地看著;幸福來臨時,他同樣靜靜地看著。他已變成山頂上的旁觀者,一切在黑暗的山谷中消散,而他仍屹立在陽光照耀的山頂上,保持著絕對的寂靜,純粹地觀察著。


老年的純真是豐富的,它富有經驗,富有失敗與成功,富有正確與錯誤,它蘊含著各種經歷的多樣性。老年人的純真並不同於無知,它是智慧的象徵。純真在兒童和老年人之間存在著質的變化,但兩者都是真實的。


在存在中,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白天的開始不意味著晚上的結束,早晨的來臨也不代表夜晚的逝去。一切都以不同的形態展現著移動。然而,這過程並無明確的開端,亦無定義的終點。


為何人類要賦予獨特的差異?人並非例外存在。然而,由於將自己看作例外,更特殊於其他生物、樹木與鳥類,人類創造了一種自我妄想的地獄。這種想法造成了你內心的恐懼與痛苦,引致不必要的憂慮和焦慮。無論宗教、政治抑或社會領袖,皆不約而同地強調這種差異;他們進一步加深了這種隔閡。儘管人類歷史長久,但我們從未見過努力來彌合這份隔閡,讓人類重新融入地球,與動物、鳥類、樹木相互聯結,並宣揚存在的完全統一。這才是我們存在的真實本質。

raw-image

曾經有位所謂的聖徒來訪,我帶他到花園,盡情展示美麗的大丁香花。在晨光下,他看著我,帶著詫異、煩憂,難以抑制對我引誘的譴責,詰問著:「我以為你是宗教者......為何仍然欣賞花的美?」某種程度上,他有些對,欣賞花的美,難以避免也會欣賞人的美;難以避免也會欣賞女性的美;難以避免也會欣賞音樂和舞蹈的美。對花的美有興趣,證明你仍對生活保有興趣,尚未將愛情拋諸腦後。感知美,又如何避免愛情?美催生愛情,愛情賦予美麗。

raw-image


當你看到飛翔的鳥,無法不為其自由歡欣鼓舞。當你見證夕陽於地平線展現出萬千色彩,即使閉上雙眼,努力亦顯示你的興趣。你被美所震撼。生命即是愛的另一種形式,愛是對美的靈敏體驗。我對那位所謂的聖徒說:「在此一點上,你說得對;然而,在另一點上,你卻錯了。誰告訴你我是一位宗教人?我尚未死!成為宗教者的基本條件就是死亡。若你仍存活,只能成為虛偽的君子,無法真正成為宗教者。」


一旦明白這一點,你對於年老和最終的歸宿將不再擔憂,因為當你注視四周時,你能夠感受到無比的滿足。不存在開始,它始終存在;也不存在終結,它將永遠綻放。對於真正的覺醒者而言,不必為如何抵達目的地而擔心:無論是年少抑或年邁,男性或女性,所有人都被接納,毫無例外。最終的體驗歡迎來自各方向的每個靈魂。不需困擾於這些微小的問題,此外,它們並非事實。你只是受制於謠言的干擾。在這個世界上,美麗的靈魂眾多,流言難免。冥想者將會採取什麼行動呢?冥想不可能持續全日,偶爾休息、停留、交談、歡笑都不會違背冥想的本質;事實上,這對於冥想者有極大的幫助。這種活動能輕鬆地卸下你的嚴肅,帶回純真、簡單和輕鬆。它有助於你重新進入更深的冥想境界。

avatar-img
羅倫斯的沙龍
75會員
146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羅倫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問:你是否擁有一種屬於生命的哲學? 奧修:我沒有生命的哲學,但我擁有生命本身。有些人擁有哲學,但他沒有生命。 問:你的哲學,如果有的話,是否可以簡化為三個L:愛、生命、歡笑?(Love, Life, Laughter)然而,這是否能算作生命的哲學? 奧修:不 問:那麼你能夠解釋這個嗎
人們走進靈性的原因,通常是一種直覺,也許更接近直覺,甚至可能是意想不到的寧靜時刻。當你的世界觀、看待事物的方式突然改變,存在變得截然不同,一切皆呈現不同的面貌。或許正是這樣,引導你進入靈性之門的,是一些前兆,一些瞬間的預視。對於其他人而言,也許只是某種感覺,一種超越我們所共識的感知方式的意識。因為我
超越開悟的事物是什麼?超越開悟只是超越,開悟是站點站,超越它之後,所有的界限都消失了,所有的體驗都消失了。在開悟中,經驗達到了極致,這是一切美好和不朽的巔峰,是幸福的巔峰,但它是一種超越的經驗。在超越開悟之後,根本沒有任何經驗,因為體驗者已經消失了。開悟不僅是經驗的巔峰,也是你存在的最美好的定義。超
自我:從實體到動詞,衰退與轉變 在精神領域中,有一個被常常忽略的過程,這個過程被稱為淨化。你知道我所說的淨化是什麼嗎?讓我告訴你。 淨化是針對自我進行的一種內在淨化,這裡的自我不再是一個實體,而是一個動詞。或許你會疑惑,但稍微思考一下,你會發現,你所認為的「你」並不是一個實體,而是一種動態。自我
你獨特的靈性渴望 在探索靈性之旅中,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內在渴望。這種渴望如同一顆隱藏在心靈深處的種子,等待著發芽生長。這個旅程可能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卻是一場充滿意義和深度的冒險。 這種靈性的渴望不僅僅關乎我們所想要的,更關聯著我們所深愛的。我們可能會察覺到這個渴望如同一種本能,深藏在我
通過懶散達成覺悟 我要告訴你一個通往覺悟之路,這條路是懶散的。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來達到它,因為這是你的本性,你早就擁有了它,只是你太忙於無所事事,以至於看不到自己的本性。你內在的本性與外在世界完全相同——美麗、寂靜、狂喜、無比幸福。 但有時候,請善待自己,坐下來什麼都不做,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上的
問:你是否擁有一種屬於生命的哲學? 奧修:我沒有生命的哲學,但我擁有生命本身。有些人擁有哲學,但他沒有生命。 問:你的哲學,如果有的話,是否可以簡化為三個L:愛、生命、歡笑?(Love, Life, Laughter)然而,這是否能算作生命的哲學? 奧修:不 問:那麼你能夠解釋這個嗎
人們走進靈性的原因,通常是一種直覺,也許更接近直覺,甚至可能是意想不到的寧靜時刻。當你的世界觀、看待事物的方式突然改變,存在變得截然不同,一切皆呈現不同的面貌。或許正是這樣,引導你進入靈性之門的,是一些前兆,一些瞬間的預視。對於其他人而言,也許只是某種感覺,一種超越我們所共識的感知方式的意識。因為我
超越開悟的事物是什麼?超越開悟只是超越,開悟是站點站,超越它之後,所有的界限都消失了,所有的體驗都消失了。在開悟中,經驗達到了極致,這是一切美好和不朽的巔峰,是幸福的巔峰,但它是一種超越的經驗。在超越開悟之後,根本沒有任何經驗,因為體驗者已經消失了。開悟不僅是經驗的巔峰,也是你存在的最美好的定義。超
自我:從實體到動詞,衰退與轉變 在精神領域中,有一個被常常忽略的過程,這個過程被稱為淨化。你知道我所說的淨化是什麼嗎?讓我告訴你。 淨化是針對自我進行的一種內在淨化,這裡的自我不再是一個實體,而是一個動詞。或許你會疑惑,但稍微思考一下,你會發現,你所認為的「你」並不是一個實體,而是一種動態。自我
你獨特的靈性渴望 在探索靈性之旅中,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內在渴望。這種渴望如同一顆隱藏在心靈深處的種子,等待著發芽生長。這個旅程可能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卻是一場充滿意義和深度的冒險。 這種靈性的渴望不僅僅關乎我們所想要的,更關聯著我們所深愛的。我們可能會察覺到這個渴望如同一種本能,深藏在我
通過懶散達成覺悟 我要告訴你一個通往覺悟之路,這條路是懶散的。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來達到它,因為這是你的本性,你早就擁有了它,只是你太忙於無所事事,以至於看不到自己的本性。你內在的本性與外在世界完全相同——美麗、寂靜、狂喜、無比幸福。 但有時候,請善待自己,坐下來什麼都不做,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上的